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 第二课时-》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长青 文档编号:3325694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 第二课时-》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 第二课时-》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 第二课时-》语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 第二课时-》语文教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年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 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幽默,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2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能在生活中运用智慧与人沟通。【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1指名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意思。 3出示句子,引导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词。(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非常。(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就,于是。(3)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

2、家禽。”说。这。没有听说。二、重点研读,感受人物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小组内合作学习。(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2)你觉得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从哪里看出来的?2小组汇报,重点研读。(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明确:课文是围绕第一句话“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来写的。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2)你觉得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明确:杨氏之子是一个懂礼貌、机智聪明又不失幽默风趣的人。表现在:为设果,果有杨梅:谁为谁设果?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反应迅速,思维敏捷:回答不假

3、思索,脱口而出。从“儿应声答曰”中的“应声”一词可以感受到。能听懂言外之意。 3拓展课文内容,体会人物说话的技巧。(1)为什么孔君平单单指着杨梅说,而不是指着其他水果说?他的言外之意是什么?预设:抓住“杨梅”及“杨氏子”来思考,理解孔君平所说的话,进而把握其言外之意。明确: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拿杨梅和杨家的“姓”开玩笑,于是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言外之意是,孩子姓杨,水果叫杨梅,杨梅和杨家就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而且还显得亲切。(2)那么,杨氏之子听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意吗?预设:找出文中杨氏之子回答孔君平的话,体会他的话中的深意。明确:孩子听懂

4、了,而且不假思索地回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拿孔君平的“姓”和孔雀联系起来反驳。过渡:杨氏之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巧妙地回应了孔君平。如果孔君平这样跟你开玩笑,你怎么回答他?比较下面几种不同的回答,你认为哪种回答好?为什么?(课件出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孔雀是君家禽。难道孔雀是君家禽? 明确:很显然第种好。因为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更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

5、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拓展练说:如果来访的客人不姓孔,而是其他的姓,你会说一句吗?示例:梅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_。”柳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_。”马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_。”黄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_。”4引导学生再次品读全文。(1)学生带着不同的语气朗读,读出意味。(2)同桌分角色读“对话”,体会话中深意。(3)师生分角色读“对话”,再次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慧。(4)回归整体,有声有色地朗读全文。 三、想象练笔,充实文本1课件出示话

6、题,引导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展开想象,并写下来。(教师课件出示)话题一: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他会想些什么?神情、动作又是怎样的?还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写下来。可以用现代文,也可以尝试着用文言文。话题二:“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他们难道就说了这两句话吗?展开想象,扩展他们之间的对话,一定要把杨氏之子的聪慧表现出来。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3指名朗读,教师点评。示例:在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很聪明,街坊邻居无一不夸奖称赞他。有一日,他父亲的朋友孔君平前来拜访。不巧,父亲正好有事出去了,孔君平便叫出了九岁的孩子。孩子

7、给客人端上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知道这孩子才思敏捷,又一时兴起,指着杨梅开玩笑道:“早闻你的聪明才智,不知是否真也?喏,此是君家果。”杨梅和孩子是同一“姓氏”的,故此一说。那孩子早已领悟其中的含义,眼珠一转,决定就来个顺水推舟,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孔雀又和孔君平是同一“姓氏”。孔君平一愣,见这孩子婉转又有力地反驳了自己的话,明白这孩子的智慧并不是吹的。他为这个孩子而高兴,忍不住拍手叫好:“好哇,孩子!小小年纪如此优秀,长大一定会有所作为。”孩子只是含笑不语,因为他明白-要做到“有所作为”,是要靠自己努力的。 四、拓展延伸,作业设计1把课文改写成课本剧,并进行表演。2分

8、享自己课外搜集的幽默故事。3启发谈话:从这些故事或笑话中,你受到了哪些启示?4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板书设计】【教学重点片段实录】抓住重点词句,感悟杨氏之子的聪慧(教学重难点)师:这篇文言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生:我知道,是围绕“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来写的。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这句话告诉我们,杨氏之子非常聪明,而后面的人物对话就具体写了杨氏之子的聪明之处。 师:你是从哪儿读出“非常聪明”来的?生:我是从“甚聪惠”这几个字读出来的。师:能具体说一下吗?生:“甚”是很的意思,“惠”是智慧的意思。所以“甚聪惠”就可以理解为很聪慧,非常聪明。师:大家对他的解释满意吗?此处是否有掌声?(掌声)师

9、:我发现了,他很会学习,能结合书上的注释来理解课文,希望大家也能像他这样学习。师:同学们再想一想,课文哪里具体写了杨氏之子的聪明?你们哪个小组找到了,并能把杨氏之子的聪明进行详细解读?(各小组合作研讨“对话”部分)生1:我们小组成员认为,从杨氏之子巧妙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的聪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就是说“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这里杨氏之子由孔君平的“孔”姓联想到了孔雀。他是一语双关,回应了孔君平的话。 生2:我来补充。当孩子端来杨梅时,孔君平说:“此是君家果。”他这话里有所指,暗示杨梅就是杨家的水果。而聪明的孩子听出了孔君平话里有话,并及时作出了回应。师:其他小组,你们是怎么体会的?你们

10、有哪些独到的见解?生:我们小组的理解是:杨家小儿反应敏捷,回答巧妙,体现了语言的艺术。大家看,如果这个孩子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这样虽然也表达了他的言外之意,但显得力度不足。他的回答可以用一个成语解释-反唇相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没有听说孔雀是你家的鸟啊!不仅巧妙,而且有力!师:你很有想法!大家觉得是这样吗?生:(齐)是。师:那让我们再设想一下,孔君平听了小儿的回答,会有什么反应呢?生1:啊!这孩子小小年纪竟能听出我的言外之意,真聪明啊!生2:我觉得,孔君平会无言以对。他完全没有料到孩子会这样回击他,而且这样的回答也做到了无懈可击。师:这也验证了“甚聪惠”这层意思!你们喜欢这个孩子吗?生

11、:(齐)喜欢。师:你们谁愿意用朗读表现出孩子的聪明? (生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赏析:杨氏之子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所接触的又一篇文言文,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蓝本”作用,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方法,学会借助书上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读懂文本。另一方面,全文围绕“甚聪惠”展开。故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紧紧抓住“甚聪惠”引导学生“读得进去,悟得出来”。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式研读,探究杨氏之子的聪慧、机敏之处,挖掘孩子语言背后的文化和艺术,体会祖国文字的魅力。教师十分注意张扬学生的个性化见解,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习惯,以互动式的民主课堂,为学生营造学习的氛围,让他们乐于读书,勤于思考,勇于发表不同

12、的见解。这样在多元探究孩子的“聪惠”之时,引导学生朗读,以读悟思,以读升华情感,以读感受杨氏之子的品质。【教学反思】杨氏之子出自六朝志人小说世说新语,此书是我国第一部志人小说,在我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这篇文言文通过记述杨氏之子在招待客人时机敏而巧妙地对答,不仅使一个聪慧的杨氏之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而且文言文语言的简要与精当也得到了清晰的突现。教学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一)激发兴趣,消除畏难情绪。导入时,我由一则幽默故事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知语言的艺术。在解题时,我又结合文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质疑,在积极、发散的思维过程中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亲近了文本。 (二)以

13、读促悟,体会语言魅力。学习古文,读是最难的,又是最重要的。说它难是因为不好读,说它重要是因为只有读,才能让学生懂,才能体会到古文的魅力。因此在课文的感知环节中,我让学生按照“读通课文-读好课文-理解课文”的程序好好地读书。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反复诵读,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在学生读通顺的基础上,我告诉他们正确的诵读方法:读古文时,要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接下来我进行范读,并重点在第四句“孔指以示儿曰”和第五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两个难读的地方进行指导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划分文章的节奏。学生一边读,一边划,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这样就读得很有韵味了。理解了文章的意思后,再让学生带着理解读

14、,我感觉学生读得越来越好了。(三)抓住谈话,突破难点。本单元的主题是“幽默和风趣”,体会杨氏之子语言的巧妙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让学生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在学生读懂故事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孔君平与杨氏之子的对话来体会杨氏之子回答的巧妙。(四)教给方法,学以致用。能够读懂文言文是一个重点。我先让学生自己试着理解,一些难懂的地方才给予点拨和指导。学生在交流自己的理解的过程中,我顺势引出理解文言文的一个基本方法:“看注释。”后面几句的理解,我就让同桌合作,自主学习,最后学生都能把整句话的意思说出来。这样既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也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激发了学习其他古文的兴趣。教完本课,我觉得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对古文的理解及拓展方面,对学生语言的评价,我的反馈还不够全面、到位、及时,评价语言不够丰富。其实,这也是教师个人文学修养的欠缺所致。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优点我会继续发挥,对于不足我会积极地改正。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