国学经典要义.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3545426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经典要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学经典要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要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经典要义.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国学经典要义【精品文档】第 4 页低段第一单元 习礼仪.1、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3、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论语.子罕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5、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礼记.曲礼上6、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与人,不失口于人。 礼记.表记7、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8、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礼记.曲礼上9、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 礼记.曲礼上第

2、二单元 重学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2、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礼记.儒行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不知义)。 礼记.学记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5、夫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 汉.王符潜夫论.赞学6、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汉.刘向说苑.建本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8、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9、 未知未能而求知求能,之谓学;已知已能而行之不已,之谓习。 宋.朱熹朱子语类.学而篇 上第三单元

3、勤劳动1、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2、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 尚书.无逸3、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孟子.腾文公下4、不能耕而欲黍粱,不能织而喜采裳,无事而求其功,难矣。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5、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6、彼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作力毋以致财。天下之所生,生于用力;用力之所生,生于劳身。 管子.八观7、非德,莫如勤,非勤,何以求人? 左传.宣公十一年8、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 国语.鲁语下9、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汉.张衡应闲10、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4、 清.朱用纯朱子家训中段第一单元 守诚信1、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道德经六十三章2、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礼记.儒行3、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 荀子.不苟4、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论语.学而5、口惠而实不至,怨菑及其身。 礼记.表记6、践行其言而人不信者有矣,未有不践言而人信之者。 二程集.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7、君子之言,信而有征。 左传.昭公八年8、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 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9、四海之广,不患无贤,而患在信用之不至尔。 宋.包拯请录用杨纮等第二单元 睦乡邻1、居乡以齿,而老穷不遗,强不犯弱,众不暴寡。 礼记.

5、祭义2、乡党之间,观其信诚。 逸周书.官人解3、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论语.乡党4、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论语.雍也5、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 礼记.乐记6、贳酒邻里睦,曝衣场圃喧。 唐.卢纶送夏侯校书归华阴别墅7、射乡之礼,所以仁乡党也。 礼记.仲尼燕居8、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 礼记.曲礼上9、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晋.陶渊明移居二首第三单元 亲自然1、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周易.系辞下2、达自然之至,畅万物之情。

6、三国.王弼老子道德经注3、万物之生意最可观。 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明道先生语一4、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 庄子.知北游5、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6、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宋.郭熙山水画论7、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庄子.知北游8、(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论语.先进9、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 礼记.王制高段第一单元 行节俭1、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大禹谟2、俭,德之共也

7、;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3、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辞过4、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 管子.八观5、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6、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论语.述而7、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 荀子.富国8、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于节俭。 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李绅悯农二首(其二)10、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清.朱用纯朱子家训第二单元 强自信1、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

8、,彼有自信者也。墨子.亲士2、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3、侍人不如自恃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4、自信者,不可以诽誉迁也;知足者,不可以势利诱也。 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5、天生我材必有用。 唐.李白将进酒6、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论语.卫灵公7、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告子下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9、努力图树立,庶几终有成! 宋.欧阳修勉刘申10、天地人之才等耳,人岂可轻?人字又岂可轻? 陆九渊集.象山语录下第三单元 讲智慧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道德经三十三章2、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尧曰3、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荀子.修身4、所谓大丈夫者,谓其智之大也。 韩非子.解老5、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 孟子.离娄下6、乘众人之智者,即无不任也。 文子.自然7、何谓之知?先言而后当。凡人欲舍行为,皆以其知先规而后为之。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智8、人,物也,万物之中有知慧者也。 汉.王充论衡.辨崇9、明者见于无形,智者虑于未萌。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10、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 宋.苏洵远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家庭教育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