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优秀教案.docx

上传人:33****8 文档编号:33245382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醉翁亭记》优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醉翁亭记》优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醉翁亭记》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醉翁亭记》优秀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醉翁亭记优秀教案醉翁亭记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通过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的对比阅读,了解二者的异同;欣赏二者的立意美、结构美和语言美;背诵这两篇课文。 教学重点: 同“教学目标”前一项。 教学时数: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是历代传诵、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而且这两篇散文都是因倡导改革当时弊政而被贬官降职后的作品。这两篇佳作在立意和艺术技巧等方面既有相近之处,又有迥然不同之点,可以说是异曲同工,各具其妙。今天,我们把这两篇世人公认的优美散文放在一起来比较阅读,通过比较来提高我们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欣赏能力。

2、(二)学生泛读课文及阅读提示与全部解释。 (三)简介两篇散文的及.写作背景。 (四)学生试读课文。 (五)正音正字。 (六)欣赏两篇散文的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 (七)学生分小组讨论两篇散文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方面的异同点。教师巡回指导和启发。 (八)各组代表发言论述本组集体意见或分歧。 (九)教师.总结讨论情况并归纳两篇散文的异同。 相同点:两篇散文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两篇散文的语言都非常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 不同点: 1.结构技巧有别。岳文开头扼要记事,中间生动写景,借景生情,最后精辟议论,点明主旨。把记事、写景、抒情

3、、议论四者巧妙融合,从而使得文脉结构严谨而不板滞、条理清晰而有波澜,行文变幻跌宕,曲径通幽,引人入胜。有时明明要酣畅淋漓地描绘一番,却又戛然而止,另辟蹊径;有时似乎文章已经写尽,却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洋洋洒洒铺陈的,却非要旨,但也并非闲笔;郑重感慨议论的,貌似正确,却又予以否定,最后才引出正论,精辟入理,一鸣惊人。醉文则以“乐”字提挈全篇,环环相扣,构思精巧。开篇用长镜头层层推进的写法,点出“醉翁亭”,以后又从解释“醉翁”二字引出“山水之乐”,接着连用几层描写和叙述来抒写“山水之乐”。还巧妙地运用了照应和伏笔。细品全篇,“醉”字或隐或现,联前顾后;“乐”字或明或暗,前伏后应。总之,整篇文章以

4、“乐”“醉”来贯通,不蔓不枝,一气到底,形成了严谨而完整的艺术构架。 2.语言表述有别。岳文在语言上骈句散句结合,抑扬顿挫,参差溢美;四字短语成双成对,琅琅上口,婉转有力。文章既整饬严密,句丽辞畅,又张弛有度,议论纵横。且立意深刻,造词精警。读之,音调铿锵;思之,文情壮美。醉文虽也使用骈散结合的句式,但多用长句,且又有创新。仅用对偶句式就别具一格,独领风骚。有单句成对的,有双句成对的;还有三句成对的。醉翁用它叙事,则明快简洁;用它写景,则物美境幽;用它抒情,则深沉含蓄。特别是二十多个“也”字的运用使得文章层次分明,声律节奏起伏,音韵和谐悦耳。这些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情的陶冶,思的飞升。 3.主

5、题深度有别。醉文表述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醉翁把“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隐含在描写叙述之中,没有一语道破,而是在醉中写乐,在乐中写醉,因而才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千古名句。而岳文表达主题的方式是直抒胸臆。范公在比较了“迁客骚人”的仕途进退的悲喜之情后,直接道出了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磊落胸怀,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至理名言,展示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高风亮节。这精警之句振聋发聩,令人深省,明人心志,激人奋进。从这一点来说,范公明显高出醉翁一筹,也是醉翁难以企及的。 由此可见,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堪称两首异彩纷呈的名曲,是散文艺苑中明艳绚丽的奇葩。 (十)学

6、生反复朗读、背诵。 (十一)检查朗读与背诵。 (十二)完成课文后书面作业。 醉翁亭记优秀教案2 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贯彻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因此在课堂上要牢牢抓住“乐”这条主线,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脉络。抓住了感情发展的脉络,也就能顺利理清的结构层次。 本文采用了叙事与写景、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同时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个人被贬的经历,体会本文抒发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要反复朗读,直至背诵全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结构,把握

7、中心,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法,积累名言和议论文素材,熟读成诵。 2学会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3体会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工具书和书下解释,疏通文意。 2、抓住“醉”与“乐”的关系,把握主旨。 3、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写景抒情的作用,背诵全文,掌握名句。 难点:理解本文从“乐”和“醉”所抒发的政治理想。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范仲淹在被贬谪邓州的第二年,也就是庆历六年,写下了岳阳楼记,寄托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8、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欧阳修参与了范仲淹的政治改革,同一年也被贬在滁州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二、简介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士,在朝廷作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 三、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或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音。 2学生试读课文。 3学生互读课文。 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4、请四位学

9、生,每人读一段。集体纠正读音。 (从正音入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读得流畅,重音、停顿、速度、节奏得当。) 四、疏通全文大意 1通读全文。 要求先不看课文注解,把不懂的字、词、句标出。然后对照注解再读全文,仍有不懂的就做上记号。还可查古汉语词典,自己解决问题。 (教师在巡视中发观较普遍的问题作筛选,寻求教学的针砷洼。) 2集体解决疑难。 方法:教师对在巡视中发现的较普遍的问题进行点拨或给予解答。 3学生各自疏通全文大意。 方法:把课文的意思用白话说一遍,要读出声。 五、再读课文,分析讨论 要求:各自放声读。注意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个字,画出来。 全文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 明确:乐。 1全文写

10、了哪几方面的乐? 明确:山水之乐、宴酣之乐、滁人之乐。 2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几种乐趣。 3这几种乐中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明确: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六、课内小结。 文中描写滁州山间的美景以及他和老百姓一起游乐的情景,展现了一幅“与民同乐”的图画。 板书设计: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山水之乐引出 景 脉络乐 事 归结“醉能同其乐

11、”(主旨) 醉翁亭记优秀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难词难句,掌握部分实词的古今异义,体会部分虚词的一词多义。 2理清本文的段落层次,体会语句的形式特点及其与表意的关系。 3理解本文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4理解“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时数:2课时 三导入 1指名度阅读提示,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2画书下注解了解欧阳修。 四教学步骤 第1课时 (一)第一段释义讲解 1学生逐句翻译,从“环滁皆山也醉翁亭也”,教师点拨。 2提问:这一部分写的是什么? 明确:写醉翁亭的周围环境,引入醉翁亭。 3周围环境是怎样的?映入我们眼帘的第一个镜头的角度是什么? 明确:鸟瞰镜头,从上空看到的滁州

12、城全景四面环山。环滁皆山 4接着镜头还是全景吗?(否,移向局部)写什么? 明确:西南诸峰尤其指出琅玡山 5接下来又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还是鸟瞰吗?为什么? 明确:酿泉醉翁亭与亭周环境的相对位置是身在山中。“泻”“临于泉上”角度应该是仰望。 6这些景观中谁是主景? 明确:醉翁亭 7怎样引出主角醉翁亭的? 明确:“环滁皆山也”先写大环境,凝炼概括地写出滁州的地理特征;接着以视觉角度:俯仰和空间角度:远近外内的变换层层推进通过周围环境我们得知醉翁亭建在滁州西南树木茂盛,深幽秀丽的琅琊山间酿泉边上 8学生逐句翻译后半部分,教师点拨。 9提问:这一部分交待了什么? 明确:亭的来历 10如何交待的?先?后

13、? 明确:作亭者名之者醉翁雅号的由来(命名之意) 1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如何理解?此句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因为饮酒只是内心快乐的一种外在表现,不是因为饮酒而快乐,而是因为内心领会到山水的乐趣要通过饮酒的活动表现出来。所以醉翁的情趣在于山水之乐。从这句话中脱化出一个常用的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意是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现在多比喻本意不在此或别有用心。前半句是全文中心主旨。全文的文眼就在这句话中那就是“乐”。这两句将景与情直接联系在一起。 小结:本段主要写醉翁亭秀丽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并指出“醉翁”二字的深意。 (二)第二段释

14、义讲解 1学生默读 2提问:学生边回答边翻译 朝暮之景的特点?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 四时之景的特点?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见3 “乐亦无穷”的原因?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3在写朝暮图及四时之景时抓住什么来写? 明确:写早晚抓住“明”“晦”的特点,写四季抓住春花、夏木、秋风霜、冬水石等景物来写,更富表现力。 4找出本段的对偶句和散句。体会偶散结合的抑扬顿挫之美。 5本段写的是什么? 明确: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 第2课时 (三)第三段释义讲解 1学生逐句翻译,教师点拨。 2本段共四句话,一句话是一幅图画,给每幅图起名字。 明确:滁

15、人游图太守宴图众宾欢图太守醉图 3滁人游图中共写了哪几种人?太守宴图中有哪些佳肴?众宾靠什么欢?太守醉图中,太 守的神态怎样? 4本段写的什么? 明确:滁人、宾客、太守游山饮宴场景 前呼后应: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应答。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 觥筹交错:本意是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现在多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情景(常含贬义)。 (四)第四段释义讲解 1学生逐句翻译,教师点拨。 2宴饮结束就要“归” 3本段点出了三种“乐”,分别是什么?这些乐中谁的乐境界最高?为什么? 明确: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禽鸟只知道自然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在人去山空后才乐;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的乐

16、趣,却不知道太守是以他们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太守既能与民同醉同乐,又能在醉后体察万物反思人情,写文章来记述这些人和事。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衬托: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用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 4太守一词全文出现了九次,直到最后才道出它是谁,揭开谜底。 5纵观全文到底在“乐”些什么?包含哪些方面? 明确:一是“山水之乐”,并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二是“宴酣之乐”,就地取材“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坐喧哗”,太守“颓然其间”;三是“乐其乐”,自己虽被贬滁州,但经过自己的努力,使滁州百姓安居乐业,纵情山水,为他们的安乐而感到快乐,为经过自己的

17、励精图治达到政通人和的地步而感到快乐。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种“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 本文中心思想把握两点:借山水之乐派遣内心的郁闷表现“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五学后总结 1古今异义词 2词类活用 山行六七里在山上,名词作状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儿的翅膀,名词作状语。 名之者谁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自号曰醉翁也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前乐)以为乐,动词。(后乐)乐趣,名词。 3“而”的一词多义,见课后练习二 4判断句“者也” 醉翁亭记优秀教案3 教学目标: 1、检查背诵 2、体会本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3、学习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18、 1、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2、学习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1、理解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是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真谛。 2、“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的含义。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 二、分析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一句话讲了什么? 讲述了“五柳先生”这个名号的来历。“不知何许人”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随便起了一个字号,与当时讲究门第的世风背道而驰,表现了他卓尔不群、不随世俗的品性。 2、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生活?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

19、境。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的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通过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3、怎样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 这是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真谛。也说明陶渊明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不求名利,只

20、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4、怎样理解“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的含义? 不仅写出陶渊明安于贫困,而且含蓄地说明以古贤颜回自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可谓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非常含蓄。 5、“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6、“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文后的“赞语”是仿照史学笔法加的品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传赞一体,互为

21、补充,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 三、.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 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2、.写作特点 语言朴素洗练,内容看似平淡却寓意深刻。 多用否定句。 思考:找出文中否定句,想想有什么作用?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正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

22、,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体会课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并默 2、口头作文: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 醉翁亭记优秀教案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内容,掌握写作思路。 2、体会的思想感情,理解的政治理想。 3、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旅游赏景、依图配文、看图纠错等形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疏通文意,进而掌握的写作思路。 2、采用研讨的方式了解寄寓在文中的思想感情和政治理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寻古人足迹,感受祖国美丽山水风光和灿烂的文化,理解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3、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理解本文从“乐”和“醉”中所抒发的“与民同乐”的思想。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文,古往今来,多少人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那么人们为何而沉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吧!(板书文题、) 二、链接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文忠是他的谥号。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

24、动的领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合撰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 三、背景链接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士,在朝廷做官后,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后,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太守,滁州地僻事简,又值年岁丰稔,为政以宽,遂放情山水之间,本文为次年所作。 四、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环滁(ch)林壑(h)琅琊(lngy) 饮少辄醉(zh)岩穴暝(m

25、ng)伛偻(yl) 酒洌(li)山肴野蔌(yo)(s)觥筹(gngchu) 射者中(zhng)弈者胜(y)颓然(tu) 阴翳(y)潺(chn) 2、诵读课文。 五、翻译课文。 积累文言词汇 (1)重点实词 林霏开:霏,弥漫的云气;开,消散,散开。 临于泉上者:居高面下。 泉香而酒洌:清。 杂然而前陈者:杂然,错落的样子;陈,陈列,摆开。 觥筹交错:交互错杂。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翳,遮盖。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 宴酣之乐:尽兴地喝酒。 野芳发而幽香:芳,香花;发,开放。 云归而岩穴暝:归,聚拢;暝,昏暗。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颓然:原指精神不振,这里形容醉态。 (2)一词多义 归

26、:云归而岩穴暝(聚拢)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家) 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 乐:山水之乐(乐趣,名词)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动词)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前为“以为乐”;后为“快乐”) 秀:蔚然而深秀者(形容词,秀丽) 佳木秀而繁阴(动词,茂盛) 谓:太守自谓(称谓) 太守谓谁(是,为) 而: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连词,表示递进关系,而且)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不译) 朝而往,暮而归(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溪深而鱼肥(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却) (3)词类活用 名之者谁(名词作动词,命名) 有

27、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 (4)古今异义 醉翁之意不在酒(古义:情趣;今义:意思或愿望)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古义:离开;今义:到、往) 颓然乎其间者(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 野芳发而幽香(古义:花;今义:芳香) (5)成语积累 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意是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现在多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觥筹交错:本意是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现在多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情景(常含贬义)。 水落石出:本意是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现在多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山肴野蔌: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

28、杂。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 六、理清文章思路。 本文按怎样的顺序写了哪些内容? 滁州琅琊山泉水亭人醉翁(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朝暮景色四季景色(乐)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百姓安居乐业,与民同乐)(沉醉)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及其写作背景,重点练习朗诵,朗诵时注意三点:读准字音;读得顺畅;读得动听。有感情地朗读有助于我们理解文意,课后请同学们熟读成诵。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优化设计小册子。 板书设计: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琅琊(鸟瞰)酿泉(由俯到仰)醉翁亭(自下而上,点题); 建亭者名亭者乐(题眼,主线)。 教学反思

29、: 在教授这节课时,第一节课任务仍然是诵读和积累,早读时教师做范读以正字音,习其句读。学生结合课下解释朗读并初步感知文章,课上由欧阳修的生平经历和写作背景导入,然后简单点出这篇文章的文学地位,以吸引学生的兴趣。第一板块先诵读,诵读时教师要求学生先站起来,然后老师指导朗诵的一些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发现文中含“也”句子很多,结合对背景的理解和文章的初步了解,学生们能领会文章的感情基调,并能在配乐的引导下很好的表达出那种喜悦的感情来。全班集体朗诵之后,教师再做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的内容提出要求,指导把文章的第一段再朗诵一遍,要求学生在朗诵时后注意语气、语调、语速和感情的表达,读出美文的美感。 紧接着,学

30、生结合课下解释自学积累,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边读边翻译翻译的时候遇到一些不会的可以全点批注以待交流。翻译完之后,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几个比较重要的句子,学生翻译,然后再让几个学生把翻译过程中的不妥之处和值得学习的地方汇总性评价,完成这些之后,教师询问学生是否在翻译过程中遇到难题,这时候学生站起来,先让班上的小组间交流,然后都解决不了的时候,教师再做讲解,最后又留出几分钟时间对本课学习的只是进行检测。 第一课时的最大收获是,句子的翻译和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自学和交流掌握,尤其是个别学生在早读的时候可能已经翻译了课文,没有再一一叫人起来展示逐句翻译。在学习时老师强调了翻译要学会用已经积累过的知识学习文章中见过的字词,没有见过的可以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课下解释,亦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和询问老师得到答案,另外要学会与现代汉语相比较,就容易发现和积累一些文言现象了。通过这节课发现,有时候随着学生积累的增多和理解能力的增强,没有必要把文章再逐字逐句翻译,这样既浪费时间又不容易集中那些差生的注意力,更不利于优生的培养。第 24 页 共 2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