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docx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2514945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说“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细说“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说“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说“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细说“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与“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相关的考题是每年中考必考知识点,作为考查概念的主要内容,“物质的变化”多为选择题,且一般出现在试卷的前几道题,对“物质的性质”的考查,命题形式主要有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等题型。这部分考题往往提供典型事实,判断发生变化的类型,或将物质的用途与所体现的性质相结合综合考查。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特做如下梳理: 一、基本概念及概念解读 1.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从宏观看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从微观看构成物质的粒子是

2、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或构成物质的粒子没有变化,就是物理变化,否则就是化学变化,而伴随变化产生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只能作为判断的辅助依据,而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标准。 初学者往往错误地认为“冰融化成水”是化学变化,原因是他们认为固态冰和液态水是两种物质,同学们应该注意,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就其本质而言,仍属同一种物质,“冰融化成水”的本质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但构成水的粒子(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所以“冰融化成水”属于物理变化。 2.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

3、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辨析: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一定要抓住“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这个特点。化学性质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通俗地讲,化学性质一定要通过物质的“牺牲”才能表现出来,比如说镁具有“可燃性”这一化学性质的得出,要通过燃烧镁来获得,而“物理性质”的得出则不需要物质的“牺牲”表现出来,它可能通过人的感观和一些物理测量手段来获得,如可通过人的视觉知道物质的颜色、状态,通过嗅觉知道物质的气味,通过简单的

4、物理测量手段测得物质的熔点、沸点及密度等物理性质。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描述上是不同的,描述物质的性质时有“可以不可以”“能不能”“容易不易”等字词。如:“镁能燃烧”描述的是镁的化学性质,而“镁燃烧”则描述的是镁的化学变化;“冰融化成水”描述的是水的物理变化,而“冰能融化成水”描述的是水的物理性质。 二、命题趋势 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们熟悉的自然现象,联系典型的科技、新闻热

5、点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及其相互联系和区别;根据题给新信息,分析归纳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成为中考命题热点之一。近年来,从宏观、微观角度对题给物质的变化或性质进行描述或做出解释的简答题增多,估计也会成为今后中考命题的热点。 三、误区扫描 1.物质颜色有变化,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吗? 答:不一定。 物质颜色有变化有两类情况,如无色的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将三种基色的油漆以一定比例调配成各种不同的颜色,均属于物理变化;而铜绿加热由绿色变为黑色,则属于化学变化。 2.元素种类不变化,就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吗? 答:不一定。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的种类是发生变化的

6、,而元素种类是不发生变化的,如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变为金刚石,金刚石和石墨虽均由碳元素组成,但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是一个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冰融化成水”前后元素的种类也没有发生变化,但它属于物理变化。所以变化前后如果元素种类没有变化,则不能判定物质的变化类型。如果变化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变化,如“原子核的聚变或裂变”则属于较为复杂的物理变化,初中一般不涉及此内容。 3.有发光、放热的现象产生,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吗? 答:不一定。 发光、放热现象虽然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变化,但有这一现象的并不一定就是化学变化。如电灯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 4.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7、? 答:不一定。 爆炸也可分为两类:如是燃烧引起的爆炸属于化学变化,而像蒸汽锅炉爆炸、汽车轮胎爆炸,因无新物质生成,则属于物理变化。 四、典型例题 1.(2011泰州)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百炼成钢B.风吹草动 C.玉石摔碎D.滴水成冰 2.(2011四川广安)下列诗词句或典故描述的主要是物理变化的是() A.水滴石穿,金石可镂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2011山东临沂)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 A.石蜡融化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 4.(201

8、1广西省桂林市)塑化剂是塑料软化剂,被禁止添加在食品里。塑化剂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黏稠液体B.熔点-50 C.有慢性毒性D.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5.(2011江苏淮安)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食物腐败 C.矿石粉碎D.酒精挥发 6.(2011上海)常见的实验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活性炭吸附墨水中的色素 B.氢气燃烧 C.无水硫酸铜检验水 D.稀硫酸除铁锈 7.(2011山东临沂)食品保鲜的措施有添加防腐剂、充填气体、放置干燥剂和脱氧剂等。根据物质的性质选用合适的物质用于食品保鲜,对于保证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1)氮气是常用的充填气体。你认为选用氮气的主要原因是。 (2)生石灰是常用的干燥剂。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选用生石灰的原因。 参考答案 1.A2.A3.B4.C5.B6.A 7.(1)化学性质不活泼 (2)CaO+H2O=Ca(OH)2 第 7 页 共 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