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社会冲突的新视角_边界冲突知识 .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32427069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0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社会冲突的新视角_边界冲突知识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社会冲突的新视角_边界冲突知识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社会冲突的新视角_边界冲突知识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社会冲突的新视角_边界冲突知识 .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4年第10期No. 10 ,2004学 术探索AcademicExploration2004年10月Oct.,2004 收稿日期:2004 - 08 - 17 作者简介:李 琼(1978) ,女,上海大学社会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社会学。在现实社会中,社会冲突有着多种多样的现象形态,包括社会成员之间的冲突、 社会组织(法人)之间的冲突、社会成员与社会组织的冲突、 社会个体(含个人和组织)与社会整体(含利益集团和国家)的冲突、 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 利益集团与国家的冲突等等,本文将它们统称为各个社会主体之间的冲突。社会冲突的新视角:边界冲突李 琼(上海大学 社会学系,上海 200436

2、)摘要:社会冲突是重要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学研究的基础范畴。本文在社会冲突理论发展的研究框架下,提出“边界冲突”的分析概念,探讨边界冲突的基本特征和类型,试图以冲突着的边界为理论新视角对社会冲突问题展开进一步研究。关键词:边界;冲突中图分类号:C91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 - 723X(2004)10 - 0067 - 06一 、 特定的语境与涵义随着我国社会转型中的结构转换和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社会资源分配方式和利益格局的变更 ,社会阶层的进一步分化,社会心态与价值观的多元化 ,以及人口超载和人均资源相对匮乏等特点 ,使各类的社会冲突和摩擦现象相应明显和突出 ,成为我国社会发展

3、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系统梳理社会冲突理论基本原理和分析我国社会中的社会冲突及其对策后,我们发现,目前学者们对于利益、 权力 、 权利 、 组织 、 制度等要素与社会冲突之关系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观点1。面对这个矛盾,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它们与社会冲突的关系:它们分别对社会冲突有何具体影响 ;社会冲突的功能和特点对组织、 制度的效应和影响 ;哪些因素影响到社会组织、 制度重建的类型和特征;如何用制度化手段调整日趋表面化的社会冲突。因此 ,论证社会冲突发生的场域 ,设计一些可能控制社会冲突的方式与手段,便成为一种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有益尝试。边界即事物的边缘、 界线 ,是一事物区别其它事物的分界线。系

4、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着边界,子系统与整体系统之间存在着边界,一个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存在着边界,不同质的结构、功能或行为的集合之间也存在着边界。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边界的,突破边界就会使该事物发生质变。因而 ,本文所指的边界,既是区分各社会主体之间的一定界限,又是它们相互作用的重要中介环节,是一定时期内各社会主体交互作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活动范围和领域。只有社会各组成要素不断相互作用的条件下,社会系统才可能形成其一定的自组织演化过程,进而调整其结构、 发挥其功能。因此 ,边界也突出地体现着各社会主体的复杂性特征,以及社会系统与环境间关系的复杂性特征。划分边界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作为一定自组织系

5、统的对象,它的内部条件、 外部条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据此掌握它们演化的机制、过程与趋势 。边界的确定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往往在宏观上是相对确定的,而在微观上是相对不确定的 。这既体现着构成边界的机制的复杂性 ,又造成了人们认识边界的困难。系统能够在一定时 、 空范围内输入什么、 输出什么,关键取决于系统与其外界环境之间在不同调整、 控制范围内各自在调整、 控制能力等方面的对比关系。这种渗透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变化着的对比关系 ,实际上决定着系统的整体调控作用范围的一定限度的变化,即决定着其边界的变化。这些变化亦真实地标志着上述两者作用范围的相对界限,成为上述二者相互作用过程的直接中介环节

6、 。那么 ,社会冲突是否发生在某种特定的边界情境或状态中?第一 ,随着社会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结构的内部边界关系的变化,组织原有边界必须相应地作出调整与突破。因而 ,各社会主体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第二 ,由于在边界内不仅可能引进新的要素,而且可能引进新的结合规76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 则 。因而 ,它不是一条清晰的曲线,而是一个动态的空间,加之相互间边界空间的模糊性,各社会主体之间才会产生社会冲

7、突和紧张。第三 ,社会冲突既有正功能也有负功能,实际上在正功能与负功能之间( 显功能与潜功能之间) 存有一道“边界线” ,一旦越出或超越此范围,正功能就可能转向负功能( 当然通过引导和“矫正” ,负功能也可能转为正功能) ,整个群体性质则发生变化。社会冲突的深层次原因是“越界”, “边界冲突” 由此产生 。边界冲突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差异性 。边界就是讲求差异,我们可以用一条斜线“ ” 来代表边界,以示边界两边各有一种情境存在的状态,哪里有质的差异哪里就有边界出现 。由于任何两者之间都有可能产生差异、 分歧和冲突 ,社会冲突通过主体的实践而发生,其所以发生是由于有差异和分歧,行

8、动是意见有差异和分歧的人们的集体选择。差异主要存在于利益集团与政府之间、 市场与政府之间、 各利益集团之间 ,表现为边界冲突的一方依据一定的规范或理由公开或私下、 直接或间接要求对方修正某一观点或某一行为,边界冲突的另一方则依据不同的规范或同一规范的不同理解实行反批评。边界冲突双方都坚持己方观点的正确性,并以此为出发点建构自己的策略。差异性组成的联合体在结合或摩擦时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事实上这种能量的产生不是由不同的组织在联合时聚放的,而是由构成组织的人所形成的差异性理念在聚合时形成自己的理念并转变成集体的行动所聚放的。正因为如此,将群体差异性、 社会多样性及其他分散的亚系统综合进一个平衡性的

9、、 整合性的、 功能性的整体,现代社会冲突主体如何完成这种综合和整合?边界承担着艰巨的任务和巨大的功能,即恰到好处地完成冲突边界两边的信息,有效地 、 及时地控制边界两边的冲突能量的释放和流动,为决策系统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21变动性 。由于各社会主体与环境都处在不断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因此 ,各社会主体的活动边界也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 弹性的 ,它的扩展需要有一个发展过程。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更替,它始终处于动态演变过程中,是连续区间且无固定边界,对于许多复杂的组织系统而言 ,其边界有可能会变得极其复杂。有的时候边界是模糊的,相对不确定的;有的时候边界本身也可能会有层次性;有的时候甚

10、至还可能出现分形特征。只是不同社会主体的边界各有其特点 ,有的模糊,有的清晰;有的规则,有的不规则 。边界冲突不断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边界线不清楚,处于模糊的状态。由于边界可能不断地变化,穿越边界往往终究不完全是某个体的事情 。因此 ,当某冲突主体跨越某种社会分界线时,边界冲突就将产生,新的集团便会形成,并且由此明确他们之共有某种与众不同的性质。31 互动性 。边界冲突具有交叉渗透的相互作用性 ,冲突不是单方面的行为。在冲突局面中,冲突各方的行为具有明显的针对性,一方的敌对性行为会引起对方形式不同的敌意性反应。冲突的复杂性是由各冲突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产生的,而这种相互作用关系最集中地体现

11、在边界上 。因此 ,必须以边界研究为中心。由于各主体之间会产生各种各样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如政府与企业、 市场 、 社会及公民等的交互关系中的透明度、 参与度和互适度等,因而相互之间的边界就成了一个具有丰富层次的边界。边界上的要素在相互作用下有可能产生感知反应 ,反应的结果导致了边界的扩张或收缩,促使社会结构重组和演化。41 对抗性 。亨廷顿认为, “只有当我们知道我们不是谁 、 而且常常只有当我们知道我们反对谁的时候,我们才知道我们是谁”(亨廷顿,1996年) 。边界冲突是矛盾双方有意识的对抗,矛盾双方认识到了相互利益的对立性,并且认为需要削弱 、 损害对方以保障自身利益,冲突才会发生

12、。这些行为都是社会冲突双方有意识的对抗,目的在于削弱 、 打击对手,确保己方的优势,有意识地对抗还具有博弈性。对每个冲突主体来说,其采取对策的最佳行动方案取决于在他看来其他主体将要采取怎样的冲突行动,各自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目标和行为,以便获益最大、 损失最小。冲突对立的标志就是:在界限的这边所存在的某种特征 ,恰为界线之另一边所缺乏。二 、 边界冲突的类型分析首先 ,依据冲突发生的场域不同,可将边界冲突分为:11 组织边界冲突为研究的需要,我们假定每一冲突群体都拥有和其他系统相区别的组织边界。如果没有可辨的边界 ,组织将变得无序,组织中的人谁都不知道谁干什么。有组织整体,是各类系统的本质性特征

13、 。因此 ,每一社会主体都拥有和其他系统相区别的组织边界,它是由其有组织的整体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能够自我调整、 控制的一定作用范围加以确定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组织边界就是系统在与其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中,组织自我调整、 控制范围的一定限度。86当人们意识到是行为而不是个体被包括在协调行为的结构中时,则有可能界定某个个体在多大程度上是或不是组织的成员。组织是结构性活动的总和,随时都从事这些活动,并拥有发起、继续或结束活动的决定权。在一个组织的决定权终止而另一组织开始拥有决定权的地方,也许就是该组织的边界。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14、-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 许多研究者观察到,进入组织的参与者带着不同的 、 且常常是互相冲突的利益,而组织的资源则被转向为个人的目的服务。而所有组织共同面临的战略问题是:如何征募参与者并利用他们的角色和资源为组织目标服务(无论是实现目标还是生存 ),同时避免或尽量减少由参与者的外界利益或个人安排控制所产生的危险。传输途径一旦建立,资源就可能向任一方向流动! 卡兹和艾森斯塔特讨论了这一问题,他们提出,两种不平衡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引起问题 组织对参与者的其他角色施加了过多或过少的限制 。当非组织

15、角色不恰当地侵犯到组织角色时,我们将面临逆科层化问题,最简单的例子是裙带关系或腐败现象。当组织角色过分凌驾于非组织角色之上时,则会出现相反的问题 过度科层化 。我们从组织是一种目的在于抵御各种削弱人际协作关系力量的机制这个角度来看,组织的作用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冲突,减少偏离组织价值观的个人行为的影响。此外 ,组织还通过增强系统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增强人在组织中的作用来提高人际关系的稳定。与此同时,在为了各自不同利益的各个组织之间仍然可能存在着冲突的因子 。齐美尔认为,在一个理性化的社会里,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冲突会使得组织间的界限更加分明 ,人们为了一致对外而紧密地结合起来,组织内的矛盾也暂时得到化解

16、;在社会系统中,组织边界冲突还可能使组织保持相当的独立性和一定界限,有利于保持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平衡 ,促进社会的分化与整合2。随着社会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结构内部边界关系的变化,组织原有边界必须相应地做出调整与突破,各社会主体间的边界也可能变得越来越模糊。同时 ,由于在边界内不仅可能引进新的要素,而且可能引进新的结合规则。因而 ,它不是一条清晰的曲线 ,而是一个动态的空间,加之相互间边界空间的模糊性或缺失状态,而导致新的社会冲突和紧张之发生 。我们试图从组织边界的角度,探讨社会冲突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时候,其中有两种情况需做具体分析。一种情况是冲突表现得并不十分剧烈 ,社会发展以渐进的方式

17、表现出来。这种渐进式的变革(与中国渐进式变革方式联系起来)通常又表现为两种形式:( 1) 当社会内部不同组织之间的冲突还不至于影响整个社会结构的稳定时 ,社会发展表现为一种温和的、 局部的社会进化与社会变迁。这时 ,社会系统或组织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经常处于变化之中,这也会使系统或组织的内在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引起社会系统的发生变化; (2) 当系统或组织的内部能量、信息积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系统或组织就可能出现系统或组织扩张,系统与系统之间、 组织与组织之间的边界关系就要被打破,系统与系统、组织与组织之间的边界关系就要重新划定和组合 ,这就势必引起系统或组织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引起

18、社会进化和社会发展。另一种情况是社会冲突十分剧烈,社会发展以社会变革的方式表现出来。当社会各组织之间的冲突动摇了社会的整体结构,社会冲突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时,社会秩序与稳定就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爆发激烈的社会冲突乃至于社会革命,其结果是一般冲突激化为尖锐的敌对行为,原有社会关系分裂或解体,社会进程暂时出现中断。但是 ,人们很快又会在此基础上结成新的社会关系,而这一新的社会关系通常是优于原有社会关系的,所以建立于这一新的社会关系基础上的社会自然也就得到了进化和发展 。21 功能边界冲突社会冲突具有一定的功能,也许在正功能与负功能之间或显功能与潜功能之间存有一道“边界线”

19、,一旦越出此范围,整个群体性质就会产生变化 。在一定前提之下, “越界”可以说是导致社会冲突的深层原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组织的每一次演变,实际上也是组织边界和功能边界的演变。如 ,市场 、企业和政府作为三种最基本的组织体制形式,自然也有各自特有的边界。但如何区分它们各自的功能特征 、 效率边界与规模极限,合理界定它们各自发挥功能的适宜范围与作用空间,都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尚需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的研究 。只有划分清楚各自的功能边界,才能明确各自的职能范围,降低或减缓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我们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作为考察分析的对象 。政府 市场边界的确定是政府经济职能实现的前提,它将规定 “看不见的手

20、” 与“看得见的手”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各自的作用范围。在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中,市场和政府是两个不同的活动领域 。一方面 ,市场调节 (或市场机制) 本身不能保证公平竞争,相反地只有合理和完善的竞争规则体系与实施这些规则的公正而权威的机构和有效组织,才能保证市场机制有效发挥积极的作用 。否则 ,无序的竞争不仅不能调动各利益主体参加市场竞争从而提高效率的积极性,而且会加剧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 ,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并最大限度减缓社会利益冲突的前提是市场竞争游戏规则的健全和有效,以及“裁判员” 的到位与公正。另一方面,政府失效行为的大量存在从不同角度导致了大量的利益冲突和效率损失 。政府职能的越界扩张

21、,不可避免地会侵犯市场的领土,损害市场机制的作用。转型时期 ,政府不仅是 “道德人” ,而且具有 “经济人” 、“政治人”和 “契约人”的一般特征,其行为往往带有企业化倾向。 “经济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96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 - - - - - - - - - 可能使地方政府超越“道德人” 边界 ,直至成为“准市场主体”;“契约人”角色可能诱使地方政府行为缺位 ; “政治人”角色又易使地方政府致力于扩大政绩 、 降低政治风险。多重角

22、色集于一体,决定了地方政府既要尽可能充分运用改革政策资源,又要权衡政治风险。现代非市场缺陷或政府失败理论对政府的功能边界提出了挑战。关键是如何正确界定各行为主体的行为边界,实现优势互补 ,把政府与市场的功能冲突减少到最低限度 ,进行“两害相权取其轻” 的择优 。市场和政府作用的边界就取决于哪个成本最小 ,或者从总体上讲是社会资源综合配置的最优化和社会交易成本的最小化。要提升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就必须在减少政府越位和政府干预过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充分调动各利益主体参与市场活动的积极性 ;同时 ,应把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定位于界定和保护产权、 制定并实施维护市场运作的游戏

23、规则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等基础性和必要的方面 ,建立 、 健全包括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在内的行之有效的公共权力监督与约束机制,最终从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两个方面来较好地平衡和协调社会冲突。31 制度边界冲突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康芒斯把制度定义为 “从冲突中造成秩序” 的 “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即“集体行动抑制、 解放和扩张个体行动 。 ”3(P113)制度学派的另一代表诺斯则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应遵循的要求与合乎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用以约束追求福利或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制度确定合作和竞争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一个社会,或者更确切地说,构成一

24、种经济秩序” (诺斯 ,1994) 。我国改革的目标之一是逐步推进全社会的制度创新 。由于制度形成过程是一个重复演进博弈的过程,在实际的制度边界领域内,始终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关系。将制度纳入均衡分析中,我们就可以表述制度均衡与非均衡的含义:所谓制度均衡 ,是指人们在既定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下处于一种满意状态,不具有改变现状的动机或力量 ,制度从总体上看处于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成本的状态。而制度非均衡则是指人们对现有制度安排不满,具有改进现有制度安排以获取收益的动机的状态。在制度的非均衡演进中,在原体制已经无效的地方自发地创造新的做法,以解决面临的新问题,而由于新做法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的不稳定性及

25、其在实施过程中的失范,产生了一些矛盾冲突问题。中国的改革一直是靠“摸着石子过河”走过来的 ,到目前已经走到一个关键的历史转型阶段 。由于所有的利益主体追求的目标不仅仅是多元的而且是多层次的,但人类面临的资源是稀缺的 。因此,人类在稀缺的资源上展开竞争,并因此而建立起一套引导竞争和解决冲突的规则。时至今日,人类所选择的最有效的机制便是建立竞争性市场制度。市场就是组织化、 制度化的交换,它本身便包含着政治体系的力量与影响,深深地嵌入广泛的政治与社会结构之中。在一个健全的市场体系中,需要有产权和交易活动能得到合法认可和有效保护的制度环境。所以 ,不存在绝对不受制度约束的市场“真空” ,所谓的“市场失

26、灵”其实在较大程度上是“制度失灵” 的外显 。中国的制度架构影响了其初级阶段市场经济运行环境存在的不足,是市场规范和游戏规则的短缺 ,而这必然造成政治和社会主体一定程度的无序运动,导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冲撞,它们千方百计地介入制度边界空间,并力图影响或左右制度变迁进程,以保护或实现其自身利益,从而形成可能危及政治和社会系统的整合与正常运作的诸多因素。然而 ,有学者认为,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许多问题都不是规则本身的问题,如无法可依,而是 “社会行动领域另有一套规则”。4结果是社会整体上的多重秩序共存,社会行为失去了统一的导向 。这一现象虽然增加了制度的可选空间和人们行动的自由,但是

27、,它必然导致并助长了一种对待制度规范的极端功利主义的态度。而解决社会冲突制度化手段的缺乏,使得在进入以市场经济为基本构架的社会的时候,社会冲突变得常见 。问题不在于是否存在或发生社会冲突,而在于能否形成有效的社会制度安排,将冲突尽可能地置于理性的基础上并保持在理性的制度边界范围内 。其次 ,依据冲突的目标和对象不同,可将边界冲突分为:11 分化 利益的边界冲突许多学者都认为, “利益冲突是人类社会一切冲 突 的最 终 根 源 ,也是 所 有 冲 突 的 实 质 所在”5(P1)。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 ,这突出地表现在整个社会正急剧地从自然经济 、 半自然经济状态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状

28、态转化 。伴随着这一转化,以往社会中潜伏着的各种社会矛盾 、 利益冲突都开始显露出来。在社会基本政治力量 、 阶级关系尚无根本变化的前提下,社会阶层和各种利益集团却在急剧地分化与重组 。在多样化的制度性冲击和约束下,出现了利益多样化 、 利益分化与利益积聚同步发展的趋势 ,决定和形成了目前社会利益主体的分化及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各主体获取利益的手段和方式 。各利益主体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和身份特征 ,也就决定各种权力相互交错,体制性规则和习惯性手段相互兼容,形成以经济利益为07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29、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 - - - - - - - - - 表达方式的各种利益主体的交叉式综合结构。我们假定不同的利益主体基于对自身利益的追求 ,由于这一目标函数,求利的不同利益主体双向渗透时常有围绕利益分配而形成的各种摩擦冲突 ,也因对“利己”性的运用而发生冲突。由于各种利益的表现形式不同,获取利益时所凭借的权力也不一样,形成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也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一方面 ,由于市场化取向的冲击 ,形成了不同的利益主体和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另一方面 ,由于社会利益主体的分化,中国社会正在进行以经济上的不平等取代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过程。这必然会驱使双方争

30、取到最有利于自己的边界条件,但从利益边界来看,冲突确实具有“零和”特质 :一方所得,即为他方所失。这样的结果会是: “更少利他,更多利己” ,如果权利原则缺乏,人们在追求自我利益的过程中发生利益冲突,就将由于资源配置有利于强者的时候 ,更易于使强者以侵犯他人利益边界的方式取得了自己需要的超额实现,弱者愈益处于被剥夺的境地 。此时 ,社会冲突更易于形成。发生利益冲突的边界是在追求利益优化的情境下发生的,包含有反映个体利益、 公共利益 、社会利益 、 环境利益等利益边界。各类利益主体的利益互动,使利益边界移动,在一定时候出现临界现象 。处理临界问题,首先必须划定明确的利益边界线,其次是把握利益相容

31、和增进原则。如政治参与的起因往往是利益矛盾和冲突的结果 ,如果仅仅凭借参与策略获取改革的政治支持 ,就很有可能扩大利益群体之间的鸿沟。但利益群体对维护本群体利益有充分的意识,并对利益表达 、 利益确定、 利益实现和利益维护的合理化规则有着一致的认同,因而参与既是利益竞争的表现 ,也是社会整合的表现。参与者对自我利益要求有着强烈的意识,但同时也充分尊重他人利益 。所以 ,这种参与文化是利益充分分化但又不存在极化倾向的社会结果和表现,是利益主体彼此充分竞争而又适度竞争的结果和表现,是对竞争规则深刻认同而又自觉认同的结果和表现。在参与群体或成员间应形成适度的张力,即参与是利益群体内部及利益群体之间有

32、限冲突的结果 。21 重叠 权力的边界冲突在迄今对权力的理解和定义中,虽然角度不同 ,但都反映了某一方面的合理认识,这些认识归纳到一点,即权力是一种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所反映的是: (1) 权力是主体之间的社会政治关系 ; (2) 权力靠一种力量通过强制实施而实现主体的利益 ;(3) 权力在短期内是相对稳定的,但从长期看 ,它是一个流动的关系,即权力是可以转化的 。因此从社会政治视角看,一个社会的稳定结构或“均衡状态” ,首先表现为权力结构的相对稳定和均衡。多数的权力要受到那些为人们共同接受的原则的限制,而且任何合法的权力都不能凌驾于那些原则之上。现有的理论分析虽然接触了权力的一些重要方面,但它

33、们都是从权力主体的关系上来考察的 ,而没有涉及权力本身的内涵,尤其是权力的边界及其总量。各项权力必须受到限制,必须要有自己遵守的边界,而这些边界的存在也是依靠各种权力来维持。权力是权力主体对资源的控制力 ,权力的大小就是指权力主体所控资源数量多少和质量高低。由此可见,权力与所控制资源成正比关系,即所控资源越多,权力越大;反之 ,则越小 。权力之争是冲突的本质动因之一,权力冲突是社会主体之间为争夺权力而导致矛盾尖锐化的一种综合态势。而社会主体之间的权力争夺和冲突,实质上便是对资源控制的争夺。因此 ,最根本性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各主体之间的权力边界 。权力作为一种资本,它具有“服从性” 、“乘数效应

34、”、“稀缺性和刚性” 的特征 。市场本身并不配置资源,资源配置是在市场背后由权力主体进行的 ,市场失灵的根源是权力边界的破坏和结构的失衡 。从权力主体的结构来看,个人的权力主要决定人力资本的投向和消费品的需求;企业权力主要决定私人物品的生产、 投资及企业内资本配置 ;政府权力主要决定社会资源配置的宏观目标 、 市场的制度建设、 法规的执行以及公共品供给 。显然 ,各自的权力边界决定了各个权力主体的资源配置范围,任何主体对其它权力主体的行为替代 ,都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因此 ,市场失灵问题从本质上讲是权力结构的失衡所致,是权力主体行为错位在市场上的反映。解决市场失灵的根本办法在于理顺权力主体的

35、责权利范围和目标 。近年来,理论界削弱、 限制行政权力的呼声极高,并已在立法上有所反映。但是 , “权力有限的政府原则意味着政府的权力要受被管理者的权力和自由所限制”。所以 ,行政权力的限制与弱化情况复杂,不能一概而论,而应根据外界环境发展需要来决定行政权力应予削弱,还是加强 。当前中国要实现整体社会持续发展就应首先顺应民主政府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对行政权力进行重塑,在重塑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强化或弱化 。有学者认为,转型期发生前,我国是一个政治上高度整合的总体性社会,国家力量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6。行政持续实现就要对行政权力范围进行科学划界,退出应撤退的领域,强化应进入的领域 。在划清边界之后,界限外

36、的领域政府不要界入,界限内的事情要管足管好。强化权力范围内的行政权力是因为在持续发展的整体社会中 ,既要保持效率,又要维护公平,就必须充分发挥行政机关及时、 主动 、 效率优势,为此 ,必须确保合理的行政权力得以强化。可见 ,就行政17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 - - - - - - - - - 权力而言,需要限制的是权力范围而非范围内权力的强度,范围内的权力必须强化。市场经济要求合理划分行政许可的权力边界 这个边界既能够保证使政府有效行使行

37、政管理职权,实现对社会 、 经济的宏观管理,又能够充分保证市场的内在活力,实现市场本身具有的调节功能。加速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是在扩大增长要素总量的过程中 ,通过权力结构的优化和权力边界的明晰 ,建立起促进和提高要素合力的机制。31 模糊 权利的边界冲突权力是相对于统治者、 公共机构和社会组织而言的 ,是法定地位、 组织结构不同而形成的一种势能 ;而权利则是相对于个人、 法人 、 部分人群而言的 ,是依法可以行使的权能和享受的利益。权利存在于广大公民之中,公民将自己的一部分权利通过法定的程序授予社会管理者,形成权力 ,所以权力来自于法律,是凝结在法律中的权利 。我们在确定权力边界的同时,还需要确

38、定组织与个人权利的合理边界。权力的边界重叠,同样意味着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相应于博弈均衡状态的行为关系决定、 形成各自的损益结果的行为边界,在此边界范围内的活动行为就是个体的 “权利”。 “权利”状态归纳如下:(1)多个行为人的各自偏好(及资源 ) 之间存在分层冲突 ,使用或耗费资源的有用属性带来相应的损益结果 ;(2) 每个行为人都具有选择(通过积累形成的知识传统) 以影响其他行为人损益结果的战略能力 ;(3) 在外界条件一定的条件下,诸行为人总能在某一层形成都不愿改变的行为关系;(4) 该关系决定、 形成各自的损益结果的行为边界 ,提供相互之间稳定的行为预期。我国传统的行政行

39、为,过分强调行政的纵向管理职能 ,强调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管理和服从关系;强调行政行为的“权力”要素 ,强调行政行为的单向性、 强制性,比较忽视对权力的制约 ,忽视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组织是由不同的权利主体组成的,他们各有其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相关权利,这就内在地要求参与组织的利益、 权利主体必须明确界定各自的主体地位与权利边界,以便合理地分享组织组合资产在运行过程中所带来的“不确定的最大化利益” 。在任一国家 (社会 ) 中 ,不同社会利益主体和利益集团的存在,即意味着利益需要的冲突和应有权利主张的对立。权利冲突集中地表现为社会主体应有权利与国家政治权力的冲突、 个人权利 (

40、或称个体权利) 与社会利益的冲突。权利冲突客观必然地存在于所有社会的权利体系和权利分配活动之中,具体他说就是社会主体各自不同的应有权利要求之间、 未受法律肯定的应有权利与业已法定化了的现有权利之间的对抗和摩擦 。权利冲突本身构成了一定社会权利体系不断丰富和走向衡平的动力基础。就目前社会现状而言,由历史传统力量、 现实法治状况 、 经济生活条件、 政治体制模式、 公众道德意识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权利冲突特殊地表现为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冲突、 个人权利与公共权利的冲突等。当个人权利与社会利益发生不可调和的冲突时,应在它们的边界寻求一个最佳平衡点 。 参考文献1 李琼.转型期我国社会冲突研究述评J

41、.学术探索,2003 ,(10) .2 齐美尔,林荣远译.社会学 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 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3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4 李金.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制度推进:显性制度化与隐性制度化J .探索(哲社版) ,2001 ,( 1) .5 张玉堂.利益论 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6 孙立平.总体性社会研究 对改革前中国社会结构的概要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1) .The Conflict on Boundary :A New Perspective of Social Conflic

42、tLI Qiong(Departmentof S ociology,ShanghaiUniversity,Shanghai,200436,China)Abstract : It s importantrole in social researchthat the s ocial con flict ass ocial phenomena. In the historicandlog2ic academicframeof the s ocial con flict ,weput forwardnewconcept “the con flict on boundary ” anddiscussit s basiccharactersandtypes,in order to studyon the s ocial conflict from the con flicting boundaryas newPerspective.Key words: Boundary;Conflict 责任编辑 : 彭书贵27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