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新课标)2021-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单元学习小结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2.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2523969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新课标)2021-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单元学习小结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步步高】(新课标)2021-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单元学习小结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步步高】(新课标)2021-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单元学习小结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新课标)2021-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单元学习小结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2.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元学习小结一、全面把握两次工业革命比较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标志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电力的广泛应用主要特点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生产力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动力蒸汽动力电力能源煤电、石油新兴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采煤业、纺织、冶金、铁路等石油开采业、石化工业、化学工业、钢铁工业等经济结构由农业国转到工业国(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得到发展交通工具火车、汽轮汽车、飞机生产组织形式以工厂制为组织形式以垄断(大企业)为组织形式主要方式以输出商品为主以输出资本为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最终形成二、全面理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解体鸦

2、片战争后,我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1解体的原因:(1)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及缓慢发展。(2)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是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3)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小农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2解体的表现:(1)“耕”与“织”分离。鸦片战争后,洋纱取代土纱,加剧了这个分离过程。(2)一些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沦为雇佣工人。(3)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进一步商品化,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4)小农经济解体的速度和程度,在各地发展不平衡。3解体

3、的影响:(1)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商品市场、自由劳动力和资金条件。(2)有利于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3)从根本上冲击着封建制度。(4)逐渐使中国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三、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1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1)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不断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2)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3)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

4、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4)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2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先天不足。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金、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3)后天畸形。民族工业的投资方向和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1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

5、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A从封闭走向开放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C从分散走向整体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218世纪,三角贸易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对其表述正确的是()3下图显示了英国1801年、1851年、1901年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连年歉收 B海外殖民掠夺C奢侈享乐风尚 D工业革命影响4民国初期(19121919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A化工业、皮革业 B卷烟业、石油加工业C钢铁业、汽车业 D纺织业、面粉业5右图取自1884年的点石斋画报,它描绘了当时上海妇女打落袋的情景。能全面描述画面的选项是()近代上海多新闻,

6、中西文明汇申城三寸金莲爱娱乐,挥杆击球来健身明眸皓腕携幼儿,发髻宽袖显身份巾帼解放新主张,民主科学风气生A BC D6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有()促进了人口流动、信息交流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减缓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A BC D题号123456答案7.在高中学习阶段,历史老师指导同学们结合课本知识,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主题,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小雯同学首先结合课题,从学校图书馆和网上收集到了两组相关图片。材料一 清末男装中山装图一 旧式婚礼文明婚礼 图二小华同学对陆路交通工具的变迁情有独钟,也将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

7、材料与大家共享。材料二轿子马车汽车火车 磁悬浮列车材料三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请回答:(1)材料一中两组图片反映了社会生活变迁的哪两个方面?(2)小雯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采用了什么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你对此还有什么好的建议?(3)观察材料二,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什么进步之处?(4)根据材料三,归纳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答案解析】强化

8、训练1C根据时间判断可知是新航路开辟前后。新航路开辟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是由分散走向整体,世界联系加强。2A依据所学知识,三角贸易的起点是欧洲,然后到非洲,接着是美洲,最后再回到欧洲。3D结合题干中的时间和产业结构变化分析,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所占比重上升,显然与工业革命有关。A、B、C三项与产业结构变化关系不大,故选D项。4D民国初期,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纺织业、面粉业。5B图片反映了当时上海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均符合题意。而只能出现在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因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就是民主与科学,运动带来了人们思想的极大解放。6A轮船、火车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7(1)服饰(或服装);婚姻礼俗。(2)通过图书馆收集资料;通过互联网收集资料;分类比较的方式。还可以通过调查、采访、分析比较等方式。(3)交通运输更为便捷;更有利于国计民生;速度更快;运力更大;费用更低廉等。(4)积极影响:进一步打破了封闭式的自然经济的束缚;加强了各地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促进了先进观念、知识技术等传播;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化进程。解析第(1)问要从大领域角度去考虑;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学习的实践能力;第(3)问要从多角度分析;第(4)问要注意从中国近代化的表现上去联系分析。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