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行为帮教措施.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3520271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良行为帮教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不良行为帮教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良行为帮教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良行为帮教措施.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天河区长虹学校针对不良行为的帮教措施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养成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与核心。因此,针对我校当前学生特点,以养成教育为主线,以开展有利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学生能力为目的,积极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礼仪习惯、卫生意识与安全意识等系列教育活动。在班队会上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逐条向学生讲解说明。其次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和班级里所存在的许多不良行为。最后我们逐条总结出以下诸多不良行为及相对应的帮教措施:一、不良行为:、打人、骂人、说脏话,行为举动不文明。2、不尊重他人,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3、不遵守纪律,随便。4、自制力不

2、强,不能受委屈。5、虚伪,不诚信。6、无爱心,对任何人都很冷漠。7、不团结集体。8 、欺负比自己弱的人。9、不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10、喜欢背后说人坏话。11、经不起挫折,不够勇敢。12、不爱护公物,不讲公德。13、自以为是。14、无集体荣誉感,什么家务事也不会做。15、随地吐痰,乱仍杂物。16、偏食、挑食、喜欢买零食。17、自理能力差,有严重的依赖心理,作息无计划,无规律。18、在家里乱扔东西。19、不吃早餐(把钱省下买东西)。20、自己会做的事偏要别人做。太迷电视。21、上课精力不集中,做小动作。22、讨厌学习,作业马虎、应付、拖拉。23、上课不发言,被动学习,积极性差,不会抓紧时间,学

3、习不努力,不刻苦。24、不完成口头作业(如,背诵)。25、不喜欢读正规的课外书。二、讨论重点文明礼仪教育是小学生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也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增强在小学生基本做人的态度和习惯方面的教育,就是教人学会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具有现代文明内涵的社会生活规范。它包括文明行为、文明习惯、文明语言、文明衣着、礼貌修养,乃至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等。简言之,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很多同学有骂人的习惯。其实,这类的不良习惯通常都是

4、跟家长、电视节目、不良图书等的语言学的,家长骂人,孩子在学校里也会骂人,这样会恶性循环就导致孩子有了骂人的不良习惯,打架也是如此,通常有动武习惯的家长,孩子就爱打架,真正要改必须得从源头做起。所以教育必须是家庭、学校、社会相互协调的结果。在众多不良习惯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就算是乱扔垃圾了,我们在操场上出去玩的时候,最好是把垃圾放到垃圾箱里去,久而久之,垃圾没了,坏毛病也改了。在这里我们没提到的不良习惯还有很多很多,不过,只要大家努力,有克服坏习惯的决心,那么多少不良习惯都可以改掉。现在的小学生身上存在的最严重的不良习惯:喜欢依赖别人;任性,做事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害怕承担责任;在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

5、不爱劳动;在消费中,盲目、攀比、炫耀;学习不爱刻苦钻研,常常被动学习。要改正这些不良习惯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和我们自己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小学阶段是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而今天的小学生身处社会转型时期,又面临信息时代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的包围,以往的教育规律变得模糊起来,“养成”一下子成了十分敏感和重要的问题。我们认为小学生养成教育亟待加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如果我们的基本道德素养都没有形成,那祖国的未来也让人担心。三、对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帮教措施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我们建立了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体系三者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形成合力。从各自分担的任务看,我们认为学校是学生

6、形成良好习惯的主渠道,它既承担着首先认识上的教化,又肩负着行为上的规范训练,同时还能直接对学生进行评价。1、自觉性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金钥匙习惯是一种重复性的,通常为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它往往通过对某种行为认知认得形成一种长久而持续的行为。因此,养成好习惯需要不断地重复好的行为。学校要通过讲事实摆道理,反复强调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还可通过成功人士现身说法或学生自我体验等方式说明其重要性,改变其行为,进而养成良好习惯。我们要不厌其烦,反复强调好习惯的重要性,最终使多数学生会接受这一观点的,于是就具备了养成良好习惯的自觉性。2、榜样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指路灯首先,作为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学高人师,身正为范

7、,在思想上,要明白自己的作用,因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其次,学问上要明白、要通达,要立于不败之地,给学生讲养成良好习惯的道理。否则,以己之昏昏,欲使人之昭昭,肯定做不到。再次,要求学生做到自己首先做到。否则说一套,做一套,缺乏价格魅力和权威性,学生是不会听从的。最后,不断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不断给予精神或物质上表彰。为了形成良好习惯,班主任要了解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的不良习惯认识后,要求学生用好习惯取代自己清单中的每一项“恶习”,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3、制度是养成良好习惯的保障制度约束分两个方面:一是提倡积极的行为,二是抑制不良的行为。我们每学期都认真组织学生

8、学习小学生行为规范等,但有的效果并不明显,关键是日常的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没跟上。在制度约束方面,加强执行文化建设,增强日常检查的自觉性,经常检查,及时公布情况,奖优罚劣这一方面,德育处承担主要的责任,值周队负责日常检查和督促。4、活动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基石好习惯的养成在于不断的反复实践。有些习惯必须在群体性的活动中才有可能养人合作共事,与他人和谐相处。而且通过举办活动可以让学生明白学校提倡什么,去塑造自己。一般有哪些活动呢?校会、班会、有关文娱体育活动、各种比赛性活动、调查活动等都可以。不在乎具体形式,关键是活动者要贯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理念,通过不同类型的活动培养学生不同的良好习惯。5、强制性

9、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必要手段面对农村教育,再好的说教方式,有时也难以转化问题严重的学生,为此,我校组织各中队学习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学生一日常规等条文,参加必要的劳动,观看预防未成年片,撰写学习心得体会等。直到认识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并有所醒悟为止。多年来,此办法可以说是屡试不爽。对于家庭中的习惯养成教育,我们着重强调环境熏陶,重视父母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儿童,以达到“近朱者赤”的目的,学校办好家长学校,为家庭教育做指导。社会强调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有意义的实践中秩序渐进地养成良好习惯。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尽最大努力优化社会环境,激励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形成一条龙教育模式,为学生健康成长铺设一条七彩的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