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课 练习题.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3511587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课 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课 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课 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课 练习题.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课 练习题【精品文档】第 3 页七年级语文第一周 周末习题一、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溃( )退 歼( )灭 纤()维 当( )真锐不可当( ) 荻( )港 芜( )湖 要塞() 阻塞( ) 殷( )切 殷( ) 红 二、填空1新闻又称_,它_、_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事实。2一篇新闻稿主要包括_、_和_三个部分。从表达方式上看,它以_为主,也可以适当穿插_。3选词填空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_(A溃退 B溃败 C溃逃),毫无斗志。此处敌军抵抗较为_(A顽固 B顽强 C坚强)。我已_(A战胜 B消灭

2、 C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地区,正在向南_(A扩大 B发展 C扩展)中。4、名句填空少壮不努力, 。 ,山山唯落晖。乡泪客中尽, 。 , 波撼岳阳城。 ?烟波江上使人愁。三、判断1对本文标题和导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标题点明了军名、军队的数量,并概括了事件。B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C导语和标题扣得很紧,导语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D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2对本文中第句议论的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赞扬我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B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拒签和平协定的反

3、动本质姓名: C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D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四、阅读与简析(一)(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1 导语的电头所写内容包括 ;这些内容说明了 , 。2导语点明的事件是 ,导语概括地介绍了报道的事实的词语是:_ _,_ _。“横渡”写出了怎样的气势?3导语点明新闻人物是 ,其中“百万”说明了 。将文中的“大军”改为“军队”,“冲破”改为“攻进”“横渡”改为“渡过”好不好?为什么 ?4导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导语在新闻中的作用是: 。6、“西

4、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中“不含”的意思是 。去掉可以吗?为什么? 。7、“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的“均”,在这里表示的意思是 ,它在这里的作用是 。(二)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

5、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西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杨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1文段报道的两个主要内容是: 1_2_ _2文中的一段议论是:_ _ 3“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

6、丝毫作用。”此句从侧面写出了:_4本文准确地运用了系列动词,比如:_5本文报道准确及时,试举例说明:_6.与“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形成鲜明对比的词语有哪些?这些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7.文中“此种情况“是指_。作者在分析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时,前一个略写,后一个详写,这样安排材料有什么作用? _8.选文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A.记叙 说明 B.记叙 议论 C.议论 抒情 D.说明 议论(三)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

7、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1、这段文字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_2、这段话分几层?层意是什么?_3、文中“此种情况”的“此”,在词类划分中属 词,它具体指 。4、“这”指的是什么?“国民党的广大官兵泄气”一句与上一句的关系是什么?_5、“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是巧妙地交代这则新闻的 ,揭示了敌军溃退的 ,增强了新闻的思想性。6、这段文字既有记叙,也有评论。第 句是记叙,第 句是评论;评论的语句有什么作用? _(四)(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8、3)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4)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5)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7)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 句(2)与句(1)形成鲜明对比。能说明敌人麻痹轻敌、我军出奇制胜的关键词是“ ”;句中的“又”字照应了段前写中路军战况、西路军战况时用过的“ ”一词和两个“ ”字,行文很严谨。 2. 从句(4)的“所有”“都”两词中,我们能感觉到作者发电时的

9、感情。这种感情是( ) A.藐视敌人的豪情 B.胜利的自豪感 C.必胜的信念 D.对敌人的嘲讽 3. 句(5)中的“至发电时止”体现了新闻的什么特点?_ 4. 前几句中与句(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相应的内容应是“ ”。5.句(6)、(7)中能表现我军英勇无畏、锐不可当的一系列动词是: 。五、分析下列句中加黑词在句中的含义和作用。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百万:不含:均是:2、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封锁长江。较为:然:一切: 一、

10、略二、1消息、及时、准确2标题、导语、主体、记叙、议论3A B C C 4、略三、1D 2C四、(一)1通讯社的名称、发电的时间、地点;消息发得及时,材料真实可靠。2横渡长江;冲破敌阵、横渡长江;遇难而上,所向披靡的气势。3人民解放军;渡江人数之多,声势之浩大;不好。改后语气没有气势,缺乏感染力,不能很好地表现我军迎难而上,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4表达了胜利的豪情和对我军英雄的赞美。5、概括报道的事实或中心。6、不包括;不可以,因为时九江还没有解放,这样写语意准确。7、都:表示战线之长、胜利之大。(二)1东路军和西路军渡江情况。2此种情况都很泄气。3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4歼灭、击溃、占领、

11、控制、封锁、切断5两次出现“至发电时止”。 6.英勇善战,锐不可当。藐视敌军,赞扬我军。7.敌人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详略得当,略写点明我军渡江英勇善战是不言而喻的,详写则有力证明我军发起渡江战役在政治上完全正确。8.B(三)1 写我西路军所遇敌人毫无斗志,抵抗甚微。2 分两层;第一句一层,写敌人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后两句为第二层,写敌人溃退无斗志的原因。3 代,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4 指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具体分析上一句的原因。5 背景;原因。6 ;突出我军英勇善战,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及士气低落、不堪一击的军情,有力地鼓舞了我军的士气

12、。(四)1.不料 首先 已 2.B 3.真实,及时。 4.句(1)前半句 5.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 五、1 百万:从内容看,中路30万,西路35万,东路35万,约合百万。交代了人民解放军渡江的人数,同时,写出了解放军的所向披靡的气势。 不含:不包括。因九江当时尚未解放,这样写体现了新闻必须真实准确的特点,不会产生歧义。 均是:都是。写出了人民解放军渡江战线之长,烘托出战绩辉煌。2 较为:比较。与上文中路军、西路军相比,抵抗比较顽强。同时呼应上文“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说明敌人确实负隅顽抗,做了垂死挣扎。 然:但是,表示转折。充分写出人民解放军不畏强敌英勇善战的气概,也说明敌人的抵抗终究抵挡不住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 一切:所有的。写出敌人失败得非常彻底,说明人民解放军力量强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