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0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2705393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0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0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0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0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素养评价二十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30分钟50分)一、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919年3月,苏维埃人民委员会颁布法令规定,“每个公民都是公社成员,都要到指定地点登记注册,才能领到配给的食品和日用品”。1920年又颁布法令规定,“逃避劳动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些法令()A.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B.符合新经济政策的要求C.具有“战时共产主义”的特色D.确立了计划经济的模式【解析】选C。由材料“每个公民都是公社成员,都要到指定地点登记注册,才能领到配给的食品和日用品”“逃避劳动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可知苏维埃政权实行实物配给制和普遍义务劳动制,是“战时共产主义”的

2、特色,故选C。2.(2020汉中高一检测)“战时共产主义”的基本含义主要是指在国内战争和国外武装干涉时期所采取的带有“共产主义”特色的一系列非常措施。这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不适合当时苏俄B.是国内战争胜利的保障C.具有临时性特点D.仅是战时粮食筹备政策【解析】选C。“在国内战争和国外武装干涉时期”体现了时间的临时性,故选C;“一系列非常措施”体现了政策在当时的有效性,排除A;“在国内战争和国外武装干涉时期所采取的带有共产主义特色的一系列非常措施”无法判断实施的结果,排除B;“战时共产主义”包含很多内容,粮食筹备仅是其中之一,排除D。3.(2020深圳高一检测)据统计,1924192

3、8年间,私人企业在苏俄大工业中所占比重不超过5%,在小工业中达到75%;私人企业在苏俄部分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为:缝纫工业为70%,制鞋工业为70%,食品加工业为34%,皮革工业为27%。材料表明苏俄私人企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A.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B.改变苏俄资产阶级构成C.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国家资本主义高度发达【解析】选A。根据材料“19241928年间,私人企业在苏俄大工业中所占比例不超过5%,在小工业中达到75%”可知此时苏俄私人企业在消费资料工业比重大,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故选A;苏俄新经济政策吸引外国资本改变苏俄资产阶级构成,与私人企业经济结构构成无关,排除B;根据材

4、料“19241928年间,私人企业在苏俄大工业中所占比重不超过5%”可知此时苏俄国有大工业占主导,以国家干预为主,排除C;美国国家资本主义高度发达,排除D。4.(2020广东学业考)1922年,苏俄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允许农民自由选择使用土地的形式。这反映了当时苏俄实行()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D.斯大林模式【解析】选B。根据“1922年”“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来判断,当时苏俄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补偿训练】苏俄1920年11月颁布租让法令,允许资本家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1921年7月又决定中小企业和

5、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私人经营。在流通方面,允许私人在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材料说明苏俄()A.推行“新经济体制”实行经济改革B.放弃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C.利用资本主义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D.否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允许资本家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私人经营”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其特征是利用资本主义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故选C。5.列宁说:“我们决不受莫名其妙地轻视商业的感情社会主义的情绪的支配。”“掌握商业,指导商业,把商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无产阶级

6、国家政权能够做到的。”为此他()A.取消一切商品贸易B.允许自由贸易C.实施计划经济D.实行自由放任【解析】选B。材料体现了列宁重视商业,主张由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掌握”“指导”“控制”商业,为此列宁主持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自由贸易,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生产,在此基础上向社会主义过渡。故选B。【补偿训练】(2020太原高一检测)苏俄的某一政策“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这一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解析】选B。根据材料 “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

7、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通过发展国家资本主义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对于国家无法经营的企业采取租让的方式给资本家经营,故选B。6.(2020汕头高一检测)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一幅宣传画,上半部分描绘的是苏联人民制定计划开展经济建设,下半部分描绘的是西方国家制定计划对苏联进行军事包围与封锁。由此可知()A.列宁新经济政策取得较大成效B.两极格局及冷战局面已经形成C.斯大林模式形成有其特殊条件D.经济危机导致了国际关系恶化【解析】选C。由材料“上半部分描绘的是苏联人民制定计划开展经济建设,下半部分描绘的是西方国家制定计划对苏联进行军事包围与封锁”可知苏联在西方

8、国家的军事包围与封锁下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并在这一特定背景下形成了斯大林模式,故选C;新经济政策在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逐渐被斯大林模式所取代,排除A;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苏联的经济建设而非国际关系,排除D。7.下表为1930-1940年苏联对外贸易进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卢布)年代19301931193219331934193519361937193819391940外贸总额1 6431 5021 002661.8510.3477.4485.4523.7475.1271.4485.2表中外贸总额的变化反映了() A.经济危机严重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9、 B.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政权的经济封锁 C.苏联工业化建设轻视世界市场的作用 D.计划经济体制具有自给自足的优越性【解析】选C。材料体现不出世界贸易发展,故A错误;材料看不出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政权的经济封锁,故B错误;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故C正确;从表中可知,苏联的对外贸易额有升有降,并不稳定,自给自足的优越性说法不准确,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22分)8.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在西方经济一团糟的时候,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的独特实验。虽然(两个)五年(19281937年)计划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苏联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迅速上升为

10、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这种前所未有的成就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尤其是因为当时种种经济困难正使西方陷于困境。因此,(两个)五年(19281937年)计划和大萧条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里居有突出的地位,它们一者衬托了另一者,两者都产生了至今仍可感觉到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并做到史论结合。)【解析】“五年(19281937年)计划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苏联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这种前所未有的成就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可

11、以得出的现象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然后对此现象进行评述,在评述的过程中,主要从其存在的意义和局限性两个方面来说明即可。答案:示例一:历史现象: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概述: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到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评价:苏联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强调片面发展重工业,存在压制农民、压制地方和企业的现象,不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示例二:历史现象: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陷于困境。概述:19291933年,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席卷

1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演变成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大萧条。评价:经济危机加深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示威游行、罢工、法西斯势力猛增。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强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世界局势紧张。示例三:历史现象:1928-1937年,苏联社会经济成就巨大,而西方经济陷于困境。 概述:1928-1937年,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到1937年,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席卷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演变成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大萧条。评价:苏联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存在严重弊端,不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危机加深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强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世界局势紧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