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广东专用)2021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课时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2498756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学案】(广东专用)2021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课时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金版学案】(广东专用)2021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课时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版学案】(广东专用)2021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课时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学案】(广东专用)2021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课时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新人教版必修2.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课时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 1(2014乌鲁木齐市一诊)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说:“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挽救地走向灭亡和衰落。”对于中国来说,这种“割断”的出现是由于()A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C资产阶级发起了实业救国运动D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的挤压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导致中国传统的小农业逐渐与家庭手工业分离,并且不断商品化,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故A项正确。答案:A2史载:“佛山针行向称大宗

2、,佣工仰食以千万计。自有洋针,而离散殆尽矣。”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C自然经济的不断解体 D国人媚外的思想作祟解析:“自有洋针,而离散殆尽矣”说明由于洋针的传入导致中国传统针行的瓦解,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故B项正确。答案:B3(2015贵阳市摸底考)下表为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丝、茶出口简表。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农业生产转而种桑养茶。这一现象反映了()年份品名18431855茶1 300多万斤8 400多万斤丝1 000多包5 600多包A.农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中国出口贸易占优势地位C农产

3、品商品化程度日益加深D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解析:本题考查图表解读能力。从材料和表格都可得出农产品大量出口成为商品,故C项正确。答案:C4(2014黄山市质检)鸦片战争后“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广大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B传统农业和工业遭到严重破坏C外国商品倾销内地拥有免税优势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解析: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同时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中国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D项正确。

4、答案:D5(2014保定市二模)光绪年间,江南商埠繁盛,运河轮舶通航,农民在秋收完毕时“相率南下,麇集各埠,力食致饱,麦熟乃返,勤朴者归有余资”。这反映的实质是()A交通方式的改变B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C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D中国社会产生崇洋风气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能力。材料大致的意思是江南开埠的通商口岸城市日渐繁盛,吸引另外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农活完毕后,到城市务工,这实质上说明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故B项正确。答案:B6(2015皖南八校联考)“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外轮得行驶中国领海,根据天津条约,外轮得行驶长江。商旅乐其便捷,趋之若鹜,于是内江外海之利尽为之占。”下列有利于改

5、变这一现象的事件是()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C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 D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解析:根据材料“外轮得行驶”“内江外海之利尽为之占”可以看出列强通过近代航运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而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中国近代航运达到了分洋利的效果,抵制了外国侵略,故B项正确。答案:B7(2014威海市一模)下表是19世纪7090年代清政府投资的基本状况,这些投资()类别工矿、纺织铁路运输数量18个364千米投资额1 546万元1 251万元A.是清政府“求富”的重要途径B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途径C遏止了列强的经济侵略D使民族工业迎来了春天解析:据“19世纪7090年代”判断

6、属于清政府在洋务运动的投资,“工矿、纺织”和“铁路”为民用企业,属于清政府“求富”范畴,故A项正确。答案:A8(2014兰州市一诊)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励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A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B爵位制度因时而变C统治者重视洋务运动 D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解析:“中兴名臣仅赏侯爵”“ 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励创办实业之工商”反映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故A项正确。答案:A9(2014延边市质检)下表反映了18441863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情况。年份船只数广州上海吨

7、数广州上海184430644142 0998 5841849331133142 35752 5471855437157 19118638673 400300 500964 309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鸦片战争后()A中国外贸中心逐步转移 B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 D广州经济发展趋于停滞解析:题干数据反映的是近代中国广州与上海一埠外国船只和吨位的变化,从数据分析来看,上海到埠船只和吨位逐渐增加并赶超了广州,说明中国外贸中心逐步转移,故A项正确。答案:A10(2014黄山市质检)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对图表反映变化趋势解读正确的是()年份城镇人口(

8、万人)农村人口(万人)16203001 70018507202 880A.该地区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B受益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工业革命推动人口结构变化D城市经济规模不断发展扩大解析:据材料数据可知城镇人口无论绝对值还是相对比例,均提升,故推知城市经济规模扩大,D项正确。答案:D11(2014北京市西城区一模)下图可用来说明的主题有()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地区差异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诞生的原因近代中国工业的合理布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造成的危害A B C 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沿江交通比较便利的大城市,正确,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有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9、它们分布的地区都是西方列强侵略较早的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确;图片反映的是列强侵略客观上对中国的近代工业所起的促进作用,错误,故选B项。答案:B12(2015肇庆市一模)右图是一位晚清乡村知识分子在1893年的日记,这说明了当时()A“开眼看世界”得到广泛认同B传统抑商观念趋于弱化C作者认同实业救国思潮D民族工业迎来黄金时期解析:从材料“视读书甚轻,视为商甚重”、“甚且有既游庠序,竟弃儒而就商者”等信息可以判断传统抑商观念趋于弱化,故B项正确。答案:B13(2013浙江文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

10、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材料二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问题:(1)阅读材料一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

11、(2)阅读材料二,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解析:第(1)问要求结合诗歌和时代大背景来分析经济变动,要注意材料中的时间限定“1840年后”。鸦片战争后,江南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强。第(2)问要求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对西方扩张所带来的破坏性与建设性的双重作用进行辩证分析。答案:(1)变动: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2)影响: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但使原有经济结构遭到破坏后,社会经济出现新成分;洋务企业、民

12、族资本企业创办,民族工业兴起;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市场。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十九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以炮舰打开中国的大门。此后,中国于十九世纪后半期创建新式工业。当时,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棉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当时洋务派所说的“机器矿路”。“机”主要指兵器,“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指铁路。为了制造“机”“船”,修筑铁路,钢铁的生产也突出出来。这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都是追赶时代的。董志凯从“机船矿路”到“瓶颈产业”中国百年投资结构之联想材料二李鸿章所以为一世俗儒所唾骂者以洋务,其所以为一世鄙夫所趋重者亦以洋务,吾之所以重李责李而为李惜者亦以洋务。

13、谓李鸿章不知洋务乎?中国洋务人士,吾未见有其比也。谓李鸿章真知洋务乎?何以他国以洋务兴,而吾国以洋务衰也?吾一言以断之,则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工业兴起的背景及其早期的发展特点。(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你如何看待李鸿章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结合中国近代史开端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以及最早创办近代工业的洋务运动概括背景;第二小问从材料一概括出近代工业的特点。第(2)问的第一小问,从材料可概括的观点是批评李鸿章不懂得国家强大的根本所在;第二小问,结合史实根据洋务运动的评价作答。答案:(1)背景:工业革命的扩展;鸦片战争的影响;洋务运动的兴起。特点:主要发展重工业;设备、技术等严重依赖外国。(2)观点:肯定李鸿章从事的洋务活动,批评李鸿章不懂得国家强大的根本所在。看待:当中国面临千年变局,李鸿章力图维护国家统治,主张学习西方,冲击保守观念;从事洋务实践,培养现代人才,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促进国防近代化;顺应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需要,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李鸿章作为传统体制下的官僚,不能挑战专制体制、在政治制度改革上有所作为;新政欲强国而不欲富民,只把洋务当成巩固统治的筹码;加之社会上旧观念、旧习气的破坏,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