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生产加工项目预算报告.docx

上传人:ma****y 文档编号:3212287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7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染料生产加工项目预算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染料生产加工项目预算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染料生产加工项目预算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染料生产加工项目预算报告.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咨询/染料生产加工项目预算报告染料生产加工项目预算报告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一、行业发展宏观环境分析染料是指能使其他物质获得鲜明而牢固色泽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由于现在使用的颜料都是人工合成的,所以也称为合成染料。按性质和使用方法,染料分为分散染料、活性染料、硫化染料、还原染料、酸性染料、直接染料等,其中以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为主,二者产量占比高达80%左右。我国的染料制造业是伴随着下游印染工业的发展而不断成长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改革开放和世界纺织工业格局的调整推动了我国染料工业的迅猛发展,至2004年,中国的染料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染料总产量的60%。我国生产的主要染料包括

2、分散染料、活性染料、硫化染料、酸性染料、直接染料、还原染料等。我国染料构成中,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在几类染料中产量和出口最大,上述两类产量约占染料总产量的79%。“十二五”期间,我国染料行业工业总产值2504.6亿元,年均增长8%,产品销售总收入2370.6亿元,年均增长6%,利税总额332.3亿元,年均增长22.2%,染料总产量433.7万吨,年均增长4.5%。“十三五”开局,染料行业稳中有进,2016年、2017年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分别为598.5亿元、621亿元,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531.8亿元、591亿元,产量分别为92.8万吨、99万吨。预计2018年中国染料行业销售收入将突破600亿

3、元,产量将超100万吨。经过多年持续的产能扩张,中国染料行业已发展为全球第一,但总体而言,生产以中低端常规产品为主,大部分中低端产品存在显著的产能过剩,近年来随着环保标准的提升,大量中小企业产能被迫停产整顿,染料总产能停止增长,行业开工率处于低位。经过多年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淘汰,加上2016年开始的环保严查促使化工行业整体的供给趋紧,环保不达标的产能持续出清,染料行业的产能集中度不断提升,整个行业的寡头垄断的格局基本形成。2018年我国分散染料产能集中度CR5近80%,活性染料相对分散,中小企业较多,但CR5也达到了66%。随着环保约束的常态化,部分难以开工的中小产能将逐步退出市场。未来染料行

4、业供给难有提升,加上新增产能十分有限,目前规划基本以龙头企业扩张为主,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2019年3月21日,江苏盐城市响水化工园区天嘉宜化工发生重大爆炸事故,造成约70人死亡、数百人受伤。4月4日,盐城市委召开会议,拟彻底关闭响水化工园区。响水生态化工园区关闭的企业中,具备分散染料产能4万多吨、活性染料产能0.65万吨,分散染料中间体间苯二胺产能1.7万吨以及活性染料中间体H酸产能1万吨,园区的关闭将导致相关产品的短缺,从而带动其价格的上涨。尤其是分散染料中间体间苯二胺的产能集中度极高,天嘉宜化工原本为其第二大供应商,其关停导致间苯二胺价格的飙升,这一方面会带动分散染料价格的上升

5、,另一方面会增加行业的生产成本,为产业链布局完整的龙头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由于行染料业内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大部分企业生产的产品相对单一,目前能够建立自有销售网络和自有产品体系和标准,有能力直接把产品销售到终端直接客户或者说是有这种需求的染料企业相对较少。在环保限产以及行业大幅波动情况下,受下游印染行业区域分布、产业转移、民营经济活跃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染料行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浙江和江苏为两个染料大省,响水事件后,全国尤其是江苏省加大了对染料行业的整治力度,4月1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江苏省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方案(征求意见稿),要求进一步缩减化工企业数、减少化工园区数、限制新建项

6、目、禁止新(扩)建农药、医药和染料的中间体,江苏省整治力度的加强预计会导致产能的持续收缩,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也为行业中具有品牌、技术及管理优势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2016年国内分散染料产能主要集中在浙江龙盛、闰土股份和吉华集团三家企业,CR3约70%。活性染料产能较高的有浙江龙盛、闰土股份、湖北楚源、泰兴锦鸡和安诺其五家企业,CR3接近50%。相对于分散染料,活性染料中小型厂商较多,未来市场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间。下游的印染行业产业集中度较低。此外,一旦得到染料供应商进入印染企业供应体系,印染企业不会轻易更换。因为更换供应商,会延长其生产周期,影响印染效果。因此,染料下游客

7、户具有比较高的用户粘性。较高的行业集中度带来较强的议价能力,龙头企业更容易达成默契共同推动染料价格上涨。同时规模效益,以及市场定价权的提升都将使得行业内规模较大的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加速行业分化,进一步提升行业的集中度。从行业内主要的上市企业来看。2018年,我国染料浙江龙盛年销售收入达到了190.75亿元,位居第一,闰土股份、海翔药业和安诺其销售收入则分别为64.21亿元、27.19元和11.60亿元,四家企业销售收入占据了整个行业的36%,预计未来这一格局将不断持续。2018年,在部分大型染料技改扩产项目的投产预期下,中国染料供给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但考虑到拥有该部分项目的多为国内大

8、型老牌生产企业,作为龙头染料工厂在长期战略规划中对于市场供需平衡的影响更加考究,因此在染料下游需求未出现明显提升的情况下,老牌染料生产企业不会贸然释放新增产能。而就2018年染料需求端来看,下游印染行业仍将以平稳过渡、节能减排以及淘汰落后产能作为主要任务,市场容量提升难度较大。因此总体来看,2018年染料行业供需格局将保持相对稳定,同时需要关注新增产能的释放进程。而在2018年染料市场价格方面:预计在染料市场供需格局利好支撑弱化,及产业链结构调整带来的话语权分流影响下,预计2018年染料市场均价将较2017年略有提升,但整体上行空间较小,涨幅预估在5%左右,而其年内价格波动区间同样难现较大提升

9、。分散染料方面受大型工厂营销策略改变预计将出现较为明显的提涨,涨幅预估在20%左右,且低端价位上行幅度或高于高端价位上行幅度。推进行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布局。尽管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染料生产国,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行业的技术创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些主业突出、产品研发水平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在带动性、方向性、战略性等方面起到明显引领作用。染料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和适应性、差异性调整,实施品牌战略。染料新产品研发的方向侧重于纺织纤维发展的色彩需求,同时关注老产品的质量改进、节能降耗,适应新型染整工艺的发展要求。染料企业迎合市场发展的新需求,满足纺织印染工业新工艺、

10、新纤维以及节能减排的要求,弥合染料新品种创制研发能力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我国染料工业已经具备行业创新的能力,创新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石,也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源泉。未来,染料行业将是一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高投入、高回报的创新型行业,由中国制造提升为中国创造将成为染料企业的新常态。目前,国内的染料生产虽经技术改造,工艺技术有所提高,但是大多仍以粗放型、敞开式、间歇式和劳动力密集型方式作业,对环保、安全二故的应急处理能力较差,反应控制不够精准,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收率难于达到要求,一是造成原材料的浪费,二是反应产物和异构体多,三是给后续的废弃物处理带来压力,同时也提高了

11、生产成本,以致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不高。长期以来,我国环保产业存在“重投资、轻监管”治理思路,在环保投资大幅增加的同时,监管、执法力度不够导致环保设备设施实际运行情况较差,大量不具备相应实力的企业进入染料行业。伴随环保监管长效机制的加速建立,国家在环保方面投入监管力度持续增大,特别是新环保法实施后,一些排放未达标准的中小企业基本处于整改、半停产、停产状态,对净化染料市场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和产能逐步被清除出市场。染料是指能使纤维或其他物质牢固着色的化合物,按来源可以分为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两大类。天然染料一般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质,植物染料如茜素、靛蓝等;动物染料包括胭脂虫

12、等。天然染料主要用于天然纤维(毛、麻、丝、棉)和部分人造纤维(牛奶纤维、大豆纤维、竹纤维、莫代尔等)纺织品上,还可以用在工艺品、皮具、竹木制品、化妆品上。合成染料主要从煤焦油分馏或石化初级产品加工后经化学加工而成。染料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各种纺织纤维的着色,同时也广泛地应用于塑料、橡胶、油墨、皮革、食品、造纸等工业,对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染料在光学和电学等方面的特性正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并逐步向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医疗技术等现代高科技领域中渗透。我国生产的主要染料包括分散染料、活性染料、硫化染料、酸性染料、直接染料、还原染料等。我国染料构成中,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在几类

13、染料中产量和出口最大,上述两类产量约占染料总产量的79%。世界染料工业始于19世纪,伴随着西欧有机化学研究工作的发展而出现。上世纪50年代,世界染料工业进入发展壮大时期,配合合成纤维的发展,分散染料、阳离子染料在染料工业中逐步占有显著地位。染料生产主要集中在德、英、瑞士、美、日本等国。最近二十多年世界染料工业由于环境制约、纺织行业转移、布局调整、技术更新、用途拓宽等因素,亚洲国家初期通过给国外公司OEM贴牌生产,逐步提高染料生产水平和配套能力,最终使得染料工业的生产和供应结构在20世纪90年代末发生了历史上规模最大和范围最广的一次变化,染料的生产和供应中心从欧美国家向亚洲转移,有力地促进了亚洲

14、国家特别是中国染料工业的发展。最近二十年来世界染料工业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和发展趋势。近二十多年来,世界染料工业随着纺织纤维产量和品种的增加而快速发展。在世界染料市场上,现在的欧美三大公司即德司达、亨斯曼、昂高,由于差异化品种多、品质高、能满足中高端纺织品需求及提供染整技术解决方案和服务等多种因素,仍然占领了全球市场较大的市场份额。2001年,上述三大欧美公司(或其整合前的前身)在全球染料市场上占据了近50%的份额。然而这一格局在近二十年逐步被打破,主要原因一方面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环保治理要求的提高以及人工成本的上涨等,这些欧美染料公司不断收缩在本国的生产线,同时下游纺织和印染市场也

15、大规模转移到亚洲,染料的生产制造基地相应地大规模向亚洲转移和发展。2000年以后,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在世界染料市场中的产量逐年增加,中国的染料工业抓住机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2004年起,中国的染料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染料产量的60%。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传统国际大公司经过多轮兼并重组,生产和采购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力促进了染料生产全球化。他们在亚洲国家建立了染料合资或独资企业生产核心或满足中高端需求附加值较高的差异化产品,而亚洲国家较常规的产品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整体处于产能过剩,因此对于所需常规的产品大量采用了OEM方式,加大在中国和印度的外包加工,特别是

16、大量采购染料原粉和滤饼后再进行进一步染料标准化后处理后,以多年来得到市场认可具有优势的自有品牌进行销售。随着绿色生态深入人心和环保要求的日愈严格,“绿色纺织品”已经成为纺织品行业的标准和要求。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制订了严格的标准,国际市场对纺织品和纺织化学品的“绿色壁垒”也越来越严厉。这其中最早开始的是欧盟委员会于2006年1月实施的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的咨询文件即REACH法规。该法规涵盖产品范围之广、涉及产品之多、检验成本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当然,“绿色壁垒”一方面设置了贸易壁垒,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新型环保染料、技术的研发进程。可以预见,未来绿色环保型染料产品会成为染料行业的主要产品

17、。随后,ZDHC发布了限制物质清单,促使服装品牌商在选择染料产品时更加注重环保品质,避免有毒化学物质超标。随着国际纺织品市场上新的及改性纤维的开发以及各种纤维通过混纺、交织等以提高服装性能的应用的推广,同时印染设备升级换代和配套新工艺及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一些早期开发的染料已越来越表现出某些性能上(诸如染色牢度、匀染性、提升性、同色性、鲜艳度等)的不足和缺陷。因此,近十年市场上涌现出了一批能够满足新的需求的差异化染料产品。这其中一部分是新结构的染料,另有一大部分是对原有品种染料的改进,这类改进包括染料分子官能团优化、配方优化和功能开发等,主要体现为改变染料分子官能团提高染色性能和

18、染色效果、通过复拼增效优化新的配比从而提高染色应用效果,或满足新的环保工艺的要求。这些也将是染料行业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近些年国内印染市场使用的具有差异化、满足中高端纺织品需求的产品的开发主要还是依赖传统国际大公司。然而随着这些公司在国内市场的相对竞争力逐步减小,差异化、满足中高端纺织品需求染料的市场空白逐步增大;同时,国内印染行业因产业不断升级和纺织品服用性能的持续发展而对新染料的需求不断提升,差异化、满足中高端纺织品需求的染料必将是染料行业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中国的纺织染料制造业是伴随着下游纺织印染工业的发展而不断成长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改革开放和世界纺织工业格局的调整推动了我国

19、染料工业的迅猛发展,至2004年,中国的染料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染料总产量的60%。20002016十六年间,中国染料产量由25.7万吨提升至92.8万吨,年均复合增速为8.36%。“十二五”期间,我国染料行业工业总产值2,504.6亿元,年均增长8%,产品销售总收入2,370.6亿元,年均增长6%,利税总额332.3亿元,年均增长22.2%,染料总产量433.7万吨,年均增长4.5%。“十三五”开局,染料行业稳中有进,2016年、2017年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分别为598.5亿元、621亿元,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531.8亿元、591亿元,产量分别为92.8万吨、99万吨。“十二五”初期

20、,染料行业开启了淘汰落后、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的转型之路。“十二五”期间,国内染料行业无论是对染料品种的把握,还是对生产技术的把握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染料品种最全、产量最大的国家,少数龙头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一定话语权。不仅如此,在一些细分领域上,少数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国际某些细分市场上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十二五”期间,国内染料行业的发展状况如下:“十二五”期间,染料企业加快扩产和重组步伐,龙头企业规模逐步扩大。截至2015年,年产值超过5亿元的企业数量由2011年的14家增加到21家,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的企业已将近30家,其中位列前三甲的浙江龙盛、闰土股份以及吉华集团的

21、产量合计已经接近行业总产量的50%。行业整体效益提升一方面得益于规模化发展,另一方面得益于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十二五”期间,染料行业加大了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的开发,中高档新型活性染料的创制、染料废水处理及回收利用新技术开发等一批行业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十二五”期间,染料行业技术升级改造在染料行业蔚然成风,清洁生产、循环利用以及生产连续化、自动化的技术,普遍受到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染料企业围绕节能减排不断改进生产装备、工艺技术,并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吸收高新技术成果,大力推广染料清洁生产制备技术,减少了废水、COD等污染物的产生。企业经营者逐步树立起全方位的生态、环境和健康理念,加大环保综合治理的

22、投入,自觉主动回收和利用废弃物,从而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十二五”期间,中国染料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方面也取得了可喜进步。2012年12月,浙江龙盛顺利完成债转股,合计持有德司达62.43%的股权,全面完成了对德司达的收购。浙江龙盛对全球最大的染料公司德国德司达公司的收购标志着中国染料企业登上全球舞台。尽管我国染料供应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但竞争力主要集中在较常规产品上。在差异化、满足中高端纺织品需求的品种的研发和生产、以及提供染整应用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方面,与欧美传统大公司仍有不小差距。国内印染企业长期发展来看,将面临客户更高的品质要求,更快的交货期,更能满足小批量多品种的印染加工要求,

23、同时下游面临节能环保要求的压力也在变大。因此除了设备升级,管理提升外,印染企业对性价比更高的差异化、中高端染料,以及配套的应用工艺,都将有越来越大的需求。中国染料企业在向高端化、环保型、服务型、国际化方向的发展,在抢占欧美公司的市场份额方面仍有较大成长空间和机会。目前传统国际公司如亨斯曼、昂高、德司达等,不仅正对下游客户提供产品,应用技术服务和问题解决方案,在纺织产业链的最终端上也进行大量投入,他们多年来与国际著名服装品牌商和面料商展开合作,并为其提供包括流行色制度、颜色标准管理服务,这种通过与下游终端客户建立合作关系,间接引导和影响印染企业对其产品的使用,增加印染及面料客户黏性,促进染料的销

24、售的模式,也是中国染料企业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二、预算编制说明本预算报告是xxx科技公司本着谨慎性的原则,结合市场和业务拓展计划,在公司预算的基础上,按合并报表要求编制的,预算报告所选用的会计政策在各重要方面均与本公司实际采用的相关会计政策一致。本预算周期为5年,即2019-2023年。三、公司基本情况(一)公司概况本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真诚服务赢得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纵观全局,争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

25、技术企业,专注于产品,致力于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各种生产流水线工艺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为客户设计开发各种产品生产线。公司自成立以来,在整合产业服务资源的基础上,积累用户需求实现技术创新,专注为客户创造价值。公司及时跟踪客户需求,与国内供应商进行了深入、广泛、紧密的合作,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和新科技在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中持续发展,致力成为业界领先且具鲜明特色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专业提供商。公司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企业对于产品和服务的前瞻性研发布局。公司所属行业对产品和服务的定制化要求较高,公司技术与管理团队专业和稳定,对行业和客户需求理解到位,以及公司不断加强研发投入,保证了产品研发

26、目标的实施。未来,公司将坚持研发投入,稳定研发团队,加大研发人才引进与培养,保证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水平。公司一直注重科研投入,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经过多年的产品研发、技术积累和创新,逐步建立了一套高效的研发体系,掌握了一系列相关产品的核心技术。公司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取得,支撑公司取得了多项专利和著作权。公司注重建设、培养人才梯队,与众多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学校为企业输入满足不同岗位需求的技术人员,达到企业人才吸收、培养和校企互惠的效果。公司筹建了实习培训基地,帮助学校优化教学科目,并从公司内部选拔优秀员工为学生授课,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工作。在此过程中,公司直接从实习基地选拔

27、优秀人才,为公司长期的业务发展输送稳定可靠的人才队伍。公司的良好人才梯队和人才优势使得本次募投项目具备扎实的人力资源基础。(二)公司经济指标分析2018年xxx实业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67.09万元,同比增长31.64%(2900.22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10017.78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3.02%。2018年营收情况一览表序号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合计1营业收入2534.093378.793137.443016.7712067.092主营业务收入2103.732804.982604.622504.4510017.782.1染料(A)694.23925.6485

28、9.53826.473305.872.2染料(B)483.86645.15599.06576.022304.092.3染料(C)357.63476.85442.79425.761703.022.4染料(D)252.45336.60312.55300.531202.132.5染料(E)168.30224.40208.37200.36801.422.6染料(F)105.19140.25130.23125.22500.892.7染料(.)42.0756.1052.0950.09200.363其他业务收入430.36573.81532.82512.332049.31根据初步统计测算,2018年公司实现

29、利润总额3110.00万元,较2017年同期相比增长549.68万元,增长率21.47%;实现净利润2332.50万元,较2017年同期相比增长443.27万元,增长率23.46%。2018年主要经济指标项目单位指标完成营业收入万元12067.09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万元10017.78主营业务收入占比83.02%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31.64%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万元2900.22利润总额万元3110.00利润总额增长率21.47%利润总额增长量万元549.68净利润万元2332.50净利润增长率23.46%净利润增长量万元443.27投资利润率51.18%投资回报率38.38%财务内部收益

30、率27.95%企业总资产万元18567.37流动资产总额占比万元30.62%流动资产总额万元5685.70资产负债率48.61%四、基本假设1、公司所遵循的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无重大变化;2、公司经营业务所涉及的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无重大改变,所在行业形势、市场行情无异常变化;3、国家现有的银行贷款利率、通货膨胀率和外汇汇率无重大改变;4、公司所遵循的税收政策和有关税优惠政策无重大改变;5、公司的生产经营计划、营销计划、投资计划能够顺利执行,不受政府行为的重大影响,不存在因资金来源不足、市场需求或供求价格变化等使各项计划的实施发生困难;6、公司经营所需的原材料、能源、劳

31、务等资源获取按计划顺利完成,各项业务合同顺利达成,并与合同方无重大争议和纠纷,经营政策不需做出重大调整;7、无其他人力不可预见及不可抗拒因素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五、市场预测分析染料是指能使纤维或其他物质牢固着色的化合物,按来源可以分为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两大类。天然染料一般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质,植物染料如茜素、靛蓝等;动物染料包括胭脂虫等。天然染料主要用于天然纤维和部分人造纤维纺织品上,还可以用在工艺品、皮具、竹木制品、化妆品上。合成染料主要从煤焦油分馏或石化初级产品加工后经化学加工而成。染料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各种纺织纤维的着色,同时也广泛地应用于塑料、橡胶、油墨、皮革、食品、造纸等工业,对丰富

32、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染料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发达国家企业已逐步退出基础的染料合成业务,形成了主要依靠进口中国、印度两国的染料半成品来加工生产高附加值染料商品化产品,或直接采购两国OEM厂商的染料产品并贴牌销售的经营模式。“十二五”期间,我国染料行业工业总产值2,504.6亿元,年均增长8%,产品销售总收入2,370.6亿元,年均增长6%,利税总额332.3亿元,年均增长22.2%,染料总产量433.7万吨,年均增长4.5%。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染料行业稳中有进,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98.5亿元、产品销售收入531.8亿元、利税总额91.5

33、亿元、产量达92.8万吨。染料产业链的最上游是石油化工、煤化工、基础化工。染料原材料(如:焦化苯、工业萘等)处于石化/煤化工产业链的较下游位置,并且相对于整个石化/煤化工产业链而言消耗量极小,因此行业受油价、煤价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中游涵盖染料中间体制备与染料制备。其中,制备分散染料所需的主要中间体包括间苯二胺、还原物等,制备活性染料所需的主要中间体有对位酯、H酸、J酸等。国内染料生产格局相对稳定,分散染料与活性染料分列我国第一、第二大染料品种,2016年产量占比分别达到48%和27%。分散染料是目前唯一能在涤纶上染色和印花的染料,而全球涤纶产量占合成纤维总量的60%以上,因此分散染料在全球范

34、围内用量均位居第一。活性染料凭借在染色中与纤维基质反应结合的特性,在纤维素纤维染色中拥有其他类型染料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需求量也较大。纺织服装行业是染料的消费终端,其景气程度将决定染料的需求端;印染行业则是染料的直接下游,占比高达93%,印染企业的产量复苏与旺季补库存需求均直接利好染料需求。中国的纺织染料制造业是伴随着下游纺织印染工业的发展而不断成长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改革开放和世界纺织工业格局的调整推动了我国染料工业的迅猛发展,至2004年,中国的染料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染料总产量的60%。根据染料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00-2016十六年间,中国染料产量由25.7万吨提升

35、至92.8万吨,年均复合增速为8.36%。近些年国内印染市场使用的具有差异化、满足中高端纺织品需求的产品的开发主要还是依赖传统国际大公司。然而随着这些公司在国内市场的相对竞争力逐步减小,差异化、满足中高端纺织品需求染料的市场空白逐步增大;同时,国内印染行业因产业不断升级和纺织品服用性能的持续发展而对新染料的需求不断提升,差异化、满足中高端纺织品需求的染料必将是染料行业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染料是指能使纤维织物或其他物质染成鲜艳而坚固的颜色的物质。按照来源的不同,染料可以分为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其中天然染料一般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质,以植物染料为主;合成染料主要从煤焦油分馏或石化初级产品加工后经

36、化学加工而成。根据染料性质和应用方法的不同,染料还可以分为分散染料、活性染料、硫化染料、还原染料、酸性染料、直接染料等若干类别,其中,分散染料是唯一能在聚酯纤维(涤纶)上染色和印花的染料,是所有染料类别中最为重要的品种,根据结构的不同,分散染料可进一步分为氮类、蒽醌类和杂环类三类。我国最主要的三种染料类型为分散燃料、活性染料和硫化染料,2015年我国三类染料产量占比达85%。其中,分散染料产量44.71万吨,占比48.49%;活性染料产量26.3万吨,占比28.52%;硫化染料7.47万吨,占比8.10%。分散染料中,偶氮类占比达75%、蒽醌类和杂环类占比分别为20%和5%。整体来看,受近年来

37、环保压力不断加大以及下游需求放缓等因素影响,我国年染料产量基本维持于90万吨左右的水平,2016年我国生产染料92.8万吨,同比增长0.65%。从全球来看,发达国家企业已逐步退出基础的染料合成业务,形成了主要依靠进口中国、印度两国的染料半成品来加工生产高附加值染料商品化产品,或直接采购两国OEM厂商的染料产品并贴牌销售的经营模式。我国染料产量占到全球的70%以上,年出口量维持25万吨左右的水平。我国染料行业市场集中度很高。浙江龙盛、闰土股份和吉华集团在分散染料市场份额合计达80%;活性染料相比之下环保和技术要求稍低,行业集中度略逊于分散染料,但前四家企业合计市场份额仍达60%。从行业总产能来看

38、,五家主要企业合计产能为53.8万吨,市占率接近50%。六、预算编制依据1、营业成本依据公司各产品的不同毛利率测算,各项成本的变动与收入的变动进行匹配。2、财务费用依据公司资金使用计划及银行贷款利率测算。七、预算分析未来5年xxx科技公司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主要投资用途包括:新建研发生产基地、补充流动资金等。(一)固定资产预算2019年计划固定资产投资7527.72(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预算表序号项目单位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及安装费其它费用合计占总投资比例1项目建设投资万元3286.892383.53198.157527.721.1工程费用万元3286.892383.5311444.671.1.

39、1建筑工程费用万元3286.893286.8934.92%1.1.2设备购置及安装费万元2383.532383.5325.3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857.301857.3019.73%1.2.1无形资产万元1040.891040.891.3预备费万元816.41816.411.3.1基本预备费万元436.87436.871.3.2涨价预备费万元379.54379.542建设期利息万元3固定资产投资现值万元7527.727527.72(二)流动资金预算预计新增流动资金预算1886.22万元。流动资金投资预算表序号项目单位达产年指标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1流动资产万元11444.

40、675608.9510088.9511444.6711444.6711444.671.1应收账款万元3433.401373.362403.383433.403433.403433.401.2存货万元5150.102060.043605.075150.105150.105150.101.2.1原辅材料万元1545.03618.011081.521545.031545.031545.031.2.2燃料动力万元77.2530.9054.0877.2577.2577.251.2.3在产品万元2369.05947.621658.332369.052369.052369.051.2.4产成品万元1158.

41、77463.51811.141158.771158.771158.771.3现金万元2861.171144.472002.822861.172861.172861.172流动负债万元9558.453823.386690.919558.459558.459558.452.1应付账款万元9558.453823.386690.919558.459558.459558.453流动资金万元1886.22754.491320.351886.221886.221886.224铺底流动资金万元628.73251.50440.12628.73628.73628.73(三)总投资预算构成分析1、总投资预算分析:总

42、投资预算9413.9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527.7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96%;流动资金1886.2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04%。2、固定资产预算分析:本期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建筑工程投资3286.8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4.92%;设备购置费2383.5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32%;其它投资1857.3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73%。3、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项目总投资=7527.72+1886.22=9413.94(万元)。总投资预算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占建设投资比例占固定投资比例占总投资比例1项目总投资万元9413.94125.06%12

43、5.06%100.00%2项目建设投资万元7527.72100.00%100.00%79.96%2.1工程费用万元5670.4275.33%75.33%60.23%2.1.1建筑工程费万元3286.8943.66%43.66%34.92%2.1.2设备购置及安装费万元2383.5331.66%31.66%25.32%2.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040.8913.83%13.83%11.06%2.2.1无形资产万元1040.8913.83%13.83%11.06%2.3预备费万元816.4110.85%10.85%8.67%2.3.1基本预备费万元436.875.80%5.80%4.64%2.3

44、.2涨价预备费万元379.545.04%5.04%4.03%3建设期利息万元4固定资产投资现值万元7527.72100.00%100.00%79.96%5建设期间费用万元6流动资金万元1886.2225.06%25.06%20.04%7铺底流动资金万元628.748.35%8.35%6.68%八、未来五年经济效益测算根据规划,第一年负荷40.00%,计划收入7403.60万元,总成本7003.76万元,利润总额-1288.40万元,净利润-966.30万元,增值税241.64万元,税金及附加130.35万元,所得税-322.10万元;第二年负荷70.00%,计划收入12956.30万元,总成本

45、10566.52万元,利润总额-120.87万元,净利润-90.65万元,增值税422.87万元,税金及附加152.10万元,所得税-30.22万元;第三年生产负荷100%,计划收入18509.00万元,总成本14129.28万元,利润总额4379.72万元,净利润3284.79万元,增值税604.10万元,税金及附加173.85万元,所得税1094.93万元。(一)营业收入估算该“染料生产加工项目”经营期内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只考虑染料行业设备相对价格变化,假设当年染料设备产量等于当年产品销售量。项目达产年预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18509.00万元。(二)达产年增值税估算达产年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604.10万元。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序号项目单位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1营业收入万元7403.6012956.3018509.0018509.0018509.001.1染料万元7403.6012956.3018509.0018509.0018509.002现价增加值万元2369.154146.025922.885922.885922.883增值税万元241.64422.87604.10604.10604.103.1销项税额万元2961.442961.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