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7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真题体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2505622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7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真题体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2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7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真题体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7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真题体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7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真题体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7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真题体验 新人教版必修31.(2014山东文综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从所给材料分析,孔子兴办私学,不分贵贱招收学生,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也就是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答案为A项。根据所学知识,教育与瓦解宗法分封制没有必然联系,而且,在春秋战国初期,宗法分封制就已经瓦解,排除B项。C项和D项在所给材料

2、中没有体现,排除C、D两项。2(2014海南历史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C推行礼乐仁政D实行严刑峻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以及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君上之于民也 ”说明君主集权,“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说明对人民统治的严苛,属于法家思想,故D项正确。A属于道家思想;B材料中没有提及;C属于儒家思想。均不符合题意。3(2014全国新课标文综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

3、,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秦朝与西晋法律的差别说明在西晋的时候,养子视同亲子,同样受到儒家伦理道德的约束,说明这一时期儒家伦理道德得到进一步强化。故应选D项。4(2014江苏历史1)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答案B解析民贵君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而董仲舒的“屈民以伸君”显然是注重君主,违背了原始儒家的民

4、本思想,故选B项。 5(2014海南历史2)“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A礼制观念淡化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C崇尚法家思想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思想)以及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从“礼、刑,相为表里者也”说明该思想是儒法两家思想的结合,故B项正确;材料主张礼法并用,说明A项错误;依据“相为表里者也”说明不单独崇尚法家思想,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意思相反。6(2013福建文综14)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

5、,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本题以春秋繁露的新材料为切入点,考查董仲舒的儒家思想。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内涵。春秋繁露是董仲舒改造儒学的经典著作,核心内容是富不可骄、贫不至于忧生存。与“强制去富”“劫富”无关,故排除B、D项;材料内容从两方面阐释,不仅仅是济贫问题,故排除C项。7(2013重庆文综1)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A韩非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

6、董仲舒的儒学思想。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从题干可知,该学者的理论主张是阴明五行、“天人感应”,目的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统治,选项A韩非子尽管维护君主专制,但他的思想没有“阴阳五行”和“天人合一”的理论成分;B孟子不符合题干要求;D朱熹利用理学体系维护君主专制,但也没有神化专制的理论,C董仲舒吸收道家和阴阳家的思想利用“阴阳五行”和“天人合一”的理论,神化皇权维护君主专制统治。8(2012山东文综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答案D解析本题直接引用战国时期某学派的观点,考查学生对解读材料并据此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考点为百家争鸣。解题关键是把握这一学派观点中的几个特点:注重实践、反对贵族、轻视商人和学者,符合这几个特点的学派是法家。-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