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教案.docx

上传人:33****8 文档编号:33243615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爬山》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爬山》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爬山》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爬山》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爬山教案爬山教案 篇1 一、课文说明 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小短文。通过学习课文,学生会更加接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字,认识一个新笔画:卧钩。 2.自主积累词语。 3.通过读课文,感受克服困难,登上山顶的快乐。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说说爬山的体会。 三、教学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一幅小朋友爬山的画。 3.课文朗读带。 四、教学时数 2 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山吗?爬过山吗?(请爬过山的小朋友谈一谈爬上山顶时的感受)我们来看一幅爬山的画,看完后跟同

2、学讲讲你看到了什么? 从引导学生想象我们登上山顶时的快乐开始,结合插图说出山峰、小路、小鸟、小草、野花的样子,以及会对小朋友们说些什么。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想象后,再发表不同的意见。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让学生根据拼音,自己拼读生字,把自己拼读不出来的字点上点儿,教师范读时注意听。 2.师范读。 (三)随机指导朗读,并进行文中学字。 1.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师范读、领读、学生指读、分小组互相读、个人读等) 2.随文学词。 如:(投影出示)“星期天,我和同学们去爬山”。 (1)自读句子。 (2)师在“星期天、爬山”下面画上横线,指名学生读,正音,范读。 (3)把“我和同学们”去掉,

3、剩下“星期天、爬山”这两个词语,指名读,读得好的学生带读。 其他自然段也用这种方法学习词语。 山脚下 微笑 欢迎 对 点头 加油 勇敢 山顶 心里 (4)打开书,把刚才学过的词语画上横线、读词。(配乐、强调读写姿势) 3.把要求认读的字圈出来,再读。 星期天 爬山 山脚下 微笑 欢迎 对 点 头 加油 勇 敢 女生 山顶 心里 (1)出示卡片,指名读、领读。 如:期、期、星期天的期 (2)分小组互读、互听。 4.去掉其他部分,只读生字。(出示卡片) 期 爬 脚 欢 对 点 和 油 勇 敢 女 顶 心 (1)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名读、齐读、男女生读、开火车读) (2)游戏:找朋友。 方法:把词语

4、卡片和生字卡片分发给学生,一生手拿“星期天”卡片起立,问:“星期天的期在哪里?”另一个手拿卡片“期”的学生起立,答:“星期天的期在这里。” 5.说一说:登上山顶后我们心里为什么美滋滋的?感受克服困难,登上山顶的快乐。 (四)读读我的词语库,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词语。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 1.指名朗读句子。 2.分组读自然段,小组比赛有感情地朗读。 3.齐读全文。 (二)游戏活动,加深理解。 1.教师启发:小朋友们朗读得很有感情,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听一听录音机里小朋友的朗读,在脑海里把这篇短文编一套课间操。 2.同座相互讨论。 3.让学生跟老师一起做课间操。(认为自己编得好的学生,可以按

5、自己编的动作表演)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一起去爬山,高高的山峰、弯弯的山路欢迎我们,快活的小鸟为我们加油,青青的小草、美丽的野花鼓励我们。登上山顶后,我们的心里美滋滋的,因为我们勇敢坚强,克服了困难。小朋友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应该这样,克服困难,努力学习。 (三)写字。 1.复习笔画名称。 (1)出示投影:一丨丿丶 (2)指名认读、集体复习认读 2.学习新笔画。 (1)出示投影:w gu (2)范读、指名读、齐读 (3)写法:向右下一路下笔,再向上钩出 3.找出有“”的字:心。 4.分析字形、指导书写(强调读写姿势)。 (1)如:心。师边示范边说笔画名称,强调“丶”在横中线,偏左;第二笔“”在

6、横中线下;第三笔“丶”在竖中线上;第四笔“丶”在横中线上,偏右。学习书空,组词、说话。 (2)其他生字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讲一个,写一个;看准一个,练一个。(注意每个字的笔顺) (五)作业安排。 1.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7个生字,并组词语。 2.朗读课文。 爬山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26年前父亲带着十岁的我沿着又弯又窄的山路去爬山,在爬山的过程中父亲告诉我能不能爬到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力了,在下山途中又告诉我要用心欣赏沿途的美景的事情。我从父亲身上学到了智慧,从大山的身上学到了沉静。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

7、点句子的含义; 3、激发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坚持不懈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中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说说我跟父亲爬山时学到了什么。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新课。 二、 检查预习情况。 1、 指名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正确、流利,不读破词破句。 2、 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 3、 幻灯出示本课生字。 1) 指名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2) 出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指定小

8、组进行开火车读生字、新词比赛。 4) 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在句字旁加上自己的感受。 三、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 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 个小组内先互相讨论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出代表发言。 3、 个小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4、 小组内互相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喜欢的语句。 5、 划分结构段。 第一自然段(1):父亲在一个夏日的清晨带我去爬山。 第二段(2-7):在上山途中父亲告诉我其实能不能爬上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了力。 第三段(8-9):在下山去中,父亲告诉我大自然的没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重

9、要的是要用心去体会,左后用脑子去思考。 第四段(10)我从青山那里学到沉静,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从父亲身上学到了智慧。 四、 学习课文第一段 1、 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第一段。 2、 你读懂了什么?(小组内先互相交流,互相纠正。) 反馈学习情况: 主要介绍了时间、人物。 3、 你从课文的第一句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了父亲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也是一个十分疼爱我的好父亲。) 4、 你知道父亲为什么要带我去爬山呢?(学生自由发言,只要围绕课文内容都可以) 五、 小结 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第一课时,我们知道了的父亲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也是一个疼爱我的好父亲。 六、 作业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0、; 2、 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2-10自然段;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背诵最后以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新课。 二、 学习课文第二段。 1、 指名朗读课文第二段。 2、 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3、 学生自主学习本段。 4、 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 5、 在爬山过程中,父亲对我说了什么?找出父亲的话。 6、 听懂父亲的话吗?找出说明的词语来。(似懂非懂) 7、 一起朗读父亲说的话后思考: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8、 当登上山顶时,父亲又对我说了什么?我理解父亲说的话了吗?从哪句可以看出? 9、 为什么我的脸就像煮熟的鸭子一样红?

11、 (因为在这次数学考试中我没有尽力,只考了61分,可我却说已经尽力了,被爸爸识破了。) 10、 全班一起朗读我和父亲的对话。 三、 学习第三段(8、9) 1、 指名朗读课文,其余学生思考:下山的时候,父亲对我说了什么?我听懂了父亲的话吗? 2、 反馈思考情况。 3、 父亲告诉我应该怎样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呢?(学生自由发言) 4、 读了父亲说的这句话,你知道他的意思吗? (不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用心来体会,用脑去思考。) 四、 学习课文第四段 1、 齐读本段内容,自主学习本段。 2、 学生质疑。 (1) 你认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

12、么话要说? 3、 反馈学习情况。 4、 父亲是怎样带着我走那个黑暗而又宁静的山林的? 5、 你是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 五、 总结全文 1、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学生自由发言) 2、 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尽力去做,并且告诉我们大自然的美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灵去体验,用脑去思考。) 六、 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板书设计: 21、爬山 上山-尽力 爬山 下山-留心 自然-用眼、用心、用脑 教学后记: 爬山教案 篇3 1、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深刻含义,教育学生做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 力。 2、有

13、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认识“逞、崎、岖、煌”4个生字,会写“斯、凝、煮、蝉、哲、燃、煌、智、 慧”9个字,要求掌握的词语有“煮热、燃起、灯火辉煌、智慧”等。 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结合重点词句理解父亲和我的三次对话,背诵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描写山的诗句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提纲 二、展示交流 (一)出示课件,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很多同学都有过爬山的经历,也写过爬山的周记,老师想问问同学们爬山给你最大的感受和收获是什么? 谈谈你的父亲说过什么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印象深刻。 2.今天我们来了解一对父子,听听他们在爬山的过

14、程中有什么深刻的对话。 3.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课文,提示学生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自己知道了什么。 (三)学习生字、字词。 1、圈画生字和要求掌握的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按预习笔记 (四)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默读课文,找出父亲说的话画上记号,说说父亲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说出这些话的。 2、理解父亲第一次说的话。 (1)齐读 (2)说说“我们”爬山与别人有所的不同。 (3)“征服”还可以换成别的词?“征服山”和“征服自然”各是什么意思? (五)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斯、凝、煮、燃、慧”。

15、三、检测反馈 1.课件出示词语、生字 2.流利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预习提纲 二、展示交流 (一)继续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理解父亲第二次说的话 (1)在课文中找到父亲第二字说的话,并指名朗读,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让其他同学思考。 (2)学生带问题思考说说父亲的话强调的是什么?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 (3)你能举一个自己尽力做一件事的例子吗? 2、理解父亲第三次说的话 (1)齐读本段课文。 (2)小组讨论 A父亲为什么要说这些话? B说说这位父亲的话给你什么启示? (3)把父亲三次说的话连起来读一读。 3.齐读最后一段,回答有什么新的感悟,说说学到了怎么样的智慧,并指导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16、4.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三、检测反馈 1、巩固生字、新词,同桌互相检查认读。 2、拓展。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看一看大自然有哪些美景,听一听有哪些美妙的声音,然后用心去体会,用大脑去思考。 四、板书设计 爬山 不重要爬到山顶 重要是否尽了力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重在说理,把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寓于具体的事例之中。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启发学生的思想,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从而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学生来说,爬山并不是一件陌生的事情。很多同学都有过爬山的经历,也写过爬山的周记。教学伊始,我创设情境,让学生回顾自己的爬山感受,奠定学生学习课文的认知、情感的基础。第 15 页 共 1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