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语文教案 .doc

上传人:长青 文档编号:3324929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语文教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语文教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语文教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语文教案 .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语文教案 第三课时一、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一轮圆月挂在夜空的画面)皓月当空,月色如银,如此美景,会勾起你无尽的遐想,今天且让我们跟着唐代诗人王建走进他的十五夜望月,感受他的思绪。二、明确学习目标。今天我们的中心任务就是一个字-读,具体任务:读顺、读意、读景、读境、读味、读韵。三、新课。六步闯关:1读顺-把诗歌读顺畅。学生自由读,小组内轮读,熟读成诵,毛遂自荐当堂背诵。2读意-读懂诗歌的意思。边读边说,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思说出来。小组内轮流说,互相交流,派代表在全班发言。 3读景-仔细阅读,摘录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用恰当的词语概括这些景物的特点。地白

2、:银白的地面白树栖鸦:鸦雀栖树静冷露:飘洒的冷露冷清桂花:飘香的桂花香、美4读境。(景中悟境)(1)从以上景物描写概括诗歌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一幅安静、凄清的秋日夜景图,为秋思创造伤感的氛围)(2)结合景物意境揣摩诗人在中秋之夜仰望夜空,会有怎样的心理感受?(孤独寂寞,对家人、友人的深切思念)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相机点拨。5读味。品析诗味。咬文嚼字,用比较换词法品析诗中精美词句。(1)诗人写望月,却没有写到月光,从何处体现?(“地白”:给人以积水空明、澄清清冷之感,从侧面突出了月色皎洁) (2)“树栖鸦”从听觉还是视觉来写?写乌鸦有什么作用?(既是听觉也有视觉,烘托

3、夜的寂静,衬托诗人内心的孤独)(3)“冷露无声湿桂花”蕴含怎样的情感?(用寒意、清冷烘托诗人寂寞凄清的心理。)(4)第四句中的“落”换成“在”好吗?小组充分讨论后,学生自由发言。(“落”写出了愁思随着月光的泻落从上而下,富有动感,形象新颖,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6读韵-读出诗歌的韵律。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感情基调、朗读语调、朗读节奏、朗读重音四、课外延伸搜集委婉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板书设计十五夜望月景 境情银白的地面 安静 孤独寂寞(皎洁的月色) 凄清 对亲人的熟睡的鸦雀 伤感的 深切思念飘洒的冷露 秋色夜景芳香的桂花教后反思今天课堂的流程还是比较清楚,但在体会诗句表达的情感时,我实不敢多说,我不知该怎么说,我只能从补充诗题开始,告诉学生这是作者在十五夜想念他的朋友杜郎中,然后再让他们从诗句中找到词语去体会这种想念,体会月夜诗人的孤独与清冷。小学试题、单元测试题、小学知识点尽在“奥数网”微信公众号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