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际金融学重点复习资料 .pdf

上传人:C****o 文档编号:33336345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国际金融学重点复习资料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国际金融学重点复习资料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国际金融学重点复习资料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国际金融学重点复习资料 .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根据老师所划重点制作的精简版仅作为进行教材复习时的参考资料,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考试题型:一、名词解释56二、简答题410三、论述题230说明: 1、不考模型2、边看书边补充,资料有局限性。一、第 1、2 章综合(名词解释)李约瑟之谜: 即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已经相对十分发达,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该问题的回答可以分为两个方面:1、为何工业革命发生在欧洲?2、为何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至今尚无定论。马尔萨斯陷阱: 如果一个国家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这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那么这个国家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加,而居民的平均社会福利水平却是在下降,

2、这种经济总量的增加与平均社会福利下降同时出现的现象人口转型 :指人口生育率、死亡率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长率;第二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人口增长率;第三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增长率人口红利 :针对第二阶段后半段,这个阶段劳动人口相对于被抚养的人口更丰裕,从而可能有利于经济增长。二、 第三章、农业与经济发展(大题)(一)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答: 1、保障粮食供给2、提供就业3、缓解贫困4、促进劳动力转移和工业化进程。(二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下降的原因?答:两个方面: 从供给方面,现代农业的进步率高于制造业和服务业。技术进步的实质是单位产

3、品的成本下降,因此,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技术进步较快的产业的相对价格会降低。这样劳动力将转移到技术进步率较低但相对价格较高的产业;从需求方面, 农产品主要是食品这样的必需品,而必需品的弹性小于1,故但收入增加时,越来越多的收入份额会用到非食物产品上, 从而降低了食品消费占经济总消费的比例,进而导致农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份额不断下降。(三)对农业的过度汲取及其后果?答:对农业的过度汲取表现为:实行统购统销和人民公社,形成农产品价格上的剪刀差,用于工业的积累。后果体现为三个方面:首先农业生产效率的严重下降;其次农民被固着在土地上,农村开始呈现完全等同于农业的态势;最后是城市农产品供应空前紧张

4、。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四、 第四章、结构变化与城市化(名词解释)负反馈机制 :当一个经济量增长的时候,总有一种力量把它的增长速度降下来,而这种力量发生作用的过程就是负反馈机制城市化 :是由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它既包括人得转移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也包括地理意义上的转换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卡尔多事实 :卡尔多总结了西方工业化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初次收入分配格局变动的特征,认为劳动报酬收入占GDP 份额具有长期的相对稳定性,而且认为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聚集效应 : 各种产业和

5、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规模经济 :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五、剩余劳动力和二元经济结构(论述题、简答题)(一)结合图形说明刘易斯的工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答:刘易斯创立剩余劳动力这个概念的目的,是想说明,发展中国家早期存在巨大的利用的人力资源, 对这些资源的利用可以促进一国经济增长。其思想核心为工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如图所示(二)简要说明剩余劳动力度量的四个指标?答: 1、绝对剩余劳动力2、边际产出为零的劳动力3、不改变家庭劳动时间的劳动力 4、工资标准。(三)剩余劳动力

6、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哪些?答:大量剩余劳动力造成了中国经济和社会严重的二元结构,阻碍了中国社会的整合与发展, 但是,剩余劳动力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具体而言, 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使得中国工业可以在很低的成本上实现持续的扩张。低工资水平的劳动力供给使得工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再生产,工业扩张加速, 其次, 消除剩余劳动力的过程也是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过程。一方面, 大量的劳动力会延缓中国结构变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也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持续的动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7、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四) 什么是刘易斯拐点?中国是否跨越了刘易斯拐点?(论述题)答:六、第 6 章、第 8 章、第 17 章(名词解释)稳态: 即所有状态变量以固定速度增长的状态。条件收敛: 只有稳态相同的国家之间才能发生收敛。绝对收敛: 无论国家之间的稳态是否相同,都发生收敛。索洛模型 :又称作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外生经济增长模型,是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的经济增长模型。技术进步: 指使用相同的投入要素组合生产更多的产出,或者反过来, 使用更少的要素组合来生产同样多的产出中性技术进步: 在 资本和劳动力的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不改变资本和劳动比例的技术进步。资本偏向的技术进步:在资

8、本和劳动力的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和劳动比例增加的技术进步。诱导性技术进步:索罗残差: 产出增长中剔除资本和劳动增长的贡献之后得到的残差。比较优势:也叫李嘉图比较优势, 相对成本比较优势。 意味着一个国家应该生产相对来说更有效率、从而节约成本的产品后发优势: 在索罗模型中, 在稳态相同的前提下,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越快的现象制度变迁 :诺斯认为是制度朝着节约使用更稀缺要素的方向发展,制度经济学中认为是新制度的产生对旧制度的替代,扬弃,或改变。政治科斯定理: 无论哪个社会群体掌握政治权力,社会中的政治和经济交易也会促进社会产生有利于全社会效率的制度或政策。精选学习资料 - - -

9、-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七、第 14 、 15 、16 章综合(论述、简答,我们以问题的形式整理出这几章的脉络,大家一定要看书。)荷兰病与“资源的诅咒”的区别及其机制,以及如何避免荷兰病?答:是指一国随着资源的开发而发生制造业萎缩、国内物价上涨以及本币升值的现象。“资源的诅咒”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收入没有因为资源开发而提高的现象,即资源丰富的国家的发展速度比不上资源贫瘠的国家。发生荷兰病与发生 “资源的诅咒” 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荷兰病机制:其一,资源的开发导致劳动力和资本向资源部门流动。其二,资源的

10、大量出口导致国际收支的改善,本币升值。避免荷兰病的途径: 如何使得资源开采转变为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增长并让普通百姓受益呢?这就要求把资源开发带来的财富转变为对未来生产力的投资。未来生产力不外乎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物质的积累,一个是人力资本的积累。前者在于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后者在于对教育的投入。如何看待环境污染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答题思路: 答:首先经济增长必然带来环境污染,因为人类的物质进步是一个收集和重组能量的过程,其过程必然伴随着污染。这样一来人们不得不在物质进步和环境之间做出权衡,由环境库茨尼茨曲线分析得知,我们可以通过技术进步解决这一问题,及发展中国家无需走发达国家的老路, 可以购买他

11、们先进的技术从而把倒u 形曲线变成向下的直线。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即既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能力的发展。如何度量贫困及贫困怎样在家庭内部的进行分担?答:贫困表现为收入不足,国际上通行三种确定贫困线的方法:营养摄入法、特定支出法和相对收入法。在家庭内部的分担表现为三种假说:1、救生筏伦理:即为保障主要劳动力的劳动能力,其他人要做出牺牲,如食物的分配。2、营养效率假说:即富有时,人们食物方面毫无顾忌,贫困时,需考虑营养向体力转化。如此一来,营养与效率之间存在一个s形的关系, 市场效率假说: 即一个及家庭成员在市场上挣得的收入越高,则其在家庭内部能分配到更多的资源。产生饥荒的原因?以大跃进为例

12、谈谈。答:理论: 森认为饥荒是因为穷人丧失了对食物的权利所致,这里的权力指穷人用来换取食物的所有物,如粮食,银行存款,房产和土地。这些禀赋中一些可以直接换取食物,一些在需变现或出租给他人才能换取食物。故森认为, 饥荒是由直接权利的丧失和交换权利的丧失导致的。实例:大跃进。如何度量不平等?度量不平等的方法有: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试论述收入不平等、政治不平等和社会不平等三者之间的关系。()我国收入不平等的原因。(重点)答:、个体差异和教育差异:个体差异反映为智力、家庭背景和社会网络等因素上。而教育差异比个体差异影响更大。、地理集聚: 当资本在一国内部的流动基本没有限制,则资本会集聚在城市而劳动力

13、的流动却总是受到限制,这会使得城市居民所拥有的资本高于农村居民所拥有的资本,农村居民沦为“二等公民” ,这里具体表现为我国的户籍制度。、制度障碍:如我国的户籍制度与国家对国企的大力扶持与巨额的补助与金融支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有限的再分配:我国税收制度存在的缺陷,使得其无法有效地行使收入再分配的职能,加剧了收入的不平等、收入的逆向转移。表现为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的下降。不平等影响经济增长的途径。答:、不平等影响经济增长的经济机制:限制市场大小,提高生育率,降低全社会人力资本积累的速度,阻碍企业的发展。、不平等影响经济增长的政治机制:导致过度分配,动态过度分配,影响社会和谐,资源与生产力之间的错配。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产生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答: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产生的原因:我国户籍制度、收入分配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库茨尼茨曲线与自然库茨尼茨曲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