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docx

上传人:33****8 文档编号:31923401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1 教授内容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时间预设 课时问题预设: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齐国和晋国能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许多战争是好事还是坏事?说出你的理由。 说出你所知道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 4、讨论分析改革与强国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1、说出东周分为哪两个历史时期,了解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情况。 2、比较春秋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3、通过学习探讨改革与强兵富国之间联系? 齐国和晋国的称霸 春秋争霸与战

2、国兼并战争不同特点及历史影响。知识结构: 一、春秋争霸 1、著名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3、城濮之战:晋文公 二、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展示内容: 一、故事导入法。以“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故事导入。 二、自主学习 任务一:通过看课本p30-p32,完成以下问题 1.东周分为 和 。 2.春秋时期主要霸主。 3.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 4.描述晋楚争霸情况。 5.春秋争霸的历史作用。 任务二:通过看课本p33-p34完成以下问题 1.说出战国七雄 2.战国时期主要兼并战争 3.长平之战时间

3、、交战双方、作用。 巩固达标: 1.为了争霸,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发展本国势力的是( ) a.晋文公 b.楚庄公 c.齐桓公 d.越王勾践 2.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的标志是( ) a.打败周围的诸侯国 b.周围诸侯国臣服齐国 c.各诸侯王参加会盟 d.周天子派人参加会盟 3.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原因,最重要的是( ) a.以“尊王攘夷”为号召 b.周天子派人参加会盟 c.齐桓公本人的威信和能力 d.管仲改革壮大力量 4.下列成语与晋楚争霸有关的是( ) a.纸上谈兵 b.朝秦暮楚 c.卧薪尝胆 d.退避三舍 5.战国七雄中,地处最北和最南的分别是( ) a.齐和秦 b.燕和楚 c.韩和赵

4、d.赵和楚 6.下列事件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有“田氏代齐”三家分晋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 a. b. c. d. 7.下列即属于春秋时期又存在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 a.齐国 b.晋国 c.楚国 d.赵国 8.齐桓公在争霸过程中打出“尊王攘夷”旗号的真实目的是( ) a.赢得周天子的信任 b.表白自己无政治企图 c.提高齐国的政治影响 d.维护周天子的地位 9.阅读上列材料: “管仲相桓公,霸诸假,一匡天下”论语 请回答: 桓人霸诸侯成功是在什么时间? 管仲在齐桓公称霸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有利措施? 归纳生成 一、春秋争霸 1、著名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3、

5、城濮之战:晋文公 二、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本课相关成语: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 课后反思: 1. 在这节课中,多次运用影视资料、课件等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从视觉直观形象的感知了具体的历史情节,实践证明:历史课和电影课整合,特别是历史课与信息技术融合运用,效果比较理想。 2. 在这节课中,让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去,主动探寻知识。 3. 成语故事演讲和历史剧表演,其最大的好处是寓教于乐。但是,实践也告诉

6、我们,在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及认识水平,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选择,并在课外多加以指导。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2 1、指导学生快速跳读课文,对课文零散的信息进行整合,然后自己归纳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培养对历史零散知识的整合和综合概括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解决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启发、讨论、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与老师合作、与其它同学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三个维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4、设计不同层次的综合实践题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考察每位学生对知识的掌

7、握程度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情况。 一、导入新课 按历史发展进程,回忆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指出春秋、战国的历史特点导入。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公元前475年,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西周以后,中国进入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让我们一起回到那金戈铁马的年代,共同学习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或者大屏幕出示对联:(齐读)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由此导入:对联中有两个成语,同学们知道其中的两个成语各讲的是什么时期的事吗? 生答后指出“卧薪尝胆”发生在春秋

8、,东周分为两个时期,即春秋和战国。其中春秋为公元前770年-476年,它是和鲁国编年史春秋记载的时间相同而得名。战国为公元前475-221年,它因各诸侯国连年战争而得名。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上的一大特点是战乱频繁,社会大动荡、大变革。 二、制定和出示教学目标(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制定目标) 先请学生快速跳读课本黑体字部分内容,然后每大组请一位同学根据这部分内容出一道简明扼要的题目,我们就用它作为本节课要解决的第一第二个目标。 目标一:春秋时期有哪些著名的霸主?他们是如何成为霸主的? 目标二:战国时的七雄指的是哪七国?这个时期有哪些著名的战例?) 然后由老师给出第三个目标:“比较春秋时期战争的目的

9、与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的不同点?并因此总结出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三、自主学习 让学生再详细地把全书看一遍,黑体字部分仔细阅读,小字部分快速阅读,针对三个目标一边看一边把要点圈出来。允许学生可以选择自主学习的方式:自己阅读或小组讨论。 四、师生共同探讨,合作解决问题 1、请同学自己回答解决第一个目标。在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历史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春秋争霸的基本事实,让学生通过对比得出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原因与齐桓公成为霸主的原因有相同之处及战争的目的,并让学生自己从中得出: 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2、请同学自己回答解决第二个目标。在解

10、决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历史地图、口决(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帮助学生加强对战国七雄地理位置的记忆,并引导学生思考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 3、通过城濮之战和长平之战的材料两个材料,让学生讨论解决第三个目标。 大屏幕出示材料: 城濮之战: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与楚两军相遇在中原战场上。当时晋出动兵车700乘,兵力约2万左右,而楚出动兵车14001500乘,兵力约4万左右(注:春秋时期各诸候国作战的方式主要是车兵战)。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 长平之战:赵国是战国后期的一个东方强国。秦国派兵攻赵。赵王派老将廉颇驻守长

11、平,筑垒固守,相持三年,不分胜负。公元前260年,赵王急于求成,不满廉颇凭险固守以疲秦军的战略,中了秦的反间计,起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率兵大举攻。秦将白起佯败后退,诱敌追击,到预定地点,用伏兵把赵军分割包围。秦王亲自赶到前方,把全国15岁以上的壮丁悉数调到长平,堵截赵的援兵和粮食,赵军被困46天,粮尽援绝,拼死突围,赵括被射死,四十多万赵军全部投降,除240个年幼的回赵国报信外,都被活埋。) 4、为了加深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了解和学习历史的兴趣,安排一个小活动:请同学比赛说出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如:春秋时期:一鸣惊人、老马识途、退避三舍、问鼎中原、三令五申(吴国:孙武)卧薪

12、尝胆;战国时期:围魏救赵、窃符救赵、图穷匕现等) 五、反思完善 提问: 1、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他们最突出的成就有哪些? 2、从他们身上,你看到国家富强的启示和个人事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齐桓公:革新强国,首成霸主。(革新) 归纳要点晋文公:勤业治国,跃居霸位。(勤业) 越王勾践:雪耻复国,终建霸业。(毅力志向) 六、板书设计 齐桓公:管仲第一个霸主 春秋争霸:晋文公:城濮之战 (争霸)楚庄王: 东周 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国七雄:(东南西北到中间) (兼并)战例: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3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复习:西周建立后,周武王为巩固统

13、治,采取了一个重要措施是什么?(分封制) 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功臣和王族,让他们共同保卫周王、定期纳贡,由此产生了大量或大或小的诸侯国。 那西周最后一个国王是谁?(周幽王)周幽王昏庸无道,有一个关于他的著名成语故事,大家知道是什么吗?(烽火戏诸侯)谁来给我们分享一下这个故事? 2、叫学生讲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老师小结:“烽火戏诸侯”的教训是惨重的,周幽王虽然博得美人一笑,可也自食其果,BC771犬戎进攻西周,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从这个故事中大家得到什么启发啊?(失信、做人要讲诚信)老师点出:周幽王失信于诸侯,导致国破人亡,所以我们文人处事要讲诚信。 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史称“东周”,

14、洛在今天的哪里啊(P23在今河南洛阳) 东周又分为两个时期:春秋BC770B476和战国BC475BC221 学习新课 一、春秋争霸相续称雄(BC770B476) 1、讲述“春秋”的来历。同学们,为什么要把这两个时期称为“春秋”“战国”呢?(因为.)同学们请看P30注解。 再讲:BC770B476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自从周平王迁都洛后王室开始衰微,这个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周王室地位下降。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号令,反而依附于他们。诸侯间相互展开攻势,不断进行争霸战争,这种争霸战争就是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 2、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本框内容。 3、引导学生理解 (1)好!同学们

15、说说。春秋时期先后出现了那些霸主?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2立霸主地位的呢(标志性事件)? 首先,同学们请看P31“春秋争霸形势图”,找出齐国位置,结合课本内容分析齐桓公能称霸的地理原因? 自然条件平原,面海,资源丰富 我们都说“干大事要天时地利人和”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个齐桓公能称霸的关键人物管仲,你知道管仲和齐桓公之间的故事吗? 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襄公被杀。襄公有两个兄弟,一个叫公子纠,当时在鲁国(都城在今山东曲阜);一个叫公子小白,当时在莒(j)国(都城在今山东莒县)。两个人身边都有个师傅,公子纠的师傅叫管仲,公子小白的师傅叫鲍叔牙。两个公子听到齐襄公被杀的消息

16、,都急着要回齐国争夺君位。 在公子小白回齐国的路上,管仲早就派好人马拦截他。管仲拈弓搭箭,对准小白射去。只见小白大叫一声,倒在车里。 管仲以为小白已经死了,就不慌不忙护送公子纠回到齐国去。怎知公子小白是诈死,等到公子纠和管仲进入齐国国境,小白和鲍叔牙早已抄小道抢先回到了国都临淄,小白当上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以后,即发令要杀公子纠,并把管仲送回齐国办罪。 管仲被关在囚车里送到齐国。鲍叔牙立即向齐桓公推荐管仲。 齐桓公气愤地说:“管仲拿箭射我,要我的命,我还能用他吗?” 鲍叔牙说:“那会他是公子纠的师傅,他用箭射您,正是他对公子纠的忠心。论本领,他比我强得多。主公如果要干一番大事业,

17、管仲可是个用得着的人。” 齐桓公也是个豁达大度的人,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不办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 (P30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 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改革军制,建立起强大的军队 以“尊王攘夷”为口好 因此,到了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国实力雄厚,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这实际上就承认了齐国的霸主地位。 过度:齐桓公称霸为诸侯树立了一个榜样,一些大的诸侯国竞相效仿,其中典型的也是继齐桓公之后的就是晋楚争霸。 (3)中原的第一霸主是谁?他又是怎样成为霸主的呢? 晋文公长年流亡在外,比较了解民间疾苦,而此时南方楚国势力也发展到

18、了黄河流域,一山不能容二虎,晋楚矛盾越来越大,公元前7世纪,双方在城濮展开决战。 下面我们来看看“城濮之战”。晋军以报楚王为名,退避三舍,避其锋芒,最后大败楚军。 P31动脑筋;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改革 过度:城濮之战后,进入晋国称霸时代,晋楚争霸持续了百余年。到楚庄王时,楚军又打败晋军,楚国成为中原又一霸主。关于楚庄王,同学们最熟悉的成语故事是什么?(问鼎中原)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熊旅借伐陆浑之戎(今河南嵩县东北)之机,把楚国大军开至东周的首府洛阳南郊,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善于应对的王孙满去慰劳。 庄王见了王孙满,劈头就问

19、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要与周天子比权量力。王孙满委婉地说:“一个国家的兴亡在德义的有无,不在乎鼎的大小轻重。”庄王见王孙满拿话挡他,就直接说道:“你不要自持有九鼎,楚国折下戟钩的锋刃,足以铸成九鼎。”面对雄视北方的庄王,善辩的王孙满先绕开庄王的话锋,大谈九鼎制作的年代和传承的经过,最后才说:“周室虽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宝鼎的轻重,还不能过问啊。”庄王不再强求,挥师伐郑,以问郑背叛楚国投靠晋国之罪。“问鼎中原”这个典故,就是这样得来的。 过度:春秋末年,江南吴国和越国也加入了争霸战争。 (4)江南吴越争霸: 有谁知道与吴越争霸有关的成语? 引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指出“卧薪

20、尝胆”的由来, (5)、过度:孟子曾说过:“春秋无义战”,对这句话,你怎样看? 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了各种灾难。 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周王几乎被遗忘,代之出现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几个大国对恃的局面出现战国时期 二、战国七雄并立 BC475BC221是我国史上的战国时期。 阅读P33第一段文字及“战国形势图”。 1、战国初期,晋国卿大夫赵、魏、韩三家分晋,稍后田氏代齐,建立田氏齐国,七雄形成。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事更为频繁,桂林之战、马林之战等。 2、著名的战役: (1)桂林之战围魏救赵 (2)马林之战减灶计 (3)过度:战国时期的斗争除了战场上的较量外,还有“合纵”“连横”

21、的外交斗争。 战国末年,秦国通过商鞅变法逐渐强大起来,东方六国合纵攻秦,秦连横 灭六国,期间有一场空前绝后的长平之战 (4)秦赵长平之战 引导学生阅读P34,分析“纸上谈兵” 想一想: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战争体现出的时代特征有何不同?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4 教学目标1、说出东周分为哪两个历史时期,了解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情况。2、比较春秋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通过学习探讨改革与强兵富国之间联系。 教学重点齐国和晋国的称霸 教学难点春秋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不同特点及历史影响。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时量 激趣导入,明标入进 1分钟 自主学习,主

22、动探究 (一)自主学习。 1、东周分为和。 2、春秋时期主要霸主。 3、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 4、春秋争霸的历史作用。 5、说出战七雄。 6、战国时期主要兼并战争、 7、长平之战时间、交战双方、作用。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1、春秋五霸中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c) A楚庄王B宋襄公C齐桓公D晋文公 2、在争霸斗争中,遭到彻底失败的是:(A) A宋襄公B晋文公C越王勾践D吴王阖闾 3、正式承认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的是:(B) A城濮之战B葵丘之盟C长平之战D问鼎中原 4、齐桓公任用的改革家是:(B) A姜尚B管仲C吴起D商鞅 5、对齐

23、桓公的“尊王攘夷”口号的正确理解是(B) A.抵御少数民族入侵以维护国王的尊严 B.以“尊王”为旗号发展齐国势力 C.听从周王号召去攻打少数民族 D.尊重齐王,进攻楚国 6、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决定性战役是:(B) A葵丘之战B城濮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 7、战国时期的韩、赵、魏是从哪一个诸侯国中分裂出来的:(D) A齐国B楚国C秦国D晋国 8、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南边的国家是:(A) A楚国B燕国C秦国D齐国 9、下列哪一个成语与晋文公有关:(C) A卧薪尝胆B问鼎中原C退避三舍D老马识途 10、春秋时期,“卧薪尝胆”,终成霸业的是(D) 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勾践 11、战国时期

24、,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的古代军事家是(D) A吴起B孙武C李悝D孙膑 12.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主要是为了(B) A.争做天子B.支配其他诸侯国 C.尊王攘夷D.结束割据状态 综合思维导航 13.请在下图的方框中填出战国七雄的名称: 14.阅读下列材料: 1、材料: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候,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控。 (1)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诸侯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这与周初分封诸侯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么,周初分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目的是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历史上把“齐、楚、

25、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控。”这一阶段称为什么时期? 春秋时期 (3)请列举此时期齐、楚、晋诸侯国的著名国君? 齐桓公楚庄王晋文公 (4)后来,晋国分裂,你知道分裂成了哪三个国家了吗? 韩赵魏 合作探究学习 15.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后来形成了许多成语,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纸上谈兵”等。请同学们课后再去搜集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比一比,看谁找得多。 呆若木鸡一鸣惊人老马识途负荆请罪买椟还珠 毛遂自荐围魏救赵三令五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5 一、复习旧知识: 请复习小导师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教师作评价。 二、导入新课: 播放flash动画:烽火戏诸侯西周灭亡导

26、入新课。 屏幕显示组织学生讨论: 1这个片子讲述的是什么故事?(烽火戏诸侯) 2这个故事与我们小时候讲的一个什么故事相似?(狼来了) 3他们的骗局导致了什么后果? 自食其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烽火戏诸侯和狼来了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讲诚信。 西周灭亡后,东周开始。东周又分春秋战国时期。屏幕显示 一、春秋五霸五霸相继 (前770前476年) 1著名霸主: 同学们,关于春秋五霸,你知道些什么? (踊跃发言) 归纳:春秋五霸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种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越王勾践、吴王夫差。本课需要我们识记掌握的主要是:齐

27、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2齐桓公首霸原因 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分组讨论,代表发言(以齐桓公的身份)。 归纳: 屏幕显示 优越条件-背山面海,资源丰富,山海渔盐,经济富裕 齐国发展生产有哪些有利的环境资源条件?(背山面海,资源丰富) 如何把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改造、开发、利用) 要实现这个转化过程,最需要什么?(人才) 齐国是否重用人才?重用什么人?(管仲) 雄厚实力-管仲改革,富国强兵 高明手段-“尊王攘夷,深得民心” 管仲,是齐桓公首霸的关键人物.齐国的改革主要是由他负责实施的. 屏幕显示 何谓 “尊王攘夷”?“尊王攘夷”有什么高明之处? (指导学生阅读

28、“尊王攘夷”的注解。) 答略 借“尊王”之名,行“争霸”之实,对外扩张。 过渡齐桓公称霸为诸侯国所瞩目,一些大的诸侯国竞相效仿,其中较典型的是晋楚争霸。 3晋楚争霸问鼎中原 在晋楚争霸中最著名的战役是什么? 城濮之战 屏幕显示 对!这场战役中有一个著名的成语故事? 退避三舍! “城濮之战”后,进入晋国称霸的时代,晋楚争霸持续了很长时间,到了楚庄王时期,打败了晋国,楚庄王取而代之,做了中原霸主。 春秋未年,江南吴越两国也加入了争霸战争。在吴越争霸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卧薪尝胆) 哪一个同学能否讲述一下这个故事? 由一个学生手持自制卡片“卧薪尝胆”介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启发学生:做任

29、何事情都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过渡从刚才的学习和思考中,同学们了解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等霸业的过程和不同方式。现在请同学们谈一谈,他们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你能得出个人事业成功的秘诀和国家走向富强的启示吗? 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富国强兵的关键所在 展开讨论,自由发言。 归纳:国强要革新,国立须治业,国兴靠人才,人才是兴国的关键。所以,作为一名学生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学好文化知识,掌握本领,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读书。共3页,当前第1页123 过渡 经过春秋近三百年的争霸战争,大部分小国被兼并,周王的地位一落千丈,周王几乎被遗忘,大国对峙的局面形成。这样的诸侯国主要有齐、楚、秦、燕、赵、魏

30、、韩七个国家,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二、战国七雄七雄并立 (前475前221年) 1战国的形成: 以故事形式讲述,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幻灯片展示)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幻灯片展示) 2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指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本相关小字部分,了解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知道孙膑所起的作用。 与长平之战有关的成语是什么?(纸上谈兵) 接下来,我们请同学们来表演一下“纸上谈兵”小话剧(角色有赵括、赵括之母、廉颇、旁白由教师用卡片展示人物角色) 旁白:长平之战,赵王听信谣言,撤下廉颇,而换上赵括 廉颇(语重心长):秦军现在士气正盛,锐不可挡。我军

31、应当以守为主,耗其士气,以期其自退。 赵括:大敌当前岂能不打?你是老了,我可不能辱没了我将门虎子的名声。 赵母(担忧):孩儿,你空有腹中的万卷兵书,而无实战经验,纸上谈兵是万万不可的。你要听廉颇老将的话才是。 赵括(不以为然):他只是胆小如鼠之辈而已,母亲,你放心,我一定不辱没赵王使命,全军出击,攻破强敌。 赵母(无奈):哎赵国亡矣! 廉颇(连连摇头) 学生自己反思“纸上谈兵”的历史教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做事不能眼高手低;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等。 同学们的这场表演非常精彩,在这场战役中,赵国四十多万人被坑杀。这场战役是战国时期最残酷的战役之一。此后赵国力量严重削弱。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

32、国的进攻。 同学们学习春秋战国一课后,能否用两个字来概括这一段历史时期最显著的特点? 战争 战争给整个社会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辩论,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观点。 总结:任何问题我们都应该全面看待。战争的确造成了很多的破坏,但同时它也加快统一的步伐,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 三、小结: 学生齐声朗读歌谣,并抄下来:(幻灯片展示) 春秋五霸齐桓公,尊王攘夷有管仲。齐楚秦燕赵魏韩,桂陵马陵孙膑谋。长平之战秦称雄,封建社会始形成。 教师指出: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火纷飞,色彩斑斓的年代。从政治历史的角度看,它展示了众多国家的外交手段、军事谋略、政治较量、社会

33、变迁而形成的纵横交错的立体网。从文史的角度看,则众多成语典故的出处。同时春秋战国时期又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它既是我国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又是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那么,有秦国在战国末期长平之战后,独占鳌头,摆出了咄咄逼人、无敌于天下的架势,是笑得最后的国家。但是不是笑得最好,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四、课堂作业: 1以下史实与齐桓公无关的是( ) a、任用管仲为相 b、以“尊王攘夷”为旗号 c、与楚国争霸 d、首先称霸 2下列战役中,不属于战国时期的有( )共3页,当前第2页123 a、围魏救赵 b、马陵之战 c、城濮之战 d、长平之战 3东周分为 和

34、 时期,分别是我国 社会的瓦解时期和 社会的形成时期。 4公元前7世纪后期 大战后, 成为中原的霸主。百余年后, _又成为中原霸主。 5公元前260年, 之间发生了空前激烈的 之战。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 的进攻。 6列举春秋时期的三位霸主和战国七雄 板书设计: 春秋(前776前476年):五霸 四公一王 东周 战国(前475前221年):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 五、课后作业: 1请学生用本课出现或涉及的成语串起来,写一篇春秋战国的故事(约500字左右)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

35、、楚庄王、晋楚争霸与城濮大战,了解南方的吴越争霸,掌握战国的形成过程、名称、方位及长平之战的影响。 能力要求: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齐、晋称霸。 本课的难点是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等表述中,就隐含着历史走向统一趋势的意思,要指导学生分析理解。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夏、

36、商、西周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我们生在山东,长在淄博,齐鲁大地,物产丰盈,人杰地灵。谁能说说看,为什么称山东称为齐鲁大地?齐国古都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引出课题。 提问:东周从何时开始,它分为哪两个历史时期?为什么取名春秋战国?(明确春秋战国是两个历史时期) 一、春秋争霸 (一)第一霸主齐桓公 出示史料: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阅读材料回答: 1、春秋时期为什么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 2、春秋时期出现了哪些主要霸主?最早称霸中原的是谁?, 3、假如你是齐桓公,应该怎样作才能成就霸业

37、?请同学们充当谋士,为齐桓公献计献策。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然后做一概括总结。 1.齐国东方,盛产鱼盐。出示春秋形式图,显示齐国的位置。 2.任用管仲,改革内政。(插入管仲与齐桓公图,问:你知道管仲与齐桓公的故事吗?谈谈你对齐桓公的看法.) 3.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尊王攘夷的含义是什么? 过渡:齐桓公以后即起参与争霸的是晋国和楚国。晋楚数次联合盟国在中原地区的对决,先后持续百余年,是春秋时代最壮观的景象。 (二)、晋楚争霸 1、这两国争霸的情况怎样?哪位同学能说说看?(培养学生概述历史事件,口头表达的能力) 2、奠定晋文公成为霸主的战役是什么? 3、为什么本

38、处于劣势的晋军能取得胜利? 4、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今天有哪些历史启迪? 5、除了中原各国的争霸,还有南方的哪些国家也加入了争霸战争? 6、你听说过卧薪尝胆的故事吗?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春秋时期的两百多年间,诸候们打了四百多场大战。到春秋末期 ,初期的一百多个诸候国锐减到二十几个了。到战国时期主要只有七雄,这 说明了什么?(出示春秋战国形势图。此题有些难度,可对照地图,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二、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形成七雄并立的局面,出示战国七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地理位置,说出有什么特点?(教师总结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这七雄中,

39、哪些国家变化最大?谁能指图说说看?(如果学生能回答出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可不作讲解 1、战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由家乡梓童山的鬼谷洞,引出军事家孙膑庞涓,学生了解桂陵、马陵之战。 2、请大家想一想,身处这样一个环境中,一个国家怎样才能避免被消灭的厄运呢? 3、如果你是当时的预言家,请你预测战国时期的走向(或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哪国最有能力主宰历史? 4、战国七雄的局面是怎样被打破的?长平之战中秦取胜的原因是? 三、课堂小节:出示历史歌谣,小节本课。 春秋诸侯齐首霸,尊王攘夷管助他,晋楚争霸在中原,此时旧制如碎瓦。 战国七雄并立打,桂棱马棱留史话。长平战后秦无敌,秦扫六合统天下 四、课堂练

40、习(见幻灯片) 附:板书设计 一、春秋争霸: 1、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3、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4、在公元前7世纪中期,葵丘会盟,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5、城濮大战:公元前7世纪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胜,楚败。 二、战国七雄: 1、战国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2、韩、赵、魏三分晋国,后来田氏建立齐国。 3、列举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结合图位置:最北是燕国;最南是楚国;最东是齐国;最西是秦国) 4、这个时期的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5、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国战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晋楚争霸与城濮大战,了解南方的吴越争霸,掌握战国的形成过程、名称、方位及长平之战的影响。 (1)能力要求: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