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法律基础知识小条 .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32522653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法律基础知识小条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法律基础知识小条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法律基础知识小条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法律基础知识小条 .pdf(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 它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是人们行为的法律准则 . 我国建国后先后于 (1954 年.1975 年.1978 年.1982 年) 颁布四部宪法,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 基本人权(基本权利)是指由宪法赋予并保障的公民权利, 它是一个公民起码应享有的权利,是其他法律规定公民权利的依据, 也是公民行使其它权力的基础. 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系(表)包括: 平等权 . 政治权利和自由( 1.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 表现权 :言论. 出版. 集会. 结社 . 游行. 示威权), 宗教信仰自由 . 人身自由 ( 人身自由权 . 住宅不受侵犯权 .

2、人格尊严权 .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 .). 社会经济权利 ( 财产权 . 劳动权 . 劳动者休息权 . 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 . 获得物质帮助权 . 受教育权 .) 、获得权利救济的权力 .( 申诉. 控告. 取得国家赔偿权. 取得国家补偿权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国家最高权力. 我国的法律体系(表)包括: 法律形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 、制定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都属于行政机关)、效力等级(最高、次于宪法、次于法律) 。依法行政原则包括( 行政合法性原则 和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赔偿 是国家行政机关及

3、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时,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伤害,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之间、 法人之间以及自然人和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 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 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止于自然死亡。在法律上,死亡分为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两种。自然人按其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范围:年满18 周岁的成年人; 16 周岁以上不满 18 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视为完全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人, 也称准治产人。 行为能力: 可以自主的进行民事活动)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范围:10 周岁

4、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行为能力可以进行与他们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其法定代表人同意)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范围:不满10 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行为能力:民事活动均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三类。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第一,依法成立;第二,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第三,有自己的名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1 页,共 4 页 - - - - - - - - - 称、组织机构和场所;第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民事权利主要包括 ( 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和人身权)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 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 的权力。占有可以分为 ( 所有人的占有 和非所有人的占有 )。非法占有又可以分为 ( 善意占有 和恶意占有 ) 两种。收益又称孳息,包括 天然孳息 (家禽下蛋、生仔和结果)和法定孳息 (银行利息和租金)两种。处分是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在事实上和法律上的最终处置。不当得利 是指没有法律或合同上的根据取得利益而使他人受到损失的事实。无因管理 是指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为

6、避免他人利益受到损失而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行为。侵权行为 是指侵害他人财产或人身权利的不法行为。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法排除了对 (婚姻、收养和监护 ) 等身份合同的调整。合同的特征 :一是合同的当事人必须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二是和同事当事人之间在自愿基础上达成的协议;三是合同的内容是有关设立、变更、终止债权债务关系的规定。合同的设定包括 (要约和承诺 ) 两个阶段。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完全一致。合同担保的形式主要有 (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 五种。抵押是指一方当事人或者第三人用自己特定的财产向对方当事人保证履行合同义务

7、的一种担保形式。质押是指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利凭证移交对方当事人占有,作为合同的担保的一种方式。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而由被代理人承担所产生民事权利义务后果的法律制度。按照代理权差产生的根据不同,代理可以分为( 委托代理、法定代理、指定代理) 三种。( 婚姻登记、立遗嘱、撰稿、演讲等) ,被代理人无权进行的行为,不能代理。免除民事责任的情形主要有( 不可抗力、受害人自身的过错、正当防卫、紧急避险) 。构成产品质量法律责任的条件:1、行为主体是产品的生产者、 销售者以及其他对产品质量负有直接责任的人; 2、产品存在缺陷; 3、存在损

8、害事实,既造成人身、他人财产的损害;4、产品缺陷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未满( 16 周岁) 的未成年人也不适用劳动法。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 - 劳动合同: 是劳动者与用人劳动单位之间用来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劳动合同除具有一般合同的特征外,还有其独特的特征:1、劳动合同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式用人单位。 2、劳动合同的客体是劳动行为。3、劳动合同的内容是明确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

9、 4、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形式。劳动者欲解除合同,应当(提前 30 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我国处理劳动争议的程序为(协商、调节、仲裁和诉讼)四个阶段。(仲裁解决) 是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刑法是规定 ( 犯罪 与刑罚) 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三大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行相当原则)。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惩罚的行为。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2、犯罪是违反刑法规范的行为,具有形式违法性;3、犯罪是依法应该受到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犯罪构成

10、 ,是指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确定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系列要件的整体。犯罪的成立须同时具备四个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 :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合法利益。犯罪客观方面 :是指犯罪的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具体要件。犯罪主体: 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我国刑法规定:已满 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犯罪主观方面 :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所实施犯罪行为及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包括罪过(故意、过失)犯罪的动机和目的等因素。犯罪故意

11、: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故意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正当防卫: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免受侵害而实行防卫。2、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行为实行防卫。3、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行防卫。4、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防卫。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12、-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 - - - - - - - - - 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伤害。紧急避险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较小的合法权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犯罪未遂 :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行为。犯罪中止 :是指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行为。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其基本特征是:1、必须是两个以上自然人或者单位。2、必须共同侵犯同一犯罪客体。3、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13、。4、必须有共同犯罪的故意。我国刑法把共同犯罪人分为( 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 。我国刑法规定 , 刑罚分为 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有 管制、拘役、无期徒刑和死刑 。 附加刑有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管制是最轻的一种主刑。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 个月以上 15 年以下 。累犯是指因犯罪受过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法定时间内又犯特定之新罪的犯罪分子。数罪并罚 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或者判决宣告以后但刑罚执行完毕以前,一人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然后按照法定的原则和方法,酌情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的一种刑罚制度。诉讼是人类社会制止和解决社会冲突的主要手段。诉讼可以分为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中级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法院管辖的案件。民事诉讼法第 22 条规定: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 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