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配套设施控制ppt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32833067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配套设施控制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七章--配套设施控制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配套设施控制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配套设施控制ppt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章 配套设施控制公共设施市政设施 第一节 公共设施配套控制 课本:(P346) 公共服务设施的定义:是保障生产、生活的各类公共服务的物质载体。一本分为类:一类是城市总体层面落实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市级或为更大范围内区域服务的行政办公,商贸、经济、教育、卫生、体育、市政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主要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要求,结合规划用地的具体条件和未来发展需要,对每个项目进行“定性、定量、定位”的具体控制。二是为满足城市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需要,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建项目,一般在详细规划阶段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进行具体控制。 一城市层面上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要求(城

2、市公共服务设施) 主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所确定的公关服务设施配置要求,将上位规划用文字规定的公共服务设施内容落实到用地和具体位置。 (一)高中及其他教育设施 高中高级中学。(在握我国属非义务制教育的内容,各国内容要求不同,但一般所指高等教育前的教育阶段。) 规模大,占地大。应至少在分区规划层面上合理布点并落实用地。在居住区级则作为宜设项目。高中规模不宜低于36班,居住人口不足时可以为24班或30班。36班高中用地一般为3.0公顷。 其他教育设施:如中专、工业技术学校、高等学校的设置不能以人口或土地的比率形式来确定,而应以教育部门的长远规划来确定。中专及工业技术学校的规模可参照中学的上限

3、执行。 (二)图书馆 不同的城市根据人口数量、分区布局有不同的指标标准。以深圳为例,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全市设一处大型图书馆,藏书量在百万册以上,按510座/万册设阅览席。每区设一处级图书馆,藏书量宜在50万册以上,按10座/万册设阅览席。 (三)影剧院 影剧院的设置标准,不同地区也有较大的差别。比如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每区应至少设一座1000座规模的综合多功能影剧院,选址宜位于公共服务设施较集中的地段,且交通便捷,便于人流疏散,宜与文化中心相邻。 (四)老年福利院 在国标及各城市标准中,出现了养老院、敬老院、老年人福利院,老人公寓、托老所、老年人服务站点等多项设施。 上述

4、设施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孤寡、残障和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的老人提供全天候的生活及保健护理,包括敬老院、福利院、它们属于政府民政部门无偿提供的福利机构,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应由指令性标准控制,独立征地建设;另一类为老年人提供收费服务,包括老人公寓、托老所、老年人服务站点等。 其中老年福利院属于政府民政部门无偿提供的福利机构,宜在居住区级以上的城市分区统筹配套。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中规定:福利院建筑面积标准不得低于25m2/床。 (五)综合医院 根据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996)547号)规定:综合医院的建设标准按病床数量可分为200、300、400、500

5、、600、700、800床七种,一般情况下,宜建设300、400、500、600床四种建设规模的综合医院。200床以上的综合医院宜作为区域统筹公共设施,在城市分区规划层面合理布局,独立用地。若周边不具备设置大中型医院的条件,则应在居住区设200床综合医院。二不同性质用地上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要求(一)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内容主要有:行政管理、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商业、金融、社区服务、市政等。(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规范)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与居住区规模相关。也有将居住公共设施分为:经营性和公益性两类。1文化设施:文化科技站、图书馆、青少年活动(公益性);舞厅、卡拉OK(经营性)。2体育设施:运

6、动场、健身场、小型球馆。3教育设施:高中、初中、小学及幼儿园。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所、卫生站、医院。5商业设施:种类较多。6行政管理:街道办、派出所、居委会、工商管理、税务等。7金融邮政:银行、邮政所。8市政设施:公共厕所等配套指标:表(夏南凯P74)(二)其他用地公共服务设施配建工业区、仓储区等的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单身公寓、集体宿舍等的服务设施配套等。三公共服务设施的控制指标(一)千人指标 千人指标可较为直观地反映开发项目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总量,同时在居住规模不足小区(居住区),需与其他小区(居住区)协调共享公共资源的时候,千人指标有助于直接量化和平衡各开发商所需要承担的建设责任,以保

7、证一定区域内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人口规模直接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如综合医院,综合文化中心,居民运动场,社区服务中心,托老所等,千人指标是主要的实施依据。(二)用地控制 在公共服务设施指标体系中,对于用地要求有三种类型:第一类设施由于运动、交通、安全等方面的使用必须要求独立用地,如学校、医院、居民运动场(馆)、垃圾压缩站等;第二类设施应尽量独立用地,若条件确有困难可以考虑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与其他用房联合布置,但是应该保证一定的底层面积或场地要求,如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派出所、社区服务中心等;第三类设施则对用地无专门要求,可结合其他建筑物设置,如卫生站、居委会、文化活动站。国标的居住区公

8、建用地比例为15%25%、居住小区公建用地比例为12% 22%。考虑到鼓励公共服务设施集约综合布置,公建用地比例可以适当下调5%。第二节 市政设施配套控制 市政设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市政设施控制,主要为进一步的市政设施建设和用地开发建设提供依据。由于市政设施需要先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市政设施规划甚至按实施方案编制,以确保用地开发建设得以实施。 其关键因素在于市政设施的容量与用地开发的容量匹配、吻合。 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都包含的内容。 一市政设施配套控制的工作流程 (一)现状资料分析 基础资料收集的重要性。分为:自然资料、规划资料、专业工程资料等。 了解现状 与上位规划一致

9、和协调 (二)源的控制 市政设施表现为各种“流”的运动。能源流、水流、信息流 能源流:变电站、燃气站、热电厂、供暖站 水源:水源地、水厂、 (三)场站控制 各类设施用地界限的控制。 电力变电站、配电所、开闭所; 环卫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 电信电话局、邮政局; 供热集中锅炉房、冷暖站 燃气燃气调压站 (四)管线控制 管线走向、管径、管底标高、沟径等管线要素。各种管线的位置及相互的空间关系。二各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给水工程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1计算用水量、对水源、水质、水压的要求 2用水分类和用水标准 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标准 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地用水量标准

10、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 单位公共设施用地用水量指标 工业用地用水量指标 3给水设施与管网 以最高日最高时各管段的计算流量为依据,计算输配水管渠管径,校核配水管网水量及水压,并根据实际要求选择管材。同时,参照城镇消防站布局与技术装备配备标准(GNJ182)布置消防栓。(二)排水工程 雨污分流体系。 计算污水排放量和雨水量。污水量依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中关于相关参数确定分类污水排放系数,根据城市综合用水量(平均日)乘以城市污水排放系数进行计算;雨水量采用当地的城市暴雨强度公式或采用地理环境及气候相似的邻近城市暴雨强度公式进行计算。1城市污水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污水量:一

11、般用水量的0.70.8。污水处理:污水处理厂。2城市与水量 暴雨强度排水分区排水设施包括污水处理厂、污水泵站、雨水泵站。布置排水管网(雨水、污水)布置排水管沟,断面按最大流量设计,管沟平面位置和高程,根据地形、地下水位、道路情况;还需要考虑原有管线与规划的管线之间的关系。(三)供电工程1用电负荷预测 根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确定各类用地或人口的规划用电指标,可采用电量预测和负荷密度两种方法预测。控制性规划中常采用建设用地负荷指标法。(规划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或:规划单位建设用地负荷指标)然后根据各类用地地块面积乘积后相加。根据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确定规划区供电电源容量,位

12、置及其用地,以及规划区域内的电力负荷预测,确定规划区供电电源的容量、数量、位置及用地,同时布置规划内中压配置电网或中、高压配电网,确定其变电所、开关站的容量、数量、结构形式、位置及用地。2变电所、开闭所等3高压线及走廊电力线路规划中,需要确定规划区中的中高压电力线路的路径、敷设方式及高压走廊。 (四)通信工程 1电信需求预测 主要是城市固定电话容量的预测。每户居民拥有电话的数。公建用地电信容量、工业用地电信容量等。 2电信局及管线的规划 电信局选址、枢纽局、汇接局、端局的位置。局所规划趋向少局所、大容量、多模块。选址要求安全、卫生等。 通信线路敷设方式有管道、直埋、架空、水底敷设等。一般在人行

13、道下,也可在非机动车道下,不宜敷设在机动车道下。 3邮政服务网点确定 见相关规划。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版版4.5电力、电信、邮政4.5.1火力发电厂宜在三类工业用地内选址,应满足环保要求,地质条件好,水源充足、燃料供应便利,有煤灰场地,有高压架空线出线条件,且有发展余地。热电厂供气半径一般不超过4000米。4.5.2变电所的所址选择应接近负荷中心,进出线方便,无腐蚀变电设备的环境污染,与有关设施(如军事、通讯、机场等)应根据规定保持一定的距离。4.5.3 35110KV变电所,在城市规划, 建设用地范围内应按户内式设计。城市中心区域110KV变电所在技术

14、经济方案合理的条件下,应尽量做成地下式。4.5.3.1配电所在市中心地区、住宅小区、高层楼群、旅游网点等区域内应采用户内结构并尽可能设于其他建筑内。4.5.3.2高层建筑供电优先考虑在建筑底层或地下层设配电所或开闭所。4.5.3.3当城市用地紧张,选址困难或用电容量小而分散的建筑群宜采用箱体移动式配电所。4.5.3.4居住小区每个配电所(室)负荷半径不应大于250米,建筑面积3050平方米。每1.22.0万户设一座开闭所,建筑面积200300平方米,用地面积500平方米。路灯配电室可与供电配电所合并设在其他建筑内,建筑面积2040平方米。4.5.4市中心地区、高层建筑群区、市区主干路、繁华街道

15、、重要风景旅游景区及新建居住区应采用地下电缆。4.5.5邮、电分局应设置于交通便利、运输邮件易于进出的地段。在闹市区、居住区、公共活动场所、大型工矿企业、大专院校以及车站、机场、港口等地方应设邮、电分局或服务点。4.5.6市内电话分局用地按城市规划预留。长途通信中心宜在城市中心区外选址,要控制其周围的建筑高度,保证微波传输质量。 (五)燃气工程 气源选择。 燃气负荷预测。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2002年版)确定城镇居民用气量和公共建筑用气量。 燃气管网:压力管网分级设置。一级管网、二级管网、三级管网、混合管网。低1、中2、高2五级。 燃气管网沿道路布置,避免与高压线平行敷

16、设。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版版4.3.2城市燃气气源厂(门站)应位于城市的下风向并留出必要的卫生、安全防护地带,具有适宜的地形、工程地质等条件;与周围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防火的有关规定。4.3.3地下燃气管道不得从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下穿越,不得在堆积易燃、易报材料和具有腐蚀性液体的场地下穿越;不宜与其他管道或电缆同沟敷设,当需要同沟敷设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4.3.4燃气储配站应远离居民稠密区、大型公共建筑、重要物资仓库以及通信和交通枢纽等重要设施,靠近城市道路,宜在城市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地势平坦,工程地质条件好,地面高出防洪标高。4.3.

17、5燃气调压站的设置:一般采用区域调压站。中、低压调压站服务半径5001000米。应设在用气比较集中的地区,但尽量避开闹市区。调压站与周围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应符合表4.3.5规定。4.3.6居住小区内宜采用楼幢调压,调压箱(柜)的设置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4.3.7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贮罐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表4.3.7的规定。4.3.8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应选在供应区域的中心附近,靠近道路,供应半径1000米,供应范围500010000户。瓶装供应站的瓶库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表4.3.8的规定。 (六)供热工程 采暖热负荷预测,一般采用面积热指标法估算。 生活用热水

18、量。 供热设施:各类锅炉房、热力站、中继泵站。 供热管网布置要尽量避开主要交通干道和繁华的街道,通常敷设在道路的一边或是敷设在人行道下面。 (七)管线综合 解决各种工程管线平面、竖向布置时管线之间以及与道路、铁路、构筑物存在的矛盾,作出综合规划设计。 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排列顺序和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 最小覆土深度; 架空时平面位置、与建(构)筑物、道路、相邻工程的最小水平和垂直净距。 管线布置冲突时的协调、避让。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版版4.7工程管线综合4.7.1城市各类工程管线的建设,应符合城市规划各阶段的工程管线综合规

19、划的要求。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埋后浅埋的建设程序,并提倡使用综合管沟。同一类别管线应采用专项管沟敷设。4.7.2工程管线应与道路中心线平行敷设,不宜横穿道路,必须横穿道路的管线段应尽量与道路中线垂直。分配管线应敷设在支管线较多的一侧。道路红线宽度超过30米时,宜两侧布置给水配水管和燃气配气管;道路红线宽度小于30米时,宜在道路一侧布置排水管。4.7.3主要干管线应优先布置于绿化带、人行道、慢车道下。尽量不将管线布置在主干路的快车道下,地下管线布置次序(从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宜为:电力、电信、燃气配气、给水配水、热力、燃气输气、给水输水、雨水、污水。4.7.4应尽量减少道路交叉口中的管线

20、交叉点;各种管线的敷设除交叉处外,不得上下重迭。地下管线交叉时,由上至下的排列顺序宜为:电信、电力、热力、燃气、给水、雨水、污水。4.7.5地下管线交叉处的避让原则为:临时性管线让永久性管线,小口径管线让大口径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压力管让重力流管,易弯曲管让不易弯曲管,技术要求低的管线让技术要求高的。4.7.6管线穿越河道时,埋深不应妨碍河道的通航、整治、泄洪、引水,并保证管线的安全。管线跨越河道,其净空高度须符合防洪和航运要求。4.7.7在桥梁上敷设管线应符合市政工程管理部门的规定。设计桥梁应根据管线综合规划预留管线通过位置。4.7.8应根据土壤冰冻深度、土壤性质、路面结构和承受荷载的

21、大小确定管线的覆土深度,一般情况下,应符合表4.7.8的规定。当不能满足表4.7.8的要求时,应采取工程加固措施。有防冻要求的管线除满足表4.7.8的要求外,同时应满足防冻覆土深度的要求。 4.7.10工程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表4.7.10的规定。 当受道路宽度、断面以及现状工程管线位置等因素限制难以满足要求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安全措施并征得主管部门同意后减少其最小水平净距。 4.7.11 电力架空杆线与电信架空杆线宜分别架设在道路两侧,且与同类地下电缆位于同侧。同一性质的工程管线宜合杆架设。线杆宜设置在人行道上距路缘石不大于1米的位置;有分车带的道路,线杆宜布

22、置在分车带内。 4.7.12架空管线与建(构)筑物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表4.7.12的规定。 (八)环卫工程 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 1垃圾量:我国城市人均生活垃圾量为0.61.2公斤。工业固废:单位产品法、万元产值法、增长率法。 2废物箱(垃圾箱)、垃圾收集点、垃圾中转站、公厕、环卫管理机构。位置、服务半径、用地、防护隔离措施等的规划。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版版4.6.2.1公共厕所的间距或服务范围:人流高度密集的街道和商业区间距不超过300米;一般街道宜为500800米;未改造的老居住区服务半径100150米;新建居住区服务半径250400米。4.6

23、.2.2公共厕所建筑面积指标:新建居住区和旧城未改造区为3060平方米/座;商业金融区、车站、码头、文化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为50120平方米/座。4.6.2.3公共厕所与民用建筑开窗一侧间距不小于5米,无窗一侧不小于3米。独立式公共厕所上面不得搭建住宅。4.6.3生活垃圾收集点应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产生的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要求,位置应固定,既要方便居民使用,又要不影响城市卫生和景观环境,服务半径不大于70米。4.6.3.1生活垃圾转运站采用封闭式、便于机械操作的站舍。应按服务范围和最终处置方式决定规模,尽量做到一次转运。4.6.3.2生活垃圾转运站数量和标准采用非机动车收运方式时,生活垃圾转运

24、站服务半径宜为4001000米;采用小型机动车收运方式时,其服务半径宜为20004000米。生活垃圾转运站设置标准见表4.6.3.2。(九)防灾规划消防设施的布局及消防通道的建设和间距的控制;防洪、防涝设施的布局及工程设施的建设(防洪墙、排洪沟、防洪排涝闸等)人防设施的规模、数量、位置、配套内容、抗力等级、平战结合的用途市内疏散场地、疏散通道、救援、交通设施等的安排。1消防规划消防通道,沿街建筑长度,高层建筑、大型建筑的消防环道,消防站2防洪规划防洪标准:(表:夏南凯P94)防洪排涝工程设施:防洪墙堤、排洪沟、截洪沟、防洪闸、排涝设施3人防设施标准:战时人口按平时人口的3040%计算。人均人防

25、工程面积11.5平方米。居住区按总建筑面积的2% 设置人防工程,或按地面总投资的6% 左右进行安排。4抗震抗震设防烈度城市抗震设施32关于“六线”概念(1) 城市紫线城市紫线:严格保护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城市整体格局风貌等,划定历史遗迹、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及其他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边界线,明确相关控制要求。(2) 城市绿线城市绿线:确定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的位置、边界、规模,确定各类绿地控制指标和建设要求。(3) 城市蓝线城市蓝线:划定江河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明确河道断面形式、水位(内河)控制标高,提出护坡(驳岸)建设控制要求,并附有明确的蓝线坐标和相应的界址地形图。 (4)城市黄线城市黄线:重点明确城市公交设施、公共停车场、城市轨道交通线和高压线走廊等城市基础设施的用地面积及线位,确定用地界线和线位的地理坐标,规定其控制指标和具体要求。(5)道路红线道路红线: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的红线宽度、位置、断面形式、控制点坐标、交叉口形式与渠化措施、公交港湾停靠站、道路缘石半径、行人过街通道(包括地下过街通道)及其出入口位置和控制要求。(6)廊道橙线廊道橙线:包括各种景观走廊、视廊、微波通道、机场净空保护范围等,明确线位及控制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