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慢性胃炎诊疗指南.doc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3280613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人慢性胃炎诊疗指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老年人慢性胃炎诊疗指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人慢性胃炎诊疗指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慢性胃炎诊疗指南.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老年人慢性胃炎诊疗指南一、概述慢性胃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损伤。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药物、食物、胆汁、微生物、毒素等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是慢性胃炎的最主要的致病原。慢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加。这是由于老年人的胃在组织学上及功能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Andrew及其同事调查了6487岁的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胃酸分泌减少。老年人的慢性胃炎常有胃酸缺乏。Holler等学者发现老年人的胃肌层较年轻人更薄,且胃的分泌腺体常常是呈萎缩状态。其分类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1932年,Schindler将其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又可分为浅

2、表性、萎缩性及肥厚性三种。萎缩性胃炎在老年人较为常见。这种分类法被人们引用很久。1990年8月在悉尼召开的世界胃肠病会议上,提出了新的慢性胃炎分类和诊断法,称为悉尼系统分类法。这种分类法强调内镜和病理密切结合,更为全面合量。二、病因及发病机制慢性胃炎的病因并没有完全弄清楚,一般认为与多种因素的作用及机体的易感性有关。病因持续存在或反复发生即可形成慢性胃炎。随着年龄的增长,胃的蠕动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另外,老年人的上皮萎缩,壁细胞常有不同数量的萎缩,以及胃黏膜上皮的肠化生亦常出现在老年人。这些均可导致老年人的胃酸分泌减少(包括游离酸和总酸分泌均减少)。低胃酸状态有利于微生物在胃内寄生而引起慢性

3、胃炎。老年人的上皮细胞更新速度减慢,其修复能力差。且常有血管硬化,管腔狭窄,血流速度减慢,血供减少。正是由于老年人的这些解剖结构的改变,老年人的胃黏膜才易受到一些损害因素的作用而引起胃炎。再加上老年人的免疫监护功能低下,可出现各种自身抗体,这是老年人易患慢性胃炎的原因之一。(1)长期服用胃刺激物:如烈酒、浓茶、咖啡等,吸烟过度,经常服用水杨酸盐类药物,食物调味品如,辣椒、芥末、胡椒等,过烫的饮食,这些均可致胃炎。老年人常因牙齿的磨损或脱落而不能细嚼食物,使粗糙食物反复地损伤胃黏膜,形成慢性胃炎。(2)胆汁反流及胃内潴留:老年人可有幽门括约肌不同程度的萎缩,而出现幽门功能失调,导致胆汁反流入胃,

4、破坏胃黏膜。且老年人胃的长期作用于胃黏膜,而引起胃黏膜的慢性损伤。(3)胃酸缺乏或营养缺乏:老年人胃黏膜常呈退行性改变,黏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细菌易于在胃内繁殖。且老年人牙齿脱落,进食量少,常有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不足,引起蛋白质及维生素的缺乏。而后两者缺乏可使消化道黏膜变性,胃黏膜亦在其中。(4)免疫因素:近年来慢性胃炎与免疫的关系作了大量的研究。发现有些萎缩性胃炎病例的血清有抗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体等。后者可阻止维生素B12与内因子结合,以致B12不能被吸收,临床上出现恶性贫血的表现。产生自身免疫的机制并未明确。有学者认为各种有害因素造成胃黏膜损伤,释放抗原并致敏免疫细胞引起免疫反应。由

5、于细胞的不断破坏,抗原不断释放,于是抗体就不断形成,致使炎症慢性化。(5)幽门螺旋杆菌:1982年由Marshall和Warren首先发现胃内存在有幽门螺旋杆(HP),此后引起全世界各国学者对其的研究,目前认为HP是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子。HP可与黏膜细胞紧密接触,而使微绒脱落、细胞骨架破坏,且其本身可产生多种酶或代谢物致黏膜的损伤。如尿素酶及产物氨、过氧化氢酶、蛋白酶、脂酶等。并分泌细胞毒素,使细胞受损。过量的氨在壁细胞内与H+结合形成NH4离子,可造成“壁细胞衰竭”及低胃酸,破坏了细胞对胃酸的免疫反馈机制,引起高胃泌素血症;氨可与白细胞产生的亚氯酸结合而产生细胞毒性物质如羟胺、氢醛胺等。过

6、氧化氢酶可抑制中性细胞的吞噬作用。蛋白酶可破坏黏液的框架结构,使其易被溶解。脂酶、磷脂酶可减低黏液的疏水性,并可将细胞膜分解成卵磷脂和溶血卵磷脂,使细胞受损。HP还可产生细胞毒素,后者可引起细胞的空泡变性。同时HP抗原又可引起免疫反应,通过对HP产生抗体,造成对自身免疫损伤。三、分类慢性胃炎的分类未完全统一,临床上比较常用的分类法有Schindler分类、Strickland分类及悉尼分类法。Schindler将慢性胃炎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原因未明者为原发性,合并有胃溃疡、胃癌及做过胃手术者为继发性。原发性又可分为浅表性、萎缩性及肥厚性三型。Strickland将慢性胃炎分为A、B两型。A型胃

7、炎其壁细胞抗体为阳性,病变主要局限在胃体。B型胃炎的壁细胞抗体常常为阴性,病变主要局限在胃窦部。B型胃炎有10%的恶变率,A型胃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少恶变。1990年,在世界消化病学会上提出了悉尼分类法,此分类法将组织及内镜学结合在一起。组织学以病变部位为核心,确定了三种基本诊断:急性胃炎;慢性胃炎;特殊类型的胃炎。内镜下胃炎被分为七种:红斑渗出性;平坦糜烂性;隆起糜烂性;萎缩性;出血性;胃肠反流性;皱襞肥大性。悉尼分类法把病因,相关病原,组织学及内镜均纳入诊断,使诊断更为全面完整。四、临床表现临床上慢性胃炎缺乏典型的症状。多数患者无症状。最常见的症状为上腹隐痛不适或饱胀、暖气等。空腹时比较舒

8、适,饭后往往出现上腹不适,可因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引起症状或使症状加重。用抗酸制剂及解痉不易缓解。少数患者可有食欲减退、恶心,但呕吐较为少见。萎缩性胃炎患者有时有贫血、消瘦、舌炎、舌萎缩、腹泻等。另有部分慢性胃炎可有上消化道反复出血,以小量出血为多见,大量出血少见。慢性胃炎的体征不多,可有黄、白色厚腻舌苔。上腹部有轻度深压痛。少数病人可有消瘦、贫血等征。五、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1.胃液分析老年人慢性胃炎患者基础胃酸及最大胃酸含量均减少。尤其是萎缩性胃炎,胃酸明显降低,空腹常无酸。可采用组胺试验、五肽胃泌素试验等方法,测定全部壁细胞的最大分泌量。正常胃内容物的pH为1.31.8,如刺

9、激后最大分泌时的pH6.0,可诊断为胃酸缺乏。2.壁细胞抗体的测定有助于慢性胃炎的分型,便于对慢性胃炎的病理认识及治疗指导。目前采用的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3.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是诊断慢性胃炎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悉尼内镜分类将胃炎分为以下几种:(1)红斑/渗出性胃炎:内镜下可见点状或条带状渗出,有时可见轻度的脆性增加。病变常累及胃窦部,也可是胃体,甚至全胃。病变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三级。(2)平坦糜烂性胃炎:可见胃黏膜出现条带状或斑片状糜烂和灶性红斑,其上可有白色分泌物或少量血痂。病变以胃窦部为常见。亦可累及胃体及全胃。(3)隆起糜烂性胃炎:病变以局灶性隆起型糜烂为主。周围充血水肿,隆起黏

10、膜上可有糜烂灶及白色分泌物。(4)萎缩性胃炎:黏膜层变薄,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下血管透见,如伴有增生性改变,黏膜可呈颗粒状或结节状。(5)出血性胃炎:黏膜上可见有点状瘀斑、渗出或血痂。一般按出血斑的多少分级。(6)反流性胃炎:黏膜上有红斑、水肿、胃腔内有胆汁。可按轻、中、重分级。(7)皱襞肥大性胃炎:黏膜皱襞粗大,经充气后仍不能展平或消失,粗大皱襞不规则,呈天鹅绒样或海绵状,甚至可呈脑回状,表面可有结节,或呈铺路石样,光泽消失或发红,质地一般较软。其上可有糜烂、浅表性溃疡、出血等。活检见黏膜间质内有大量细胞浸润,上皮细胞过度增殖。4.胃肠钡餐检查轻型浅表性和萎缩性胃炎一般很少有阳性征象。明显

11、的胃炎X线见胃黏膜增粗,可呈锯齿状;或见皱襞细小、消失、张力减低;或黏膜皱襞肥大,呈结节状,有时难以与胃癌鉴别。六、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可考虑胃炎,但要确诊有赖于胃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并还要除外溃疡病、胃癌、慢性肝病及慢性胆囊病。七、治疗慢性胃炎无特殊的治疗方法。无症状者无需治疗。若有症状可采用下述方法治疗。1.饮食治疗宜选择易消化、无刺激的食物,尽量避免生、冷、硬食物,忌烟酒,生活习惯尽量做到有规律。2.药物治疗目前的药物治疗方法不能使老年人胃炎逆转。由于老年人慢性胃炎常有低胃酸或无胃酸,故可适量给予稀盐酸和胃蛋白酶,如1%盐酸10 ml,每日3次;胃蛋白酶合剂10 ml,每日3次。对于老年人胃黏膜防御功能减退者,可用保护胃黏膜药如枸椽酸铋钾5 ml,每日3次;或吉福士1包,每日3次。由于HP是慢性胃炎的直接病因,故HP阳性胃炎者,可采用抗HP治疗,如德诺240 ml,每日2次,甲硝唑0.4,每日2次,羟氨卞青霉素0.5,每日3次或氨基苷类抗生素,这三种药联用可根除HP,其根除率可达80%。此外,合并有贫血者,若为缺铁,应补充铁剂;大细胞贫血者可补充叶酸、维生素B12。近年来报道用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效果甚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