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山区花椰菜主要病害与防治技术.docx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2555518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南山区花椰菜主要病害与防治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浙南山区花椰菜主要病害与防治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南山区花椰菜主要病害与防治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南山区花椰菜主要病害与防治技术.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南山区花椰菜主要病害与防治技术泰顺县地处浙南山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态环境,夏季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十分有利于发展反季节无公害山地松花型花椰菜生产,可填补79月的淡季市场。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种植年限加长,花椰菜的病害也越来越重,主要病害为黑腐病、软腐病和菌核病,直接影响花椰菜的产量和品质,给花椰菜生产造成极大威胁。现将其症状与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黑腐病1.1发病症状黑腐病是黄单胞杆菌属细菌引起的维管束病害,它的主要特征是引起维管束坏死变黑。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危害花球。幼苗受害时,子叶呈水渍状并逐渐变褐枯萎,或蔓延至真叶,使叶片的叶脉呈长短不等的小条斑。成株期发病,自叶缘开始

2、向内形成“V”形黄褐色病斑,致病叶发黄,叶脉变黑,如病菌侵入茎部维管束,可引起植株萎蔫。花球受害,一般从花梗开始,最后小花球呈灰黑色干腐状。1.2发病条件病菌在种子和病残体上越冬。通过种子、种苗、肥料、昆虫、雨水和人为传播,从叶缘水孔或伤口侵入,随后进入维管束组织扩展而形成系统侵染。病菌生长发育适温2530,致死温度51,能耐干燥。高温高湿、连作地、害虫多、植株生长过旺或早衰等,有利于该病严重发生。2.软腐病2.1发病症状软腐病是由胡萝卜欧氏杆菌的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发病始于生长中后期,特别是花球形成增大期间,初期在外叶或花球茎部出现湿润状淡褐病斑,中下部包叶在中午似失水状萎蔫,初期早晚尚可恢

3、复,数天后不再恢复,病部开始腐烂,压之呈粘滑稀泥状;腐烂部位逐渐向上扩展,致使部分或整个花球软腐。腐烂组织会发出硫化氢的恶臭味。2.2发病条件病菌无明显越冬期,它的寄主十分广泛,我县一年四季都有该病菌的寄主,在田间可辗转传播。病菌通过灌溉水、耕作、施用带菌肥料及带菌昆虫(跳甲、小菜蛾等)传播,由植株表面伤口侵入,也可从幼苗根部侵入。与病源细菌的寄主连作或邻作,田间遗留的病残体多、地势低、土壤粘重、田间湿度大、害虫多、伤口多、管理粗放等均有利于细菌的侵染和发病。3菌核病3.1发病症状菌核病是由子囊菌亚门真菌核盘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茎基部、叶片及花球,当植株茎基部开始受害时,受害部的边缘先

4、呈不明显的水渍状褐色不规则病斑,然后慢慢软腐,生成白色或灰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并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至茎基部病斑环茎一周后,全株死亡;茎基部叶片或叶柄发病,而后蔓延至茎部,茎部病斑由褐色变白色或灰白色,病茎皮层腐烂,干枯后病组织表面纤维破裂成乱麻状,茎内中空长出白色菌丝并夹杂着黑色菌核、且往往伴随着软腐细菌,发出恶臭。3.2发病条件病菌以菌核在土壤、种子、病残体、堆肥中越冬或越夏。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子囊盘,盘中的孢子成熟后弹射出,随风传播,侵染植株。病菌的菌核萌发适温520,以15最适宜,相对湿度要求在70%以上,菌丝不耐干燥,相对湿度70%以下发病轻,低温高湿有利该病害发生。4防治方法花椰菜的

5、黑腐病、软腐病和菌核病均属侵染性病害,发病规律有共同特点。4.1综防措施选用抗病品种目前在我县高山地区以选用品质优、抗病性强的庆农60天、庆农65天、庆农70天、喜美60天、喜美65天等松花型品种为主。种子处理用10%盐水或10%20%硫酸铵水溶液漂除混杂在种子中的菌核,再用45%代森铵水剂300倍液或0.1%强氯精或200mg/L农用链霉素液浸种20min,然后洗净晾干播种。轮作换茬与非十字花科作物实行23年的轮作,最好实行水旱轮作,以减少田间的初侵染源。高畦栽培采用深沟高畦栽培,合理密植;雨后及时排水,防止土壤过涝、过旱,降低田间湿度,以控制病菌的繁殖和传播。加强管理适时播种,培育壮苗,大

6、田合理施肥,在施足基肥的同时,前期勤施追肥,促进长成健壮的株型,中后期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以提高抗病能力。防治传病害虫及时防治黄条跳甲、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蚜虫等害虫,以免传播病害,减少害虫伤口。清洁田园种前早翻深翻土地,整地晒田,减少菌源;生长期间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及病株,带出田园处理,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减少田间菌源。4.2药剂防治花椰菜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田间巡查,及时发现病害,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止病害蔓延,对已开始发病的菜株及周围的健株应重点喷施;选用对口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农药合理轮换,交替使用;科学混用,精确用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一般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25次;重病田视病情发展可适当增加喷药次数。黑腐病、软腐病均属细菌性病害,可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喷雾。菌核病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5%金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喷雾。重点喷施植株体的中下部与地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