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金融体系的背景和基础设施.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3419783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金融体系的背景和基础设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内蒙古金融体系的背景和基础设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金融体系的背景和基础设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金融体系的背景和基础设施.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内蒙古金融体系的背景和基础设施作者:吴百梨瑛来源:北方经济2012年第23期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引起了国际关注,但中国沿海城市和内陆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差距。同样,在内陆的内蒙古也形成了以工业化城市、大企业为中心的金融市场和以农户、农民、中小企业为中心的农村金融市场,即形成了二元金融结构,产生了极大的发展差距。形成这一格局的基本原因是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后遗症以及内蒙古处于中国资源基地的缘故。因此,为了对内蒙古金融市场结构进行分析,尤其是探讨如何提升资金在内蒙古地区的循环效率选择了这一题目。一、政府干预金融机构和制度问题(一)如何有

2、效地分配贷款问题地方政府为实现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会努力争取各种项目,但是对于当地的发展状况和实际能力的考虑常存在诸多不足,金融机构向政府机关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却常常被忽略。地方政府为了顺利完成项目,会协助企业主动向银行借款,但项目结束之后贷款的偿还必然成为企业的责任,贷款成为不良债权的情况下,政府也不会参与进来。政府这种利益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严重影响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二)面向落后地区的金融倾斜政策逐渐减少第一,专门针对落后地区的贷款逐渐减少或废除。近几年中央陆续废除了“羊毛储备贷款”、“边缘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贷款”、“民族贸易与民族用品生产企业贷款”、“贫困县创办工业贷款”,资金投入减少了

3、数十亿元。第二,金融机构的贫困支援贷款逐渐减少。1984年开始,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贫困支援计划,内蒙古获得了大量的贫困支援贷款,给县域工业发展、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1998年以后该政策发生了变化,贫困支援贷款业务转移给农业银行。而伴随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贫困支援贷款变得无法正常实行。因此,内蒙古的贫困支援贷款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第三,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强行关闭较多的中小企业。伴随高污染产业的被限制,内蒙古等落后地区的“资源型”产业被认为高污染企业,其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三)企业的银行债务的逃避制度和法律问题在国有企业的民营化过程中,谁来承担国有期间的债务没有明确规

4、定,民营企业的信用问题给金融机构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制约了发展。1.制止企业逃避银行债务的行为难度较大银行债务的逃避属于违法行为,但是相关处罚规定仍未制定出来,制止企业逃避银行债务的行为难度较大。2.相关法律规定不完善目前,中国处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移阶段,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现有的法律对于债权者的保护、债务人的义务没有较为完整的规定。由于没有财产没收相关法律或强制执行的制度,95%的起诉就算胜诉政府也参与进来,采用行贿等不正当的解决方法,执行率只有15%。企业制度改革过程中债务者的身份不明,银行债务逃避行为较为隐蔽,先行的法律制度中对于银行债务逃避行为多数进行民事惩罚,很少采用刑事处

5、罚的方法,相对而言制约力很低,对于借助企业改革的机会逃避银行债务行为进行制止存在较大的难度。3.国有商业银行负担不良债权多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国有商业银行产生负担不良债权的原因中各类行政干预占30%,对国有企业的资金支援占30%,不完善的法律因素占10%,政府关闭一部分企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占10%,银行自身经营不善占20%。4.针对薄弱群体放贷的金融匮乏国有商业银行逐渐退出地方后,对优良大企业的贷款规模增加是其合理经营、金融市场化的自然抉择。农村信用社将农牧民的个人贷款特殊化,政策性银行的贷款主要针对农业生产。这使得针对地域经济的农产品、畜产品生产的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基本上不存在,

6、内蒙古县域中小企业的资金筹措进入更加困难,企业无法扩大经营,新创立的企业寿命过短,出现了大多数的企业短期内破产的现象。二、 内蒙古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1998年,中国政府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筹措问题,设立了全国性的信用担保机构。1999年,内蒙古规划办、经贸委、财政厅、人民银行等部门在内蒙古政府的指导下,建立了内蒙古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监督委员会,构建了信用担保体系。内蒙古目前有37家信用担保机构,其中24家由政府出资设立。内蒙古信用担保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有:(一)内部因素1.资金实力不强,经营管理水平较差,导致担保能力较差。2.资金规模较小、银行信任程度低,难以全面开展担保业务。3.

7、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不平衡(二)外部因素1.政府不正规的干预行为较多,无法成为自立的保证主体。2.实绩不足、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强,使担保实施面临困难。目前,信用担保机构被担保的企业多数属于新成立的企业或者银行借款困难的企业。这些企业缺乏担保,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差的情况下担保风险较高等理由,限制担保供给。3.担保机构数量受内蒙古政府财政实力的限制。三、内蒙古中小企业现状及其作用内蒙古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社会效率的研究首先应该深入研究作为经济基础的中小企业现状和特征、背景、资金充足程度。下表显示了中小企业分类。(一)内蒙古中小企业数量少,技术积累水平较低中小企业是内蒙古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

8、部分,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内蒙古中小企业数量超过11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解决了80%的就业人数,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大企业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但是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面临诸多发展限制,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内蒙古还原县域的资金不足、金融功能不够完善。内蒙古中小企业缺乏发展对策,法律制度也不够完善。中国中小企业分类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中型企业分类编制。(二)县域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和满足程度内蒙古县域企业,除了少数的中坚企业之外,大部分属于小型企业。这些企业自有资本比例较低,资金筹措主要依靠金融机构,融资困难较大。国有商业银行退出县域经济之

9、后,在县域经济只剩下农村信用社和农业发展银行等两家金融机构。因此,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根本无法得到满足,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短缺无法保障正常的经营活动,甚至难于发展和维持。企业经营状况越恶化,银行越减少借款,银行支援越不足,企业的维持和发展越困难,县域产业结构调整能力会变得更加不足。由于企业经营恶化和商业银行退出县域导致的金融萎缩,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2000年开始,内蒙古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资金几乎全部面向中心城市、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在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当中,县域中小企业所占比重迅速下降,县域经济在筹措资金方面进入了从未有过的困境。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资金的民营中小企业所占比重不到30%,而其余70%以上的民营企业的筹资依靠自己的资金、民间借贷或员工出资。银行贷款的85%面向国有大中型企业或国家重点项目,其余只有15%的贷款解决民营企业的筹资问题。因此,具有一定实力和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受筹资限制无法正常发展和扩大。(三)银行的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及其原因因信用业绩不足、经营风险较大、担保不充足等原因,从银行借款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的最大难题。其具体原因在于: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流动资金不足缘故,中小企业的经营自身面临一定的困难;由于针对不偿还债务或者故意逃避债务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备,经常发生中小企业逃避银行债务的各种事件。【精品文档】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