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模拟测试(一)公开课.docx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2712714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9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模拟测试(一)公开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模拟测试(一)公开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模拟测试(一)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模拟测试(一)公开课.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模拟测试(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B.白细胞介素-2、神经递质和甲状腺激素均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C.稳态是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和能量构成动态平衡的状态D.内环境中发生的肝糖原的分解,可以使血糖升高2.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射弧中的各种细胞均为可兴奋细胞B.膝跳反射中传入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C.神经元的突起均由长轴突和短树突组成D.神经元的树突和胞体的表面能接收其他神经元树突末梢的信息3.下

2、列关于人体反射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具有规律性B.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伸肌中的肌梭C.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D.反射活动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4.下图为神经肌肉接点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是突触前膜,是突触后膜B.信号仅能从甲向乙方向传递,而不会逆向传递C.一个乙酰胆碱就能引起肌膜产生一个动作电位D.轴突上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一致5.图1是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的过程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1 图2A.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位变化为外正内负B.为突触前膜,一般膜

3、面积比要大C.上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这种受体是一种离子通道蛋白D.B接受相同强度刺激后也能产生使F收缩的反射活动6.下列与周围神经系统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传出神经包括植物性神经和躯体运动神经B.植物性神经系统是周围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C.内脏反射使动物体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产生迅速的反应D.躯体运动神经受大脑皮层的直接支配,而植物性神经系统一般不受意识支配7.下列有关动物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激素都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B.雌激素的作用之一是在妊娠时抑制子宫运动,并刺激乳房准备哺乳C.甲状腺激素能促进骨骼发育,与生长激素有协同作用D.当血糖含量

4、较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糖原合成,抑制非糖物质转化8.右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器官,代表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神经纤维运输,通过血液运输B.过程、为正反馈调节,即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促进的分泌C.甲表示下丘脑,乙表示垂体,丙表示甲状腺D.下丘脑的活动与神经调节无关9.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曲线a代表不同实验条件下血糖消耗速率的变化B.当胰岛素浓度为40 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C.曲线b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脂肪等细胞的结果D.随着曲线

5、a下降,葡萄糖向非糖物质转化的速率减慢10.“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下列能引起“胰岛素抵抗”的是()胰岛细胞受损靶细胞膜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胰岛素与其特定受体识别发生障碍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A.B.C.D.11.下图表示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为维持体温稳定而进行的有关激素的调节过程。下列各项叙述错误的是()A.甲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当丙增多时会抑制甲的分泌B.乙为促甲状腺激素,当丙增多时,乙的分泌量会随之增加C.丙为甲状腺激素,它能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加D.人体内激素含量的这种调节方式称为负反馈调节12.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

6、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元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元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心脏活动,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13.下列关于一些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巨噬细胞可吞噬抗原-抗体凝聚物B.中性粒细胞在第二道防线中可以识别组织间隙的细菌C.成熟B淋巴细胞的致敏必须要蛋白质类抗原与膜上抗体结合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只能对抗嵌有相应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14.下图为白细胞与血

7、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后,白细胞迁移并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皮细胞识别并结合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使白细胞黏着B.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消耗ATPC.黏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15.下列有关免疫应答的叙述,正确的是()A.B淋巴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的效应B细胞能使靶细胞凋亡B.辅助性T细胞接受刺激后能释放多种蛋白质C.巨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增殖分化出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D.细胞毒性T细胞吞噬入侵的病原体后产生抗原-MHC复合体16.下图为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示意

8、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是吞噬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辅助性T细胞B.经过细胞中溶酶体的处理,可以暴露病原体的抗原C.病原体进入细胞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物质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图示过程体现了它具有识别功能17.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HIV侵入人体的途径包括与艾滋病患者拥抱、握手和共同进餐等B.HIV侵入人体后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多种病原体感染或恶性肿瘤C.HIV破坏人体的细胞毒性T细胞,因此艾滋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18.1913年,丹麦植物学家波森詹森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

9、列叙述正确的是()A.插有明胶块的幼苗发生向光弯曲证明苗尖端下部是弯曲生长的部位B.显微镜观察表明,弯曲部位背光侧细胞体积小但数量多C.本实验能证明促进生长的物质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D.要使本实验更有说服力,可设置不放苗尖端仅放明胶块或云母片的对照实验19.某同学进行了“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所用枝条应来自不同种的植株B.用不同浓度2,4-D处理的枝条比蒸馏水处理的枝条生根更快C.实验结果测量的指标只能用根的数量D.所用每个枝条都应保留相同数量的侧芽20.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

10、植物增高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一定相同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正向重力性A.B.C.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21.(10分)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能够维持相对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会发生变化的原因是。(2)体温恒定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3)正常人体内钙的含量为1.21.4 kg,其中99%以上在骨组织中,只有极少数

11、在血浆中,血钙在血浆中的存在如下表所示(单位:mmol/L)。可弥散Ca2+1.18钙复合物(如CaHPO4)0.16不可弥散与血浆蛋白结合1.16血钙的来源,最终都是来自。哺乳动物的血钙浓度过低时会出现。上述现象说明。(4)过量饮水,体内以钠为主的电解质就会被稀释,从而使细胞膨胀,最终引发“水中毒”。“水中毒”最重要的化验指标是血浆渗透压和血清钠的稀释性,二者的变化经常是一致的,其原因是。22.(10分)图甲代表机体神经调节的局部示意图,其中A、B、C、D代表不同的神经元,a、b、c、d代表神经纤维上不同的位点;图乙是甲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表示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发病机理。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2、。(1)神经活动的基本形式是,神经元A和B之间信号传递的结构是。若在b点处给予适宜的刺激,能够检测到电位变化的位点有(用图中字母表示)。(2)B和D的遗传物质相同,但释放的神经递质分别为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这是由于的结果。肌肉细胞识别乙酰胆碱后细胞收缩,乙酰胆碱被胆碱酯酶分解,细胞恢复舒张。去甲肾上腺素(填“能”或“不能”)被胆碱酯酶分解,这体现了。(3)重症肌无力患者将当作抗原,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此结合,神经冲动传递受阻,肌反应受抑制,因此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病。23.(10分)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患者体液中存在异常的抗体,可表现为以单一系统为主的异常兴奋或代谢亢进症。下图表示健康人和该病患者

13、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A、B、C为三种激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体内缺乏元素时,将导致激素C的合成受阻;该元素进入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2)当健康人受到寒冷刺激的时候,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会;除了激素C的含量变化以外,机体还会发生骨骼肌收缩、血管(填“收缩”或“扩张”)等变化,这种生理过程是由共同调节的。(3)激素A的名称是,如果切除甲状腺,激素A的含量的变化是,这是一种调节机制。(4)图中抗体作用的受体与(填名称)的受体相同,会引起代谢加强;该病患者血液中激素B的含量比正常值。24.(10分)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下图表示由三种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糖尿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14、所示为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对葡萄糖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2)图中所示的自身免疫病的患病机理是,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3)图中所示为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Y3与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4)上述三种都属于,其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是(填数字)。有一种青少年型(型)糖尿病,经检查发现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但患者仍表现出尿糖症状,该病的病因最有可能类似于图示中的(填数字)。(5)在正常的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分泌增多,会导致血糖浓度降低;降低的血糖浓度又反过来影响胰岛细胞对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

15、节方式为。25.(10分)某棉农了解到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并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如下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顺序。(1)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顶芽、幼叶和胚。在这些部位,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2)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运输称为,它属于主动转运。生长素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这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

16、性。(3)脱落酸的作用是能抑制,促进叶片和果实脱落,保持休眠,提高植物的抗逆性。(4)根据科学实验原则,上图中X处应放置,则乙、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5)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若,则假设成立;若,则假设不成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细胞溶胶是组织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代谢的主要场所,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A项错误。白细胞介素-2、神经递质和甲状腺激素均属于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可存在于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项正确。通过稳态调节,使人体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而不是与外界环境的物质和能量构成动态平衡,C项错误。肝糖

17、原的分解发生在细胞内,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D项错误。2.答案:A解析:处于反射弧中的各种细胞均为可兴奋细胞,A项正确。膝跳反射中传入神经元的胞体不在脊髓中,而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B项错误。神经元的突起包含轴突和树突,轴突比较长,树突包括长树突和短树突,C项错误。神经元的树突和胞体的表面能接收其他神经元轴突末梢的信息,D项错误。3.答案:B解析: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故反射活动具有规律性,A项正确。膝跳反射的感受器是伸肌中的肌梭,效应器是传出神经元末梢及其支配的伸肌,B项错误。神经元受到适宜的刺激后,能够形成动作电位,产生神经冲动,C项正确。反射的结

18、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其中的神经中枢指脑或脊髓,故反射活动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D项正确。4.答案:C解析:由题图可知,是突触前膜,是突触间隙,是突触后膜,A项正确。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信号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B项正确。一个乙酰胆碱与肌膜上相应受体结合时,不一定形成一个动作电位,必须达到一定的结合数量,才能形成一个动作电位,C项错误。轴突上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一致,D项正确。5.答案:C解析: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膜两侧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A项错误。突触后膜面积相对较大,

19、B项错误。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这种受体是一种通道蛋白,结合后通道开放,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C项正确。刺激B后,F能收缩,但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不属于反射活动,D项错误。6.答案:C解析:躯体反射使动物体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产生迅速的反应。7.答案:B解析:动物激素都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的,A项正确。在妊娠时抑制子宫运动并刺激乳房准备哺乳是孕激素的作用,B项错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骨骼发育,与生长激素有协同作用,C项正确。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D项正确。8.答案:C解析:由题图可知,甲表示下丘脑,乙表示垂体,丙表示甲状腺,都通过血液运输,A项错误,C项正确。

20、、过程为负反馈调节,即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的分泌,B项错误。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也参与体液调节,D项错误。9.答案:C解析: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给实验鼠静脉注射胰岛素,血糖的消耗速率应增加,补充速率应下降,故曲线a代表不同实验条件下血糖补充速率的变化,A项错误。当胰岛素浓度为40 U/mL时,两条曲线相交,但对应的纵坐标值不同,血糖消耗速率较大,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下降,B项错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脂肪等细胞,促进对血糖的摄取、储存和利用,C项正确。随着曲线a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减慢,D项错误。10.答案:B解析:胰岛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并不是胰岛素的敏感性

21、降低,错误;靶细胞膜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胰岛素不能与足够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正确;胰岛素与其特定受体识别发生障碍,靶细胞不能识别到胰岛素,导致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正确;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错误。11.答案:B解析:由题图可知,甲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当丙增多时通过负反馈调节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项正确。乙为促甲状腺激素,丙增多时乙的分泌量会减少,B项错误。丙为甲状腺激素,它能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加,同时还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项正确。人体内激素含量的这种调节方式称为负反馈调

22、节,D项正确。12.答案:D解析: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A项正确。惊吓刺激可以通过图像、声音、接触等刺激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B项正确。心脏可以作为效应器由神经系统直接调节,同时由于心脏表面具有肾上腺素的受体,故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C项正确。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快,D项错误。13.答案:C解析: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后,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A项正确。中性粒细胞在第二道防线中可以识别组织间隙的细菌,B项正确。抗原不一定是蛋白质类的,C项错误。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具有特异性,只能对抗嵌有相应抗原

23、-MHC复合体的细胞,D项正确。14.答案:D解析:内皮细胞识别并结合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使白细胞黏着,A项正确。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消耗ATP,B项正确。发生炎症反应时,炎症部位的中性粒细胞(一种白细胞)释放出信号分子,吸引单核细胞(一种白细胞)到达炎症部位,并且单核细胞在信号分子作用下,分化为巨噬细胞,因此该过程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项正确。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D项错误。15.答案:B解析:效应B细胞能产生抗体,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使靶细胞凋亡,A项错误。辅助性T细胞接受刺激可分泌出白细胞介素-2等淋巴因子,B项正确。淋巴细胞接受刺激后增殖分化出效应细胞

24、群和记忆细胞群,C项错误。巨噬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病原体并在细胞表面形成抗原-MHC复合体,D项错误。16.答案:C解析:病原体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17.答案:B解析:艾滋病主要有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传播途径,A项错误。HIV侵入人体后,导致大量的辅助性T细胞被破坏,严重削弱了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患者常常死于多种病原体感染或恶性肿瘤,B项正确。HIV破坏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使人体几乎丧失一切免疫能力,因此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乏病,C项错误。HIV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因此也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D项错误。18.答案:D解析:要证明苗尖端下部是弯曲生

25、长的部位,需要设立对照实验,A项错误。弯曲部位背光侧细胞体积大但数量与向光侧差不多,B项错误。由于缺乏从形态学下端向形态学上端运输的对照实验,因此本实验不能证明促进生长的物质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C项错误。要使本实验更有说服力,还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即设置不放苗尖端仅放明胶块或云母片的对照实验,排除明胶块和云母片的影响,D项正确。19.答案:D解析:实验所用的枝条应来自同一植株,且长势相同,A项错误。2,4-D具有两重性,浓度过高的2,4-D处理枝条会抑制枝条生根,比蒸馏水处理的枝条生根慢,B项错误。实验结果测量的指标可以是枝条上根的数量或枝条上根的总长度,C项错误。每个枝条上侧芽的

26、数量为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D项正确。20.答案:A解析: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可能不同;极性运输与重力无关。二、非选择题21.答案:(1)细胞的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不断变化(2)各种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3)食物抽搐内环境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4)维持血浆渗透压稳定的阳离子主要是Na+22.答案:(1)反射突触a、b、c(a、c)(2)基因选择性表达不能酶的专一性(3)肌肉细胞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效应B自身免疫解析:(1)神经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反射,神经元A和B之间信号传递的结构是突触。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神经元之间

27、只能单向传递,因此若在b点处给予适宜的刺激,能够检测到电位变化的位点有a、b、c(a、c)。(2)B和D的遗传物质相同,但释放的神经递质分别为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去甲肾上腺素不能被胆碱酯酶分解,这体现了酶的专一性。(3)由题图可知,重症肌无力的病因是免疫系统将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当作抗原,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此结合,导致乙酰胆碱无法与受体结合,神经冲动传递受阻,肌反应受抑制,因此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病。23.答案:(1)碘主动转运(2)增加收缩神经和体液(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负反馈(4)促甲状腺激素低解析:(1)图中C表示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类衍生

28、物,因此当人体缺碘时,将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受阻;碘进入甲状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转运。(2)当健康人受到寒冷刺激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会增加,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氧化分解,以增加产热量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此外,机体还会发生骨骼肌收缩、血管收缩等变化,因此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3)由题图可知,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如果切除甲状腺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通过负反馈调节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增加。(4)由题图可知,抗体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促进甲状腺激素(激素C)的分泌,进而引起代谢增强,由于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使该病患者血液中激素B的含量比正常值低。24.答

29、案:(1)胰岛细胞(2)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3)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4)自身免疫病(5)反馈调节(或负反馈调节)解析:(1)胰岛细胞必须感受血糖浓度升高才能分泌胰岛素,抗体Y1与胰岛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以后,使胰岛细胞无法感受血糖浓度的变化,从而不能分泌胰岛素。(2)由题图可知,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从而发挥作用使胰岛素分泌减少。(3)由题图可知,抗体Y3与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机会减少,甚至不能结合,从而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4)由题图可知,都是由胰岛素分泌减少所致,所以可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中胰岛素分泌正常,只是因为无法与正常的

30、受体结合或结合机会减少而引起糖尿病。(5)胰岛素的分泌调节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一样,可通过反馈调节的方式控制其分泌量。25.答案:(1)色氨酸(2)极性运输两重(3)生长(4)空白琼脂块有无生长素(5)丙组落叶明显早于甲、乙两组三组的叶片几乎同时脱落解析:(1)生长素主要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2)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运输称为极性运输,它属于主动转运。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防止落花落果,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即可疏花疏果,这是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3)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生长,促进叶片和果实脱落,保持休眠,提高植物的抗逆性。(4)根据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应该排除空白琼脂块对实验的影响,故题图X处应放置空白琼脂块作对照。乙、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琼脂块中生长素的有无。(5)若丙组落叶明显早于甲、乙两组,说明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假设成立。若三组的叶片几乎同时脱落,说明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没有抑制作用,假设不成立。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