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牛肝菌.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3497995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味牛肝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美味牛肝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味牛肝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味牛肝菌.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美味牛肝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发展前景分析(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36)摘要: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美味牛肝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阐述,分析例举了美味牛肝菌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和产业价值。资料表明:新型食用菌发酵技术表现出周期短、产量高、成本低等特点。该技术的成熟带动了相应产业的发展,如制药、制保健果饮、提取多糖,发酵液制酱油等。得出美味牛肝菌的应用前景广。关键词:美味牛肝菌;生物学特性;药用价值;食用价值;产业价值;前景0 引 言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又称大脚菇、白牛肝菌,是一种大型食用菌。属真菌

2、界Fungi,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牛肝菌科Boletineae,牛肝菌属Boletus1-3。因其鲜美如味精、清香醇真而得名。美味牛肝菌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丰富。据统计,每百克干菇中含蛋白质20.0g、脂肪4.0g,含有全部20种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P、Na、K、Fe等)和维生素。同时,美味牛肝菌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除抗流感病毒,防治感冒的作用外,还具有清热解烦、养血和中、追风散热、舒筋活血、补虚提神等功效 4。本文对美味牛肝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阐述,并从其药用、食用以及产业价值来预测美味牛肝菌的发展

3、前景,以期为美味牛肝菌的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1 美味牛肝菌的生物学特性1.1 形态特征美味牛肝菌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扁半球形或稍平展,不粘,光滑,边缘纯,黄褐色、土褐色或赤褐色。菌肉白色,厚,受伤后不变色。菌管初期白色,后呈淡色,直生或近孪生,或在柄之周围凹陷。管口圆形,基部稍膨大淡褐色或淡黄褐色,内实。1.2 生态分布1.2.1共生美味牛肝菌是一种与高等植物共生的菌根真菌,它对寄生植物的选择有一定的特异性5。主要与松属马尾松(Pinusmassoniana lamb.)、黄山松(P. hwangshanensis)、云南松( P.yunnanensis)等、桦木属桦树(Betula p

4、latyphylla) 、栎属白栎(Quercus fabri)、麻栎(Q. acutissima )、栓皮栎(Q. variabilis)、蒙古栎(Q. mongolica)、辽东栎(Q.liaotungensis)和槲栎(Q. aliena)等、栗属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杨属 山杨(Populus davidiana )、Cistus ladanif -er 、冷杉属( Abies spp. )、云杉属(Piceaspp. )、铁杉属( Tsuga spp. )、铁尖杉属( Keteleeria spp. )、鹅耳枥属( Carpinus spp. )、水青冈属

5、( Fagus spp.)、白蜡树属( Fraxinus spp. )、锥属( Castanopsis spp. )、柯属( Lithocarpus)、榆属(Ulmus spp.)的树种形成外生菌根 1, 6- 9。在我国, 美味牛肝菌生长的主要林分类型有:松属植物油茶+白栎白茅、栎属植物胡枝子+杜鹃莎草,在北方的吉林、辽宁等省该菌主要与栎属、桦木属等阔叶树种共生,而在南部省份却主要与松属树种共生。1.2.2 地理分布 美味牛肝菌在北美洲,拉丁美洲的墨西哥,欧洲北至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到希腊、意大利的大部分地方以及整个亚洲均有分布10。在我国北至黑龙江,南至广东,横跨寒温带、温带、亚热带、热带

6、和高山寒带,如皖、闽、粤、甘、黔、冀、豫、港、黑、湘、鄂、蒙、吉、苏、赣、辽、宁、陕、川、鲁、晋、藏、台、新、滇、浙26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11-12。2 药用价值 美味牛肝菌富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生物碱以及多糖等,是一种珍贵的药用资源。2.1 富含微量元素 美味牛肝菌含有对大脑骨骼的发育起一定促进作用的人体必需的元素, 其无机元素含量(每100g 干样) 为:Fe15.42 mg、K90.69 mg,Na22.67mg,Zn5.58 mg,Cu1.54 mg,P223.7 mg 等5,12,是制作保健品的原材料。2.2 富含生物碱 美味牛肝菌富含生物碱,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功效。197

7、5年卢卡斯( L. H. Lucas)发现美味牛肝菌对肉瘤S-180抑制率为100%,对艾氏腹水癌抑制率为90%,同时还有抗流感病毒、防治感冒的作用4。2.3 抗衰老 美味牛肝菌的多糖能促进机体中枢免疫器官胸腺和脾的增长,促进淋巴细胞增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同时,对机体红细胞SOD 活性具有促进作用,因而具有抗衰老的功效。3 食用价值 美味牛肝菌因其味道鲜美而得名。可直接食用,也可经干制、腌制制成土特产。它在意大利、法国、瑞士、德国等尤为推崇,也是我国远销欧美各国的畅销土特产品。3.1 干制133.1.1 工艺流程: 原料预处理一切片一脱水干制一包装一成品3.1.2操作要点:(1)原料预处理

8、精选:一般采集时都会混入同属不同种的牛肝菌,必须严格精选,保证产品的纯度。摊晾:在通风干燥处摊开晾凉2-3小时,以降低菇体表面水分。除杂:用不锈钢刀切除菌柄基部的泥土、杂质,以确保产品的净度。分类:按幼菇、半开伞菇、开伞菇进行分类,幼菇可加工盐渍品,其余的可进行切片干制。(2)切片切片要厚薄均匀,过厚使干制品的白度差;过薄时菇体易碎,外部形状差。一般用不锈钢刀将半开伞和开伞菇纵切成盖柄相连,厚1.4-1.6c m的片状。根据菇体大小切片,3-4cm一刀两片,4-6cm两刀三片,6-8cm三刀四片。脱水干制。最初烘房温度要求35-40,同时找开全部风道,保持2小时,以使菇体定形。然后将烘房内温度

9、升至50保持4小时,以便加速表面水汽化与内部细胞水扩散。温度升至60,并适当关闭通风排湿孔,维持2小时左右,直到脱水干制品接近产品所要求的标准含水量。使温度降至40保持1小时左右,以使制品的内外及制品之间水分平衡,然后冷却至室温。3.1.3 成品质量要求 菇片薄厚均匀,色泽正常,具有牛肝菌特有的清香味,无霉变,无病害及杂质。3.2 腌制3.2.1 工艺流程 选料一护色一预煮一冷却一腌制一包装一成品3.2.2 操作要点:(1)原料选择:选择纯的童菇并切除虫道部位(2)护色:将原料在0.02-0.03 %的亚硫酸氢钠溶液中漂洗10分钟左右,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备用。(3)预煮:用3-4 %的食盐溶液

10、预煮3分钟左右,切忌将菇煮软、煮烂。(4)冷却:预煮后应立即用流动水冷却至10以下,捞出沥干备用。(5)腌制:将冷却好的牛肝菌按100公斤加50公斤盐装入缸内腌制。先在缸底放一层盐,然后一层菇一盐进行装缸,在最上层菇面撒一层盐,然后灌入饱和的食盐水,并用重物压住菇体。腌制过程中,每1-2天检查一次,保证一定的盐水浓度。腌制12天左右,捞出沥干盐水。(6)包装:将腌好的牛肝菌装入特制的桶中,装满后,再加入pH3.5-4的饱和食盐水,然后加盖密封。3.2.3成品质量要求 菇形完整,菇体有弹性,无黑心、褐变、病害、开伞、机械损伤的菇体。应有牛肝菌特有的香味,无异味。pH值在5-5.5之间。4. 产业

11、价值4.1美味牛肝菌保健果饮 美味牛肝菌内含较多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因此,美味牛肝菌具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具有协调内分泌、神经系统,提高人体免疫力,以及显著的抗癌作用14。将其制成果饮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可推广产业化。4.1.1传统美味牛肝菌保健饮料制作4.1.1.1 工艺流程 美味牛肝菌子实体粉碎一热水抽提一过滤浓缩一酶解一装瓶一杀菌一成品。4.1.1.2操作要点(1)子实体粉碎: 为高效地抽出美味牛肝菌中的有效成分,需先将子实体充分绞碎、磨细。热水抽提:用热水进行抽提时,子实体与水之比为1:10-15,温度为70-10 ,加热1-10小时,使可溶性成分转移到液相。

12、为提高抽提率,残渣可重复抽提一次,合并滤液。(2)浓缩:采用真空浓缩,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0 %以上。酶解:将浓缩物存放于5环境中,静置36小时进行酶解,同时使果胶质析出,然后离心分离。(3)装瓶、杀菌:往分离液中加人7-8 %的糖和0.2-0.3 %的柠檬酸,按常规装瓶、封口。封口后进行巴氏杀菌,冷却即成独具风味的美味牛肝菌保健饮料。4.1.1.3.成品质量要求 色泽为淡黄色,保持美味牛肝菌特有风味,清香可口,酸、甜适中,无异物。4.1.2新型美味牛肝菌保健果饮 草莓颜色鲜红,肉质细嫩而香甜。内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果糖、果胶、矿物质、柠檬酸、苹果酸、维生素及黄酮类物质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且

13、黄酮类物质具有防癌、抗癌、抗氧化作用和改善心血管疾病等作用15。可在美味牛肝菌深层发酵培养后,混入草莓汁制成新型保健果饮。 具体工艺如下:美味牛肝菌斜面培养(28 , 6 d) 液体种子培养(28 , 4 d) 发酵培养(4d)捣碎机捣碎发酵原液(5000 rpm)水浴锅恒温(70, 1.5 h)过滤所得滤液草莓榨汁机榨汁用去离子水稀释.4.2制酱油为了丰富食品种类,提高食品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可将食用菌应用到食品工业中,其中食用菌发酵酱油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16。相较于传统野生生长的模式,新型的食用菌发酵技术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产量大、生长周期短、成本低。研究表明,加入美味牛肝菌菌丝体的各工艺

14、所生产出的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都比不加美味牛肝菌丝体的工艺发酵出的酱油要高17。因此将其应用到酱油生产的行业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低盐固态发酵技术酿造酱油18。在淋油工序加入美味牛肝菌液体培养液,可显著提高酱油中的氮含量,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4.3提取多糖 采集美味牛肝菌菌种进行菌丝体发酵,具有培养周期短、菌丝生长快、易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可为保健食品的研发提供基础19, 20。可通过胞外和胞内两种方式来提取粗多糖。4.3.1胞外粗多糖的提取工艺流程12:取美味牛肝菌菌丝培养的发酵液取发酵液100 mL3500 r/ min 离心(1316 g) 20 min 收集上清

15、液浓缩至15 mL加入3 倍体积的95%乙醇4沉淀48 h1316 g离心20 min收集粗多糖复溶酶法去除蛋白浓缩至15 mL加入3倍体积的95 %乙醇4沉淀48 h1316 g 离心20 min收集沉淀于60 恒温干燥收集粗多糖。4.3.2胞内粗多糖的提取工艺流程:离心获得的牛肝菌菌丝体烘干研磨粉碎称取10 g加入100 mL水80e水浴浸提3h1 316 g 离心20 min收集上清液浓缩至15 mL,之后的方法同4.3.1。5 结语 美味牛肝菌不仅味道鲜美,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生物碱等,具有抗衰老、治感冒、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野外生长产量低。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型

16、的食用菌发酵技术应运而生。相比于传统的野外生长的模式,该新技术表现出周期短、产量高、成本低等特点。同时也促进了相应产业的发展,如制药、制保健果饮、提取多糖,发酵液也可用于制酱油等等。由美味牛肝菌带动发展的产业与当下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要求相符合,也解决了众多包括山区人民在内的百姓就业问题,值得大力推广。参考文献 1 卯晓岚. 中国大型真菌M.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10: 315. 2 黄年来. 中国食用菌百科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 153-155. 3 张光亚. 中国常见食用菌图鉴M.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1999, 05: 66. 4 付绍春, 谭

17、 琦, 陈明杰, 等. 美味牛肝菌生态特性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湖南林业科技, 2008, 35: 5(66-68). 5 邓百万, 陈文强, 刘开辉, 等. 美味牛肝菌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展望J. 中国食用菌. 2012, 31(4): 8-11. 6 刘旭东. 中国野生大型真菌彩色图鉴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8. 7 Beatriz gueda, Jav ier Parlad,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field ectomycorrhizae of Boletus edulis and Cistus

18、ladaniferJ. My cologia , 2006, 98(1): 23-30. 8 李文艺, 刘建成, 等. 湘西北美味牛肝菌的生态研究J. 中国食用菌, 2003, 23(4): 5-6. 9 阮瑞国, 林从发, 丁李春, 等. 福安市美味牛肝菌形态与生态环境J. 中国食用菌, 1997, 17(4): 24-25.10 Hall I. R. , A. J. E. Lyon, Y. Wang et al Ectom ycorrizal Fungi with Edible Fruiting Bodies-2. Boletus EdulisJ. Economic Botany, 199

19、8, 52(1), 44-56.11 李泰辉, 宋斌. 中国食用牛肝菌的种类及其分布J. 食用菌学报, 2002, 9(2): 22-30.12 李志洲, 邓百万, 杨海涛, 等. 美味牛肝菌多糖最佳提取工艺研究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3, 25( 3): 27-29.13 张志众. 美味牛肝菌及其产品开发J. 农牧产品开发, 1997: 09(17-19).14 Liu H M, Kiuchi F, Tsuda Y. Isolation and structure elucidation of gymnemic acids, antisweet principles of Gymne

20、masylvestre .Chem Pharm Bull, 1992, 40(6): 1366-1375.15 韦宝伟, 施骞.匙羹藤的研究概况J.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1996, 11(3): 107.16 张东平. 用灰树花提取抗癌新药“保力生”成功J. 全国食用菌信息, 1994(3): 8.17 冮洁, 张茜. 美味牛肝菌液体培养及其在酱油生产中的应用J. 食品工业科技, 2009, 7(30): 223-228.18 王福源. 现代食品发酵技术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360-410.19 李荣春, 陈严平. 五种牛肝菌酯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研究J. 中国食用菌

21、, 1999, 3: 15-19.20 谭周进, 谢达平. 多糖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技, 2002, 3: 10-12.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oletus edulis and its future prospects(Colleg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36)Abstract: Access to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oletus e

22、dulis described and analysis examples of Boletus edulis medicinal value, food value, and the value of the estate. The data show that: the new edible fungus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showed less time, high yield, and low cost. The maturity of the technology ha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in- dustry, such as the pharmaceutical, making health fruit-drink, polysaccharide extracted, ferment- ed liquid made of soy sauce.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s come Boletus edulis.Key words: Boletus eduli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dicinal value; Industrial value; future prospects【精品文档】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