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独步寻花说课稿.docx

上传人:33****8 文档编号:32117873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畔独步寻花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畔独步寻花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畔独步寻花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畔独步寻花说课稿.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江畔独步寻花说课稿江畔独步寻花说课稿1 江畔独步寻花是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自然的“美”。我把“享受美好的事物带给我们的乐趣,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作为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761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 今天学习的是其中的第六首,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小路上花团锦簇,花下的枝条被压得垂下来,

2、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它们围绕着花枝翩翩起舞。从这里,我们嗅到了浓郁的花香,听到了清脆的啼鸣。诗人用“时时”、“恰恰”这种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这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全诗语言充满了口语化色彩,读起来令人感到非常亲切,而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跃然纸上。 本课的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3、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歌“只有入境,才能悟神”。因此,我把学习写景方法、领会诗情确定为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而指导学生学习古诗,再现诗歌描绘的情境是教学的关键。 二、分析学生,确

3、定学习方法。 由于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常常停留在对诗句字面意思的理解上,对诗歌的学习方法懵懵懂懂,对诗歌的美点不会品味,对诗歌中蕴含的感情难以体会,针对这首古诗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运用讲述法,情境法等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诵读、自学、想象等方法学习。 三、展示流程,剖析设计意图。 (一)新旧联系,解诗题。 教学新诗不直接揭示课题,让学生先背诵学过的诗,然后开始新课教学,这样做:一是新旧联系,衔接自然;二是激发兴趣,增强效果。学生在情致盎然地背诵诗歌的气氛中学习新诗。然后出示诗题,让学生讲解题目的意思。老师随机指导“畔”的读音和意思。 (二)反复诵读,懂诗意。 古诗言简义丰,音韵和谐,特别适合学

4、生诵读。我要求学生看到诗后,自己先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要求层层提高。通过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音乐美。 卢梭说过:“我的目的不是教给他各种各样的知识,而是教他怎样在需要的时候取得知识。”所以在懂诗意环节我渗透学习诗歌的一种方法:巧借解释和插图,理解诗意。学生利用这种方法,基本能疏通诗的大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展示自学成果,当小老师向大家讲解自己学会的字词或句子。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使其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根据我对学情的把握,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戏蝶”“自在”“娇莺”这几个词的解释,这时我针对性的讲析显得及时和精当。最后教师引导鼓励学生

5、试着说出整首诗的意思。 (三)玩赏诗句,悟诗情。 好诗都是富于启示性的,言近而意远,能够通过一两个鲜明的形象唤起读者的想象,启发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成无数新鲜的画面。想象式阅读是阅读诗歌的好方法之一,它会让你神思飞越,浮想连翩。这一环节我和学生一起带着美好的想象来学习这首诗。 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诗,那杜甫都看到了什么呢?(明确:压枝低的花、时时舞的蝶、恰恰啼的莺) 现在让我们也走在千年前成都郊外那条通往“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和诗人一起享受那春光给予视听的无穷美感吧!指导学生从视觉的角度想像,从听觉的角度想像,从动景的角度想像,从静景的角度想像。 想象带来了美丽的画

6、面,美丽的画面印在了孩子们的心中。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学到了写景方法,练习了说话,更是让学生体会到了诗中的意境。 老师总结:多么美的春色图呀,繁花盛开,戏蝶起舞,娇莺歌唱,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歌有舞,有鸟语有花香,这不仅仅是黄四娘家的春色图,更是一幅无边的春色图,让我们和诗人一起陶醉、一起回味在那情景中吧!老师配乐,指名背诵。从最初的要求“文从字顺,节奏正确”到“入情入境”,不知不觉中学生对这首诗的学习渐入佳境。 (四)了解背景,知诗人。 “一切景语皆情语。”学生从诗中体会到的喜悦与赞叹,正是杜甫看到美丽景象的心情。但是这份喜悦不仅仅来自眼前的美景,要想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还得了解他写诗时的背

7、景。 写作背景: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很快这次战争席卷了大片土地,杜甫同人民一起逃离,他的另外一些诗歌,能让我们感受到这场战争: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石壕吏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杜甫亲身经历了人民所遭受的各种灾难,目睹了叛军的暴行和人民水深火热的恐怖生活。他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修建了茅屋这首江畔独步寻花写于安史之乱平定的时候,诗人有种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时的喜悦心情,所以诗中表现的这份喜悦不仅仅来自美景,还来自稍稍安定的生活,诗中表达着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让学生带着这份沉甸甸的喜悦再次朗读诗歌,走进诗人的内心。 (

8、五)巩固理解,画诗韵。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指长于描写景物的诗,意境优美,能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 1、画中有诗。老师出示三幅国画:咏柳游园不值惠崇春江晚景,让学生给画面题上诗句。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传达出一种诗意的境界。 2、诗中有画。根据江畔独步寻花诗中所描绘的内容画一幅画。学生的笔触也许非常笨拙、稚嫩,但是诗中的韵味像一粒种子,已植入孩子的心田,它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板书: 江畔独步寻花 花 蝶 莺 江畔独步寻花说课稿2 一、基本理念 阅读学认为:阅读教学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阅读能力,间接目标是发展思维能力,潜在目标的陶冶思想情操。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的综合能力是阅读技能的分

9、项训练逐步形成的。本节课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努力营造在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中培养阅读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 二、说教材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06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定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小路上花团锦簇,花下的枝条被压得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它们围绕着花枝翩翩起舞。从这里,我们嗅到了浓郁的花香。花旁的小路上,有清脆啼鸣的黄莺,它们活泼自在的神态,能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诗人用“时时”、“恰恰”这种极富韵

10、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全诗语言充满了口语化色彩,读起来令人感到非常亲切,而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跃然纸上。 三、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能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的意思和用法。 2、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把握古诗的韵味美。 3、情意目标 学生在品味朗读的基础上,体会春天的勃勃生机好美丽,感悟诗人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诵读诗文,感受春花的美丽。 2、难点:初步理解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写春天的生机和美丽。 五、说教学设计的特色 在引导学生入诗境、悟诗情这一环节中,我运用了引探法及

11、 “背景再现”引导学生理解走进、走进画面,进行感情朗读,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而进入诗境中感悟诗情,感悟的迷醉与惊喜。 六、说教法及学法运用 在本课时的教学策略运用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打破以往的古诗教学方法,充分运用“金钥匙”来引导学生学习: 问题一:诗中描写的景物是什么?(学法推荐:快速浏览课文,用 “”画出相关词语) 问题二:诗人怎么描写这些景物?诗人为什么要描写这些景物?(学法推荐:默读古诗,抓住重点词句读一读,回想自己赏花的经历,体会诗人的情感,进行简单的批注。 在接下来的学习成果汇报中可以看出,这些方法运用得比较得当、到位,适合学生学习本首古诗。 七、说教学流程 我本课一共设计

12、了七个环节,分别是:导入读出古诗的韵味,体会诗的对仗美理解古诗意思,用自己的话描述诗的画面入诗境悟诗情,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回归全诗,整体感知课堂检测语文课外实践。 下面我重点讲讲第一个环节“链接旧知,导入新课。” 具体是这样的: 1、出示“读一读”中的春日,引读背诵。 师:孩子们,伴着校园的第一抹新绿,我们走进了明媚的春天。(出示春日,齐读。) 2、师:春日的泗水滨清风拂面,万紫千红。黄四娘家的春天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读的(板课题) (1)学生齐读课题。 (2)写课题:“请和老师一起将课题工工整整地写在练习本上,如果写错了或写得不满意,可用修改符号修改,彻底告别修正液。”

13、 (3)点评。 (设计理念:一是将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建立链接,从而很自然引出新课。二是针对本班学生写字潦草、不规范、乱涂乱改的现象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写字习惯。) 另外,我觉得最满意、最精彩的是第五个环节“回归全诗,整体感知”这一部分。古诗词精炼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往往留下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学中没有情境,就没有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品味;没有品味,就没有感悟;没有感悟,就没有拓展。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 (1)出示9:资料再现。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公元760年,杜甫在成都修建了草堂。饱受离乱之后,总算有了比较安定的生活,诗人为此感到

14、欣慰。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他独自沿着江畔散步,在黄四娘家的小路旁,诗人满心欢喜地寻找到了姹紫嫣红的花朵,这清丽欢快的情景让一路走来的惊喜不已(女生) (2)此时此刻,诗人迷醉了。春花、戏蝶、娇莺给春天增添了无穷的美丽与生机。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轻松、愉快的诗人已经与春天融为一体,他也要把这感受告诉全体男生(起起来带上动作诵读) (3)读着这首诗,我们也仿佛走在千年前成都郊外那条通往“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和诗人一起享受那春光给予视听的无穷美感(齐读) (设计理念:出示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当时的情感基点,体会诗人的“喜悦”既有看到美丽景色的“喜”,还有生活稍稍安定的“喜”,将学生已经生成的情

15、感体验再度升华,从而走进诗人的内心。) 2、出示10:观赏花的图片、听歌曲江畔独步寻花 3、多美的春色图呀,你能用哪些词语描绘刚才看到的情景?指名说一说(语文天地中的“读一读”)出示11: 锦上添花 花好月圆 花团锦簇 花枝招展 鸟语花香 姹紫嫣红 国色天香 含苞待放 娇艳欲滴 美不胜收 (设计理念:通过欣赏图片、听江畔独步寻花等媒体手段,使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对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的感受、对诗人情感的体验都有明晰的态势;学会运用“语文天地”中的词语积累,为“畅所欲言”、“初显身手”、“笔下生花”储备必要的知识。) 4、小结 师:积累的词语真不少呢。孩子们,这首诗没有写人,但好像处处有人。诗人被

16、万紫千红的春花深深吸引而流连忘返。所以在他的眼中,蝴蝶也是流连戏舞,黄莺也是自在鸣叫。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已经与春天融为一体,成了美好春天的一部分,真是一个“寻”字了得!为了更深层地了解的感受,建议大家在课外补背: 出示12: 江畔独步寻花(之五):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设计理念:通过适度的拓展,促使学生走进诗句所描画的意境,滋生出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将自己和一起融入了美好的春光之中,成了美好春天的一部分,领悟到春天的美好和勃勃生机,从而萌生出对热爱和赞美之情,) 八: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

17、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江畔独步寻花一文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古诗的主要内容及学生对整体的把握,从中可以发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途径,并能用较为清晰的思路引导学生回归全诗,整体感知。 附 花 江畔独步寻花 蝶 勃勃生机 美丽 莺 江畔独步寻花说课稿3 一. 文章概述 江畔独步寻花写的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独自漫步成都锦江江畔,欣赏春天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动人景象。 二. 分析理解 古诗虽离我们较远,但如果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也是不难理解的。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学习: (1)读诗句,弄懂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联系所查资料和上下诗句理解难句,

18、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反复吟诵、背诵,加深理解。 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有几个生字、新词,通过预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它们的意思: 江畔:江边。 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蹊:小路。 留连:舍不得离开。 恰恰:形容声音和谐动听。 下面请你连起来说说句意。 1.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这句诗的意思是: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千朵万朵,压得枝条都低低弯下了身。 2.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句诗的意思是:戏闹的蝴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宛转动人。 你知道诗人所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吗?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诗人所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象,

19、读了这首诗,眼前仿佛出现了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美丽而自由、欢快的景象。 如果你就是诗人,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漫步在江畔,看到此情此景,你会有什么感受? 你可能非常喜欢这美丽的景象,一定会陶醉其中,细细观赏。 但是你知道诗人杜甫吗? 杜甫是唐代诗人,被后人称之为“诗圣”。他的诗敢于大胆揭露社会矛盾,批判统治者的罪恶,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衰的历史。安史之乱后,杜甫弃官住在了成都的浣花溪边的草堂。这首诗就是写草堂附近的邻居黄四娘家的春天景象。 所以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抒发了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的喜悦心情。全诗描写动静相应,有声有色,意境十分优美。 作业指导

20、 江畔独步寻花描写了哪些景物? 江畔独步寻花主要写了春天花枝繁茂、蝴蝶飞舞、黄莺歌唱。 江畔独步寻花说课稿4 我说的课题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中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下面我从本课的设计理念、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流程及板书等六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基本理念 阅读学认为:阅读教学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阅读能力,间接目标是发展思维能力,潜在目标是陶冶思想情操。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的综合能力是阅读技能的分项训练逐步形成的。本节课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努力营造在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中培养阅读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 二、说教材 这是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

21、,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的一首诗。 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小路上花团锦簇,花下的枝条被压得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它们围绕着花枝翩翩起舞。全诗语言充满了口语化色彩,读起来令人感到非常亲切,而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跃然纸上。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人教版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订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的意思和用法,理解诗句意思。 2、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把握古诗的韵味美。 3、情感目标:学生在品味朗读的基础上,体会

22、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感悟诗人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诵读诗文,感受春花的美丽。 2、难点:初步理解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春天的生机和美丽。 五、说教法及学法运用 在本课时的教学策略运用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打破以往的古诗教学方法,充分运用“金钥匙”即提问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问题一:诗中描写的景物是什么?(学法推荐:快速浏览课文,用“”画出相关词语) 问题二:诗人怎么描写这些景物?想象一下诗人看到怎样的画面。 学法推荐:默读古诗,抓住重点词句读一读,回想自己赏花的经历,体会诗人的情感,进行简单的批注。 六、说教学流程 对这课的教学具体是这样的: (一)利用旧知,激发兴趣,

23、感受古诗的形象美 1、布鲁斯认为,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捷克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可见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是古诗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所以我在开头设计让学生展示已学过的关于春天的诗,学生平日积累了不少,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师给予肯定。让学生从中获得一种满足感,思维处在兴奋状态,自然而然就提升了对新课的兴趣。 (设计理念:将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建立链接,从而很自然引出新课。) (二)初读,指导读正确、有节奏感。 古诗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

24、和谐,节奏感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学生诵读。 所以我要求学生一看到诗后,自己先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诗的一般节奏与韵律。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强调的就是反复读的重要性。 (设计理念:让学生整体感知,初步感受这首古诗的语言美) (三)精读,入诗境悟诗情,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古诗词精炼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往往留下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过程: 1、再读,领悟诗意。即在读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自己借助插图、解释等读懂词句。 2、这首诗比较通俗易懂,所以我让学生自己读,读中悟,并用“啊,(景物)真啊,你看“的句式把诗中的意境描述出来。 (设计理念:把学习的自主性还给学生,

25、同时又训练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观赏花的图片、以情读诗。 古诗的文字精练,意境深远,含义深刻,让人回味无穷,理解古诗的意境美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在学生充分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引导学生通过情境演示的方法来走进古诗的意境中。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理解此时的感受,以读为主旋律,以读促思,读中悟情。 (设计理念:通过欣赏图片、音乐伴奏等多媒体手段,运用直观的视觉效果,使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对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的感受、对诗人情感的体验都有明晰的态势,难点也就不攻自破了。同时又为朗读垫定了情感基础。) (四)回归全诗,深化,体会诗情 1、创设

26、情境: (1)资料再现。 介绍写作背景: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06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定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2)齐读课题。 (3)读着这首诗,我们也仿佛走在千年前成都郊外那条通往“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和诗人一起享受那春光给予视听的无穷美感(齐读) (设计理念:出示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当时的情感基点,体会诗人的“喜悦”既有看到美丽景色的“喜”,还有生活稍稍安定的“喜”,将学生已经生成的情感体验再度升华,从而走进诗人的内心。) (五)拓展,写古诗画

27、面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让学生把诗歌改成小散文。通过适度的拓展,促使学生走进诗句所描画的意境,滋生出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将自己和一起融入了美好的春光之中,成了美好春天的一部分,领悟到春天的美好和勃勃生机,从而萌生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江畔独步寻花一文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古诗的主要内容及学生对整体的把握,从中可以发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途径,并能用较为清晰的思路引导学生回归全诗,整体感知。 江畔独步寻花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

28、,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六,也是最著名的一首。这首写景小诗别具情趣,小路上花团锦簇,花下的枝条被压得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恰恰啼鸣的黄莺,它们活泼自在的神态,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对正常学生来说,结合他们的生活体验,很容易能够理解诗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但对盲生来说,缺乏视觉感受使他们对春天的感受间接而模糊,影响了他们对诗文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意思,能进入诗人描绘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悦的心情。 在教学目

29、标当中,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歌中蕴涵的诗人的情感是教学的重点。全诗语言充满了口语化色彩,读起来令人感到非常亲切,所以理解意思不难,难的是盲生由于失去了视觉这样一个主要的观察途径,就使得他们对景色的理解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所以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进入诗歌所描绘的蜂飞蝶舞的春天生机盎然的意境,有感情的诵读。为突破教学难点,课前先后三次带领盲生到校园里触摸春天,感受春天,重点观察不同花期、不同品种的花儿,为课堂上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另外制作了课件,课件中的图片和音乐为低视力学生和全盲学生营造优美的、古色古香的氛围,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有以下

30、几个环节: (一)、导语引入 用优美的音乐和语言,娓娓道来,达到这个环节的目的未入诗句先入境。 (二)、理解诗意,品读想象 在这个环节中分成了三个小部分: 1、自学古诗,理解诗意。这首诗内容相对来讲比较容易,所以通过学生自学和交流讨论,再加上老师的点拨指导,就可以了。 2、品读语言,想象画面。这个部分主要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分析理解,再结合学生触摸春天的经验感受练习说话、指导朗读,从而达到了解诗歌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色,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目的。 3、指导吟诵,理解意境。通过听男女声朗读、自由练读、老师引读、个人配乐读等方式,感受诗歌的意境。 (三)、拓展阅读,体会感悟 出示两首不同角度描写春天的诗歌,拓展视野,让学生体会感悟。 (四)、回顾感受,布置作业 通过视频回顾自己在观察春天时的感受,将这首诗歌改写成一篇小散文。作业的设计,同样也体现了盲学生对这首诗的独特理解和对春天的感受。第 22 页 共 2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