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6讲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课后达标检测鲁教版.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2672860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6讲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课后达标检测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6讲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课后达标检测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6讲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课后达标检测鲁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6讲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课后达标检测鲁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2016湖北仙桃市实验中学模拟)下图为某区域地形与12月714日的大气垂直结构示意图,图中的粗虚线为对流层顶,细实线为等压线(单位:hPa),细虚线为等温线(单位:)。据此完成12题。1b、c两地之间的对流层比d、e两地之间的对流层厚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较低B暖流流经C深居内陆 D地势较低2图中a、b两地之间与c、d两地之间的天气状况分别是()Aa、b两地之间为晴朗天气,c、d两地之间为降水天气Ba、b两地之间和c、d两地之间均为降水天气Ca、b两地之间和c、d两地之间均为晴朗天气Da、b两地之间为降水天气,c、d两地之间为晴朗天气解析

2、:第1题,图中b、c两地之间的气温比d、e两地之间的气温高,对流运动强,所以厚度大。气温高的主要原因是b、c两地之间有暖流流经,d、e两地之间没有。两地纬度接近,地势没有明显差异。海陆位置影响降水,不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第2题,图中a、b两地之间气温较高,对流层高度大,近地面气压较低,盛行上升气流,可能是阴雨天气。c、d两地之间的气温低,对流层高度小,近地面气压较高,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答案:1.B2.D(2016山东临沂市模拟)下图为在东北地区某蔬菜大棚里所拍摄的照片。读图,回答34题。3冬春季节,菜农常在大棚内墙上悬挂光亮镜面膜,对其悬挂位置及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墙,提高棚内温

3、度B北墙,增加棚内光照C南墙,增加棚内光照D北墙,提高棚内湿度4在夏季,菜农有时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这样做的目的是()A增加大气逆辐射,降低棚内温度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D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解析:第3题,冬季、春季,太阳光照条件差,正午阳光照射北墙,在北墙悬挂镜面膜,可通过反射阳光增加棚内光照,促进光合作用。第4题,夏季光照强,黑色尼龙网可削弱过强的太阳辐射,并减少作物水分蒸腾。答案:3.B4.C(2016湖南常德市模拟)图中甲地经常出现浓雾弥漫的现象,据此完成56题。5下列四幅图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环流特征相符的是()6图中甲地

4、山谷浓雾弥漫数日不散,主要是因为()A太阳辐射较弱 B气温较低C暖湿水汽充足 D风力较弱解析:第5题,山谷地区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排除图A与图D;气温降低易出现浓雾,所以多发生在夜晚的山谷。第6题,根据等高线判断,甲山谷四周都有山地阻挡,地形比较封闭,谷地内风力较弱,浓雾不易被吹散,所以持续时间长,D对。大雾天数多是太阳辐射较弱的原因,A错。多雾区气温一般较高,B错。雾的形成与逆温、静风天气相关,与太阳辐射、气温、水汽关系不大,C错。答案:5.C6.D(2016山东济南市模拟)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

5、据图完成78题。7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A处为陆风 B处盛行上升气流C处风力小于处 D处更易形成降水解析:选D。读图可知,处风向是从湖面吹向陆地,说明湖面气压高于陆地,因此处盛行下沉气流,处盛行上升气流,容易成云致雨。8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解析:选C。城市地面硬化,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使得湖陆风加强。湖陆风会将湿润的大气带入城市,使城市的湿度加大,缩小城市的昼夜温差。围湖造陆减小了湖面和陆地之间的温差,从而使得湖陆风减弱。9(2016南阳联考)下图中曲线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

6、,此图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A由水库流向裸地B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C由裸地流向水库再流向林地D由水库流向林地解析:选B。高压中心等压面上凸、低压中心等压面下凹,气流在水平方向上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下图中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近地面风向轨迹,地有稳定风向。据此回答1011题。10图示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A BC D11下列对图中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和地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同B四地风向的变化与地转偏向力无关C地和地的摩擦力方向相同D摩擦力不能改变风力的大小解析: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等压线最密集,其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即风力最大。第11题,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对风向变化有影响

7、;地和地风向不同,则摩擦力方向也不同(摩擦力方向和风向相反);摩擦力可以改变风力大小。答案:10.A11.A二、综合题12我国东南一滨海城市的高中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影响”小组课题研究。甲图是学生绘制的该滨海城市的海陆气温日变化图;乙图是学生绘制的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运动状况图;丙图是该城市海陆风的天数统计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这项研究。“海陆风的现象及影响”研究报告(1)海陆风是沿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_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更替而转换。它也是一种_,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之一。(2)图甲中代表陆地的序号是_;由图甲可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的时间约为

8、_。A18时次日7时 B4时当日14时C16时次日8时 D6时当日18时(3)从图丙可知,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_(季节)最少。主要原因是什么?(4)简析海风对沿海城市大气环境的有利影响。答案:(1)海陆热力性质热力环流(2)D(3)冬季冬季风强盛从而掩盖了海陆风。(4)海风从海上吹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13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气压状况,判断A、B气压中心的气压属性_。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A、B、C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是_。(2)下图为沿AB作的剖面图,完成AB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气压值PA、PB、PA、PB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气温值TA、TB、TA、TB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3)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AB高空等压面状况的示意图是()(4)在图中甲处画出风向及所受的力。答案:(1)A是高气压;B为低气压B(2)画图略(提示:逆时针方向画箭头。)PAPBPBPA(或PAPBPBTATBTA(或TATBTATB)(3)B(4)如下图。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