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案.docx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3299560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案为提高锅炉效率,降低辅机耗电率,保持煤粉“经济细度”的要求,力争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和制粉系统能耗之和最小;保证锅炉设备安全、各经济指标综合最优和环保参数达标排放,制定以下燃烧优化调整方案:1、 优先运行A、B、C、D层煤粉燃烧器,低负荷时运行B、C、D层煤粉燃烧器,负荷增加时,根据需要依次投入E、F层煤粉燃烧器,运行中应平均分配各层燃烧器出力(可通过各分离器出口风粉温度、压力是否一致判断,通过调整各容量风门偏置维持各容量风门后磨煤机入口风压一致来实现),各层煤粉燃烧器出力应在2428t/h(根据单只燃烧器设计热负荷,19.65MJ/kg热值对应出力6.1t/h,17.5 M

2、J/kg热值对应出力6.85t/h),单侧运行的磨煤机出力不得超过30t/h(通过节流单侧运行磨煤机热风调节门,维持单侧运行磨煤机总风压偏低正常双侧运行磨煤机0.71.0kPa,调整容量风门偏置来实现),在此原则基础上,及时减少煤粉燃烧器运行层数或对角停运燃烧器,一方面,可发挥低氮燃烧器自身的稳定能力,另一方面,较高的煤粉浓度有利于在低氧环境中,集中煤粉挥发分中的含氮基团将NO还原为N2,此外,运行下层燃烧器增加了煤粉到燃尽区(富氧区)的停留时间,可充分利用含氮基团将NO还原为N2,从而降低SCR入口NOx。2、 锅炉氧量保持:(1)供热期,负荷150180MW氧量3.05.0%;负荷1802

3、10MW氧量2.54.0%;负荷大于210MW氧量2.03.2%。(2)非供热期,负荷150200MW氧量3.25.5%;负荷200250MW氧量2.74.0%;负荷大于250MW氧量2.03.5%。(3)正常情况下,锅炉氧量按不低于2.5%保持,不能超出以上规定区间;环保参数超限,异常处理时,氧量最低不低于1.5%,异常处理结束后应及时恢复正常氧量。通过以上原则保证锅炉不出现高、低温硫腐蚀、受热面壁温超限、空预器差压增大,同时为降低飞灰含碳量、再热器减温水量、排烟温度、引送风机耗电率提供保障。3、 运行中保持二次风与炉膛差压不低于0.3kPa,掺烧贫瘦煤较多时,周界风风门开度在锅炉蒸发量50

4、0t/h以下可关至10%(周界风量太大时,相当于二次风过早混入一次风,因而对着火不利),大负荷时周界风风门开度不超过35%,除保持托底二次风至少70%以上开度,其余二次风采用倒塔配风方式。4、 燃尽风量占总风量的2030%(燃尽风量之和与锅炉总风量的比值),低负荷压低限,优先使用下层燃尽风,锅炉蒸发量600t/h以下最多使用两层燃尽风(燃尽风使用原则:锅炉蒸发量430t/h以上燃尽风A层开5080%;锅炉蒸发量500t/h以上燃尽风B层逐渐开启至全开;锅炉蒸发量600t/h以上燃尽风C层逐渐开启至全开;锅炉蒸发量700t/h以上燃尽风D层逐渐开启),保证主燃烧区供氧充足,燃尽风刚性适当,控制飞

5、灰含碳量不应超过3.0%(飞灰可燃物每变化1影响机组煤耗1.68g/kWh)。燃尽风摆角尽量不超过50%(增大燃尽风到屏底的距离),SCR入口NOx超过400mg/m3时,燃尽风摆角可适当上摆,但最高不超过80%。5、 通过调整各二次风、燃尽风门开度调整锅炉两侧烟温、汽温偏差,但在锅炉蒸发量650t/h以上,各周界风、二次风、燃尽风门至少保持5%以上开度,防止风口烧损。6、 为调整再热汽温需要,下层燃烧器摆角最大不超过80%,最低不低于50%,且保持上层燃烧器摆角比下层燃烧器摆角偏低不少于10%,以提高火焰中心温度;为降低再热器减温水量,上层燃烧器摆角可下调至30%(此时下层燃烧器摆角为50%

6、)。燃烧器摆角以满足再热汽温调整需要即可,不可过度上摆造成再热器减温水量、飞灰、排烟温度升高。7、 合理进行煤粉燃烧器运行方式和配风方式调整,在保证再热器减温水量不超过2.28t/h,受热面壁温不超限前提下,满足再热汽温达设计值需要,禁止用减温水调节再热汽温和壁温。采用1/2号磨提高再热汽温时,仍需满足本原则,否则采用2/3号磨煤机运行。8、 磨煤机运行中各容量风门平均开度应在4555%之间,以降低一次风机耗电率。9、 调整磨煤机分离器折向挡板,在保证煤粉细度合格情况下,保证磨煤机磨前总风压7.08.0 kPa,容量风门开度50%左右磨煤机出力在4856t/h,降低一次风机耗电率。10、 正常

7、运行中,应监视好分离器差压,检查分离器回粉管锁气器动作情况并每班活动锁气器,当分离器差压大于2.5kPa或锁气器卡涩回粉管测温低于50,应及时登缺联系点检安排处理,检修清理分离器和回粉管后必须就地检查,确认杂物清理干净、回粉管畅通、锁气器动作灵活。分离器清理坚持“逢停必清、每月至少清理1次”原则。11、 保持磨煤机电流95105A,因磨煤机电流低影响制粉系统出力时应及时添加钢球。12、 利用检修机会,检查磨煤机内钢球及杂物情况,必要时进行钢球筛选,除去碎球和石块。13、 利用检修机会,更换磨损的料位管,加强磨煤机料位日常维护,保证磨煤机料位测量准确。14、 合理进行受热面吹灰,保证受热面清洁,

8、在保证不出现低温腐蚀前提下,优先降低排烟温度(烟温度每变化10影响机组煤耗1.72g/kWh),兼顾提高再热汽温(再热蒸汽温度变化10影响机组煤耗0.87g/kWh),主再热汽温按机侧主汽门前540左右控制,不得超过542【值建制考核标准,545 则540-5*(实际值-540);543 则540-3*(实际值-540);542 则540-(实际值-540)】。15、 综上,总的燃烧优化调整思路为:首先,以“主燃烧器摆角就低、灵活调整燃尽风摆角,风箱差压优先、合理分配燃尽风、适当降低过剩空气系数”为原则,合理组织燃烧方式,以保证经济煤粉细度为前提进行制粉系统调整,在保证煤粉燃尽前提下,降低锅炉一、二次风量,降低风机耗电率,降低排烟温度;其次,通过配风保持合适火焰中心位置、消除两侧热偏差,在保证再热器“0”减温水量投入、受热面壁温不超限前提下,提高再热汽温。通过优化吹灰区域和频次合理分配各受热面换热比例,降低排烟温度和提高再热汽温。 发电部 2020年6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