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版资料如何预防小学生心理问题(1).docx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2462730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美版资料如何预防小学生心理问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完美版资料如何预防小学生心理问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美版资料如何预防小学生心理问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美版资料如何预防小学生心理问题(1).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如何预防小学生心理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而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和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具有稳定的情感;2、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3、具有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多种心理特点;4、智力正常;5、意志力发展好,自控力较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而我们身边的孩子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心理问题:1.自闭症:典型自闭症的孩子,目光与言行都不与人接触,缺乏与同龄人交往的兴趣和实际行动,常使自己活在自我的世界里,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遇到不愉快或受到伤害时也不会向他人寻求安慰。2.多动症:我一直对活动量过大的孩子感到头疼。因为要让他们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简直比登天

2、还难,他们经常因为上课时注意不集中,做小动作或影响别人而受到批评。放学后他们也到处乱跑,想干什么马上就干什么,在家里翻箱倒柜,对自己的玩具、学习用品毫不爱惜。3、易愤怒:学校中经常看到部分学生因为一句话或一个小碰撞而大发脾气、激烈争吵甚至大打出手。生气、发怒是人的正常情绪,适度发怒可以宣泄内心的委屈和积虑,利于健康,但是愤怒过度和容易暴怒就是一种危害健康的心理疾病了。4、厌学与逃学:这些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教师也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学校应该采取的策略学校若通过各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教育活动,而且

3、遵循教育规律,方法得当,小学生就会健康成长。1,给学生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人都喜欢轻松,在轻松的环境中,可以放下心中的防御,在一定的时候也会流露出真实情感,思维也会更加自由、活跃。特别是在课堂上,老师发挥主导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讨论,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地位,形成和谐,求知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快乐、自由的环境中感受、学习、思考,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的主动性。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语文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科学家,爱国人士,他们的事迹,高尚品格会对学生产生非常大的积

4、极影响。3,学校应建立心理辅导站。主要是对一些心理偏常的学生进行诊断和鉴别,针对他们的认识、情绪、意志行为、人格、性心理障碍进行疏导、调整和矫正,对学生常见的心理疾患进行必要的治疗,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4,心理辅导专题讲座。可结合形势,针对学生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辅导。讲座既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保健、心理卫生方面的专题教育,又要对个别学生进行自我解脱教育,帮助他们消除焦虑、苦闷、烦躁的心理。从形式上看,既可作综合性的专题报告,又可作个案专题讲座。5,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心理档案即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历史或现状记录下来,存入档案中,以便

5、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应将特殊的案例整理出来,以便对全体学生进行个案教育。6、环境渲染。环境渲染法主要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它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一种辅助方法。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多项课外活动,寓心理教育于活动中。比如经常进行心理健康专题广播,通过学校广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以提高全校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和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能力;还可通过广播公开解答一些学生提出的各类心理问题,这种方式影响大,效率好;还可以进行板报宣传,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还可以通过文艺、体育活动,郊游,社会

6、调查活动等形式,调节学生紧张的情绪,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二、家庭社会应采取的策略家庭教育其实是学生接受的最普遍最直接的教育,父母的影响能改变孩子的一生。为人父母者,都期望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培养成具有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能够立足社会,获得发展,为社会做出大的贡献,过高质量的生活,幸福地度过一生。所以在防治学生的心理问题上,家长们不防从以下几点着手:(一)重视人格影响与人格培养家长在完善自身人格修养的同时,要把家庭教育的重心放在对孩子的人格教育培养上。人格在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家庭对孩子的人格教育,有独特的优势。其次是培养孩子的能力,保证孩子的健康。(二)情感与

7、理智结合理智的家长教育孩子总是思考在先,避免随意性,避免信口开河,避免随便动怒。爱孩子,应该注意表现的分寸。教育理智,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家庭教育科学知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克服娇惯与溺爱,克服盲目的严格与严厉,克服各种非理智行为。(三)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教育的实效性,在于引发孩子进行自我教育。尊重,培养自尊;自尊,产生自信。孩子有了自尊,才能自觉的进行自我教育。许多孩子在家长的眼里没有自尊,于是没有了“要强”的动力,自暴自弃就成了必然趋势。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就要让孩子成为家庭中一个平等的成员。家长要处理好自身的多种角色关系。从亲情角度说,是孩子的父母;从教育角度说,是孩子人生的导师;从家庭活动

8、角度说,父母与孩子都是平等的参与者;从游乐的角度说,是孩子的玩伴;从学习的角度说,是孩子的学友、诤友;从家庭民主角度说,父母与孩子是互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关系。(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精神环境,指家庭的精神生活。一个充满爱心、互相体贴、人际关系和谐的家庭,使孩子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家庭的学习气氛浓厚,精神生活充实、品味高雅,能促进孩子渴望求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有的家庭家长失于规范,嗜好不良,甚至低级趣味,玩物丧志,只能在孩子的精神世界里,埋下不良的种子。家庭物质环境,指家庭的物质生活。要尽量为孩子创造简朴的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有人讲,“再富不能富孩子”是很有道理的。现代的“纨

9、绔子弟”,是家长不能正确处理孩子的“物质环境”造成的。(五)学会欣赏与激励,学会批评与惩罚孩子都有成就动机,你肯定他的一点成绩,他心里会产生新的成就动机,小的成绩会逐渐变成大的成绩。这就是激励的作用。孩子也需要批评与惩罚。批评、惩罚也是教育。问题是如何进行易于孩子接受,引起反思的批评。家长要学会和风细雨、寓贬于褒、充满期待、同心同理式的批评,而且要与孩子共同讨论克服缺点、改正错误的措施;坚决避免劈头盖脸、暴风骤雨、讽刺挖苦、随便揭短式的批评。(六)协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作为家长,应该主动地与学校配合,不断了解学校教育的计划与要求,特别是班级的教育计划与要求,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平时,应利用多种方式与班主任、课任教师交流沟通,按时参加家长会和家长学校的学习。凡是需要家长参与孩子所在班级活动、需要家长为班集体出一把力的时候,一定抱积极热情的态度。都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不要让心理问题成为妨碍学生健康成长的绊脚石,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关心、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充分、健康地发展,还给阅读(1)|评论(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