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3413102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149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江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9页
《九江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江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江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doc(14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九江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精品文档】第 149 页九江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第1章 概述1.1城市交通发展趋势当今,世界已进入城市化时期,人口的都市化和郊区化现象越来越广泛。交通机动化进程不断加快,汽车已成为人们出行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交通问题将日趋严重。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机动车拥有量相对较低,但许多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交通问题已相当严重。城市交通发展落后于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已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九江市的状况同样不容乐观。发达国家借助强大的经济实力,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在城市交通领域的发展中主要体现出两种发展趋势:

2、以实行交通需求管理为目的的发展趋势;以发展轻型快速交通为目标的发展趋势。那么,我国的城市交通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方向?九江市的城市交通又该以什么模式发展?公共交通与小汽车相比,无论从土地资源、建造材料、投资的节约、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的减少都有着绝对优势。实践正在改变对公共交通的观念,几乎所有的国家在经历了痛苦曲折之后,都明智地选择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已成为世界城市交通发展的主流方向,事实上,上述两种交通发展模式的基础也是发展公共交通。同时因为交通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物资、能源、财力和人力条件,所以发展城市交通需要相当资源作后盾。很明显,我国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城市人口集中,

3、经济尚不发达。既不能发展小汽车交通,也难以像日本那样大力发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因此,必须在物质投资容许的条件下,寻求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道路。1.2规划背景九江市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是江西省唯一通江达海的外贸港口城市,是联结全省与长江开发带和沿海开放带的“北大门”;九江市也是江西省东部沿海开发向中西部推进的过渡地带,是京九、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的交叉点,是京九沿线上唯一的水陆交通枢纽;九江市在2005年中国城市综合实力百强榜中排名第75位。九江市近几年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城市人口、土地性质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区域的扩大和城

4、市居住小区的新建和扩建,城市交通需求量将有较大增长。城市空间的拓展和土地利用布局的调整,使城市交通出行空间距离加大,居民对城市路网结构与城市交通系统服务水平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机动化交通出行需求显著增强。从目前居民出行结构分析可知,公交出行比例仅为19.4%,居民出行有向个体化交通出行发展的趋势,城市道路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交通环境日益恶化。因此,改善城市交通秩序,不仅要努力提高供给容量,适度限制需求总量,更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从根本上改善和优化交通系统结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对于土地资源紧张、城市人口密集、环境承载能力较薄弱的九江市来说,无可争议。而当前的发展形式迫切需要把这一举措提升到更高的

5、高度。未来1015年是城市交通结构和模式发生重大历史性转变的关键时期。小汽车化是城市应当尽力避免出现的结果。当前的迫切任务是必须在小汽车进入家庭高潮到来之前,确立公共交通的优先地位,将居民出行更多地吸引到公共交通方式上来。200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巩固了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先地位;2006年12月,建设部等四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政策的相关措施,这些政策性措施的提出无疑会推动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为适应九江市近几年以及未来的城市发展变化,满足居民日益增长

6、的公交出行需求,逐步缓解城市道路网压力和改善交通环境,切实贯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的城市交通政策,九江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委托西南交通大学交通与物流规划研究中心主持九江市公共交通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1.3规划范围与年限公共交通规划以九江市建成区为主要规划对象,兼顾郊区乡镇。结合九江市“十一五”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年限,九江市公交专项规划分为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近期规划年限为2010年,远期规划年限为2020年。本报告研究主要内容为近期规划。1.4规划意义与任务1.4.1规划意义(1) 缓解交通堵塞,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相对小汽车和自行车,公交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占用道路资源均较少(静态,公交

7、车:小汽车:自行车为1:5.89:3.93;动态,公交车:小汽车:自行车为1:23.19:6.9)。因此,通过公交线网优化,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增强公交吸引力,从而以占用道路资源少的优势,缓解九江市因道路资源紧缺、交通需求增长迅速而造成的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维持交通供需的相对平衡。(2) 提高公交服务水平,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发展公交不仅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良策,也是体现交通社会公益性的关键。随着出行距离的增加、经济活动的频繁以及市民对出行质量要求的提高,要求必须具备能为市民出行提供高效、便捷、优质服务的城市客运系统。虽然城市居民的支付能力不断增强,但在近期甚至较长时间内,能购买小汽车的家庭仍在少数范

8、围内。因此单纯从广大市民出行意愿上讲,也必须依托公共交通的发展,才能满足大众的出行要求。(3) 改善客运系统结构,推进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形成合理的客运系统结构,是推行九江市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如果不能及时按照市民对出行需求的变化,改进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将诱导出行向不利于城市交通健康发展的小汽车化方向转移。从而导致城市政府在交通系统设施建设和土地布局开发上面临更大的压力,交通管理部门在交通组织、安全管理上将承受更加严峻的挑战。(4) 引导土地开发,支持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与发展城市土地发展和功能发展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公共交通对土地发展具有强大的刺激作用,

9、公交线网的布局与建设将影响城市土地发展的空间方向和功能水平。当前,中心区高强度的土地开发是造成交通严重拥挤的根源,改变城市空间格局,必须依托于公共交通的发展。以公交线网规划为基础的公交快速客运系统的形成将为这一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5) 保护环境,利于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治理城市环境污染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九江市的地理条件和气象特征决定一旦产生空气污染物就难以排除。事实表明汽车尾气是大城市的一个重要污染源。据有关数据表明:公共汽车在高峰小时每人每公里排放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分别是小汽车的17.1%、6.7%和17.4%。由此可见,优先发展公交,优化公交线网

10、布局绝非仅仅是解决当前交通问题的权宜之计,它是城市交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举措。1.4.2规划任务(1) 依据九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构建快捷、安全、经济、舒适的一体化公交系统;(2) 制定城市公交系统的发展战略与实施方案;(3) 确定公交系统模式、线路网络、网络层次、换乘枢纽和场站设施等,整合优化城市公交系统;(4) 协调个体与群体出行,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1.5规划依据与原则规划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2)道路交通管理条例(1988年)(3)关于印发的通知(公交管【1997】231号) (4)道路交通管理科技发展“九五

11、”计划和2010年规划(公交管【1997】302 号)(5)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2004)(6)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2006)(7)九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8)九江市社会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9)九江市统计年鉴2005(10)九江市统计年鉴2006(1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12)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条例九江市城市交通调查等。规划整体上服从如下原则:(1)系统性:城市交通是复杂动态的系统,公共交通规划必须从系统角度出发,追求整体效益最优化;(2)综合性:综合考虑客流需求、城市发展、土地发展、经济效益、交通规划与管理等多方面对公交规划

12、的影响及相互作用;(3)连续性:逐步过渡,保持公交出行与公交系统规划的连续性;(4)滚动性:公交规划要求具有较强的实际可操作性,因此,规划的方案需根据实际运营的反馈信息作进一步优化。1.6规划程序主要程序包括:(1) 调查分析:包括对已有资料的收集和组织进行与公交规划相关的交通调查与分析。(2) 需求预测:在对交通调查相关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城市出行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运用“四阶段”法,预测未来公交需求总量与分布。(3) 系统规划:根据道路网络信息数据和公交OD分布数据,运用系统分析和总体设计进行公交系统规划。(4) 客流分析与评价:对公交客流预测进行分析,并对公交系统方案进行评价。(5

13、) 实施计划:对公交系统建设提出实施办法和建议,建立实施计划。 交通调查与分析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城市交通发展概况公共交通现状 公共交通需求预测与分析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公共交通需求预测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公交系统布局规划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实施规划公共交通客流分析与评价公共交通客流预测分析公共交通系统方案评价总体设计工作结构责任分工总体设计目标设计系统分析社会经济分析网络性能分析交通质量分析政策财务分析公交出行调查公交发展战略规划公交系统运营管理规划图1-1 公交规划程序第2章 社会经济与交通概况九江市地处赣、鄂、湘、皖四省交界处,长江中下游南岸,东邻我国著名的瓷都景德镇,南与省会南昌、宜春地区相接,西与湖

14、南省、湖北省接壤,北临长江,与湖北省、安徽省隔江相望,是赣北政治、经济、文化、旅游和交通中心。九江市集名山(庐山)、名江(长江)、名湖(鄱阳湖)于一体,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长江沿岸开放城市。2.1社会经济发展概况2.1.1人口九江是一个以汉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全国56个民族九江就有39个,根据九江市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全市总人口中,汉族人口占99.78%,少数民族人口占0.22%。九江少数民族中,百人以上的有11个,千人以上的有3个,即回族3633人、畲族2288人、蒙古族1148人,分别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37.5%、23.6%和1

15、1.8%。在人口最密集的中心城区,人口占全市的5.65%,占市区总人口的44.52%,如表2-1。表2-1 九江市2005年全市人口分布(万人)区 域浔阳区庐山区九江开发区庐山管理局一市一区九县2005年末总人口26.3423.378.211.25407.04小 计26.3432.83407.04总计466.21图2-1 九江市2005年总人口地区分布图从近几年的人口增长趋势来看,全市人口总量低速增长。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2005年全市人口出生率13.84,比上年下降0.06个千分点,降幅比上年低0.14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6.27,比上年上升0.3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

16、为7.57,比上年下降0.38个千分点。2005年末总人口为466.10万人,全年净增2.87万人。增量比上年减少0.37万人,人口增势继续减缓。人口自然增长率自1994年以来连续11年保持下降趋势。图2-2 九江市近年总人口增长趋势图 表2-2 九江市近年总人口增长情况()年份人口数(万人)增长率(比上一年)2001452.792002456.748.722003460.087.312004463.236.852005466.206.412.1.2就业岗位分布就业岗位是交通出行的主要吸引和产生源,其分布状况将直接影响城市交通的分布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本次研究根据九江市三产、工业普查的统

17、计资料,将就业岗位分为工业、行政办公、商业、医疗卫生、仓储、科研、其它七类。据九江统计年鉴、工业普查、人口普查资料统计,九江市现状共有各类就业岗位33.26万个,占全市总人口的62.8%。2.1.3土地利用市规划区面积118平方公里,其中人口聚居密集的中心城区面积为39平方公里,如表2-3。现状城市用地以组团形式开发,但开发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是目前城市的商务、行政办公中心所在地如表2-4。表2-3 九江市中心城区现状用地平衡表序号类别代码用地性质用地面积(万平米)占现状用地的(%)人均城市建设用地 (平米/人)1R居住用地113929.322.032C公共设施用地44911.58.683M工

18、业用地1104.428.421.364W仓 储213.95.54.145T对外交通用地2315.94.476S道路广场用地195.75.03.797U市政用地102.92.61.998G绿 地261.36.75.059D特殊用地193.45.03.74合 计城市建设用地3890.510075.25表2-4 九江市规划用地土地利用平衡表(单位:公顷)规划用地面积(2020)所占%城镇建设用地10644.120.95农村居民点用地569.911.12交通用地650.791.28基本农田保护用地10456.8420.58水域798915.72其他用地20495.3340.34总计50805.9710

19、0.00图2-3 中心城区现状土地利用2.1.4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在城市经济所占比重较低,而且变化不大,第二产业从2000年开始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上升,到2005年上升到50%以上,提高了5个百分点。2005年工业增加值已占GDP的35.2%,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已成为九江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与此相应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也在缓慢上升,九江市的产业结构正在变化,第三产业正在崛起,已经在整个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据很大比重,但是也应看到,与国内一些大城市相比,九江市的第三产业还未充分发展,还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如表2-5。 表2-5 九江市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例(%)年 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

20、三产业199043.333.723.0199531.040.728.3200020.245.034.8200120.045.834.2200219.046.434.6200319.447.732.9200417.349.733.0200516.850.133.1图2-4 九江市产业生产值所占比例图2-5 2005年产业生产值比例2.1.5生产总值与居民收入全市经济保持持续增长。2005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28.92亿元,突破4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5.4%,为1995年以来近11年中最高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9.5%)高5.9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12.8%)高2

21、.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72.06亿元,比上年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14.83亿元,比上年增长17.6%,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42.03亿元,增长16.9%;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17%、50%、3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分别为7.1%、57.7%、35.2%。第二产业继续引领经济快速增长,拉动经济增长8.9个百分点。从经济总量来看,全市经济在持续、快速、健康的轨道上运行,经济总量继续扩大,经济运行总体质量不断提高,为 “十一五”计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表2-6 九江市产业增加情况年份产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对经济贡献(%)2004第一产业59.157.2

22、8.3第二产业173.2218.658.3第三产业124.3914.433.42005第一产业72.066.37.1第二产业214.8317.657.7第三产业142.0316.935.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3.63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在江西省各区市中排位稳居第二,超额完成了2005年年初市政府的预期目标。九江市经济总量继续快速扩张,迈上90亿元新台阶,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实现130点的历史新突破。利税超亿元企业5户,石油、化工、建材、纺织成为江西省最大的产业集群,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作用开始显现,支柱产业和工业园区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全市12个工业园

23、区工业经济已占全市工业总量的四分之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速,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2005年全市非公有制工业完成产值、销售收入分别占全部规模工业的82.2%、80.5%。九江是江西省加工制造业的基地,“利亚纳”轿车、3T数字投影机、绿冬丝科寝具、美庐奶粉、汇源果汁等品牌成为九江制造业主要产品代表。石油化工、机械电子、冶金建材、纺织服装、电力能源、食品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累计完成增加值84.75亿元,增长30.2%,比全市平均水平高4.2个百分点。表2-7 九江市经济发展状况年 份国内生产总值(万元)年末人口(万人)工业总产值(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亿元)19903974

24、67405.2355.4525.553.8919951430763426.91233.9366.276.3720002131237446.83227.3561.9910.5020012322018449.75240.1364.9010.8020022632728455.10273.6869.3112.6320033076242460.82341.1875.0115.2920043602200464.82404.3295.2118.8120054289161466.20476.3099.4222.45九江市全市人均国民产值人均GDP在“十五”期间快速上升,到2005年全市人均GDP达9230元,

25、比2000年人均增加4459元,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达1144美元。这标志着九江市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加,城市居民的收入明显增加,增长速度居全国中游,居沿江同类城市上游,为城市交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2005年末,全市在岗职工33.3万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2223元,比上年增长15.1%,月平均工资收入突破千元,达到1019元,增长15.2%。经济的迅速发展必然引发更多的交通需求,同时也迫切需要交通的有序、畅通和安全,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和保证。图2-6 九江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2.2交通发展概况2.2.1城市内部交通九江市城区包含浔阳

26、区、庐山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部分,整个骨干道路体系可以用“六纵四横”的模式来描述,“六纵”是指从东到西排列的这六条南北向骨干道路:玉山大道、长江大道、欣荣路、庐山大道、琴湖路和芳兰大道;“四横”是指从北到南排列的这四条东西向骨干道路:滨江大道、九瑞大道、长虹大道和江洲大道。这一市区骨干道路体系由城市快速路和交通型主干道组成,骨干道路走线基本围绕各个城市组团。市区道路网基本呈自由式(受到自然条件限制),目前城区已形成以长虹大道、长虹北路、长虹西路、十里大道、庐山路、庐山南路、庐山北路、滨江路、浔阳路、浔阳东路、长江大道、庐山大道、前进东路、前进西路、浔南大道为干道的道路网框架,相比目前九江城市

27、的车流量来说,总体容量有一定富余;但是目前城区内道路主、次、支的比例为1:0.29:1.74(国标中等城市主、次、支比例为1.0:1.2:34),显然九江市城区各级道路级配不合理,路网内次干道和支路的比例相对严重不足,直接导致的结果为目前城区内很多次干道或支路不足以承担分流主干道交通的功能,高峰时段形成局部严重拥堵;另外城区东西向干道缺乏,城区南部缺少必要的外围组织道路,导致目前城区东西向道路压力过大。九江市道路总长102677m,面积2441606m2,其中车行道面积1831391 m2,人行道610215 m2。人均道路面积为4.22 m2/人。表2-8 九江市道路等级情况道路等级主干道次

28、干道道路名称抗洪大道、九龙街、长虹西路、长虹大道、长虹北路、浔阳东路、浔阳路、庐山北路、庐山路、庐山南路、十里大道、滨江大道、前进东路、九瑞大道、庐山大道、前进西路、滨江东路、浔南大道、十里大道延伸段、荷花垅连接线、长虹立交桥匝道长城路、庐峰东路、庐峰北路、庐峰路、庐峰南路、甘棠北路、甘棠南路、庚亮南路、庚亮北路、环城路(北)、环城路、交通路、甘棠堤路、人民路、战备路、青年北路、青年南路、青年路、环城东路、北司路、通江路、九瑞路、湓浦路、南湖路、南湖支路、北径路、大中路、浔阳西路、金凤路第3章 公交现状调查与分析3.1公交基础设施现状调查与分析3.1.1公交车辆公交总公司作为九江市城市公共交通

29、的主导力量,在改革开放的20年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目前,九江市共有公交运营车辆373台(公交公司运营车辆235台),折合361.5标准台。全市公交运营车辆拥有量为6.24标台/万人。随着九江市城市的发展和公交需求的增长,公交车辆的需求会大幅增长。公交公司未来应加大对公交车辆的投入,对在运营的公交车辆进行及时维护管理,改善公交车辆的环境和性能,及时淘汰废旧车辆,保障运营车辆的安全和服务质量,为出行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3.1.2公交场站场站仍然比较紧张。公交站场设施与车辆发展不平衡。缺乏首末站用地,大量线路占路停、发车现象普遍。公交车辆的增长、线路的开辟和场站的设施建设严重

30、脱节,对车辆的使用寿命构成不利影响,降低了车辆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影响营运安全,许多车辆没有稳定的夜间停放场地,只能租用场地临时停车,造成在使用维护方面的投资和工作量加大,加速车辆的老化,增加公交车辆运行成本。具体体现在:(1)布局不尽合理,不利于全市公交车辆运营的协调和城市用地开发;(2)保养场规模不足且分布过于集中,不利于对车辆维修保养的统一管理。(3)场站用地面积严重不足,相当部分车辆无法做到停靠入站或只得租用其他场地停放。(4)首末站设施欠缺严重,影响一线人员正常工作。(5)公交线路站点缺乏港湾停靠站,造成进、出站的公交车辆与路上行驶的车辆的干扰。图3-1 九江市公交站点分布图九江市现有

31、各类停车场6处,总用地4.37万平方米,其中场地权属公交公司的有3处,其停车面积1.92万平方米。各类停车场大多兼有修理、办公、宿舍和加油站的功能。表3-1为九江市各类停车场情况。表3-1 九江市各类停车场情况单位停车点总面积(平方米)其中停车场面积场地权属备注汽车站场80504000公交公司兼修理、宿舍、办公* 师专停车场46163200公交公司兼修理、加油站火车站场1800借用101、102、5、12、17路始发站* 十里停车场23951.812000公交公司兼修理、宿舍、办公柴桑市场场2500借用兼修理、办公;12、23路始发站巴士停车场2800租用兼修理注:*表示该停车场用地将被政府收

32、回3.1.3公交线路目前公交公司公交线路共有32条,其中郊区线路5条,跨省公交线路1条。线路总长度527公里,线路网长度159.58公里,全市共有公交站点个数230个,站点数854个,市区内具备通行和开辟公交线路条件的道路大部分都有公交线路通过。月均营运里程160万公里,车辆平均百公里油耗为23.7公升/百公里。日客运班趟次3300多个,日客运量23万人次,月均营运收入420万元。市内公交车营运时间每天从5点50分开始至24点,主要线路班次密度达30趟/小时,平均班次密度12趟/小时。图3-2 九江公交公司营运线路图3.1.4道路的使用与管理目前,在公交走行的线路上,较少采用专用道、港湾式停车

33、站、公交信号优先等措施以提高公交运行的速度和服务水平。公交车车体较大,灵活性差,以及受站点停靠影响,使得公交车与其他社会车辆共享道路资源时,造成公交运行速度缓慢,服务水平较低。就现状而言,九江市当前道路使用和管理上的公交优先措施,难以支撑公交优先政策的落实,导致公交车运营速度呈逐年下降趋势。例如,现状的长虹大道辅道被设置为公交专用道,由于缺乏与公交优先配套的交通管制措施,辅道上任意停车的现象随处可见,并且由于路口信号配时的不合理,导致该路段上的公交车辆通行能力严重下降。因此,加快规划和实施道路上的公交优先通行系统是近期公交大幅度发展的一个突破口。3.2公交客流现状调查公交客流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掌

34、握九江市与公共交通系统有关的数据,为分析和评价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设置、制定有关公共交通管理对策以及后续进行的公共交通系统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为全面反映出公交客流的现状,本次调查采用居民出行调查、公交乘客出行意愿调查以及公交跟车调查三种调查方法相结合,并选择同一天进行数据采集。3.2.1调查技术路线(1) 居民出行调查技术路线在分析调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本次调查采用城市居民出行OD抽样调查的方法获得现状全日全方式居民出行OD表。调查包括对九江市浔阳区、经济开发区、庐山区的居民出行进行调查。此调查方案的技术路线如图3-3。 图3-3 居民出行调查技术路线本次居民出行调查的对象为

35、调查范围内居住的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由于九江市流动人口所占比率较小,因此本次居民出行调查中未对流动人口进行调查。常、暂住人口的出行调查采用抽样家访调查方式,由调查员将调查表发放给抽样住户,了解抽样住户中包括学龄儿童在内的全体成员全天的出行情况。调查日是2006年11月2日(星期四)。常、暂住人口出行调查是调查居民的职业、年龄、性别、收入等基础情况,以及各次出行的起点、讫点、时间。(2) 公交意愿调查技术路线客流出行意愿调查可以获得出行者的特征信息,一般包括出行者的个人特征(性别、年龄、收入等)和出行特征(出行目的、交通方式、时间、费用等)。这些出行者的特征都会对该区域的交通产生影响。获得该地区

36、出行者的特征,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交通的一些影响因素,对客流的预测和交通规划给出科学合理的依据。公交乘客出行意愿调查技术路线如图3-4。图3-4 公交乘客出行意愿调查技术路线在公交站点进行乘客出行意愿调查的对象是在公共交通载体上实际发生出行的乘客,该调查方式比居民入户调查能够更真实、准确反映该区域已出行旅客的构成特征和选择意愿。(3) 公交跟车调查技术路线本次调查选择公交跟车调查,在跟车调查中包含站点上下客流调查。跟车调查是掌握公交运营情况的一种常用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获取直接、全面详实的客流资料,客观、系统、准确地反映公交客运特征与变化规律。具体地,可以得到公交线上乘客分布规律以及各站点的乘客分

37、布规律,公交车的最大断面流量、行车速度等指标,为公交线网的优化等提供依据。跟车调查技术路线如图3-5。图3-5 公交跟车调查技术路线3.2.2调查方案的设计及实施(1) 居民出行调查方案1) OD分区划分原则及分区九江市公共交通项目的影响区域包括所辖浔阳区、经济开发区和庐山区,市区规划面积为11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为48.4平方公里。2005年末该地区总人口为57.92万人,国内生产总值428.92亿。根据项目特点和居民出行调查的需要,共划分69个小区,分区情况如表3-2和图3-6。 表3-2 居民出行调查分区表小区编号所属居委会所属街办所属中区备注01龙开河、湓浦湓浦街办中区1直接影响区0

38、2孤溪埂、梅绽坡梅绽坡03丁官路、濂溪04半月亭05和中广场甘棠街办中区2直接影响区06延支山、双六角石、赵家花园、黄土坡07柴桑、八角石08能仁寺09滨江、龙山10考棚、南湖11浔阳楼、岳师门12景星、庐峰13南司、小南门14新公园1516余家垅白水湖街办中区3直接影响区17九针集团18东门口、三里街19庐峰花园20花果园21锁江楼、柘电22白水湖社区23三里村24长虹北路25李家垅、万杉山26大桥、九磷、沿江、白水湖村27向阳闸、老马渡人民路街办中区4直接影响区2829大树下30琥珀山、新村、地质队、两亩地31姚家洼、桃园32人民路、山川岭33长虹、罗家洼、新东方、黄土岭34庐南、湖滨35

39、供电局36市政府37南门湖甘棠湖38沙子墩39发电厂、铁里湾、金鸡坡村金鸡坡街办中区5直接影响区40省二建、大王庙村、大桥七公司41石化、姬公庵村、大塘村42游岭村43新港镇44建材、三角线滨兴街办中区6直接影响区45放马场、杨子巷46月亮湾、三马路、二马路、一马路47官牌夹、坝围里4849向湖、春安里50七里湖街办中区7直接影响区51五丰村委会、杨花村委会、青峰村委会、蛟滩村委会、泉塘村委会、八里湖村委会、赛湖村委会、沿浔村委会、浔西社区、三角线社区、214社区52向阳、九瑞大道九瑞大道街办中区8直接影响区53545556园艺、毛纺厂、螺蛳墩57湖中58南湖小区社区、荷塘新村社区、长虹北路社

40、区、九江火车站社区、陆家垅社区五里街办中区9直接影响区59虞家河乡间接影响区60威家镇61沙湖62姑塘镇间接影响区63高垅64海会镇65十里铺社区、大楼社区、长虹社区、区政府大院社区、铁四局五处、七零七所社区、动力机厂社区、九江汽运公司社区、七一三厂社区、昌河飞机公司社区、九江柴油机厂社区、江西轻机厂社区、五七二七厂社区、九江学院社区、国棉二厂社区、九江仪表厂社区、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社区、一建二处社区、赣北商城社区、江西塑料厂社区、九玻厂社区、二六七队社区十里街办中区10直接影响区66莲花镇间接影响区67赛阳镇68湓浦街办中区1直接影响区69间接影响区图3-6 九江市居民出行调查范围及小区划分图

41、2) 调查内容与方法居民出行调查采用家庭访问调查的方式,由调查员将调查表发放给抽样住户,了解抽样住户中包括学龄儿童在内的全体成员全天的出行情况。调查日是2006年11月2日(星期四)。常住人口出行调查是调查居民的职业、年龄、性别、收入等基础情况,以及各次出行的起点、讫点、时间、出行目的、所采用的交通工具等出行情况。九江市居民出行调查表见表3-3。表3-3 九江市居民出行调查表填表前请认真阅读下方备注 咨询电话: 、 家庭地址 所在小区编号 联系电话 性别男女职业学生工人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个体劳动者离退休人员农民公司职员其他年龄71415202130316060以上2006年个人月均收入1千以下1千2千2千5千5千1万1万以上是否购买小汽车 已买2010年前买2020年前买不买出行次序出发时间(采用24小时制)出发地址及所在小区编号出行目的(单选)出行方式(单选)到达地址及所在小区编号到达时间(采用24小时制)上班上学公务休闲购物探亲访友看病回家其他步行自行车公交直达公交转车出租车摩托车私家车单位车辆其他1234567812345678例13:00九江宾馆 13庐峰花园 1913:301234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家庭教育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