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教案.docx

上传人:33****8 文档编号:32136678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包身工》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包身工》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包身工》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身工》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包身工教案包身工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选材和结构的特点:全文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作为记叙主线,穿插有关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的说明和议论,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表现主题。 2、学习本文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以及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3、体会本文语言的形象、鲜明及句式丰富多变的特点。 4、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认识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残酷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激发学生对包身工的同情,对剥削压迫者的仇恨。 教学设想: 本课教学以自读讨论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通过教给方法、提示、引导,达到提高学生自读能力的目的。

2、 1、布置预习,要求学生课前阅读“预习提示”,分析提示要点;阅读全文,按下面的提示进行思考,理清全文脉络,理解全文内容。 给课文划分层次。(培养分析能力) 了解包身工一天的生活,按课后“思考和练习”的要求作口述的准备。(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理解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作简要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 2、抓住典型的场面描写、人物描写和抒情议论片断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作深入分析,理解表达的深层意思,语言的特色,学会精读课文。 重点分析的片断: 14段包身工起床的场面描写。 14、15段“芦柴棒”得病备受折磨这一场面描写。 2123段“小福子”受“文明的惩罚”的记叙。 26段关于包身工悲惨命运的概

3、括描写。 最后三段的抒情议论。 3、教学时,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预习提示”弄清学习重点。 2、给课文划分层次,理解选材、构思的思路,理清文章的脉络。 3、了解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居住、饮食、劳动的情况。 4、理解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预习提示”,理解提示的要点。提问:“预习提示”有哪些要点? (1)体裁: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文艺性的通讯、速写、特写的总称,要求有真实性和典型性,能迅速及时反映现实生活。我们学过的报告文学有谁是最可爱的人、地质之光等。 (2)写作年代:1935年。经过两个多月起早摸黑深入工

4、厂观察调查了解才写成这样真实的文章。 (3)中心思想:(见“预习提示”第1段第二句话)。 第2段的要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以记叙包身工一天生活为组织材料的线索,以说明、议论的表达方式介绍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趋向作为配合。 第3段要点,本文写作特点: (1)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2)点面结合,既介绍面上包身工的生活、劳动情况,又对“芦柴棒”、“小福子”这两个典型人物作点上的描写。 二、提问:包身工全文可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些什么内容? 同学讨论后,老师小结:课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记叙包身工清晨起床的情况,描述她们恶劣的居住条件;介绍包身工的来源和身份

5、,说明包身工产生的背景。 第二部分:记叙包身工早餐的情景,描述她们恶劣的饮食条件;分析包身工发展的原因。 第三部分:记叙包身工上工的情景,描述工厂劳动条件的恶劣,揭露包身工所受的残酷剥削、压迫,指出在中国的日本纱厂因剥削包身工而飞跃膨大的趋势。 第四部分:总结全文。概括包身工的悲惨命运,所受到的残酷剥削、压迫,指出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 三、请同学口头讲述包身工的生活、劳动情况。 四、提问:让同学根据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包身工制度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明确: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农村破产,特别是灾荒后贫苦农民无法维持生活,只好让儿女到上海当包身工。 (2)包身工制度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为什

6、么日本厂家特别愿意雇用包身工? 明确:三个原因:可靠、安全、价廉。 (3)由于吸收了廉价劳动力的滋养,日本纱厂的包身工制度有很大的发展,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明确:从日本纱厂的发展看,日本大财阀三井系由一个厂,不到两万锭子,发展到有六个纱厂、五个布厂,25万个锭子。从包身工人数看,上海三十间日本厂,包身工人数按最少占50算,也有二万四千人以上。 五、布置作业:“思考和练习”一、二题。 板书设计 一、记叙包身工起床情景,廉价包身工制度的产生。 二、记叙包身工早餐的情景,并论及包身工制度发展的原因。 三、记叙包身工上工的情景,揭露帝国主义工厂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 四、全文总结,概述包身工的悲惨

7、遭遇,愤怒控诉野蛮的吃人制度,指出黑暗终将过去,黎明定会到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重点分析: (1)14自然段包身工起床的场面描写。 (2)14、15段“芦柴棒”得病备受折磨这一场面描写。 (3)2123段“小福子”受到“文明的惩罚”这一段的叙述。 目的:让学生了解场面描写、点面结合的写法和选材的典型性,并赏析语言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全班同学朗读14段。 老师提出下面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可用投影机显示,或用小黑板列出) (1)这一场面描写按什么顺序着笔,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符合原文: A、先写打杂再写包身工 B、先写地下再写楼上 C、先写群体再写个人 D、先写环境再写人的活动(

8、答案:) (2)试用一个词概括穿拷绸衫裤的男子的形象。(凶恶) (3)用扼要的词语概括一下这几段中所描写的包身工住宿的环境的特点。(地方狭窄、空气污浊) (4)分析描写楼下包身工起床情况的这句话:“打呵欠,叹气,叫喊,找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 a、试用一个词语概括句中所描写的情况。(乱哄哄) b、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住的地方太狭窄) c、这句话用了7个短语,这些短语按什么顺序排列?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 (按起床时动作先后的顺序排列,这一连串动作的记叙与描写具体表现了骚乱的情况) (5)分析描写楼上的包身工起床后下楼的句

9、子:“蓬头,赤脚,一边扣着钮扣,几个还没睡醒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a、用一个短语概括这句子描写的情况。(狼狈不堪) b、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c、“冲”这一动作表现了包身工当时怎样的心态? d、这句子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6)第2段最后两句写包身工女性害羞感觉的迟钝,是一种怎样的心态表现? 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的出现? (7)14段和第5段都写到包身工住的条件的恶劣,两者运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二、请一个同学朗读1315段,大家一齐思考讨论下边的问题: (1)在这里写“芦柴棒”受虐待是为了说明什么? (2)场面描写着笔有轻重,表现有主次,

10、14、15段的场面描写表达的重点是“芦柴棒”的惨,“打杂的”凶,还是老板娘的奸? (3)分析打杂的怎样给“芦柴棒”“医”病,把15段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中描写打杂的虐待“芦柴棒”的主要动词找出来,体会它们的作用。 老师小结:这一段场面描写用词准确,文字紧凑,主次配合很好。摔、踢、泼三个动作,一个凶似一个。“芦柴棒”突然的跳,衬托了“打杂的”凶,突出了“芦柴棒”受虐待的惨,最后老板娘的笑和她的话既与上文“假病!老子给你医!”照应,又表现了她的残酷,无人性,更显出“芦柴棒”遭遇的悲惨。 短短的一段文字读来催人泪下,使人发指。这一段“点”的描写与“面”的描写相配合,大大丰富文章的内容,深刻地表现了

11、主题。 三、老师提示:选材要选有典型性的材料。2123段是点的描写,写“小福子”受惩罚,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材料很有典型性,大家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思考、讨论: (1)小福子为什么受惩罚? (2)小福子受到什么惩罚? (3)小福子受到哪些人惩罚? (4)小福子受惩罚的时间有多长? 老师小结:包身工是“人人得而欺之”的,这话很能表现出她们悲惨的处境。文章对小福子受罚的叙述与描写正体现了这一点。她只因为整好了烂纱没有装起这一点小事就遭打,“拿摩温”打她,东洋婆罚她头顶皮带盘心子,向着墙壁站立,罚了两小时,赶不出一天的活,带工老板又打她。此外还会被饿饭、吊起、关黑房间等惩罚。小福子受罚的描写表现了包身工

12、受罚的随意性、残酷性、多样性和时间长等特点,典型地表现了她们受压迫的惨重。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文章最后一部分,理解如何用形象的语言作面上的概括,用典型的事例作点的刻画,表现包身工悲惨的命运,揭露带工老板剥削的狠,剥削的深,以总结全文。分析如何通过联想进行抒情、议论,愤怒控诉野蛮的包身工制度,深化主题。 2、赏析文章中形象语言的特色。 3、总结全文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全班同学朗读2633段。 二、分析26段,请同学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一段是写什么的? (2)这一段共有三句话,各从什么角度去表达这一段的中心? (3)第一句开头有六个短语,表述了丰富的内容,试指出每一

13、个短语所指的内容。 (4)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起了什么表达作用? 三、提问:27、28段主要写什么? 四、提问:29、30段主要写什么? 五、老师小结:2630段是课文第四部分的一个层次,从总体(面)、从个体(点),又从反面写老板的狠作反衬,揭示包身工命运的悲惨。 六、请同学阅读最后三段,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这几段中作了怎样的联想,这些联想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明确:31段由包身工的制度联想到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通过联想把包身工和墨鸭比较,指出墨鸭养活船户,包身工养活带工老板,但船户对墨鸭没有怎么虐待,带工老板却残酷压迫包身工,连一点施与的温情也没有,强烈地揭示了包身工受压迫

14、的惨重,人不如禽的命运。 32段由包身工的处境联想到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指出20世纪的工人却和16世纪的奴隶受着同一样惨无人道的待遇。 33段联想到美国进步作家索洛警告19世纪美国资产阶级的话,既控诉了资本家对包身工的剥削压迫,又表现了对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新社会必然出现的信心。 (2)“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为什么要用“饲养”这一个词?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这一句中也用了“饲养”一词,其作用与表达的感情有没有不同? 明确:用“饲养”一词是运用了比拟的修辞

15、方法,这词在两句中的作用和表达的感情是不同的。在前一句,揭露了资本家不把包身工当人,表现了愤怒的心情;在后一句中是描写农民的贫困,无力抚养儿女,只能像饲养牲畜那样对待他们,表现了的同情。 (3)第32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开头连续用了五个“没有”,用排比的句式表现了对包身工处境的同情;又用“没有”和“有时是”对比,揭露包身工制度的残 酷、野蛮,表现了强烈的愤怒。 (4)“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句中的“黑夜”象征什么?“黎明”象征什么?用“毕竟”一词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黑暗象征旧社会,黎明象征光明的新世界,毕竟一词表现了

16、对新社会出现的坚强信念。 七、老师小结。 (1)选材精当。有感性的表现包身工生活情况的材料,也有理性的分析、议论,具体的统计数字;既有面上反映一般情况的材料。也有点上的反映个别典型的材料。例如,关于包身工的工资,既介绍最初每天大洋一角至一角五分,做男工的工作,只及男工的三分之一;又具体介绍“芦柴棒”现在的工钱是每天三角八分,拿去年的工钱三角二分做平均,两年来带工老板从她身上实际已经收入二百三十块钱。材料的精当,使人有一个完整、深刻的印象。 (2)结构安排恰当。以记叙一天生活为主线,把其他材料适当穿插到说明、议论中作配合,使文章显得线索分明、内容充实,叙事中以顺叙为主,间以补叙、插叙,既条理清晰

17、,又安排得灵活。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前三部分,记叙和说明、议论交错运用,最后一部分总结部分着重在抒情,各有侧重而又互相配合,成为有机的整体。 (3)语言生动有力。课文中比喻运用较多,恰切而生动。就以描写包身工的比喻来说就有:“她们是带工老板赚钱的机器”、“血肉造成的机器”、“罐装了的劳动力”、“猪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被践踏”、“手脚像芦柴棒般瘦,身体像弓一般的弯,面色像死人一般的惨”从不同角度把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形象地表现出来。其次,善于运用排比句写包身工群众的情况,很有表现力。例如写起床后的活动:“她们有的在水龙头旁边舀水,有的用断了齿的木梳梳掉紧粘在头发里的棉絮,有的两个一组两个一组地用扁

18、担抬着平满的马桶,吆喝着从人们身边擦过。”贫民窟式的生活图景跃然纸上。 又如概括包身工的悲惨遭遇:“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被践踏。”六个短语简短、有力、形象,包身工的悲惨尽在其中。写包身工病中:“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压迫着做工。”短短十六字,写出可怜万状。 人物的语言写得尤其生动。带工老板下乡游说那一番话,把骗子的嘴脸写得活灵活现,一句“死懒!躺着不起来,活该!”显示了老板娘的横蛮;一句“不还钱,可别作梦!宁愿赔棺材,要她做到死!”描绘了老板的凶相。此外,反语的运用,句式的变换都是很成功的。 包身工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

19、学目标: 1感同身受的理解血腥的包身工制度 2初步学习综合多种表达方式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触发学生的真实感受以思考这一事件 教学难点: 讲解时不失时机地触发学生的思考 学情分析: 要让学生从现实再回到那个黑暗的时代去感受残酷这本身就是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它有赖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是否能从中受到感染。 板书设计: 包身工 夏衍 包身工一天的生活 清晨四点一刻:起床 四点半后:吃饭 五点钟:上工 下午五点(可能):收工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及活动: 一 板书课题和,进而指出课文的夏衍 在新中国的报告文学史上,曾经有三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板书: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徐迟哥德巴赫的猜想 注:简介

20、这两篇作品的内容。 二在考虑本文的导语的时候,我想到了心理震撼这个词汇。 用最具有震撼力的语言给学生以最具有冲击力的感受,以促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其实,这里,学生有的已经不仅仅是兴趣了,可能吸引他们的是那种具有震撼色彩的画面以及动情的讲解。 因此,本文的前四自然段将是最好的导语。 三在结束了作为导语的前四段的讲解之后,学生的状态可能已经比较激愤。这时,可以不失时机地提出如下问题: 这些都是什么人呀?她们的生活状态为什么如此的恶劣?(以上问题可以先让学生提出。教师可以引导以及启发。目的是为了引起下文) 四(一)学生自渎自然段。思考: 这几个自然段跟前四段在表达方式上有何区别? 试概括这几个自然段的

21、段落大意? 设计小题目:选择自然段的正确结构示意图 (二)针对段中的重要内容作针对性的讲解。主要是围绕学生对段意的概括的基础之上的。 可讲内容: 关于包身工的居住环境,联系前四段中的住宿条件。 关于带工如何到乡下去骗小姑娘的情形。 关于带工赚钱的血腥,昧良心。 五弹性安排: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再讲段。 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布置作业。 A写出你对包身工的感受及思考。深入分析一下产生这一情形的原因。(字数不少于) B概括各段段落大意,有些特殊段可以合并处理。交上来。 六在以上基础上,如时间尚有剩余,则安排一个小结。(可以让学生来) 学生活动: 一在听讲的同时作一些必要的摘记 二接受情感的震动,

22、促发进一步的思考 三思索,提出问题,说出讲前四段的直接感受。 四自读自然段,思考问题。 五完成小练习。 六听讲。随兴的课堂交流。 七学生的小结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活动。 包身工教案 篇3 第二课时 一、检查生字新词 (一)注音 抹( )桌子 抹( )眼泪 抹( )石灰 猜着( )了 着( )力 我没着( )了 (二)解释(带点的字要单独解释)。 一听天命 生杀予夺 施与 着力 (三)听写。 殴打 怜悯 气烘烘 惩戒 二、解题 (一)时代背景(着重引导学生用从“包身工”引起的回忆中的材料概述写包身工的时间、意图和调查搜集材料经过。) 包身工1935年写成,1936年发表。 1927年,在上海认识了一

23、些在纱厂工作的朋友,了解了一些纱厂工人的情况;1929年,从做工人运动工作的同志那里知道了一些包身工的非人生活情况。“一二八”战事后,为了写女性的呐喊电影剧本,又搜集了一些包身工材料,对二十世纪帝国主义经营的工厂里,还公然保存封建奴隶制度非常愤怒,决心深入调查,打算彻抵揭露。由于纱厂工人的热心帮助,深入工厂实地观察调查了三个月,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具体时代背景从略。 (二)题目的意思。 报告文学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包身工属于第三种,写问题。以“包身工”为题,点明文章以包身工问题为中心;同时也暗示文章的中心思想:写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揭露“包身工”制度。 三、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4、选择成为阅读障碍的问题,作扼要回答。多数问题可随分析课文逐步解决。 四、分析文章的构思 (一)文章以包身工问题为中心,以包身工一天生活为线索。掌握中心可以了解写作意图,掌握线索可以了解如何选材、组材。 (二)已经讲过,搜集的素材很多,关于包身工生活的素材一定也不少,不可能都写进去,需要加以选择。 看课文,写包身工一天的生活,选取了哪些材料?(议论) 明确:四点一刻,包身工清晨起身的情景;四点半,包身工吃饭的情景;五点钟,包身工上班劳动的情景。 不是说以一天的生活为线索吗?怎么只写到五点钟上班就中断了呢?再看课文,还有没有了?(议论) 明确:还写了十二小时劳动后,抄身情景;黑夜里。这样,从清晨四

25、点一刻起床,到黑夜睡觉,一天的劳动生活十分完整。不过前后两部分写法大不一样。前者写得详,后者写得略:写抄身,没有明写时间,又不是正面写搜身情景;黑夜的休息情景也没有写出来。显然,把前三个生活图景作为重点。起身和吃饭,表现包身工恶劣的住宿、饮食条件,上班劳动,表现恶劣的劳动条件,是写劳动。两方面合在一起,已经构成了包身工地狱生活的全貌。至于写“黑夜”,没有写什么生活图景,却写“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这是和结尾放在一起加以考虑的,有利于揭示全文的中心思想。 这篇作品不仅选取了几个反映包身工悲惨生活的生活场景,还有别的内容,都是些什么呢?(议论) 明确:还有与描写记叙生活场景相应的说明和议

26、论。说明包身工是怎么来的;分析“包身工”制度形成的原因;说明包身工给帝国主义“”制造”了惊人的利润;说明“包身工”制度是最野蛮最残酷的制度。 为什么描写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还要议论“包身工”制度?(议论) 明确:运用了描写、记叙和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两者结合,互相补充。描写记叙部分好象电影中的特写镜头,说明议论部分好象是特写镜头的解说词。特写使人获得形象认识,解说使人获得本质认识。随着时间推移,包身工的生活图景越来越清楚,对包身工制度的本质认识越来越深刻。最后写“黑夜”归到结尾,有力的揭示了中心思想。 五、划分段落(运用上面“板书”) 第一部分:记叙包身工悲惨生活实况,分析包身工制度形成原因。 第二部分:记叙包身工悲惨的劳动实况。揭露帝国主义靠包身工获取惊人利润。 第三部分:愤怒控诉野蛮的吃人制度。第 20 页 共 2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