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综合训练练习题(人教版).docx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2531804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27.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综合训练练习题(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综合训练练习题(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综合训练练习题(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综合训练练习题(人教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 光现象章节综合测试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1-2022学年适用于全国各市县人教版教材知识点习题定向攻克名师审核 无超纲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综合训练(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在岸上看见水中的“鱼” B.小孔成“像”C.水中的“月亮” D.雨后形成的“彩虹”2、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诗仙李白月下独酌诗中的两句。诗中的“三人”除作者本人外,另一“人”是明月,再一“人”为地面上的人影。从物理角度分析,地面上的人影

2、是由于A光的反射形成的 B光的折射形成的C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光的反射、折射共同形成的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 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B. 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C. 在颐和园内昆明湖的水中可看到十七孔桥的倒影D. 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翘4、图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5、下列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A. 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B. 物体在阳光下有影子C. 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 D.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弯折”6、如图所示的四种事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发生漫反射时,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光

3、从空气射人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平面镜可以成实像.8、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A.楼台倒影入池塘 B.风吹草低见牛羊C.潭清凝水浅 D.云生结海楼9、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 卓玛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2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4 mC. 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们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D. “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10、下面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是A小孔成像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B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没有光线

4、射入我们的眼晴C湖水中形成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D看水中的物体,看到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与镜面的夹角为35,则反射角为_如果入射光向法线靠拢10,则反射光与入射光之间的夹角为_2、通过下图的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1)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_;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则A为_光。(2)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光的热效应时,可以_,从而使它的示数变化更明显;实验表明_的热效应最大。3、 小明在湖边游玩时,看到了一些光现象 ( 1 )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是由于 _ 而形成的太阳 “像”;

5、 ( 2 )看到的湖水中游动的 “鱼”比其实际位置要 _ (选填 “深”或“浅”); ( 3 )湖中孔桥的 “倒影”,是由于光的 _ 而形成的像 4、观测日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简便方法:一是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太阳的像,这是利用_成像原理;图乙是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只留有小缝隙,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观察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_成像的原理。日食的形成可以用_来解释,此时太阳、地球、月球正好在同一直线上,处在中间位置的是_。5、月亮在河里倒影的“影”、立竿见影的“影”、雨过天晴后悬挂在天空的彩虹,分析它们的成因其原理不同,它们分别是

6、由于光的 、 和 引起的。6、如图所示,日晷是古代人用来测量 _ ( 选填 “ 时间 ” 或 “ 长度 ”) 的仪器,它是利用太阳光沿 _ 传播使晷针留下影子,通过影子的长短指向来测定的 7、 “双镜悬台,一女梳妆三对面;孤灯挂壁,两人作揖四低头”。这副对联上联中“三面”是由于光的 现象而形成的;而下联中“四低头”是由于光的 造成的。8、下列词句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_;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_;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_ (选填数字号码)。立竿见影;镜花水月;坐井观天;海市蜃楼;凿壁偷光;水中捞月;夕阳如血;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9、光在_物质中传播的路线是直的,但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

7、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_,光到达两种物质界面返回原物质中的现象就是_,进入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就是_。10、有一种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11所示当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入射角的大小为 ;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1、织女星与地球相距约2.61017m,则地球上看见织女星所发出的光传播了多少s,合多少年?2、如图所示,两等大的平面镜A、B直立在地面上,A、B高为0.95m,相距20cm有一细束激光与竖直方向成45角射到平面镜B的上边缘,经多次反射

8、后射到地面求:(1)激光束射到地面前,一共发生了几次反射?(2)投射到地面上的光点离A平面镜的距离四、实验探究(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是在探究光的传播规律所拍摄的一组图片,图片是在实验过程中改变入射方向依次拍摄的。实验用的主要器材是手电筒式激光源和半圆型透明玻璃砖。图中O点为半圆型透明玻璃砖的圆心,入射光线沿半径方向射向分界面MN。请你仔细观察图片中所显示的实验现象,回答以下问题:(1)当激光源发出的光沿法线方向射向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上时(即入射光线垂直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其传播方向 。(2)当光由玻璃斜射到玻璃与空气的分界面MN上时,在分界面同时产生的两种现象是 。(

9、3)比较甲、乙两图,你有哪些发现?把你的发现都写出来。(提示:可测量图中的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从各角的大小及变化情况、各线的位置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4)观察丙图,并与甲、乙两图进行比较,你有哪些联想或猜想?你会提出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把你的联想或猜想以及能够提出的问题写出来。2、冬天到了,小明发现大多数人都穿着深颜色衣服。请你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一个探究问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2、答案:C3、答案:C4、答案:C5、答案: B【解析】A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故B符合题意; C玻璃幕墙对阳光发

10、生镜面反射造成了“光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筷子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偏折,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符合题意。 6、答案:C7、答案:A8、答案: A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解析】A、“楼台倒影入池塘”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A符合题意;B、“风吹草低现牛羊”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池底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D、“云生结海楼”是海市蜃楼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通过诗句考查了

11、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折射现象,要注意区分。光沿直线传播,比如日食、影子、小孔成像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光的反射,平面镜反射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透镜成像、水看起来比实际要浅、海市蜃楼现象、彩虹等都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9、答案:C【解析】A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像距等于物距,所以镜中的像与镜子相距也为2m,所以镜中的像与她相距4 m,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们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镜面反射,故C错误,符合题意;D“海市蜃楼”是由于不均匀的大气使光发生了折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10、答案:B二、

12、填空题1、答:55 902、答案:(1)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 红 (2)将玻璃泡涂黑 红外线3、答案: 光沿直线传播 浅 反射 【详解】 ( 1 )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属于小孔成像,由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太阳的 “像” ( 2 )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穿过水面,此时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鱼的虚像,且虚像在实际鱼的上方,所以从岸边看到水中 “鱼”的位置比鱼实际位置要浅一些 ( 3 )湖中的孔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 4、答案:平面镜 小孔 光的直线传播 月亮 【详解】(1)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水面相当于

13、平面镜,太阳在水面成像,应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2)手指间的缝隙形成小孔,太阳经小孔在白纸上成像,应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3)(4)当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直线上,月球处在太阳和地球中间,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光,地球上的人看不到太阳便发生了日食现象。5、答:反射 直线传播 折射6、答案: 时间 直线 【详解】 12“ 日晷 ” 就是利用观察其日晷晷针的影子来判断时间的,由于是影子是由于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而形成的,故 “ 日晷 ” 是光沿直线传播原理来计量时间的。 7、答案:反射 直线传播8、答: 9、答:同一种;改变、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10、答:50、左三、计算题1、答

14、:27.5年2、答:(1)因为入射角也为45,故每反射一次,光线下移20cm 发生反射次数为n=95cm/20cm=4.75所以发生反射次数应为5次(2)第5次反射点距地面高度为h/=95cm20cm(51)=15cm.因此光的落地点距离B镜面为15cm,则距离A镜面为5cm四、实验探究1、答案:(1)不改变;(2)反射和折射现象;(3)入射角越大,反射角、折射角也越大;反射角与入射角总相等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总在法线的两侧;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总在法线的两侧;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总在界面的同侧;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总在界面的两侧。(4)丙中为什么没有了折射光线?丙中的折射光线到哪儿去了?入射角再大些时,会有折射光线吗?入射角再小些时,会有折射光线吗?入射角多大时无折射光线?丙中为什么反射光线比甲、乙的强?2、答案:物体的颜色越深,吸热能力是否越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