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噪声、粉尘、高温的防护及措施.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3500698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危害噪声、粉尘、高温的防护及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职业危害噪声、粉尘、高温的防护及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危害噪声、粉尘、高温的防护及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危害噪声、粉尘、高温的防护及措施.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职业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噪声是一种人们所不希望要的声音。它经常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健康,干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正常生活。长期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下而又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防护措施,必将导致永久性的无可挽回的听力损失,甚至导致严重的职业性耳聋。一般来说,采用工程控制措施或个人防护措施,将人们实际接受的噪声控制在85dB(A)以下(按接噪时间每工作日8小时计)噪声对听力所产生的影响就很小了。控制职业噪声危害的技术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控制噪声源;二是在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三是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佩带护耳器。在控制职业噪声危害方面,护耳器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发挥着重

2、要的作用,使用面很广。护耳器主要包括耳塞与耳罩。目前在国外较为流行使用的是一种慢回弹泡沫塑料耳塞。这种耳塞具有隔声值高、佩带舒适简便等优点。工业噪音的分类1、机械性噪声:由于机械的撞击、摩擦、固体的振动和转动而产生的噪声,如纺织机、球磨机、电锯、机床、碎石机启动时所发出的声音。2、空气动力性噪声:这是由于空气振动而产生的噪声,如通风机、空气压缩机、喷射器、汽笛、锅炉排气放空等产生的声音。3、电磁性噪声:由于电机中交变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噪声。如发电机、变压器等发出的声音。粉尘的职业性危害及防护什么是生产性粉尘?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并能较长时间漂浮在生产坏境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是

3、多方面的,但最突出的危害表现在肺部。尘肺病我国已列为法定职业病范畴,这种病是由于较长时间吸入较高浓度的生产性粉尘所致。预防尘肺对保障工人身体健康,发展经济是十分有利的,我国在防尘方面有很多创造性的经验,如湿式作业、密闭尘源、通风除尘、个人防护、设备维护检修、测定空气中粉尘浓度、大力开展宣传教育等一整套综合性防尘措施。生产环境内的浓度,常与清扫制度有关,故注意环境的清洁工作,推行实施清扫能有效地降低粉尘浓度。1、对就业人员应作严格的健康检查。2、逐步改革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进行湿式作业方式,减少粉尘的飞扬。3、降低空气中粉尘浓度,密封机械防止粉尘外逸,采用通风排气装置和空气净化除尘设备,使车间粉

4、尘降低到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标准以下。4、加强个人卫生防护,从事粉尘作业者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减少身体暴露部位。高温作业的危害和防护高温作业是指: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北京地区为30)2或2以上的作业(含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0地区的露天作业,不含矿井下作业)。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是指近十年本地区气象台正式记录每年最热月,每月每日点的气温平均值。常见的高温作业有哪些 根据工作地点气象条件的特点,医学上将高温作业分为三种类型: 高温强辐射作业:如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等车间,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锻造等车间,陶瓷、搪瓷、砖瓦等工

5、业的炉窑车间等。 高温高湿作业:见于印染、缫丝、造纸等工业中液体加热或蒸煮时,潮湿的深矿井内等。温热环境蒸发散热更为困难,易发生中暑。 夏季露天作业:夏季农业劳动、建筑、搬运、露天交通管理等作业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Z41-2002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1、轻症中暑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2、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2.1 热射病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

6、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2.2 热痉挛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2.3 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高温防护措施(一)技术措施 (1)采用局部或全面机械通风或强制送入冷风来降低作业环境温度。 (2)在高温作业厂房,修建隔离操作室,向室内送冷风或安装空调。 (3)进行工艺改革,实现远距离自动化操作。 (二)管理措施 (1)宣传防中暑的知识。 (2)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开最高气温。 (3)轮换作业,缩短作业时间。 (三)保健措施 (1)高温作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体格检查,对患有高血压、心脏器质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和严重的大面积皮肤病者,应予以调离。 (2)夏季供给含盐饮料、绿豆汤等其他降暑饮料。 【精品文档】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