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组第2课《古诗两首》同步训练.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3506686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组第2课《古诗两首》同步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组第2课《古诗两首》同步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组第2课《古诗两首》同步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组第2课《古诗两首》同步训练.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组第2课古诗两首同步训练【精品文档】第 10 页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组第2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1.看拼音写词语。 x y gung jng wn z qin hng答案:细叶 光景 万紫千红解析:分析:注意在写词语时不要把“细”写成“稀”,“光景”的“景”误写成“境”,不要把它们混淆了。点评:考查常用字字形,此题从字音和字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答案,应注意读准字音和看准字形,就找出答案了。2. 给下面的字注音。碧( ) 垂( ) 绦( ) 裁( )答案:b chu to ci解析:分析:在加注音时 “绦”应该读作“to”,很容易误读

2、为“tio”;“裁”字不要和“栽”字混淆,误读为“zi”点评:考查常用字字音辨析,此题从字音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答案,应注意常用字字音的准确性。3. 咏柳这首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翠绿的枝叶比作( ),把柳枝比作( )。后两句还用( )的形式,把对柳树的赞美升华到对( )的赞美。答案:比喻 碧玉 绿丝绦 自问自答 春天解析:分析:这个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易混淆韵母读音的掌握,如“咏”中韵母“ong”不能读成“eng”。点评:考查字形字音,此题从区分韵母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答案,应注意韵母字音准确性,就好读多了。4. 解释下列重点字词。柳:_碧玉:_绦:_裁:_似:_答案:柳树。本诗描写的是垂柳;碧

3、绿色的玉。诗中用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用丝编成的绳带;裁剪,用刀或者剪子把片状物分成若干部分;好像,就像。解析:分析: 解释重点的词义,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比如“碧玉”原来指的是“美玉”,在这里用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再如“裁”有很多意思如“裁撤”的意思,结合具体环境为“裁剪”。在理解词义时结合文段来分析就可以了。点评:考查词义,此题从具体的语言环境的理解去分析,就找出答案了。5. 我会辨字组词。 咏( ) 妆( ) 裁 ( ) 滨( ) 泳( ) 壮( ) 栽( ) 缤( ) 答案:歌咏,游泳;梳妆,壮大;裁判,栽树;滨海,缤纷。解析:分析: 做这类题目首先应该读准字音,如“裁”读作“c

4、i”,而“栽”读作“zi”。其次要分析字形。对形似的字可通过区分形旁来识记。如“妆”右边是“女”字旁,“壮”右边是“士”字旁。点评:考查形近字辨析,此题从字音和字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答案,应注意形近字的字音和字形准确性,就找出答案了。6词语解释:胜日: 光景: 等闲: 答案:好日子 风光景物 随意解析:分析:解释重点的词义,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胜日”的“胜”在这里既不是“胜利”也不是“胜过”,结合全文考虑是“美好”的意思。在理解词义时结合文段来分析就可以了。点评:考查词义,此题从具体的语言环境的理解去分析,就找出答案了。7. 咏柳这首诗中的“妆”的意思是_,“一树”的意思是 _。答案:打扮

5、;满树,表示很多的意思。解析:分析:“妆”字注意不要和“汝”字混淆,是“梳妆”“打扮”的意思;“一树”注意不是“一棵树”,联系全诗意思应该是“满树”,也就是要表达“很多”的意思。点评:考查词义,此题从具体的语言环境的理解去分析,就找出答案了。8. 咏柳和春日都是描写_ 季的景象的。答案:春解析:分析:在认真领会课文中描写的内容,借助于一些时间词语:如“春日”“二月”等就会不难选出正确答案。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9. 春日中有两句是千古名句,请写下来:_,_。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答案: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

6、春。;意思是:处处可以看到唤醒百花的东风的笑颜,那万紫千红都是春天的身影解析:分析:在做这类题目时应该搞清楚“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深刻含义,它的意思只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就可以了。点评:此类题只要学生掌握并理解了,就好做多了。10. 读句子,写诗句。(1)春天到了,高高的柳树长出了嫩绿的新叶。_(2)那青绿色的柳叶像一片片美玉一样,惹人喜爱。_-(3)那柔细的柳枝,像一条条绿色的带子,在春风中轻轻摇摆。_答案: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解析:分析:在学习时应该把咏柳这一首诗的中几个关键词语如“碧玉”、“妆”、“一树”、“绿丝绦”“裁”的意思弄明白,这样整首

7、诗的意思就明白了。点评:此类题只要学生掌握并理解了,就好做多了。11.按要求填空。 咏柳的作者是_,“绿丝绦”指的是_,诗句“_,_”自问自答,想象丰富。 答案:贺知章 绿色的柳的枝条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解析:分析:首先应该记住作者贺知章,然后结合语境弄明白“绿丝绦”的意思,“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属于自问自答。点评:此类题只要学生掌握并理解了,就好做多了。12按要求填空。“胜日寻芳泗水滨”出自古诗 。这首诗中,诗句“_, _ ”意思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的景色映入眼帘”。 答案: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解析: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8、诗词名句的背诵能力,直接填写更考查了突破书写障碍的能力,理解填写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点评:此类题只要学生掌握并理解了,就好做多了。13. 理解填空。咏柳是一首_诗,通过_,表达了诗人对_的_。答案:咏物;赞美柳树;春天;无限热爱。解析:分析:首先应该看一下咏柳具体写的是什么内容,我们知道它是写“柳树”的,通过内容来判断写的是咏物诗,再结合内容不难看出它主要是来“赞美春天”的。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14诗句理解。“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中把_比作_。答案:二月春风;剪刀解析:分析:把握好比喻的特点,找出这首诗中

9、比喻的本体“二月春风”和喻体“剪刀”,就很容易做来了。点评:考查对修辞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把握好比喻的特点,此题找到准确性答案很简单了。15. 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_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_ 答案:(1)那青绿色的柳叶像一片片美玉一样,惹人喜爱。那柔细的柳枝,像一条条绿色的带子,在春风中轻轻摇摆。(2)处处可以看到唤醒百花的东风的笑颜,那万紫千红都是春天的身影。解析:分析:要想写出这两句话的意思,我们先弄明白诗句中的词语“碧玉”“妆”“绿丝绦”“等闲”“万紫千红”的意思,这样在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就可以了。点评:先熟练掌握古诗里

10、的字词用法,然后再去理解整个诗句的意思。16. 咏柳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_的,整首诗通过_,进而_,讴歌春的_。答案:柳树 赞美柳树 赞美春天 无限的创造力解析:分析:首先通过读咏柳这首诗可以看出它写的是“春天季节”,进而看出写的是刚发芽的“柳树”,那么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达什么呢?“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就显而易见了。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17. 贺知章字_,晚年自号_,_族,_朝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答案:季真 四明狂客 汉 唐解析:分析: 做这类题目可以通过认真听课或者是查阅资料找出作者的“字”“号”“朝代”分

11、别是什么,然后识记就可以了。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著的作家作品记忆的准确性,只要不出现常识性错误就能回答准确。18. 春日的作者是_朝诗人_。诗题的意思是_。答案:宋代 朱熹 作者春日郊游。解析:“宋代”和“朱熹”很容易知道,“朱熹”的“熹”字要注意观察结构,不能写错了。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著的作家作品记忆的准确性,只要不出现常识性错误就能回答准确。19. 请把打乱了顺序的诗句重新排列无边光景一时新万紫千红总是春胜日寻芳泗水滨等闲识得东风面春日 答案:解析:分析:律诗绝句主要是看韵脚。从所给诗句中,我们可以找出三个韵脚:新、春、滨,根据律诗绝句的押韵规律,不押韵的诗句不能作偶句,所以

12、等句只能作第三句,再根据句意分析答案就出来了。点评:,因此要排列打乱了的绝句或律诗的顺序,就必须了解格律诗的有关知识。20春日这首诗中,“等闲识得”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春风表现得_;“万紫千红”高度概括了_、_的美好春光。答案:亲切可感 百花盛开 充满活力解析:分析:春日这首诗是作者即兴春游时写的,我们知道“等闲”是“随意”的意思,这首诗的主题也就很明确了。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21春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答案:喜欢春天,热爱生活解析: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与赏析,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

13、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选出正确答案。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22. 春日诗人将( )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 )于形象之中的( )。答案:圣人之道 理趣 哲理诗解析: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儒家思想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就会不难做出正确答案。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23.春日一诗中的“寻芳”即是指( ),“万紫千红”则是比喻( )。答案:求圣人之道 孔学的丰

14、富多彩解析: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儒家思想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就会不难做出正确答案。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24.朱熹,中国( )著名( )家,( )家,( )家,( )。答案:南宋 理学 思想 哲学 诗人解析:分析: “中国”后面是填写作者所处的朝代“理学 思想 哲学 诗人”这四个称谓的顺序不能颠倒了。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著的作家作品记忆的准确性,只要不出现常识性错误就能回答准确。25.快乐阅读。 春天来了 小燕子从南方飞到北方,它们一边飞一边唱:“春天来啦!春天来啦!”

15、小草钻出了地面,它们挺直胸,昂起头,向四面张望着:“咦?春天来啦?春天在哪儿呀?” 小河里,一朵小浪花冲出薄薄的冰层,一跳一跳,着急地嚷道:“哦?春天来啦?春天在哪儿呀?” 桃树、梨树、杏树上,一个个小花骨朵张开了笑脸,你问我,我问你:“听说了吗?春天已经来了,春天在哪儿呢?” 太阳公公出来了,大家一起问:“太阳公公,您早啊!请您告诉我们,春天在哪儿呀?” 太阳公公笑了,他说:“美丽的孩子们,春天就是你们,你们就代表春天哪!” 大家听了,快活地欢呼起来:“春天来啦!春天来啦!美丽的春天就是我们,我们就是美丽的春天!”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快活( ) 美丽( ) 张望( ) 欢呼( ) (2)文中主要介绍了哪些与春天有关的事物? _ (3)春天来了,还有哪些美丽的事物也来参加春天的盛会?仿照课文第24自然段的写法也写一段吧。 _答案:(1)快乐;漂亮;遥望;呼喊(答案不唯一)(2)小燕子、小草、小浪花、桃树、梨树、杏树、太阳公公等 (3)山坡上,微风轻轻地在地上打了个滚,舒服地说:“哎呀!哎呀!春天真的来了吗?”解析:分析: 这是一篇拟人化的文章,作者通过描写春天到来小燕子、小草、小浪花等的活动来歌颂美丽的春天,读明白课文内容,不难做题。点评:考查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抓住文章里面介绍的春天的事物,结合具体的题目,完成所有问题难度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家庭教育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