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评析.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31764844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评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评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评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评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评析 太阳是大家的 寓意是 世界是大家的 ,全世界孩子共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只有全世界人民和睦共处,加强信任和理解,人类才有更美好的明天.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评析,欢迎阅读. 教材分析 太阳是大家的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一首诗歌,向学生介绍了太阳对世间万物生长繁衍所起的作用,告诉学生太阳东升西落的运行规律,并教育学生要热爱和平,学会分享. 这首诗歌短小精悍,用优美而充满童趣的语言,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向学生渗透 和平友爱 的人文思想.诗歌的第一节写了太阳带给大地的美景 晚霞;第二节告诉学生

2、,太阳为大地带来生机,万物生长及人的活动都离不开太阳;三、四两节则将太阳东升西落的自然规则情趣化,暗含 太阳不会永远只照着一个地方,全世界的人民都需要太阳 这一道理.诗歌用了大量的拟人手法,赋予太阳人性,使学生们司空见惯的这个星球变得可亲可爱,十分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审美情趣. 设计理念 由于课文是一首诗歌,教学中如何既让学生明理,又不破坏诗意与诗情,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自然而然地明白课文的主题,就成了本课备课的过程中应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生动、活泼、多样化的情境创设成为贯串整个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在形式多样、感官多元的各种情境中,力求既不脱离文本本身的语言训练,又能尽量增加课堂的

3、信息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情境中得到诗意的熏陶、诗情的洗礼,在 悟情 的基础上深刻 明理 ,寓人文思想教育于情境化的品读感悟中,从而达到 润物无声 的最佳效果. 教学流程 一、歌曲导入,助兴激趣 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播放课件:劳动最光荣) 歌的第一句就唱道了什么?(太阳)(板书: 太阳 ) 2、你们还知道哪些唱太阳的歌?(种太阳、七色光等,可以让学生唱一唱)3、再听一首.(播放课件:我的太阳)知道这是什么歌吗? 这是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世界上有多少人需要太阳啊!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诗歌 太阳是大家的.(板书: 是大家的 ) (设计分析:用孩子们熟悉的几首儿童歌曲导入,使他们产生亲切感

4、,学生的情绪立刻就被调动起来.再播放外国歌曲,第一次点明 世界上的人都需要太阳 .) 二、初读课文,竞赛识字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好生字. 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课件:出示四个生字 彤 、 霞 、 陪 、 趁 )老师点一个字,你要立刻说出它在课文里的词语,能行吗? 3、谁愿意来当小老师,把你认识的字教给大家. (设计分析: 当小老师 是中低年级学生喜欢的竞争方式,用这种方式继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提醒他们注意倾听,不要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 三、逐段学习,明理悟情 1、学习第一节 谁愿意读第一节?(课件:第一节内容 西边天上的朵朵白云,变成了红彤彤的晚霞.从东山上

5、升起的太阳,到西山上就要落下. )(个别读) 请在四行诗中找一找写太阳的一天的诗句.( 从东山上升起的太阳,到西山上就要落下. ) 前两行写什么?轻声的读读.( 晚霞 ) 谁能根据前两行的内容提一个问题? 教师提示:(课件: 西边天上的朵朵白云,变成了红彤彤的晚霞.从东山上升起的太阳,到西山上就要落下. )能根据这两个词提个 为什么 的问题吗? (设计分析:置疑问难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方法,但学生的提问常常抓不住重点.教师指导学生抓住表示颜色的两个关键词,提一个 为什么 的问题,实际上是在潜移默化中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调控策略:当学生提不出问题时,教师才给予适当的提示.) (生提问:

6、白云为什么会变成红彤彤的晚霞? ) 谁能回答?( 因为太阳照在白云上,就变成了红彤彤的晚霞. ) 老师也带来了晚霞.(课件:晚霞图)师配图清唱. (调控策略:教师可用唱晚霞的歌曲,也可用优美柔婉的曲调自配歌词而唱.无论唱什么,教师应深情而投入,力求表现晚霞的美.) 老师唱得怎样?(生评) 你也能用你的朗读让老师陶醉吗?(个别读) (指导朗读)当学生读得激昂时,教师提示:从你的朗读中,我看到了晚霞的辉煌.但晚霞也给我们带来了宁静的美,你能读出这样的美吗? 引导学生用轻柔的语调表现陶醉的情绪. (设计分析: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 以情激情 .教师在展示了美丽的晚霞后,用自己声情并茂的演唱,激活学生已有

7、生活经验,引发对晚霞的无限想象,激起他们对这壮丽景色的向往和倾慕,从而产生强烈的赞美欲望.此时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已不用过多地进行技巧上的指导,只需稍加引导,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从而使诗歌之情与学生内心之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2、学习第二节 这是太阳带给大地的美!太阳一天中究竟做了多少好事?谁读第二节?(课件:第二节内容)(个别读) (课件:冒号加圈)这是什么符号?是什么意思?( 这是冒号.冒号后面写的都是太阳做的好事. ) 这么多好事中,哪件事最让你喜欢,最让你激动? (调控策略:太阳做的好事中,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哪一件是自己最喜欢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先

8、完成以下的步骤(1)或(2).) (1)、 她陪着小朋友在海边戏水,看他们扬起欢乐的浪花. 谁在海边戏过水?你们是怎么戏水的?( 我们把水泼在别人身上,别人也把水泼回来. 我坐在沙滩上,让浪花冲着我的脚丫,觉得痒痒的. 我在海里游泳,浪花扑上来,我喝了一口海水,好咸啊! ) 如果你是太阳,会怎么陪小朋友戏水?( 我会把阳光洒在小朋友身上,让他们不那么冷,他们就玩的更开心了. 我把海水照得亮晶晶的,小朋友们一定会很喜欢. 我躲在树后面,让小朋友们玩累的时候有地方乘凉. ) 谁来读一读这两行?(生个别读,全班读) (指导朗读)一位学生读完,教师立刻追问: 扬起什么? 并用向上挥动的手势引导学生读出

9、 欢乐 的情绪.再用引读的方法让全班学生带上手势反复读 欢乐的浪花 ,力求表现高昂的情绪氛围. (设计分析:这是本课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课堂气氛的高潮.大部分学生都在海边戏过水,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记忆,用说话训练的方式先让学生在脑海中再现海边戏水的欢乐场面,理解了关键词 欢乐的浪花 .然后话锋一转,用角色想象的方法引导学生换位思考: 如果你是太阳,会怎么陪小朋友戏水? 这样一来,在小朋友心中,太阳就有了 慈母 、 好友 等多种角色,对太阳的亲近感油然而生.诗歌之情与学生之情再次融为一体.教师再抓住关键词指导朗读,将学生的情绪一浪又一浪地推向高潮.) (2)、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她把小树往高处拔

10、. (课件播放:视频 阳光照在花上 ,配乐) 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花儿怎样?(指导学生边观察边表达,如 花儿都开了. 、 花儿张开了笑脸. 等等) (课件播放:视频 阳光照在小树上 ,配乐) 她把小树往高处拔,小树怎样?(指导学生边观察边表达,如 小树长高了. 、 小树在阳光下快乐地成长. 等等) 让我们尽情地读一读这一节.(课件:第二节内容)(配乐全班读.) (指导朗读)教师让学生先静静地听一会儿音乐,然后和着优美的乐曲,教师与学生一起读,将学生的感情充分带动起来. (设计分析:利用多媒体视频课件让学生看看花儿、小树在阳光下尽情成长的过程,感受太阳带给大地万物蓬勃的生命力,学生随着优美的乐曲

11、声表情朗读,再次得到美的体验.) (课件:省略号闪动)这是什么?什么意思?(是省略号.太阳还做了许多好事,没有写完.) 你能用诗的语言接着往下写吗?(课件:字幕 她 . )(如: 她把金光洒在蝴蝶身上,蝴蝶在花上跳舞. 她陪着小松鼠在树上采松果. 她看着小朋友去春游. ) (设计分析:让学生学着作诗,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个有趣的挑战,能够满足学生当一回 小诗人 的成功体验,激发他们愉悦的情绪,为后续的学习补充动力.教师不必拘泥于学生的诗句是否押韵,只要学生能用较为优美的语言,并能读出感情即可.) 我们的古人也有许多赞美太阳的诗句.(课件:古诗意境图,对应的古诗有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暮江吟,配

12、古琴曲高山流水) 从图上你能想到哪句和太阳有关的古诗? (1)、登鹳雀楼:(出示意境图)你看,傍晚的太阳沿着远山缓缓地落下,山前,黄河滚滚向大海流去,想到了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课件:出示诗句.) (2)、望庐山瀑布:(出示意境图)这是哪句诗,一起说!(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课件:出示诗句.)太阳照在香炉峰上,使瀑布腾起的水雾飘飘洒洒,就像仙境一般. (3)、暮江吟:岂止是黄河与庐山,长江岸边也有太阳美丽的身影.(出示意境图)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把一半江水映得通红,而另一半还是青绿色的,一起读一读.(课件:出示诗句)(生读: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读

13、到这儿,我们知道了,太阳属于鲜花,属于 ?( 属于小树,属于小动物,属于小朋友 ) (板书: 鲜花、小树、小动物、小朋友 ) (设计分析:学习现代诗,用古诗来帮助加深理解,这是本课设计的又一亮点.教师在出示古诗意境图时,没有立刻出示诗句,而是引导学生观察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两幅图画,根据画面内容回忆学过的诗句,自己说出来;暮江吟是学生没有学过的,教师予以适当的补充.这样的设计不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 无论古今中外,世间万物都需要太阳 这一道理,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激发了学生调动多种感观欣赏古诗的兴趣,可谓事半功倍.) 3、学习第三、四节 太阳每时每刻都在为人们做好事,从古至今就是如此.现在

14、太阳要落山啦,夜来临了.我们都要去睡觉了,太阳呢?( 太阳没有睡觉. ) 她去干什么啦?读一读三、四两节.(个别读) 这两节诗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太阳是大家的?( 她要趁人们睡觉的时候,走向另外的国家. 此时,那里的小朋友和鲜花,正在睡梦中等她、盼她 ) 你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些什么?( 我想对伊拉克的人说,别再打仗了,让小朋友快乐地成长吧. 我想对非洲贫困国家的小朋友说,如果你们有困难,我会帮助你的. 我想对美国的小朋友说,让我们一起来珍惜太阳,在阳光下自由成长. ) 自己设计动作,男生读第三节,女生读第四节. (设计分析: 和平与分享 是这首诗歌想要传递的人文思想.但空洞的说教会使学生兴味寡

15、然.因此利用课文中的思考题再次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在畅所欲言的表达中自然而然地点明诗歌主题.) 四、再悟诗情,总结延伸 (课件播放:日出图片,配音乐)黑暗的夜过去了,太阳又从地平线上升了起来.看着这个画面,你能和老师一起将第一节的诗句改一改吗? 东边的天空出现了 ( 一轮红日 一道亮光 ) 大地变得 ( 金光闪闪 闪闪发亮 ) 从西山上 ( 落下的太阳, ) 又从东山上 ( 升起来啦! ) 多美的小诗啊!今晚我们把它背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设计分析:配合着悠扬的乐曲和日出的壮观场面,老师和学生一起将诗歌的第一节进行改编.这种形式不但让学生感到新奇,能再一次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让学生又一次感悟到诗歌的意境美,为课文的情境创设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再三感悟到 太阳永远照耀着大地,给全世界带来光明与和平 ,升华了主题.)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