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二单元复习题.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3513027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二单元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二单元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二单元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二单元复习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五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二单元复习题【精品文档】第 5 页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 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 东 到西。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低高低。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西到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2.太阳钟也叫(日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它是根据太阳下影子变化的规律制造出来的。3.地球自转 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4.“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来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

2、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5.月相变化规律是:新月(初一)娥眉月(初二、初三)上弦月(初七、初八)凸月(初十)满月(十五)残月(二十)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蛾眉月(二十七、二十八)新月(三十)。6.刺猬、蛾 、猫头鹰等动物是在夜间活动的,公鸡、蝴蝶、蜜蜂等动物是在白天活动的。牵牛花是凌晨开放,芍药花是上午开放,万寿菊花是下午开放,昙花是晚上开放的。(这个题目答案不唯一)7.昼夜长短会改变动植物的生活习性比如:减少光照时间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8.林奈根据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的现象,编排出了一个“花

3、钟”。 二、选择题1.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是(C)。A太阳的东升西落 B乌云的遮盖 C地球的自转.2.月相的周期变化是(B)A 一年 B 一个月 C一周3.新月是指天空中出现(C)A月牙 B满月 C不出现月亮4.一天中影子最短是在(B )A早晨 B中午 C傍晚5.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A哥白尼 B托勒密 C牛顿6.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 A)A早晨下午 B中午晚上 C傍晚早上7.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C)A立晷 B地平日晷 C赤道日晷8.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大都是(C)A上午 B下午 C夜晚 三、问答题:1.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在北京召开奥运会,想一想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观众应

4、该在什么时间收看?(举出几个例子,不要求学生写具体发的时刻。)2.怎样用拳头测量太阳的高度?答:(1)左手握拳,举到和眼睛一样高。(2)然后拳头一个接着一个叠上去,直到拳头刚好遮住太阳。计算一下拳头数,这就是我们测量的太阳的高度。四、画图并回答问题1.根据自己对月相变化的观察,画出三个月相图,并写出大约上农历什么时间的月相。(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画就可以了)2.你在观察月相时纪录了哪些内容?答:除了画月相外,还要纪录观察时间.观察地点.观察到的月亮所在的方位,当时的天气情况以及观察的心情和感受等。(还有些内容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五、实验题1.设计试验证明太阳下影子变化的规律。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

5、化的模拟实验。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动。实验结论:1)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2)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相反。2.实际试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第二单元 光与色彩1光

6、的行进1、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自然光源有阳光、萤光、闪电等,人造光源有灯光、烛光等。月亮、镜子不是光源。2、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3、设计试验证明光的行进方向。 实验准备:手电筒、三张带孔的纸板等试验过程:把三张纸板平行放置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光能穿过三个小孔;让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不能通过小孔。试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行进的。4、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5、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的

7、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2照镜子1、当光线照射到(镜子)、(玻璃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潜望镜)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 2、越(光滑 )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3、光路是(可逆)的。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左右相反),(大小不变)。4、两面直立镜子间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越(多)。当夹角为直角时,成(3)个像。5、(凸面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凹面镜)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的。3研究透镜1、(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2、中间厚、

8、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 (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是根据(光的折射)的原理制成的。3、(凸透镜)有(放大)作用;能使光线(聚焦);能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千万不能用放大镜看太阳,以防灼伤眼睛,导致失明!4、(凹透镜)有(缩小)作用;能使光线(发散);不能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5、放大镜和老花镜的镜片都是(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6、为什么说水滴是天然的放大镜?答:(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凸透镜相似,所以是天然的(放大镜)。7、用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正像);用两个度数不同的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倒像)。 8、第一座太空望远镜哈勃望远镜(美国)。9、比较: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放大)作用;可以聚光;成像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缩小)作用;使光发散;不成像4七色光1、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折射,形成(彩虹)。我们可以(背对着太阳)喷水制造彩虹。2、白色的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在一定条件下,七色光又能合成(白色光)。3、阳光可以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4、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如果想得到某种(彩色光),可以用这种颜色的玻璃纸把其他颜色的光(过滤)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