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题库.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3537025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记》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史记》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史记》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记》题库.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作者xxxx-日期xxxx史记题库【精品文档】一、 判断题1.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3、史记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年左右的历史。4、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5、史记与资治通鉴(司马光)并称“史学双璧”。6、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孙皓晖的大秦帝国和寒川子的战国纵横均取材于史记。7、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8、史记的写作方式首开纪传体之先河:以描写人物的生平为主,年代先后为副。9、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

2、,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10、赵氏孤儿是取自史记的故事。11、史记张仪列传中“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指舆论作用极大。12、吕不韦列传是吕不韦一个人的传记,但作者通过这篇传载,反映了秦廷内部的争权夺利、皇太后的放荡生活,以及政治斗争的残酷无情。13、淮阴侯列传本传记载了西汉开国功臣韩信一生的事迹,突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累累战功。功高于世,却落个夷灭宗族的下场。注入了作者无限同情和感慨。14、刺客列传是太史公司马迁著作史记上的一篇文章。同时也有同名电影刺客列传、童超著小说刺客列传,以及连载于飒漫画上的同名漫画。15、史

3、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了秦始皇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真实地反映了秦朝建立前后四十年间风云变幻的历史场面。16、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孔子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17、高祖本纪记述了汉高祖刘邦从布衣到皇帝的传奇一生。18、“戎马一生终难封侯”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19史记中的“世家”是给诸侯王作的传。(对)20史记属于“十三经”。(错)21史记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和称“前四史”。(对)22史记作者是东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错)23史记原名是太史公记。(对)24史记中为避免重复,让人物传记相互配合的方法称作互见法。(对)25“霸王

4、别姬”的故事最早见于史记。(对)26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王朝。(对)27“禅让”的意思的是指把帝位传给有贤能的人,而不是传给自己的儿子。(错)28刘邦月下追韩信,并任命他为大将。(对)2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对)30赵武灵王在赵国推行胡服,并招募士卒训练骑射,使赵国的实力很快增强了。(对)31虞国国君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借道给晋国去攻打虢国,结果也被晋国吞并。(对)32商鞅推行的新法使楚国逐渐强大起来。(错)33当孟尝君被齐王免了职务时,除了毛遂,众门客都离开了他。(错)34孔子出身于贵族之家,从小家境富裕,遍览群书。(对)35大军事家孙膑是孙

5、武的后代子孙。(对)36伍子胥为逃避楚平王的追捕,一连几天都睡不好觉,把一头黑发都愁白了。(对)37“暗渡陈仓”是与项羽有关的典故。(错)38大禹治理的是长江流域的水。(错)39史记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史中唯一一部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对)40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将文字统一成了小篆。(对)41史记属于“十三经”之一。(错)42史记记载的是从黄帝到秦朝的历史。(错)43史记全书共120篇。(错)44.成语“纸上谈兵”出自于桂陵之战 (F)45.鲁迅先生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T)46.史记为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T)47.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景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

6、(F)48.司马迁把当时我国四周少数民族的历史情况,也用类传的形式记载下来(T)49.人们常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来赞扬革命的首创精神。此典故出自于西汉时期.(F)50.以三 晋 为 主,北 连 燕,南 连 楚,以 抗 击 秦 或 齐,叫 做 合 纵 (T)51.商鞅变法发生于秦穆公时期(X)52.春秋五霸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T)53.被形容过着酒池肉林的奢侈生活,实行“炮烙之刑”的峻法暴政的是夏桀(F)54.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不是发生在楚汉之争的成语 (T)55.在史记中有关于蔡伦造纸的记载(F)56. 汉武帝时设立的“五经”,是指书 (T)57.史记与司马光的资

7、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T)58.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大诗人屈原。他生活在当时的韩国(F)59.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思想家是韩非子(T)60.据记载,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了进攻齐国,运兵运粮,征调大批民夫,在长江与淮河之间开凿一条运河,叫做邗沟 (T)61.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其中飞将军指的是李广(T)62.”分封制”起始于西周时期(T)63.典故“不食周粟”说的是伯夷叔齐的故事 (T)64.刘邦月下追韩信,并任命他为大将。 (对) 65.史记记事始于传说中的黄帝,下限到汉武帝时期,前后跨越三千多年历史( 对) 66.史记中的“本纪”是

8、全书提纲,按年月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对)67.史记中 的“书”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错)68.“世家”是史记的重要组成部分, 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对)69.史记中的“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对)70.史记中的“列传”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错)71.司马迁批判了原来的“神意天命论”,提出了“帝王中心论”。“通古今之变”,即探究历史的发展实况及其规律(对)72.司马迁是第一个为少数名族做传的史学家吗 (对)73.史记的专称是“太史公书”吗 (对)74.司马迁认为政治事件是历史中心吗 (错)75.史记中的本纪主要

9、记载了帝王的功绩 (对)76.中国传统小说多次以“传为名”但这与史记中的列传无关 (错)77.司马迁的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对)78史记以本纪、列传、世家为主体 (错)79.史记中的三皇指是伏羲、神农、轩辕吗? (对)80.“沐猴而冠”指的是刘邦吗 (错)81、开辟商朝的第一位君主是汤吗? (对)82、“文武双雄,英风伟慨”指的是廉颇和蔺相如吗 (对)83、鸿门宴出自高祖本纪? (错) 84、韩信被刘邦设计所杀? (错)85、“国人暴动”中平民和贵族要杀死周幽王? (错)86、成语“纸上谈兵”出自长平之战? (对)二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仁”的学说的是

10、( A )A.老子 B.孟子 C.孔子2.“国人暴动”时,平民和贵族要杀死 (B )A周幽王 B周厉王 C周武王3.主张连横实现秦国统一六国的是(B)A苏秦 B张仪 C商鞅4.涿鹿之战的对战双方是(B )A刘邦与项羽 B 黄帝与蚩尤 C周武王与商纣王5.战国时期,各国出现了一系列变法运动。这些变法运动是 ( c ) A周王室为了巩固“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地位 B奴隶主贵族巩固统治的尝试 C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必然结果 D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的6.“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中的沛公是(A )A刘邦 B范增 C项羽7. (A)是六国中最后灭亡的。A赵国 B齐国 C楚国8.孔子出生在(A )A鲁国 B燕

11、国 C韩国9. ( B)答应与楚国交战时晋军将退避三舍。A 楚成王 B重耳 C子玉10. ( A)首先起义抗秦。A陈胜、吴广 B项梁 C刘邦11.冯谖是(B)的门客。A春申君 B孟尝君 C信陵君12.燕太子丹派( C)刺杀秦王嬴政。A专诸 B高渐离 C荆轲13.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出自(A) A史记高祖本纪 B史记项羽本纪 C史记高祖本纪 14.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C)通史A编年体 B纪事本末体 C纪传体15.史记全书共计(B)篇16.A120 B130 C140 17.史记中孔子被记在了哪种体例里(C)A.表 B. 本纪 C. 世家18.下面哪个事件在史记中查不到(B)A. 长平之

12、战 B. 昭君出塞 C. 张骞出使西域 .19.本纪主要记载的是(A)的生平事迹A帝王 B诸侯 C其他历史人物20.世家主要记载的是(B)的生平事迹A帝王 B诸侯 C其他历史人物21. .商鞅变法,开始于(B)A、前221年B.前356年 C.公元221年D.公元356年22.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D )A.秦孝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齐桓公23.周灭商的一次大的战役是( A )A.牧野之战 B.淝水之战 C.巨鹿之战 D.长平之战24.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C)A.道家和兵家 B.法家和墨家 C.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D.诸子百家25.秦统一六国的年代是( C )A.公元前4

13、75年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0年26史记属于什么体史书(C )。 A、断代体 B、编年体 C、记传体 D、 以上答案都不对27鲁迅先生称(A)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史记B、汉书 C、三国志D、资治通鉴28史记共记载了多少年的历史(B)。A、2000多 B、3000多 C、4000多 D、5000多29先秦两汉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通过人物描写来反映历史面貌的是(B)。A、左传B、史记C、国语D、汉书30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B)A、记述历史帝王的兴衰沿革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C、记述重要人物的家庭兴衰D、记述王侯各国的史实和状

14、况31下列不属于“十三经”的是( C ) A、周易 B、尚书 C、史记 D、尔雅32成语“破釜沉舟”讲的是(C)的故事。A、刘邦 B、韩信 C、项羽 D、勾践33“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讲的著名历史人物是(A)A、韩信 B、萧何 C、张良 D、孙膑34“烽火戏诸侯”故事中讲到的昏君是(B)A、纣王 B、周幽王 C、夫差 D、燕昭王35“智过昭关,一夜之间白了头”的著名历史人物是(D)A、齐桓公 B、伍子胥 C、勾践 D、夫差36刘邦于项羽划定了楚汉边界,它就是(B)A、邗沟 B、鸿沟 C、长城 D、长江37“国人暴动”时,平民和贵族要杀死(B)A、周幽王 B、周厉王 C、周武王 D、周平

15、王38主张连横实现秦国统一六国的是(B)A、苏秦 B、张仪 C、商鞅 D、张衡39“涿鹿之战”的对战双方是(B)A、刘邦与项羽 B、黄帝与蚩尤 C、周武王与商纣王40下令“焚书坑儒”的是(A)A、秦始皇 B、胡亥 C、扶苏 D、董仲舒4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中的沛公是(A)A、刘邦 B、范增 C、项羽 D、韩信42(B)是六国中最后灭亡的。A、赵国 B、齐国 C、楚国 D、魏国43(B)答应与楚国交战时晋军将退避三舍。A、楚成王 B、重耳 C、子玉 D、太子丹44冯谖是(B)的门客。A、春申君 B、孟尝君 C、信陵君 D、重耳45燕太子丹派(C)刺杀秦王嬴政。A、专诸 B、高渐离 C、荆轲

16、D、晁错 4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取自史记中哪篇文章?d A、殷本纪 B、秦始皇本纪 C、项羽本纪 D、高祖本纪 4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取自史记中哪篇文章?dA、仲尼弟子传 B、滑稽列传 C、吕不韦列传 D、淮阴侯列列传48、指鹿为马 取自史记中哪篇文章?d A、殷本纪 B、周本纪 C、项羽本纪 D、秦始皇本纪49、韦编三绝 取自史记中哪篇文章?d A、陈涉世家 B、韩世家 C、魏世家 D、孔子世家50、下列成语中不属于史记中项羽本纪的是d A、沐猴而冠 B、拔山扛鼎 C、破釜沉舟 D、一败涂地51、荆轲刺秦王出自史记中哪个列传?dA、吕不韦列传 B

17、、儒林列传 C、廉颇蔺相如列传 D、刺客列传52、史记为中国文学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下列哪个形象不是出自史记?dA、帝王 B、英雄 C、侠客 D、平民53、史记以什么来反映历史内容?d A、历史故事 B、 C、说明道理 D、人物活动54、“本纪”是东亚纪传体史书中帝王传记的专用名词。下列人物不是史记本纪记载的是dA、项羽 B、秦始皇 C、吕太后 D、光武帝55、史记本纪有多少篇?dA、9 B、10 C、11 D、1256、下列哪篇本纪不是出自司马迁之手?dA、项羽本纪 B、孝文本纪C、孝景本纪D、孝武本纪57、司马迁是哪个朝代的人?dA、隋朝 B、三国时期C、东汉D、西汉58、史记分本纪

18、、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下列不属于“书”涉猎的范围的是dA、礼乐制度 B、天文兵律 C、河渠地理 D、政治统治59、下列俗语是古今异义的是d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B、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C、明修栈道,暗度陈仓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6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口舌:能言善辩B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去:离开C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鄙贱:见识浅薄D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孰:熟悉61、“国人暴动”时,平民和贵族要杀死(a)A周幽王B周厉王C周武62、冯谖是(b )的门客。 A春申君B孟尝君 C信陵君63、(b )是六国中最后灭亡的。A赵国B齐国C

19、楚国64、刘邦于项羽划定了楚汉边界,它就是(b )A邗沟B鸿沟C长城6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a A 、秦始皇B 、周武王 C 、刘邦D 、商纣王66对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d) A“二十四史”是指清代乾隆年间编定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前四史”是其中的前四部史书,即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 古代不同朋友之间称谓不同。以平民身份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贫贱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而廉颇与蔺相如的“刎颈之交”则是共患难朋友之间的称谓。 C中国古代座次有别。官场以右为尊,“以相如功大,位在廉颇之右”即是明证;信陵君“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虚左”则说明左边的位子非为尊位。 D“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中的“变徵”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音,声调悲凉。67、网开一面 出自史记哪篇文章?d A、项羽本纪 B、高祖本纪 C、秦始皇本纪D、殷本纪68、狡兔三窟 出自史记中哪篇文章?A、项羽本纪 B、淮阴侯列传 C、刺客列传 D、孟尝君列传69、下列成语不属于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是d A、刎颈之交 B、胶柱鼓瑟 C、纸上谈兵 D、一字千金【精品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