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3477033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表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言表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表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表达》.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语言表达【精品文档】第 7 页语言表达第一节准备稿件的方法备稿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广义备稿,二是狭义备稿。广义备稿是指平时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是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广博的文化知识、深厚的专业基本功和艺术修养等。这都需要在日常的学习实践中日积月累。广义备稿是播音创作的基础。狭义备稿,是指播出前具体一篇稿件的准备。概括起来有六个步骤,简称“备稿六步”。他们是:划分层次、概括主题、联系背景、明确目的、找出重点、确定基调。1、划分层次:1) 归并:把稿件内容内在联系较紧密的段落归并为一个层次,并概括大意。2) 划分:在较

2、长的自然段中,把内在联系较紧密的句子划分成一个小层次,使句子“归堆儿”“抱团儿”注意:逻辑的归并和划分要符合表情达意的需要。2、概括主题(稿件的中心思想):1)叙述文:从人物、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结局里去挖掘。2)议论文:“中心论点”,从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中去挖掘。3、联系背景:上情:时代背景所要求的理想境界下情:国际国内方面的现实情况及其变化下情里又包括“主流”“支流”。主流指和稿件有关的现实情况及其变化中的成绩方面、好的方面和代表事物发展前进方向的方面。支流是指和稿件有关的现实情况及其变化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好的方面。4、明确目的:目的是指播音员主持人的播出目的,即稿件播出后所达到的社会效

3、果。他解决的是为什么要播这篇稿件的问题。注意:播讲目的和稿件主题的区别。播讲目的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和表现;稿件主题是有稳定性和不变性的。5、找出重点:重点是指直接表现主题、体现目的、抒发感情、感染受众的地方。分为集中(较多见)和分散两种形式。6、确定基调基调1、定义:我们在备稿过程中,从许多不同角度对稿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具体的感受,我们的感情也随之运动起来,并最终以准确、清晰、富有变化的有声语言传达出去,在备稿过程中,对稿件的感情特点及其变化把握的是否准确,关系到语言表达的效果,关系到播讲目的的能否得到生动体现。基调是指我们播颂一篇稿件时所把握的总的感情色彩和分量;而决不是简单的播音时声

4、音的高低。基调,一方面是指稿件本身所含的感情色彩和分量上的特点;另一方面,还应融入播音员在播讲目的指导下产生的具体态度以及有关的政策对播讲态度的制约。这是播音创造基础理论的范畴内,对基调把握的要求层次,如果从创作整体效果看,当然还要考虑节目形式、受众心理及接受习惯、传播方式(电台、电视台)、创作氛围等方面对播音基调的影响、要求和制约。2、播音基调:是将稿件转化为有声语言时的一种总体把握。它既包含稿件本身固有基调,同时,也包括播讲者在播讲目的制约下的播讲态度。3、基调对于播音创作很重要,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因素来考虑:1)从稿件本身及稿件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得到综合的升华的感情色彩及分量把握。2

5、)要从稿件的外部因素中把握播讲的饿具体态度及政策分寸。4、把握基调上有两点基本要求:1)基调贴切,有个性。2)基调统一又有变化。5、基调的类型:喜悦明快热情赞扬细腻清新真诚劝慰昂扬有力深沉坚定沉郁平缓缅怀深情亲切爱怜幽默风趣豪放舒缓庄重哀怜意味深长憎恶愤激郑重批驳朴实含蓄深沉凝重轻松舒缓热情讴歌积极倡导严肃批评愤怒谴责忍心说服循循善诱第二节情景再现情景再现定义:在符合稿件需要的前提下,以稿件提供的材料为原型,使稿件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在朗朗读者脑海里不断浮现,形成连续活动的画面,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这个过程就是情景再现。(一) 理清头绪:脑海里连续活动的画面开头是?

6、接下来的变化?-如何发展?-结果?-那里是特写?-要心中有数,不温不火。(二) 设身处地:处于事件的情理之中,主要是获得现场感,产生“我就在”的感觉。(三)触景生情:是情景再现的核心,朗读中特别强调积极的反映,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一个具体的“景”的刺激,马上引起具体的“情”,又要完全符合稿件的要求。(四)现身说法:既然稿件中的情景始终“再现”,那么,把这情景再现的过程转述出来,朗诵者在脑中再现了文章中的情景,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加工制作,使听众产生某中情景的再现,从中受到感染。第三节内在语定义:是指那些在朗读中文章的语言所不便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表露出来和没有直接表露出来的语句关系和语句本

7、质。(即话里有话、弦外之音)内在语的两大功能:揭示语句本质和语言链条第四节对象感定义:对象感就是,朗读者必须设想和感觉到对象的存在和对象的反映,必须从感觉上意识到听众的心理要求愿望情绪等并由此而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面对屏幕是在“目中无人”的环境中,朗读者要努力做到“心中有人”。对象感正是被朗读者用来作为使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的一种手段,一种途径,属于某种联想想象的东西。第五节停连重音一、停连定义:顾名思义,有停顿、有连接才能更好的传神达意。在朗读中,语言的层次之间、段落之间、语句之间,总有休止中断的地方,时间有长短,都属于停顿范畴;有些不休止、不中断的地方,特别是有标点符号不

8、休止、不停顿的地方,就是连接。我们把停连结合起来分为十类:第一类:区分性停连(表意)第二类:呼应性停连(表意)第三类:并列性停连(表意)第四类:分合性停连(表意)第五类:强调性停连(表情)第六类:判断性停连(表情)第七类:转换性停连(表情)第八类:生理性停连(表情)第九类:回味性停连(表情)第十类:灵活性停连(表情)二重音定义:一篇稿件有许多表达独立意思蕴涵一定情感的语句组成,对那些重要的,主要的词或词组,朗读时,要着重强调,以便突出的明晰的表达出具体的语言目的和具体的思想感情。我们着重强调的词或词组就是重音。第六节语气一、语气语气是朗读表达技巧之一。它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

9、语气有两方面构成:(1)一定的具体思想感情(2)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二者相辅相成,前决定后者,后对前者有反作用。具体的思想感情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1)语气的思想感情(2)语气的分量;这是语气的灵魂。语气的声音形式可以说是语气的躯体,语气的感情色彩和分量将通过恰当的声音形式体现出来。语气的感情色彩,简单地说,主要指语句所包含的喜、怒、哀、乐、欲、惧、爱、憎等态度感情方面的具体性质。二、语势我们把一个句子在思想感情运动状态下声音的态势,或者说有胜于言的发展须向称为语势。我们分为五种基本类型:1)波峰类。有胜于言的发展趋向是由低到高再向低。2)波谷类。声音呈高向低再到高的态势。3)上山类。声音的发

10、展趋向为由低到高。4)下山类。声音由高向低发展5)半起类。声音的发展趋向也是由低向高发展,但上一半就止住了。第七节节奏节奏是朗诵创作过程中所运用的一种重要表达技巧。主要表现在有声语言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回环往复。把握节奏,首先要引发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重要的是把握有声语言的变化,这变化不同于停连、重音,也不同于语气,要着眼于“回环往复”。节奏大约有六种类型:高亢型、低沉型、紧张型、舒缓型、轻快型、凝重型运用节奏技巧,掌握的几种方法:(1)欲抑先扬、欲扬先抑(2)欲停先连、欲连先停(3)欲轻先重、欲重先轻(4)欲快先慢、欲慢先快第八节即兴口语表达口语相对于书面语,是一种运用有声语言通过口

11、耳交际完成的语言存在形式。如果说书面语是“写给人看的语言”、那么,口语则是“说给人听的语言”。在口语的具体运用过程中,与书面语相比,它的表达方式有这样一些特点:1、现想现说2、语音稍纵即逝3、语言灵活多变4、语音态势语有特殊功效。三部分要练习:口头复述、口头描述、口头评述三部分。即兴评述1)变换语体的复述,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复述,相当于作文中的改写、所谓变换是将原材料人称、结构、题材语体加以变换。2)变换人称,把原材料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他”,或把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3)变换结构,把原材料中的叙述顺序加以改变,如为增加悬念,把顺序改为倒叙或者插叙。4)变换语体,把文言文改用现代语体口述出来。在这要注意一点,依据原文思想,内容,风格,不要胡乱编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