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的纷争说课稿.docx

上传人:33****8 文档编号:32086596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秋战国的纷争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春秋战国的纷争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秋战国的纷争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秋战国的纷争说课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春秋战国的纷争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春秋战国的纷争。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五个环节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这一环节包括三部分内容。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人教版教材初一历史第六课的内容。从社会形态更替的角度来看,前面我们分别学习了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相关内容,即将过渡到后面的封建社会。而这个过渡是通过“春秋战国的纷争”来完成的,所以,本课在教材中承上启下,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春秋战国的历史时期以及发生在这一时期的重大史实,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和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春秋战国错综复杂的历史时期为平台,以富有哲理的成语故事为基石,通过问题的巧妙设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比较,达到开阔视野和训练思维能力的目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春秋时期诸侯国强大的根本原因,使学生们懂得国家强大要靠改革,引导学生为国家的强大而发奋学习;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重点:是齐桓公称霸、城濮之战和长平之战。原因是齐桓公称霸是春秋时通过改革达到富国强兵的典型代表,而城濮之战和长平之战分别反映了春秋战国时的战争时代特点。 难点:是如何正确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原因是表面现象都是战争,其实质是争霸

3、和兼并,对初一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二、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下面我们进行学情分析这一环节。从思维发展规律上看,初一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对历史的学习还停留在表面现象上,需要我们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以达到教学目标;同时,学生们的历史知识阅读面比较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归纳成语故事,以形成新的知识点,既锻炼思维能力,又开阔眼界。 三、说教法 我们常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教材和学情的特点,我选择了以下几种教法。 1、直观法。将春秋战国的形势图画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归纳出春秋五霸先后称霸和战国七雄同时并存的特点。这符合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

4、象思维发展的规律。 2、比较法。城濮之战和长平之战分别体现了春秋和战国的战争性质。为了能突出重点,可以将两场战争分解成几个项目来比较,加深理解。这符合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 3、讲叙法。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以及“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可以采取老师讲叙的方法来解决。 四、说学法 其实学法和教法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学法上,我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整理成语故事在课堂上自己讲叙;通过课前临摹春秋战国的形势图,加深历史时空感;通过围魏救赵的活动,体会到战术在战争中的作用等。 五、最后,我再分析一下教学过程。 这一环节包括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等。 1、模拟角色,导入新课

5、。 “想我西周大好江山就断送在周厉王、周幽王这样的败家子手上,真是可惜。好在出了一个周平王,延续了周王朝的香火。要知后事如何?请大家一起来学习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设计意图:模拟角色,身临其境,设置悬念,引起大家学习的兴趣。 2、合作探究,讲授新课。 先由老师讲出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无兵无钱的现状,画出周天子与各诸侯的杠杆平衡图,引导学生推出“王室衰微,大国崛起”的背景。 简单阐明东周分成春秋和战国的依据,同时在黑板上画出“春秋争霸形势图”。联系武林盟主的唯一性,引导学生推出“齐晋楚吴越成S形先后称霸”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 与此同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齐桓公能首先称霸?引导学生从经济

6、、军事、外交等角度进行归纳,边归纳改革的措施边讨论这种措施的作用,深化国家强大要靠改革的整体认识。为了进一步突出重点,要求学生一起朗读晋文公称霸那一段并与齐桓公称霸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比较的能力和树立国家强大要靠改革的认识。 按照“齐晋楚吴越成S形先后称霸”的逻辑顺序,简单讲叙晋楚吴越之间的战争故事,由学生讲叙“卧薪尝胆”的故事,重心放在城濮之战上。之后,引导学生从正反面归纳春秋争霸的影响(带来社会灾难和促进国家统一)。 画出“战国形势图”,简单讲叙“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的事,引导学生推出“战国七雄并存”的特点,点出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三场战争。 由学生来表演“围魏救赵”的节目,激起课堂气氛,老师简单讲叙马陵之战,重点放在长平之战上。为了能突出重点,我采用将城濮之战和长平之战进行比较的方式来突出,分解成兵力、作战方式、持续时间、战术和结局等几个子项目来探究。同时也归纳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分别是争霸和兼并,这样就解决了难点。 3、课堂小结,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本课的理解。 4、布置作业。探究“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坑杀赵国降卒四十多万的真实性”。目的是引发学生思考历史,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