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工效学复习要点.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2869502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工效学复习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人类工效学复习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类工效学复习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工效学复习要点.doc(7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人类工效学复习要点人类工效学复习要点人类工效学复习要点主要内容1. 绪论2. 人的因素分析3. 作业过程对人体的影响4. 工作负荷评价5. 人体测量6. 人机界面设计概述人类工效学的命名及定义人类工效学的起源与发展人类工效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人类工效学体系及其应用领域人类工效学与工业设计1.1人类工效学的命名及定义1、学科的命名美国:Human Engineering;

2、 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人类工程学或人类因素工程学。欧洲:Ergonomics 人类工程学或工效学。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采纳,本义:劳动的规律。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Ergonomics (or human factors) is the scientific discipline concerned 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interactions among humans and other elements of a system, and the profession that

3、 applies theory, principles, data and methods to design in order to optimize human well-being and overall system performance. Ergonomists contribute to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tasks, jobs, products, environments and systems in order to make them compatible with the needs, abilities and limitati

4、ons of people. 国际工效学会(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IEA):研究人与系统中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应用相关理论、原理、数据和方法来设计以达到优化人类和系统效能的学科。(2000.8) 人机工程学专家旨在设计和优化任务、工作、产品、环境和系统,使之满足人们的需要、能力和限度。人类工效学研究的对象是产品设计中与人有关的问题,将人的需求和能力置于设计技术体系的核心位置。 目的为产品、系统和环境的设计提供与人相关的科学数据。追求实现人类和技术完美和谐融合的目标。 人类工效学是使技术人性化的科学。人机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

5、间的人与其所使用的机以及他们周围的环境所构成的系统,简称人机系统,在人机系统中,人、机、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完成某一特定的工作或生活过程。人:是指操作者 或使用者。机:泛指人可操作与可使用的物,可以是机器,也可以是用具或生活用品、设施、计算机软件等各种与人发生关系的一切事物。环境:环境是人与机共处的环境,如作业场所和作业空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1.2 发展与起源1.2 人机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经验人机工程学科学人机工程学现代人机工程学早期历史20世纪前期发展史19451960年 1960年现在人因工程的发展过程基本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 萌芽阶段:19世纪,主要是泰勒等人创立的科

6、学管理时期,主要以提高生产效率、人员选拔培训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人机关系中,主要是强调人适应机器。2) 初始阶段(一战与二战期间):这一期间主要围绕如何提高效率。研究的内容包括人的疲劳研究,人员培训,选拔研究,心理学的研究等。对组织影响生产力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3) 成长阶段(二战60年代):研究人机界面如何有效匹配,对人机系统的研究由人适应机器到机器设备如何适应人。4) 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人因工程研究三大趋向: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向人机环境系统优化方向发展;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高技术领域的特殊作用。1.3 人类工效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理论、应用:总体趋势在

7、于应用 各国人机工程研究的基本状况由于各国学科和工业基础不同,各国人机工程的研究方向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例如:美国侧重工程和人际关系;法国侧重劳动生理学;前苏联注重工程心理学;保加利亚偏重人体测量;捷克、印度等注重劳动卫生学目前人机工程学的前沿领域研究包括: 人机关系;人与环境关系;人与生态;人的特性模型;人机系统的定量描述;人际关系、直至团体行为、组织行为、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研究。2、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观察法实测法实验法计算机数值仿法调查研究法模拟和模型试验法分析法1.5 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1、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的关系 (1) 对象人类生产或生活所创造的产物 现代生产方式的产物(

8、2) 目标、理念与使用者取得最佳的身、心匹配,摆正颠倒了的人、物主从关系。(3) 性质创造性的活动人的因素重点与难点分析1. 神经系统的构成及其各其各部分的功能(1)神经组织。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构成。 1)神经元。神经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细胞,在形态上与其他组织细胞很不相同,是具有突起的细胞,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神经元根据其特性,可分为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及传出神经元,此外,还可按神经元是引起后继单位兴奋还是抑制而分为兴奋神经元和抑制神经元。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2)神经胶质是神经元的辅助成分。主要由胶质细胞组成,它们从各个方面包绕神经细胞体及其

9、突起,神经元之间的空间除突触接触处以外,都为胶质细胞所占领。神经胶质构成网状支架,对神经元起支持、绝缘、营养、防御等作用。(2)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脊髓是中枢神经的初级部分。脊髓有两个功能:一是通过上行和下行神经束,把来自外周感受器的冲动传至脑,同时把脑发出的冲动传到周围神经;二是实现一些基本的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活动,如血管张力反射等。人的大脑两半球,形态相似,相互对称。从功能上看,一般把左半球称为优势半球。语言、抽象逻辑思维和数学计算等主要是左半球功能。右半球对空间的感知及对形象的加工能力优于左半球。但划分不是绝对的,两者也可以互相替代。2)周围神经

10、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指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系统。它包括脊神经和脑神经。脑神经发自脑干,共12对,其中包括躯体和内脏的感觉神经纤维,以及支配骨骼和肌肉的运动神经纤维。人体各部位的功能可分为两类,即躯体性功能和内脏性功能。躯体性功能指躯体骨骼肌功能和感官活动功能。内脏性功能指内脏活动功能。与此两类功能相应,神经系统也可分为两类,即躯体性神经系统与植物性神经系统(与内脏性功能对应)。2.感觉系统的主要结构与功能感觉系统主要由视觉系统、听觉系统、平衡觉系统、味觉系统、嗅觉系统和肤觉系统构成,视觉的主要功能是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和获得信息;听觉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外界声波的信息;平衡觉的主要功能是维持机体的平衡

11、;味觉的主要功能是感觉口腔内可溶性物质的味道;嗅觉的主要功能是对能引起嗅觉的气体物质的味道;肤觉的主要功能是对触、压、振、温和痛等感觉的感觉。视觉系统:视觉系统由眼睛、视神经和视觉中枢的共同活动组成。眼睛是视觉的感受器官,人眼是直径为2125mm的球体,其基本构造与照相机类似。视网膜最外层细胞包括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它们是接受信息的主要细胞。视觉机能1.视角与视力 视角:由瞳孔中心到观察对象两端所张开的角度。 =2arctg(D/2L) 视角; D被看物体上两端点的直线距离; L眼睛到被看物体的距离。在工业设计中,视角是确定设计可视对象尺寸大小的依据。 临界视角:眼睛能分辨被看物体最近两点的视

12、角。(按标准规定,人站在离视力检查表5m远处观看表中第十行“E”字,若能分辨清楚,视力为1.0即视力正常,此时的临界视角=1。)视力:眼睛分辨物体细微结构能力的一个生理尺度,以临界视角的倒数来表示。 视力=1/能够分辨的最小物体的视角2. 视野与视距视野:眼睛观看正前方物体时所能看得见的空间范围,常以角度来表示。(静视野、注视视野、动视野 ) 水平视野(单视野/双视野): 1.53.0特优视区;(物象落在黄斑上) 10以内最优视区; 1020瞬息视区;(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看清物体) 2030有效视区;(需集中注意力看) 其余:良好视区。视距:指人在操作系统中正常的观察距离3. 中央视觉和周围视觉

13、 中央视觉(明视觉)视维细胞(感色能力强、能清晰分辨物体)。 周围视觉(暗视觉)视杆细胞(观察空间范围和正在运动的物体)。4. 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 双眼视物:视野范围较大;具有分辨物体深浅、远近等相对位置的能力;能形成立体视觉。5. 色觉和色视野 色视野是指颜色对眼的刺激能引起感觉的范围。6. 暗适应和明适应(视觉的适应)人眼随视觉环境中光亮度的变化而感受性发生变化的过程,有暗适应和明适应两种。 见图3-8根据视觉的明暗适应特征,要求在设计工作面照明时,需使其亮度均匀而且不产生阴影,否则,眼睛的频繁明暗调节,不仅会增加眼睛的疲劳,而且会引起错误操作。7、眩光 物体表面产生的刺眼和耀眼的强烈光线

14、,称为眩光。 视觉特征 1. 疲劳程度:水平优于垂直。 2. 视线变化习惯:左右,上下,顺时针。 3. 准确性:水平尺寸和比例的估计更准确。 4. 观察情况的优先性:左上右上左下右下视区,仪表的布置必须考虑这一点。 5. 设计依据:以双眼视野为设计依据。 6 .接受程度:直线轮廓优于曲线轮廓。 7.颜色的易辨认顺序:红、绿、黄、白; 颜色相配时的易辨认顺序:黄底黑字、黑底白字、蓝底白字、白底黑字、白底红字。 8、物体的颜色在有色光源的照射下会产生变化,显现的颜色与物体本色,照射光线的颜色之间的关系有一定规律性。如表B2。 9、视觉损伤 10、视觉疲劳3人体活动能源(1)人体活动的直接来源人的肌

15、肉神经元和其他细胞活动的能源直接来自细胞中的贮能元三磷酸腺苷()。(2)人体活动的供能系统人体补充的过程称为产能或供能。人体有三个供能系统,即磷酸原()系统、乳酸能系统和有氧化系统。人体活动能源1、ATP-CP系列(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系列 ): ATP酶 ATP+H2O ADP+Pi+29.3KJ/mol 供肌肉 CP ADP ATP + Cr (肌酸)特点: 不需氧、非常迅速,为肌肉收缩能量的直接来源 CP贮藏量甚微,只能供肌肉活动几秒钟之用 只能满足短暂的剧烈活动之用2、需氧系列:维持肌肉继续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它们不断分解,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提供能量,供给ATP的再

16、合成,这一过程需要有氧气供应。 特点:需氧,速度较慢 生成的能量较多,不产生致疲劳性副产物 能量的产生几乎不受限制 经济、持久,适应长期及中等劳动 3、乳酸系列:在大强度活动时,ATP 分解非常迅速,氧化磷酸化补充ATP的能力受到氧气供应的限制,形成ATP的速度不能满足需要。这时,无氧糖酵解开始参与提供肌肉所需的ATP。 特点:不需氧 能迅速提供较多的能量 大量消耗糖原,产生的乳酸有致疲劳性 产生ATP有限,不经济、也不能持久 氧消耗动态变化概念 氧需(oxygen demand)劳动一分钟所需要的氧量 氧债(oxygen debt)氧需与实际供氧不足的量 最大摄氧量(maximum oxyg

17、en uptake)血液在一分钟能供应的最大氧量普通人:3L; 有锻炼:4L4.能量消耗的测定方法人体能量消耗测定方法有直接法、间接法和相关估算法等。(1)直接法。直接法是利用各种热量计,测定在绝热室内流过人体周围的冷却水生温情况,直接测量人体在一定时间内散发的热量。(2)间接法。间接法是通过测定人体耗氧量(L/min),再乘以氧热价(KJ/L)来计算能量消耗的方法。某物质的氧热价是指该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L的氧所产生的热量。间接法一般利用特定的测量装置测定一定时间内人体消耗的氧气量和生成的二氧化碳量,而后根据呼吸熵(机体在同一时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消耗的氧量的比值)查表求相应的氧热价,最后,

18、推算出该段时间内活动所消耗的热量。间接法又可分为闭合式和开放式两类。人的心理因素1、不良职业心理职业紧张 由于个体能力或主观反应不能满足职业客观需求所产生的心理行为紊乱。3.紧张反应的表现(1)心理反应:如对工作不满、焦虑疲劳感、 注意力不集中;(2)生理反应:血压升高、激素内分泌改变;(3)行为表现:吸烟酗酒、药物依赖;(4)职业性紧张与疾病:如精神疾患、心血管 疾病、胃肠道疾病、其他疾病、意外工伤等。五、作业能力(work capacity) 劳动者在从事劳动过程中,完成特定工作的能力称作业能力(Work Capacity)。更确切地讲,作业能力是指在不降低作业质量指标的前提下,尽可能长时

19、间内维持一定作业强度的能力。 (一)体力劳动作业能力的测定1、单位作业时间内产品的质和量来直接观察。2、通过测定劳动者的某些生理指标的变动来衡量 (握力、耐力、心率、视运动反应时等) 。(三)疲劳(fatigue)疲劳是体力和功能性效率暂时减弱,它取决于工作负荷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经适当休息又可恢复。 疲劳也可理解为一种状态:原来可轻松完成的工作,现在却感到要花费很大精力才能应付,且取得的成果越来越小。疲劳状态(fatigue-like states) 它是由工作任务或环境变动大所致个体的应激状态,包括单调乏味,警觉性降低和厌烦。工作或环境变化后,疲劳状态可迅速消失。疲劳发生机制 短时间大强度体

20、力劳动和静力作业所引起的疲劳主要是乳酸在肌肉和血液中蓄积所致。 较长时间轻或中等强度劳动所出现的疲劳主要与糖原消耗有关,但也有人观察到日常8小时工作后也感到疲劳感,但肝糖原及血糖水平并没有变化。 中枢神经系统保护性抑制:强烈、单调的劳动刺激会引起大脑皮层细胞储存的能源迅速消耗,导致恢复过程的加强,但消耗占优势时就出现保护性抑制。以保证皮层细胞不至于遭受进一步耗损,此时就出现疲倦感和疲劳。 内环境平衡破坏:ATP消耗、糖原消耗、血糖下降、乳酸增加、PH 下降。工作负荷评价概 述 评价劳动负荷(work load),首先应搞清楚什么是劳动? 过去-劳动即工农业的生产性活动。 现在-劳动可看作是人为

21、了一定目的而从事的一切活动。 劳动负荷评价的目的是把负荷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以便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劳动分类劳动种类 能量性劳动 (产生和付出体力 ) 信息性劳动 (加工和产生信息 ) 劳动形式 肌力式劳动 感觉运动式劳动 反应式劳动 综合式劳动 创造式劳动 劳动任务的特点 付出体力,常 为机械作功 意义上的劳 动。 手和臂精确地活 动,体力此时已不 重要。 吸收和加工 信息,有时做 出反应。 吸收和加工信息, 转换为另种信息 并交付出去。 产生信息并在 一定时候交付 出去。 劳动任务累及 的主要器官 肌肉、肌腱、 骨骼、循环、 呼吸 肌肉、肌腱、感官 感官(肌肉) 感官、脑力 脑力 举例

22、搬运、铲砂子 流水线装配、驾驶 警卫、监控 编程序、语言翻译 发明、解决问 题 作业类型(work types)根据肌肉收缩状态,参与劳动肌肉量的多少以及是否做功将作业分为两种类型。 静态作业(static work) 动态作业 (dynamic work)(一)静态作业(static work)即主要依靠肌肉等长性收缩来维持一定体位,使机体和四肢保持不动所进行的作业,也称静力作业。 特征:能消耗水平不高 氧需通常不超过1L/min 易疲劳维持较长时间的静态作业: 肌肉张力在最大随意收缩的15-20%以下时,不管此时参与的肌肉有多少,只要收缩的张力是相对稳定的,这种静力作业可维持较长时间。致疲

23、劳性等长收缩 当等长收缩的肌张力超过最大随意收缩力的20%时,易产生疲劳,因此称致疲劳性等长收缩。 当肌张力在最大随意收缩力的50%时,作业能维持1分钟,如果以最大肌张力收缩只能维持6秒。 静态作业的特点:1、能消耗水平不高:因为在静态作业时并没有做功。2、氧消耗水平较低:氧需通过常不超过1L/min。3、乳酸在局部堆积易引起疼痛和疲劳。4、作业停止后数分钟内,氧消耗反而先升高后再逐渐下降到原水平。(二)动态作业 (dynamic work)在保持肌张力不变,即等张性收缩的情况下,经肌肉交替收缩和舒张,使关节活动来进行的作业,也称动力作业。l 重动态作业 参与重动态作业的多是大肌群,因此能量消

24、耗高是它的特点之一。l 轻动态作业(反复性作业) 参与作业的是一组或多组小肌群,参与活动的肌肉量小于全身肌肉总量的1/7,肌肉收缩频率高于15次/分钟。 特点:能耗不高,但易疲劳或受损。二、脑力劳动 与体力劳动相比较而言,脑力劳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处理信息(information),有时要交付出新的信息。脑力劳动要求: 脑力劳动因为主要任务是处理加工信息,它又有职业卫生的一些特殊要求。 例如,荧光屏显示字符信息,对字体大小和符号对比度有专门规定:视距500mm时,字体高度最小为2.6mm;视距超过500mm时,字体高度视距190; 字间距大约是字高度的70%,至少50%以上。 符号对比度指的是

25、符号与其背景的光强度比,新式荧光屏采用犹如白纸黑字的“正显示”,即亮背景暗字。符号光强度对比应在13和15之间。 三、劳动负荷评价(一)基本概念 1、劳动系统 (work system): 指相互作用的某些元素构成的一个体系。 2、负荷 (load): 是指劳动体系对机体生理、心理的需求和产生的压力。负荷强调外部的因素和情形。 3、应激(strain): 指负荷对个体的影响,它强调在负荷作用下机体内部的生物过程和反应。(二)评价方法与指标1、最大摄氧量 (maximum oxygen uptake,VO2max) 劳动时消耗的能量,主要靠有氧代谢供给,每消耗1L氧约产生20.92kJ能量。在不

26、断增加劳动负荷下可测得人的最大摄氧量 (L/min),它表示一个人体力劳动能力的大小。此外,某项工作任务下测得的耗氧量可反应其劳动负荷的高低。2、心率 (heart rate,HR) 劳动负荷逐渐增加,心率和耗氧量均随之渐增,呈线性关系。但心率低于100次/min和高于175次/min时,则线性偏离。 适宜心率(靶心率)=(最高心率-安静心率)40%+安静心率 最高心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最高心率=220-年龄 (岁)3、PWC170 (physical work capacity at a heart rate of 170) 是指当心率达170次/min时人的体力劳动能力。是一种己广泛用

27、于研究循环-呼吸系统生理负荷的运动试验。 受试者在定量劳动负荷下,身体功能动员起来,处于稳定状态下,心率为170次/min时所做的功,单位用W表示。 4、手工搬运提举限值 手工搬运提举限值,可用来预测搬举重物劳动的负荷应该在何数值内,评价实测负荷是否安全,是否应采取改进措施。5、肌电活动 肌电活性与肌肉的力量或负荷存在一定比例关系,可用于静态和动态作业的劳动负荷评价。肌电谱在肌肉疲劳时发生明显的变化,振幅增大而频率降低,因此可直接反应局部肌肉的疲劳。6、直肠温度 中心体温 (如直肠温度)则反应机体自环境受热和自身产热的总和,而且它十分稳定。常用于高温作业时机体的应激指标。7、血乳酸、肌酸激酶、

28、肌红蛋白等指标用于评价机体应激程度。 8、脑诱发电位 其幅度和潜伏期可用于反映脑力工作负荷,随着负荷的增加其幅度降低,潜伏其延长。9、瞳孔测量 通过测量瞳孔直径反映执行任务时注意力的高低。工作负荷越大,瞳孔的直径就越大。常用于评价脑力劳动负荷。主观方法:应用各种量表 1、Borg量表 Borg量表根据功率车活动强度与心率关系的研究结果而制定,可用于实验室体力活动时负荷的主观评估。Borg量表还可用于疲劳、痛疼、精神紧张等的实验室评价研究。 Borg量表具体做法: 每项活动后,让受试者就其感受到的负荷参照该量表做出评判,结果以分值表示。这些分值与当时活动的心率呈线性关系。 由于工人缺乏不同级别负

29、荷的即时感受作为参照来比较评分,Borg量表用于劳动负荷的现场调查受到限制。2、Cooper-Harper量表 根据任务的难易及作业人员的应激状况以及决策形式将脑力劳动负荷由低 (1)到高 (10)划分为十个等级。主要评价脑力劳动工作负荷。 脑力劳动负荷评价脑力劳动负荷的评价方法和分级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3 类: l 主观测量:是以劳动者对作业或系统功能的成绩判断为基础建立的一些心理学方法, 如主观劳动负荷测量技术和作业负荷指数等; l 工作成绩测量: 通过操作者完成作业或系统功能的成绩评价劳动负荷, 如完成作业的负荷量, 作业速度、时间和成绩, 错误率等; l 生理学测量:通过作业者对系统或作

30、业需要的生理反应进行评价,如心率及其变异、呼吸、眨眼频率、眼电图、脑事件相关电位、脑地形图、脑磁图、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扫描等。战胜疲劳的方法五类: 工作时间组织;工作规则;教育;技术解决方案;生物行为方法。工作时间组织 :轮班时间长度, 轮班的使用, 相同类型的连续轮班次数, 两个连续轮班之间休息时间的长度等。工作规则:岗位轮换、暂停和工作任务计划等。技术解决方案:用计算机程序来预测警觉度是否在可接受限值以内或监测工作时的警觉度水平。生物行为测量:是指工人自己采取一些方法来提高生理警觉度。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l 人体测量的基本知识l 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l 常用的人体测量数据l 人体尺寸的应用

31、一、人体测量的基本知识(一)基本概念:人体测量学是人类工效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产品设计时,为使人与产品相互协调,必须对产品同人相关的各种装置作适合于人体形态、生理以及心理特点的设计,让人在使用过程中,处于舒适的状态以及方便地使用产品。因此设计师应了解人体测量学,生物力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并熟悉有关设计所必需的人体测量基本数据的性质、应用方法和使用条件。人体测量学(anthropometry)是人机工程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一门用测量方法研究人体的体格特征的科学。它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从而为各种工业设计和工程设计提供人体测量数据

32、。(二)人体测量数据的种类1、形态测量:如人体体形尺寸、体积、重量、表面积2、生理测量:人体出力范围、人体感觉反应、人体疲劳3、运动测量:人体的活动过程和活动范围的大小、动作范围、动作过程、形体变化、皮肤变化测量方法1. 普通测量法2.摄影法3.三维数学测量法二、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Terminology of Anthropometry)1. 测量姿势(1)直立姿势(简称立姿):被测者挺胸直立,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眼睛平视前方,肩部放松,上肢自然下垂,手伸直,手掌朝向体侧,手指轻贴大腿侧面,膝部自然伸直,左、右足后跟并拢,前端分开,使两足大致成45夹角,体重均匀分布于两足。为确保直立姿势正确

33、,被测者应使足后跟、臀部和后背部与同一铅垂面相接触。 (2)坐姿: 被测者挺胸坐在被调节到腓骨头高度的平面上,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眼睛平视前方,左、右大腿大致平行,膝弯屈大致成直角,足平放在地面上,手轻放在大腿上。为确保坐姿正确,被测者的臀部、后背部应同时靠在同一铅垂面上。2.测量基准面 (1)矢状面 人体测量基准面的定位是由三个互相垂直的轴(铅垂轴、纵轴和横轴)来决定的。通过铅垂轴和纵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矢状面。(2)正中矢状面 在矢状面中,把通过人体正中线的矢状面称为正中矢状平面。正中矢状平面将人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个部分。(3)冠状面 通过铅垂轴和横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

34、平面都称为冠状面。冠状面将人体分成前、后两个部分。(4)水平面 与矢状面及冠状面同时垂直的所有平面都称为水平面。水平面将人体分成上、下两个部分。(5)眼耳平面 通过左、右耳屏点及右眼眶下点的水平面称为眼耳平面或法兰克福平面(OAE)。 3.测量方向 (1)在人体上、下方向上,将上方称为头侧端,将下方称为足侧端。(2)在人体左、右方向上,将靠近正中矢状面的方向称为内侧,将远离正中矢状面的方向称为外侧。(3)在四肢上,将靠近四肢附着部位的称为近位,将远离四肢附着部位的称为远位。(4)在上肢上,将挠骨侧称为挠侧,将尺骨侧称为尺侧。(5)在下肢上,将胫骨侧称为胫侧,将腓骨侧称为腓侧。 三、人体测量中的

35、主要统计函数(一)术语:总体:统计学中,把所要研究的全体对象的集合称为“总体”。在人体尺寸测量中,总体是按一定特征被划分的人群。因此,设计产品时必须了解总体的特性,并且对该总体命名,例如,中国成年人、中国飞行员等。样本:统计学中,把从总体取出的许多个体的全部称为“样本”。各种人体尺寸手册中的数据就是来自这些样本,因此,设计人员必须了解样本的特点及其表达的总体。均值、方差、标准差:描述一个分布,必须用两个重要的统计量:均值和标准差。前者表示分布的集中趋势;后者表示分布的离中趋势。百分位: 百分位由百分比表示,表示设计的适应域,称为“第几百分位”。例如,50%称为第50百分位,用PK表示。百分位数

36、:是百分位对应的测量数值。例如,身高分布的第5百分位数为1543,则表示有5%的人的身高将低于这个高度。适应域:一个设计只能取一定的人体尺寸范围,只考虑整个分布的一部分“面积”,称为“适应域”,适应域是相对设计而言的,对应统计学的置信区间的概念。 适应域可分为:对称适应域、偏 适应域。对称适应域对称于均值;偏适应域通常是整个分布的某一边(二)影响人体测量数据差异的因素年龄性别年代职业地区种族四、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一)人体尺寸应用的原则 使用最新数据和标准化原则 极限设计原则 可调性设计原则 动态设计原则 平均尺寸设计原则(二)产品人体尺寸设计的步骤和方法1、识别所有与产品设计相关的人体尺寸;2、确定预期的用户人群(成人、儿童、老人等);3、选择一个合适的预期用户的满足度; 1)确定所设计产品的类型; 2)选择人体尺寸的百分位(满足度).4、获取正确的人体测量数据表并查找出需要的基本数据5、产品功能尺寸的确定 1) 确定功能修正量(客观量) (1)着装修正量(表2-12) (2)姿势修正量 (p36) (3)操作功能修正量(p36) (4)年代、年龄修正量 2) 确定心理修正量(主观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成人自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