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老年期抑郁症病人的护理.pdf

上传人:奉*** 文档编号:3339467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3老年期抑郁症病人的护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4.3老年期抑郁症病人的护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3老年期抑郁症病人的护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3老年期抑郁症病人的护理.pdf(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老年期抑郁症病人的护理 - 2 - 【概述】 老年期抑郁症:泛指存在于 老年期(60岁)这一特定人群 的抑郁症,包括原发性抑郁(含 青年或成年期发病,老年期复发) 和见于老年期的各种继发性抑郁。 - 3 - 【临床特点】 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情 绪低落、焦虑、迟滞和躯体不适,且不能归于躯体 疾病和脑器质性病变。 具有缓解和复发的倾向,缓解期间精神活动保持良 好,一般不残留人格缺损,也无精神衰退指征,部 分病例预后不良,可发展为难治性抑郁症。 - 4 -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了解数月的躯体症状,如头痛、头昏、乏力, 全身部位不确定性不适感,失眠、便秘等。 有些病人患有

2、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 糖尿病及癌症等,或有躯体功能障碍。 - 5 - 老年期抑郁发病的因素有: (1)遗传因素:见于早年发病的抑郁症病人。 (2)生化异常: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 (NE)功能不足以及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升高。 (3)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皮质轴功能失调导致昼夜周期波动规律紊乱。 (4)心理社会因素: - 6 - 2.临床表现 三大主症状 心境低落 思维迟缓 行为抑制的“三低”症状 - 7 - (1)疑病性:疑病内容常涉及消化系统症状,便秘、 胃肠不适是此类病人最常见也是较早出现的症状 之一; (2)激越性:表现为焦虑恐惧,终日担心自

3、己和家 庭将遭遇不幸,大祸临头,搓手顿足,坐卧不安, 惶惶不可终日;可出现冲动性自杀行为; - 8 - (3)隐匿性:大多数以躯体症状作为主要表现形式, 如睡眠障碍、头疼、疲乏无力、胃肠道不适、食欲 下降、体重减轻、便秘、颈背部疼痛、心血管症状 等,情绪低落不太明显; (4)迟滞性:行为阻滞,随意运动缺乏和缓慢面部 表情减少,思维迟缓、内容贫乏、言语阻滞; - 9 - (5)妄想性:大约15的重症病人,妄想或幻觉, 看见或听见不存在的东西;缺乏安全感和无价值 感; (6)自杀倾向:是最危险的症状; (7)抑郁症性假性痴呆:为可逆性认知功能障碍; (8)季节性:常于冬季发作,春季或夏季缓解。 -

4、 10 - 3.辅助检查 标准化评定量表对抑郁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如: 老年抑郁量表(GDS)较常用 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 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 Beck抑郁问卷(BDI) - 11 - 辅助检查: CT、MRI显示脑室扩大和皮质萎缩。 - 12 - 4.心理-社会状况 老年期遭遇到的生活事件如退休、丧偶、独居、 家庭纠纷、经济窘迫、躯体疾病等。神经质性格、 消极的认知应对方式如自责、回避、幻想等。 - 13 -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个人应对无效 与不能满足角色期望、无力解决等 有关 2.无望感 与消极的认知态度有关 3.睡眠型态紊乱

5、与精神压力有关 4.有自杀的危险 与严重抑郁悲观情绪、自责观念、 自杀企图和无价值感有关。 - 14 - 【护理计划与实施】 治疗护理的总体目标 1.能减轻抑郁症状 2.减少复发的危险 3.提高生活质量 4.促进身心健康状况 5.减少医疗费用和死亡率 治疗原则包括 及早治疗 采取个体化原则 一般为非住院治疗 以药物治疗为主,配合心理治 疗、电抽搐治疗 个别有自杀倾向的须住院治疗 - 15 - 【护理措施】 1.日常生活护理 (1)保持合理的休息和睡眠: (2)加强营养:多吃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如 牛奶、鸡蛋、瘦肉、豆制品、水果、蔬菜,少吃糖 类、淀粉食物。 - 16 - 2.用药护理 (

6、1)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头痛、 影响睡眠、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轻微,多发生 在服药初期,之后可消失,不影响治疗的进行。 (2)坚持服药:应持续服药2年,而对于有数次复发 的病人,服药时间应该更长。 - 17 - 3.严防自杀 (1)识别自杀动向: (2)环境布置: (3)专人守护: (4)工具及药物管理: - 18 - 4.心理护理 (1)阻断负向的思考: (2)鼓励病人抒发自己的想法 (3)怀旧治疗 - 19 - 5.健康指导 (1)不脱离社会,培养兴趣: (2)鼓励子女与老年人同住: (3)社会重视:促进老年人进行相互交往和参加一 些集体活动,开展健康讲座,可设立网络和电话热 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 - 20 - 病人能面对现实 能重建和维持人际关系和社会 生活 认知上的偏差得以纠正消除自杀念头或行为 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增强 【护理评价】 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