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菌病诊疗专家共识.pdf

上传人:奉*** 文档编号:3337058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3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布鲁菌病诊疗专家共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布鲁菌病诊疗专家共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布鲁菌病诊疗专家共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布鲁菌病诊疗专家共识.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专家共识 布鲁菌病诊疗专家共识 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DOI : cma j issn - 基金项目 : 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第四期(-) 通信作者 : 李兴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 治疗中心 , , Email : ditanlxw com 布鲁菌病 , 简称布病 , 也称“波状热” , 是布鲁杆 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 属自然疫源性 疾病 , 感染人以及牛 、 羊 、 猪 、 犬等动物 。 临床上主要 表现为病情轻重不一的发热 、 多汗 、 关节痛和肝 、 脾 、 淋巴结肿大等 。 该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 乙类传染病 , 可造成严重的健康和

2、社会经济损失 。 为规范布鲁菌病的预防 、诊断和治疗 , 中华传染病 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 多次深入讨论 , 形成了布鲁菌病诊疗专家共识(以 下简称共识) , 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在布鲁菌病的诊 断 、 治疗和预防工作中做出合理决策 。 一 、 流行病学与病原学特征 全球有近 个国家和地区的人畜中存在布鲁 菌病 。 世纪 至 年代 , 我国布鲁菌病严重流 行 , 年代疫情逐渐下降 , 曾在 世纪 年代和 年代初期得到基本控制 , 但自 年代中期起疫 情持续快速上升 , 布鲁菌病成为报告发病率上升速 度最快的传染病之一 。 年报告 例 , 发 病率达 万 。 报告病例最多的省份

3、为新疆维 吾尔自治区 、 内蒙古自治区 、山西省和黑龙江省 , 集 中于北方 。 但处于南方非牧区的广东省 、广西省近 年也出现布鲁菌病暴发事件 , 河南 、 福建等省的发病 率也持续上升 。 目前疫区分布广泛 , 变化趋势体现 为由牧区向半牧半农区甚至农区转化 , 由聚集暴发 向散在发病转化 。 每年该病高峰发生于春夏之间 , 与动物产仔季节有关 。 布鲁杆菌属由 个种 、 个生物种组成 , 其中 引起人类疾病的有羊 、牛 、猪和犬布鲁杆菌 (B canis)。 在我国流行的有羊布鲁杆菌(B meliten- sis)、 牛布鲁杆菌(B abortus)、 猪布鲁杆菌(B suis) 种 ,

4、 以羊布鲁杆菌最为常见 。 羊布鲁杆菌毒力最 强 , 可引起严重的急性感染与慢性感染 , 最常见的动 物宿主是羊 、 骆驼和水牛 。 牛布鲁杆菌感染分布范 围最广 , 但引起的疾病往往较轻 。 猪布鲁杆菌感染 率较前两者少 , 但血清型 都能导致严重疾病 。 犬布鲁杆菌可导致犬类感染 , 但人感染病例极少 。 布鲁杆菌是胞内生长的革兰阴性多形球状杆 菌 , 无芽孢形成 。 对光 、 热 、 酸以及常用化学消毒剂 等均很敏感 , 日光照射 min 、湿热 min , 含氯石灰(漂白粉)澄清液等数分钟即可 将其杀灭 。 布鲁杆菌在外界环境的生活能力较强 , 在 奶油中可存活 周 , 冰冻奶制品中

5、d , 新鲜 奶酪中 d , 在干燥土壤 、 皮毛和乳类制品中 可生存数周至数月 , 在水中可生存 d 至 个月 。 布鲁菌病的传染源主要是动物食品 , 即羊 、 牛和 猪等 , 其他动物如犬 、 麋鹿 、 骆驼 、 马等也可成为传染 源 。 细菌可在哺乳动物生殖道黏膜细胞上生长 , 因 此容易出现流产 、 死胎 , 其阴道分泌物特别具有传染 性 , 其皮毛 、 各脏器 、 胎盘 、 羊水 、 胎畜 、 乳汁和尿液也 常染菌 , 排菌可达数月至数年 , 接生者容易发生感 染 。 患者的血液及组织器官也是潜在的传染源 。 该病亦可通过与病畜密切接触传播 。 病畜的排 泄物或分泌物污染环境后 ,

6、细菌也可经消化道 、 体表 直接接触和呼吸道传播至人 。 而在城市中最主要的 传播途径是食用病畜的乳制品或肉制品 。 人与人间 水平传播罕见 。 人群对布鲁杆菌普遍易感 , 青壮年男性多见 。 与家畜接触频繁的职业是感染的高危人群 , 包括农 民 、 牧民 、 屠夫 、 兽医等 。 实验室人员培养布鲁杆菌 时防护措施不当也容易感染 。 故给动物接生或接触 过程中需做好个人防护 , 同时做好动物预防接种 工作 。 二 、 发病机制 布鲁杆菌自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后 , 中性粒细 胞聚集以杀灭细菌 。 存活的菌体随淋巴液到达局部 淋巴结 。 根据人体免疫力和菌体的数量及毒力的不 同 , 可在局部被消

7、灭或在淋巴结中繁殖生长并形成 感染灶 , 增殖达到一定数量后 , 即突破淋巴结屏障而 侵入血液循环 , 人体出现菌血症 、毒血症等急性症 状 。 进入血液循环的病菌易在肝 、脾 、 骨髓 、 淋巴结 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形成新的感染灶 , 后者中的 中华传染病杂志 年 月第 卷第 期 Chin J Infect Dis ,December , Vol ,No 万方数据 病菌又可多次进入血液循环导致症状加重 , 使发热 呈波浪状 。 该菌为胞内寄生菌 , 细菌感染细胞后 , 可限制补 体系统和 TLR 信号通路 , 其脂多糖的结构有利于 减少 DC 的激活以及向 T 淋巴细胞的抗原呈递 , 并

8、 且可抑制自噬和凋亡以避免免疫系统的清除 , 造成 慢性化的病程 。 发病机制于急性期时为细菌及毒素 起主要作用 , 慢性期则以迟发型变态反应为主 , 可出 现由上皮样细胞 、 巨细胞 、 浆细胞 、 淋巴细胞等组成 的肉芽肿 。 在肝 、 脾 、 淋巴结和骨髓中均可有类似病 变 , 也可波及肝 、 脾 、脑 、肾等的小血管及毛细血管 , 导致血管内膜炎 、 血栓性脉管炎 、 脏器的浆液性炎性 反应和坏死等 , 各个累及器官系统的变态反应导致 了相应症状 。 三 、 临床表现与分期 人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多样 , 因感染的病原体 、 病 程的阶段和累及器官系统不同而异 。 羊型和猪型布 鲁菌病大多

9、症状较重 , 牛型较轻 。 感染后潜伏期一 般为 周 , 平均为 周 , 但少数患者可在感染后 数月或 年以上才发病 - 。 急性期 : 指病程 个月以内的感染 。 起病相 对急 , 表现为发热 、 多汗 、 厌食 、 乏力 、 头痛 、肌痛 、肝 脾淋巴结肿大等 , 热型以弛张热最多 , 波浪热虽仅占 , 但最具特征性 。 多汗常见于深夜或凌 晨 , 当体温急剧下降时出现大汗淋漓 , 且常伴特殊气 味 。 肌肉疼痛多见于两侧大腿和臀部 , 可见痉挛性 疼痛 。 体检常非特异性 , 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 。 约 布鲁菌病患者会出现局部感染病灶 , 并 可累及全身任意器官或系统 。 其中以骨关

10、节累及最 为常见 , 特别是骶髂关节炎 , 关节疼痛常累及骶髂 、 髋 、 膝 、 肩等大关节 , 呈游走性刺痛 。 其余表现还包 括脊椎炎 、 周围关节炎 、 骨髓炎等 。 累及生殖泌尿系 统占所有病例的 , 如睾丸炎 、附睾炎 、卵 巢炎 、 肾小球肾炎 、 肾脓肿等 。 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占 , 包括周围神经病 、 脑膜脑炎 、 精神症状 、 颅 神经 、 舞蹈症等 。 最新报道也可引起脑脓肿 。 累及 皮肤时可出现斑丘疹 、囊肿 、Stevens-Johnson综合 征等 ; 呼吸系统受累可发生胸腔积液 、肺炎 ; 血液系 统病变可有白细胞升高或降低 、血小板缺乏 、贫血 等 。 心血管

11、系统受累相对少见 , 可表现为心内膜炎 、 血管炎 、 心肌炎等 。 其中神经系统累及和心内膜炎 虽不常见 , 却是病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 。 慢性感染 : 指病程超过 个月仍未痊愈的感 染 。 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 , 有固定或反复发作的关 节和肌肉疼痛 , 还可有抑郁 、 失眠等精神症状 。 病情 可有活动 , 伴临床表现的反复发作或加重 。 因为抗 感染治疗不规律所致的复发和持续性的深部局灶感 染(如骨关节 、 脏器脓肿等)都是造成慢性感染的原 因 。 另有一部分患者血清抗体效价已经下降甚至消 失 , 无发热等客观感染依据 , 症状仍持续 , 有类似疲 劳综合征样表现 。 临床分期尚无统一标

12、准 , WHO 将病程 个 月定义为急性或亚急性感染 , 病程 个月为慢性 感染 , 但由于临床表现的异质性较大 , 根据病程划分 临床分期目前较少采用 。 四 、 实验室检查 (一)一般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低 , 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 有时可出现异形淋巴细胞 , 少数出现红细胞 、 血小板 计数减少 。 可出现红细胞沉降率 、C 反应蛋白升高 等 , 累及肝脏者肝功能可有异常 。 (二)细菌培养 血液 、 骨髓 、 乳汁 、 子宫分泌物 、 脓性分泌物 、 关 节液 、 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等均可作细菌培养 , 其中 血液最常用 。 该菌专性需氧 , 生长缓慢 , 在哥伦比亚 血琼

13、脂平板上 培养 h , 出现较湿润 、 灰 色 、 针尖大小菌落 , h 后形成圆形 、 凸起 、 光滑 、 较 小的灰色菌落 , h 后逐渐增大 。 因此布鲁杆菌培 养应注意延长时间 , 以获得更高阳性率 。 国外推荐 Ruiz-Castaneda 双相培养法 。 国内常 用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 。 可参照WS- 布 鲁氏菌病诊断标准操作 。 自动化培养系统的应 用缩短了培养时间 , 可提高培养的敏感度 。 仪器阳 性报警 , 在取培养物涂片染色时 , 推荐革兰染色和瑞 氏染色法 , 若镜下见紫色球杆状 、 形似血小板样 、 多 位于破坏细胞内的细菌 , 则可初步诊断 。 若未见细 菌 , 应

14、延长培养时间或重新送血培养 。 血培养阳性 直接涂片疑似布鲁杆菌时 , 即可取培养物行脲酶反 应 。 由于布鲁杆菌的致病性以及既往实验室感染的 报道 , 所有标本处理均应在二级以上的生物安全柜 内进行 。 疑似布鲁杆菌的涂片染色前要用甲醇固定 (以杀灭布鲁杆菌)再行涂片 。 培养的敏感性取决于标本种类 、培养方法和疾 病分期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 。 骨髓培养比血培养更 加敏感 。 急性发热患者的血培养阳性率高于亚急性 以及慢性患者 。 应该指出 , 由于培养的低阳性率 , 阴 性结果不能排除布鲁杆菌感染 , 治疗决策不应受阴 性结果影响 , 应结合临床 、 流行病学史及血清学等各 方面综合判断

15、, 给予诊断和治疗 。 (三)血清学检测 中华传染病杂志 年 月第 卷第 期 Chin J Infect Dis ,December , Vol ,No 万方数据 即检测机体对菌体细胞膜上的光滑脂多糖 (smooth-lipopolysaccharide ,S-LPS)产生的抗体 。 发病初期 IgM 效价上升 , 约 周后 IgG 效价升高 。 在治疗有效的患者中 , 抗体水平逐渐下降 , 然后可长 时间维持在一定的水平 。 复发时 , 布鲁杆菌特异性 IgG 和 IgA 可升高 。 由于抗原的共同性 , 血清学检测会对某些革兰 阴性菌种(如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O 、 大肠埃希菌 O 、霍乱

16、弧菌以及弯曲菌属等)产生交叉反应 。 由于产生抗体种类和效价随病程的变化而不同 , 且 流行区背景效价的存在 , 抗体检测界值的确定是难 题 , 难以顾全灵敏度和特异度 。 需要对所在地区的 人群行背景效价的调查 , 建立正常区间 。 由于假阳 性和假阴性的存在 , 建议同时采用两种以上血清学 检测方法 。 国际上应用较广的血清学方法如下 :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ose bengal plate agglu- tination test , RBPT) : 方便快捷 , 可在 min 内 获得结果 , 呈现为阳性或阴性 , 推荐用作快速筛查试 验 。 该方法基于 S-LPS , 在非暴露人群中

17、敏感度高 , 假阳性率低 。 但流行区高背景抗体效价会影响其诊 断价值 , 且由于与其他革兰阴性菌的交叉反应 , 可出 现假阳性结果 。 布鲁杆菌慢性感染和有并发症的患 者可能出现较高的假阴性率 。 阳性结果须由其他血 清学试验确认 。 我国有平板凝集试验(plate agglu- tination test , PAT ) , 操作原理类似 , 亦用作初筛 。 标准化操作参见WS- 布鲁氏菌病诊断标 准 。 血清凝集试验 (serum agglutination test , SAT) : 检测所有针对布鲁杆菌 S-LPS 抗原的凝集 性抗体(包括 IgM 、IgA 、IgG)。 对产生症状

18、的急性 感染患者更加敏感 , WHO 建议判断标准定为 。 对于流行区患者 , 由于高背景抗体效价 , 建议 定为 。 然而假阴性也可能出现在某些病程 (如起病的超早期或慢性期) , 且根据 WHO 的报 道 , 约有 的确诊患者效价 。 特别是 , 由于抗原表位的不同 , 犬布鲁杆菌可以表现为 SAT 阴性 。 因此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诊断 。 灵敏度随病 程时间延长而下降 , 在复发患者 、 流行区或暴露者中 特异度较低 。 SAT 存在与其他菌种抗体的交叉反 应 , 如结肠耶尔森菌 O 、大肠埃希菌 O 、兔热 病杆菌 、 霍乱弧菌等 , 可导致检测假阳性 。 国内根据 WS- 布鲁氏菌病

19、诊断标准 的操作规 范 , 将标准定为 : 效价 并出现显著凝集(液体 清亮)及以上 , 或病程 年以上效价 并出 现显著凝集及以上 ; 或半年内有布鲁杆菌疫苗接种 史 , 效价达 并出现显著凝集及以上者 , 可作为 确诊试验之一 。 国际上一般将抗体效价作为筛查试 验 , 两次抗体效价升高 倍方可作为确诊标准 。 ELISA : 现已较好地实现标准化 , 且检测迅速 ( h) , 敏感度 、 特异度较高 , 可以针对性地检测 不同抗体 , 包括非凝集性抗体 。 当其他测试都阴 性时尤其推荐使用 , 可用于疗效监测和急慢性 、局 灶 、 并发症感染的检测 。 布鲁菌病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Co

20、ombs 试 验) : 可同时检测凝集或非凝集性抗体 , 由此能更早 产生阳性结果 , 且治疗恢复后保持阳性的时间也更 长 , 灵敏度高 。 较之 SAT , 更适合用于慢性 、 有并发 症 、 复发和持续性感染患者的检查 , 但对技术和设备 都有要求 。 国内根据WS- 布鲁氏菌病诊 断标准判断标准定为 : 效价 并出现显著凝集 及以上 。 标准化操作参见WS- 布鲁氏菌 病诊断标准 。 补体结合试验 (complement fixation test , CFT) : 多用于动物感染诊断 。 WHO 的指南提出 , 因补体结合试验的操作复杂性和标准化的问题 , 不 适合在小实验室进行 。

21、国内根据WS- 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将效价并出现显著凝集 及以上作为确诊试验之一 。 标准化操作参见 WS- 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 。 皮肤试验 : WHO 不建议将皮内试验作为诊 断手段 , 因其菌液抗原制备不规范等原因 , 可能导致 健康人产生抗体 。 而国内根据WS- 布 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分别观察 h 、 h , 皮肤红肿 浸润范围有 次在 cm cm 及以上(或 cm 以上)作为筛查试验 。 标准化操作参见 WS- 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 。 我国现行的诊断标准推荐了 RBPT 、 SAT 、 皮内 试验 、 CFT 、 Coombs 试验 , 可以根据这些研究的数 据与当地的抗体背景用于实验

22、室诊断 。 (四)分子生物学检测 针对 IS 或 IS 、S S rRNA 片段 、 BCPS 和 ompa基因的 PCR 可以用作培养产物 的菌种鉴定 , 也有直接用于临床标本鉴定 。 该方 法快速 、 敏感 , 但由于 PCR 尚未标准化 , 在临床上的 应用还需验证 , 尚不适用常规检测 。 但对中枢神经 系统感染或者局灶感染可发挥特别作用 (五)其他检查 脑脊液检查适用于脑膜炎患者 , 可见脑脊液细 胞(淋巴细胞为主)和蛋白质增加 。 心电图可示 P-R 中华传染病杂志 年 月第 卷第 期 Chin J Infect Dis ,December , Vol ,No 万方数据 间期延长

23、、 心肌损害 、 低电压等 。 骨 、 关节的 X 线检 查可见软组织钙化 、 骨质修复反应强而破坏性小 , 椎 间盘和椎间隙变窄等 。 肝功能 、 脑电图改变均属 非特异性 。 五 、 诊断标准 综合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表现和辅助检 查 , 可做出诊断 。 由于该病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 、 病 原体培养的低阳性率 , 血清学检查在诊断中发挥主 要作用 , 同时流行病学资料对协助诊断有重要价值 。 (一)实验室诊断标准 筛查试验 : RBPT 或 PAT 阳性者应通过下述 提及的确诊试验以证实 。 确诊试验 : ()由血或其他临床标本中分离得 到布鲁杆菌属 。 ()在上述基于凝集抗体检测的

24、筛 查试验基础上 , 加以下基于非凝集抗体的检测 : ELISA IgG 阳性 ; Coomb IgG 效价 , 并出现 显著凝集及以上 。 ()不少于 周间隔获取的双份 血清标本抗体效价升高不低于 倍 。 ()CFT : 效价 并出现显著凝集及以上 。 ()SAT : 国内作为 确诊试验 , 效价为 并出现显著凝集及以上或 病程一年以上 , 效价 并出现显著凝集及以上 ; 或半年内有布鲁杆菌疫苗接种史 , 效价达 并 出现显著凝集及以上者 。 (二)人布鲁菌病临床诊断标准 疑似诊断 : 符合临床表现(有发热 、 多汗 、 关节 痛 、 头痛 、 乏力 、厌食 、肌痛 、 体质量减轻 、关节炎

25、 、脊 椎炎 、 脑膜炎或局灶器官累及心内膜炎 、肝脾肿大 、 睾丸炎附睾炎等) , 且流行病学相关 , 如疑似或确诊 动物 、 患者或污染动物制品 、培养物有接触史 、生活 在布鲁菌病流行区 、 与菌苗的生产 、 使用和研究有密 切关系等 。 临床诊断 : 疑似病例基础上有筛查试验阳性 。 确诊病例 : 疑似或临床诊断病例基础上有确 诊试验阳性 。 隐性感染 : 有流行病学史 , 符合确诊病例免疫 学和病原学检查标准 , 但无临床表现 。 血清学阴性病例 : 值得注意的是 , 犬布鲁杆菌 细胞膜表面的抗原不同于 S-LPS , 普通血清学方法 可能导致假阴性 。 因此临床强烈提示布鲁杆菌感染

26、 者 , 即使血清学阴性 , 也需排除犬型布鲁菌病的可 能 , 此时可以通过培养或者 PCR 确诊 。 六 、 鉴别诊断 伤寒 、 副伤寒 : 伤寒 、 副伤寒患者以持续高热 、 表情淡漠 、 相对缓脉 、皮肤玫瑰疹 、 肝脾肿大为主要 表现 , 而无肌肉 、关节疼痛 、多汗等表现 。 实验室检 查血清肥达反应阳性 , 伤寒杆菌培养阳性 , 布鲁菌病 特异性检查阴性 。 风湿热 : 布鲁菌病与风湿热均可出现发热及 游走性关节痛 , 但风湿热可见风湿性结节及红斑 , 多 合并心脏损害 , 而肝脾肿大 、 睾丸炎及神经系统损害 极为少见 。 实验室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为阳 性 , 布鲁菌病特异

27、性检查阴性 。 风湿性关节炎 : 慢性布鲁菌病和风湿性关节 炎均是关节疼痛严重 , 反复发作 、 阴天加剧 。 风湿性 关节炎多有风湿热的病史 , 病变多见于大关节 , 关节 腔积液少见 , 一般不发生关节畸形 , 常合并心脏损 害 , 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效价增高 , 布鲁菌病特 异性实验室检查阴性有助于鉴别 。 结核 : 布鲁菌病与结核病类似 , 均可有长期低 热 、 多汗 、 乏力 、 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 两者的病原学 以及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如结核菌素试验 、 干扰素 释放试验和布鲁菌病血清试验)有助于鉴别 。 其他 : 布鲁菌病急性期还应与败血症等鉴 别 , 慢性期还应与其他关节

28、损害疾病鉴别 , 脑膜炎则 需要与其他细菌性脑膜炎以及神经官能症等鉴别 。 七 、 治疗方案 (一)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 , 注意水 、 电解质及补充营养 , 给予高 热量 、 足量维生素 B 族维生素以及易于消化的饮 食 。 高热者可用物理方法降温 , 持续不退者可用退 热剂等对症治疗 。 合并睾丸炎者 , 可短期加用小剂 量糖皮质激素 。 合并脑膜炎者需给予脱水降颅压 治疗 。 (二)针对性抗菌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为早期 、 联合 、 足量 、 足疗程用药 , 必要 时延长疗程 , 以防止复发及慢性化 。 治疗过程中注 意监测血常规 、 肝肾功能等 。 无合并症的非复杂性 感染(成人以及 岁以

29、上儿童)者首选多西环素 ( 周) 庆大霉素( 周)、 多西环素( 周) 链霉素 ( 周)或多西环素( 周) 利福平( 周)。 若不 能耐受 , 亦可采取二线方案 , 见表 。 慢性期感染可 治疗 个疗程 。 (三)有合并症或者特殊人群的推荐治疗方案 有合并症患者的治疗推荐 : 合并脊柱炎 、 骶髂 关节炎者若复发感染 , 脊椎不稳定 , 显著的脊椎后 突 , 脊椎病引起的难以控制的疼痛 , 局灶脓肿形成等 情况时建议外科手术 , 抗菌治疗建议三联治疗 , 可 以采用多西环素( 个月) 庆大霉素( 周) 利福 平(至少 个月) , 或者采取环丙沙星(至少 个月) 利福平(至少 个月)。 中华传染

30、病杂志 年 月第 卷第 期 Chin J Infect Dis ,December , Vol ,No 万方数据 合并脑膜炎 、 脑膜脑炎的治疗推荐 : 建议多西 环素( 个月) 利福平( 个月) 复方新诺 明( 个月)三联治疗 , 或者采用多西环素( 个月) 利福平( 个月) 头孢曲松( 个月)三 联治疗 。 监测脑脊液的生物化学和常规 , 待脑脊液 完全正常时方可停药 。 合并心内膜炎 : 建议采用多西环素( 周 个月) 利福平( 周 个月) 复方新诺明( 周 个月) 庆大霉素( 周)四联治疗 。 布鲁菌 病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手术指征主要包括 : 患 者有严重心功能不全的症状体征 , 或

31、有严重心衰的 心超下表现 , 或有严重瓣膜返流 、 瓣膜狭窄等血流动 力学紊乱 ; 感染难以控制 , 包括局部脓肿形成 、窦 道形成 、 血培养持续阳性 、 耐药菌株感染 、有心内植 入器械等情况 ; 栓塞事件风险较高 , 包括赘生物 mm , 或有效抗菌治疗下 , 患者仍出现栓塞事件 , 或赘生物直径 mm , 且活动度较高 。 术后应持 续抗感染治疗达到充足疗程 。 妊娠 : 建议采用利福平( 周)或( 周) 复方 新诺明(孕 周后适用 , 疗程 周) , 但是复方新诺 明不可用于孕 周以前或孕 周以后的患者 。 儿童( 岁以下) : 建议复方新诺明儿科悬液 ( mgkg , 每天二次 ,

32、 口服 周) 利福平( mgkg , 每天一次 , 口服 周)或者复方新诺明 儿科悬液( mgkg , 每天二次 , 口服 周) 庆 大霉素( mgkg , 每天一次 , 肌内或静脉注射 d)。 复发病例 : 复发病例多因药物治疗依从性较 差 , 未满疗程停药 , 而非耐药菌的产生 , 可用原方案 再治疗 个疗程 。 对于延迟恢复病例 , 则通常认为 抗菌治疗效果不佳 。 耐药菌感染 : 国外有文献报道 , 布鲁杆菌对利 福平的敏感性降低 , 我国尚无关于耐药性的大规模 研究 。 辽宁省对急性布鲁菌病的 株羊布鲁杆菌 分离株的药物敏感试验显示 : 对利福平 、 多西环素 、 喹诺酮类 、 头孢

33、曲松 、 链霉素 、 复方新诺明等常用抗 菌药物全部敏感 , 但对阿奇霉素 、 克拉霉素等大环内 酯类耐药 。 我国是抗菌药物应用大国 , 耐药性问题 不容忽视 , 有待较大规模的调查以明确我国布鲁杆 菌的耐药现状 。 临床可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和相关推 荐方案调整用药 。 隐性感染病例 : 是否需要治疗目前尚无循证 医学证据 , 但仍建议给予治疗 。 八 、 预防 预防接种和病畜管理是控制布鲁菌病的主要措 施 。 流行区提倡对牲畜提供减毒活疫苗接种 。 牧 民 、 兽医 、 实验室工作者以及军营接受预防接种 , 由 于不良反应较大 ,仅推荐疫区人群在产羔季节前 表 1 治疗布鲁菌病推荐抗菌药物及

34、方案 类别 抗菌治疗方案 一线方案二线方案 备注 非复 杂 性 感 染 (成人以及 岁以上儿童) 多西环素 ( 周) 庆大霉素 ( 周) 多西环素( 周) 链霉素( 周) 多西环素( 周) 利福平( 周) 多西环素( 周) 复方新诺明( 周) 多西环素( 周) 妥布霉素( 周) 利福平( 周) 左氧氟沙星( 周) 利福平( 周) 环丙沙星( 周) 即不伴局部病损 慢性期可治疗 个疗程 合并脊柱炎 、骶 髂关节炎 多西环素(至少 个月) 庆大霉 素( 周) 利福平(至少 个月) 多西环素(至少 个月) 利福平 (至少 个月) 头孢曲松( 个 月) 环丙沙星(至少 个月) 利福平 (至 少 个月)

35、 外科手术指征 : 复发感染 , 脊椎不稳 定 , 显著的脊椎后突 , 脊椎病引起 的难以控制的疼痛 , 局灶脓肿形 成 。 合并脑膜炎 、脑 膜脑炎 多西环素( 个月) 利福平( 个月) 头孢曲松( 个月) 多西环素( 个月) 利福平 ( 个月) 复方新诺明( 个月) 监测脑脊液情况 , 待脑脊液完全正常 时方可停药 。 不推荐外科手术 合并心内膜炎 多西环素( 周 个月) 利福平 ( 周 个月) 复方新诺明( 周 个月) 庆大霉素( 周) 非复杂性感染药物基础上联合三 代头孢菌素 应结合手术治疗 。 布鲁菌病所致感 染性心内膜炎的手术指征主要包 括 : 严重心功能不全 , 严重血流 动力学

36、紊乱 ; 感染难以控制 ; 栓塞事件风险较高 妊娠利福平( 周)利福平( 周) 复方新诺明(孕 周后 适用 , 疗程 周) 复方新诺明不可用于孕 周以前或 孕 周以后 儿童 ( 岁以 下) 复方新诺明儿科悬液( mgkg , 每天二次 , 口服 周) 利福平( mgkg , 每天一次 , 口服 周) 复方新诺明儿科悬液( mgkg , 每 天二次 , 口服 周) 庆大霉素( mgkg , 每天一次 , 肌内或静脉注射 d) 庆大霉素慎用 注 : 多西环素 : mg , 每天二次 , 口服 ; 庆大霉素 : mgkg , 每天一次 , 肌内注射 ; 链霉素 : g , 每天一次 , 肌内注射 ;

37、 利福平 : mgkg , 最高 mg , 每天一次 , 口服 ; 复方新诺明 : mg , 每天二次 , 口服 ; 环丙沙星 : mg , 每天二次 , 口服 ; 头孢曲松 : g , 每 h 静脉注射 ; 妥布 霉素 : mgkg , 每 h 肌内注射 中华传染病杂志 年 月第 卷第 期 Chin J Infect Dis ,December , Vol ,No 万方数据 个月接种 。 病畜管理包括病畜隔离 , 外地输入的 牲畜必须经血清学及细菌学检查 , 证实无病后方可 放牧 。 做好养殖场卫生工作 , 流产胎羔应加生石灰 深埋 。 急性期患者应隔离至症状消失 , 且血 、 尿培养 均应

38、阴性 。 加强粪 、水管理 , 防止病畜 、患者的排泄 物污染水源 。 人畜分居 , 生乳需经巴氏法处理 , 家畜 肉类经煮熟后才可进食 。 实验室技术人员需在 生物安全 级以上的实验室进行布鲁菌病血清学操 作 , 必须在生物安全 级以上的实验室培养布鲁 杆菌 。 执笔者 : 张文宏 、张跃新 参加本共识讨论的专家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 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 白雪帆 、 曹武奎 、 陈智 、陈良 、陈建杰 、陈澍 、陈天艳 、陈永平 、程良斌 、 冯缨 、甘建和 、 高志良 、龚国忠 、龚作炯 、韩涛 、洪亮 、侯金林 、胡必杰 、 黄祖瑚 、 江建宁 、 金昱 、李欣 、李家斌 、李军 、李

39、兰娟 、李太生 、李兴旺 、 李用国 、 李智伟 、 梁海林 、林明华 、刘正印 、 卢洪洲 、 卢峪霞 、 孟庆华 、 缪 晓辉 、 倪鎏达 、倪武 、 潘晨 、 彭劼 、任万华 、 尚佳 、邵凌云 、 盛吉芳 、 石荔 、 谭德明 、 唐红 、 田德英 、万谟彬 、王峰 、王凯 、王贵强 、王慧芬 、王建设 、 王磊 、王明贵 、 王宇明 、魏少峰 、翁心华 、乌云 、吴疆 、武淑环 、肖永红 、 谢青 、谢敬东 、 熊勇 、 徐小微 、许洁 、颜学兵 、杨东亮 、杨兴祥 、易建华 、 余祖江 、 俞云松 、 袁宏 、袁静 、臧国庆 、张福杰 、张洁 、张伦理 、张文宏 、 张欣欣 、 张

40、跃新 、 赵彩彦 、赵龙凤 、赵英仁 、 甄真 、 郑昕 、 朱传武 参 考 文 献 Zhong Z ,Yu S ,Wang X ,et al Human brucellosis in the Peo- ple s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J Int J Infect Dis , , () : e- DOI : j ijid 陈灏珠 , 林果为 , 王吉耀 实用内科学M 版 上海 : 人民卫 生出版社 , Bennett JE ,Dolin R ,Blaser MJ Mandell ,Douglas ,and Ben- nett s Principles and P

41、racti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M thed Philadelphian : Saunders , : - Goonaratna C Brucellosis in humans and animals J Ceylon Med J , , () : DOI : cmj vi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布鲁氏菌病诊疗指南(试行)J 传 染病信息 , , () : - , DOI : j issn - 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J 疾病监测 , , () : Galiska EM , Zagrski J Brucellosis in humans-etiology , diagn

42、ostics , clinical formsJ Ann Agric Environ Med , , () : - Al Dahouk S ,Nckler K Implications of laboratory diagnosis on brucellosis therapy J 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 , ,() : - DOI : eri Wang Y ,Wang Z ,Zhang Y , et 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based assays for the diagnosis of human brucellosis

43、 JOL Ann Clin Microbiol Antimicrob , , : (- ) - http : ann-clinmicrob biomedcentral comar- ticles s- DOI : s- - 李小鹏 ,马学晓 , 岳斌 , 等 脊柱布氏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J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 , () :- DOI : j issn - - Araj GF Update on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human brucellosis J Int J Antimicrob Agents , , Suppl : S- DOI : j ijantimi

44、cag Franco MP ,Mulder M ,Gilman RH ,et al Human brucellosis J Lancet Infect Dis , , () : - DOI : S-()- Liu Q , Cao L ,Zhu XQ Major emerging and re-emerging zoonoses in China :a matter of global health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billion J Int J Infect Dis , , : - DOI : j ijid (收稿日期 : -) (本文编辑

45、: 李欣) 读者 作者 编者 “临床病例讨论”栏目征稿启事 临床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 , 临床医师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 。 鉴于感染性疾病的特点 , 本刊拟 设立“临床病例讨论”栏目 。 为把栏目办好 、 办活 , 更好地为作者 、 读者服务 , 特征集“临床病例讨论”稿 。 要求如下 : 讨论的病例是涉及感染病领域的疑难病例或者诊疗过程曲折 , 有明确的经验教训 ; 或者诊断明确 , 但治疗棘手 , 最终治疗 成功或失败者 。 病例资料完整 , 能提供必要的实验室 、 影像学或者病理确诊证据 , 经过大查房 。 文稿包括病历摘要 、 讨论和专 家点评三部分 , 讨论可以按依次发言形式 , 也可以是经过系统归纳后 , 思路清晰 、条理清楚的分析结果 , 并可应用必要的参考 文献 。 文稿字数以 字左右为宜 。 此类文章须经过相关专家审阅 , 确认对启迪临床医师诊疗思路有帮助者方可录用 。 本 刊稿件远程处理系统 : http : www cma org cnywzxindex html 。 欢迎投稿 。 中华传染病杂志 年 月第 卷第 期 Chin J Infect Dis ,December , Vol ,No 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