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则-[论语八则学习方法有哪些].docx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2815860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八则-[论语八则学习方法有哪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语八则-[论语八则学习方法有哪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八则-[论语八则学习方法有哪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八则-[论语八则学习方法有哪些].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语八则 论语八则学习方法有哪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学习的论语句子,那么论语八则学习方法有哪些/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论语八则学习方法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论语八则学习方法 最有效的读书学习方法:“勤思”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若不加思考,学得越多,可能受蒙蔽越深,此就是所谓百无一用的书呆子。 只有在学习中思考,思考中学习,才能明辨真伪,然后去伪存真,为己所用。 如果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不能汲取前人的知识养分,疑惑也不能得解,此种人可谓百思不如一学。学习中的“思”,要注重独立思考。 最明智的学习态度:“知之为

2、知之,不知为不知”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人的能力有大小,智力有强弱,获得的知识有先后。 但能力、智力都不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学习上一定要有自知之明,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人非圣贤,孰能都懂? 不知者不可怕,不知而装知者才真正可怕,所谓害人害己呀。 引导学生最好的学习方法:“乐学”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作为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然,兴趣爱好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特别是小学生,兴趣爱好还容易转移,今天喜欢这样,明天又喜欢那样。 教师要引导其形成自觉而快乐的学习行为和心理,这是最理想的教学,学生会在“学

3、习兴趣成功快乐更有兴趣更成功快乐”的循环过程中不断成长。 论语的学习方法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

4、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论语具体的学习方法 第一则: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n),不亦君子乎?”(学而) 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

5、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 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

6、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第四则: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本段讲了学习与思考的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第五则:学习态度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本段理解: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

7、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有诚实、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第六则:学习态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本段理解: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 第七则: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第

8、八则:修身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喻革良隶书“弘毅” 第九则:修身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深刻含义:人们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也以松柏为喻,谈人应当具备坚毅的品格!本段理解:本段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一种坚贞不屈、不随俗流、保持节操、坚韧不拔的社会现象。 第十则:修身做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 评析本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在今天的社会道德修养方面有积极意义,已成为警世格言。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