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3451045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第一部分 填空题1. 对于理想电压源而言,不允许 路,但允许 路。2. 当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一般关系式为 。3. 当取非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关系式为 。4. 一般情况下,电感的 不能跃变,电容的 不能跃变。5. 两种实际电源模型等效变换是指对外部等效,对内部并无等效可言。当端子开路时,两电路对外部均不发出功率,但此时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 ,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当端子短路时,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 ,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6. 对于具有n个结点b个支路的电路,可列出 个独立的KCL方

2、程,可列出 个独立的KVL方程。7. KCL定律是对电路中各支路 之间施加的线性约束关系。8. 理想电流源在某一时刻可以给电路提供恒定不变的电流,电流的大小与端电压无关,端电压由 来决定。9. 两个电路的等效是指对外部而言,即保证端口的 关系相同。10.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w = 。11.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串联,其等效电路为 。理想电流源和电阻串联,其等效电路为 。12. 在一阶RC电路中,若C不变,R越大,则换路后过渡过程越 。13.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条件是 =0。14. 在使用叠加定理适应注意:叠加定理仅适用于 电路;在各分电路中,要把不作用的电源置零。不作用的电压

3、源用 代替,不作用的电流源用 代替。 不能单独作用;原电路中的 不能使用叠加定理来计算。15. 诺顿定理指出:一个含有独立源、受控源和电阻的一端口,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流源和一个电导的并联组合进行等效变换,电流源的电流等于一端口的 电流,电导等于该一端口全部 置零后的输入电导。16. 对于二阶电路的零输入相应,当R=2时,电路为欠阻尼电路,放电过程为 放电。17. 二阶RLC串联电路,当R 2时,电路为振荡放电;当R= 时,电路发生等幅振荡。18. 电感的电压相量 于电流相量/2,电容的电压相量 于电流相量/2。19. 若电路的导纳Y=G+jB,则阻抗Z=R+jX中的电阻分量R= ,电抗

4、分量X= (用G和B表示)。20. 正弦电压为u1=10cos(100t+3/4),u2=10cos(100t+/4),则u1的相量为 ,u1u2= 。21. 在采用三表法测量交流电路参数时,若功率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均为已知(P、U、I),则阻抗角为Z= 。22. 若Uab=12V,a 点电位Ua为5V,则b点电位Ub为 V。23. 当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一般关系式为 ;相量关系式为 。24. 额定值为220V、40W的灯泡,接在110V的电源上,其输出功率为 W。25.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并联,对外部电路而言,它等效于 。26. RC串联电路的零状态响应是指

5、uc(0-) 零、外加激励 零时的响应。(t=0时换路)27. 已知i = 14.14cos(t+30)A,其电流有效值为 安培,初相位为 。28. 已知负载阻抗为,则该负载性质为 。29. RLC串联谐振电路品质因数Q=100,若UR=10V,则电源电压U= V,电容两端电压UC= 。30. 三相对称星接负载,其线电流IL与对应相电流IP的关系为IL= 。31. RLC串联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电流的相位与输入电压的相位 ,在一定的输入电压作用下,电路中 最大,电路的谐振角频率0= 。32. 在采用三表法测量交流电路参数时,若功率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均为已知(P、U、I),则阻抗角为Z=

6、。33. 当一个实际电流源(诺顿电路)开路时,该电源内部有无电流 。34. 采用并联电容器提高功率因数后,原负载支路中电流 。35. 电路中参考点选得不同,各点的电位 。36. 在f =50HZ的交流电路中,容抗XC =314W,电容C= 。37. 视在功率S=10KVA(输出电压220V)的交流电源,并联接上220V,40W,COS= 0.44的日光灯,满载可接 只日光灯。38. 用交流电表测得交流电的数值是其 值。39. RLC串联谐振电路,品质因数Q=100,若U= 4V,则UL= 。40. 并联一个合适的电容可以提高感性负载电路的功率因数。并联电容后,电路的有功功率 ,感性负载的电流

7、,电路的总电流 。41. 在三相四线制中,若负载不对称,则保险不允许装在 线中,否则可能导致负载无法正常工作。第二部分 简算题i0.1S u i20mH u i 10V u (a)(b)(c)1在指定的电压u和电流i参考方向下,写出下列元件u和i的约束方程(VCR)。2在图示电路中,Uab=5V,R=? 3求图示电路中电流I值。 4用电源的等效变换化简电路。(化成最简形式)5图示电路中,求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功率,并判断是吸收还是发出功率。10 1A30V 6图示电路中,分别计算两个电流源的功率,并判断是吸收还是发出功率。6A3A22+-U R1 5A I2 3 2 10V 107电路如图所示,求

8、:a) 电流I2;b) 10V电压源的功率。8 试求图示电路的I1、I2、U2、R1、R2和Us。USI22A 3 3V 2 R1 5V I1 R2 U2 9 图示电路,若2V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1W,求电阻R的值和1V电压源发出的功率。1V2VR1W 3I Ia Rabb10图示电路中全部电阻均为1,求输入电阻Rab。 i1 i1 R2 R111求图示电路中的输入电阻Rin。12 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画出图示电路的对外等效电路。5V15V3W1A3A13电路如图所示,求电压Uab。 6 5 a I1 10V 4 US 0.9I1 b14 图1所示电路,g=0.1S,求电压uab。并计算10V电压

9、源的功率,判断是吸收还是发出功率。 5 10 a - u1 + +2A - uab g u1 10V + - b15 图2所示电路,已知,求电压源发出的平均功率。 i(t) 1050N +us(t) 16利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的电压U。 3 56V 6A 3 1 U 2H 1 i 1F u N 17图示电路中,u(t)=2cos(t)V, i(t)=cos(t+45)A, N为不含源网络,求N的阻抗Z。18 图示电路,欲使滞后于45,求RC与 w 之间的关系。RRuLCiCiLi19图5所示电路工作在正弦稳态,已知u=141.4cos314tV,电流有效值IICIL,电路消耗的有功功率为866

10、W,求i、iL、iC。图520RLC串联电路的端电压u(t)=102cos(2500t10)V,当C=8F时,电路中吸收的功率为最大,Pmax=100W,求电感L和Q值及电感和电容上的电压相量。21已知图示正弦电流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A1:5A、A2:20A、A3:25A。如果维持A1的读数不变,把电源频率提高一倍,求电流表A的读数。AAAAAAAAAAAAAAA R A1 L A A2 C A322在图示交流电路中,电流表A1和A2的读数都是5A,问:1若Z1=Z2,则A0的读数是多少?2若Z1=R,Z2= jL,则A0的读数是多少?3若A0的读数是0,则Z1和Z2满足什么关系? 23图

11、示对称三相电路,若UAB=380V,Z=10/30,求线电流及三相负载的有功功率。 ZA ZB ZC24图示对称三相电路中,R=6,Z=(1+j4),线电压为380V,求线电流和负载吸收的平均功率。 ZA R ZB R R ZC第三部分 综合计算题1电路如图所示,列出结点电压方程和网孔电流方程。 0.5U1 1 1 6A U1 gU2 1 U2 1 1 2列写图示电路的结点电压方程。 12V 4 + - I1 2 3 5I1 14V 5 10 _ 3 列出图示电路的节点电压方程和网孔电流方程。 105 4Ix I Iy 25V 20 15I 4 分别用网孔电流法和节点电压法列写图示电路的方程。

12、5列出图示电路的结点电压方程和网孔电流方程。 10 5 4 I 25V 20 15I 5 6 图示电路,试用结点电压法求电压U3- + 6V4122+U-5AUS1US2R1R2R3gU2R4U27 电路如图所示,列出该电路的网孔电流方程和结点电压方程。(包括增补方程)8 已知电路如图,IS=7A,US=35V,R1=1W,R2=2W,R3=3W,R4=4W,分别用戴维南定理和叠加原理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9用戴维宁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电阻RL=?时,其功率最大,并计算此最大功率。 2I1 I18A 4 6 RL 2I1 4 I1 4I1 2 2 RL 6V 10电路如图所示,负载电阻RL可调,

13、当RL为何值时,获得最大功率,并计算最大功率。11用戴维宁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电阻RL=?时,其功率最大,并计算此最大功率。 2 4 I1 1A 1 0.5I1 RL12求图示电路的戴维宁等效电路,并计算RL获得的最大功率。10V 4RL3i i2613 图示电路,IS =2A,R1= R2=4W,若负载RL可变,当RL等于何值时负载获得最大功率,最大功率为多少?(12分 要求:画出戴维宁电路或诺顿电路)ISR1I1R2RL2I1 14图电路中开关S闭合前已处于稳定状态。t=0时开关S闭合,已知:US=40V,IS=5A,R1=R2=R3=20,L=2H;(1)求t0时的电感电流iL(t)和电压u

14、L(t);R1 R2+ S iL(t) Us IS R3uL(t) _ (2)做出电感电流iL(t)和电压uL(t)的变化曲线。15图示电路中,开关S打开前电路已处于稳态。t=0开关S打开,求t0时的iL(t)、uL(t)和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2 3 5 2A iL 10V S 0.2H uL 16图示电路,开关动作前电路已处于稳态,t=0时开关闭合。求t0时的电感电流iL(t)及电流i(t) 。 6 S(t=0) 4 i(t) + iL(t) +9V 12 1H _ 8V17图示电路,t = 0时开关K闭合,求t 0时的uC(t)、 iC(t)和 i3(t)。已知:IS=5A,R1=10W,

15、R2=10W,R3=5W,C=250mF,开关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R1R2R3ISKCuC(t)iC(t)i3(t)18已知电路如图示,R1=3,R2=6,R3=6,Us1=12V,Us2=6V,L=1H,电路原已达到稳态,t = 0时开关S由a改合到b,用三要素法求:iL(t),定性画出iL(t)的波形曲线,并在图中标明。S1S219图示电路中,电路已达稳态,t=0时合上开关,求:1) t0时的电感电流iL(t);2) 直流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1224V6S4HiL20图示电路中,开关在a处已达稳态,t=0时开关由a转向b。1)用三要素法求t0时的电感电流iL(t);2)求电感两端的电压u

16、L(t);412V2A i14iL 0.1H uL 2 i1 ba3) 绘出iL(t)的波形。 110V2S1S20.5H uLiL6V221 图示电路中,t=0时开关S1打开,S2闭合。试用三要素法求出t0时的iL(t)和uL(t),并画出iL(t)的波形。 注:在开关动作前,电路已达稳态22 已知us=220cos(t+),R=110,C=16F,L=1H,求: 1)输入阻抗;2)谐振频率0;3)当=250 rad/S时,A1和A2的读数。 R L R C usA1A223 图示正弦稳态电路,同相,电源电压有效值U=1V,频率为50HZ,电源发出的平均功率为0.1W,且已知Z1和Z2吸收的

17、平均功率相等, Z2的功率因数为0.5(感性),求 Z1和Z2。 Z1 Z2 24已知U=8V,Z1=(1j5),Z2=(3j1),Z3=(1j1)。求: 1)电路输入导纳;2)各支路的电流;3)Z2的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 Z1 Z2 Z3U 25图示电路中,已知R1=R2=XL=100,UAB=141.4 /0V,两并联支路的功率PAB=100W,其功率因数为cosAB=0.707 (AB0)。求:(1)该电路的复阻抗Z1;(2)端口电压U及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和功率因数。I R1 AI2 I1 R2U UAB Z1XL B26图示电路中,已知电压表读数为50V,电流表读数为1A,功率

18、表读数为30W,电源的频率为50Hz。求L、R值和功率因数。 I * A W * RU V L27图示对称三相电路中, Ul =380V,Z1=-j110,电动机 P=1320W,cosj=0.5(滞后)。求:(1) 线电流和电源发出总功率;(2) 用两表法测电动机负载的功率,画接线图。DABCZ1电动机28 图示电路中,已知电压表读数为50V,电流表读数为1A,功率表读数为30W,电源的频率为w =314 rad/s,负载Z为感性。求: 复阻抗Z=?,功率因数 l =? 要把该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到0.9,应并联多大的电容?此时电流表的读数和功率表的读数各为多少? 欲使电路在该电源频率下发生串联谐振,应串联一个多大的电容?此时电流表的读数和功率表的读数各为多少? CVWAZ*29已知电路如图示,求电流,及电路的P,Q,S, COS,并画出相量图。已知:f = 50Hz, = 2200,R = 100,L = 0.5H,C = 10F【精品文档】第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