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五年级数学《数的奇偶性》优质公开课教案案例.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31762505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小学五年级数学《数的奇偶性》优质公开课教案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小学五年级数学《数的奇偶性》优质公开课教案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小学五年级数学《数的奇偶性》优质公开课教案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小学五年级数学《数的奇偶性》优质公开课教案案例.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小学五年级数学数的奇偶性优质公开课教案案例 数的奇偶性让学生探索和理解数的奇偶性,尝试运用 列表 和 画示意图 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数学数的奇偶性优质公开课教案案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数学数的奇偶性优质公开课教案案例一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4-1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尝试运用 列表 、 画示意图 等方法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发现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 3、在活动中培养等毛生的观察、推理和

2、归纳能力. 4、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规律,感受数学内在的魅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数字卡片,盒子,奖品.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提问或列举等形式,复习奇、偶数的意义.) 活动1:数的奇偶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激趣导入. 清早,笑笑第一个走进了教室,像往常一样把门打开后就去开灯,结果灯未亮,于是,他自言自语地说了声 停电了 就走到座位上坐下.不一会儿,同学们陆陆续续来到了教室,看到教室里光线有些暗,都下意识地伸手去按电灯开关,却都像笑笑一样无奈地走回自己的座位.你知道第11个同学按过开关后, 开关 是打开的还是关

3、闭了?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汇报交流. 方法:用文字列举出开、关的情况 开、关;开、关;开、关;开、关;开、关;开、关 让学生数数,直观地发现第11个人按过开关后,开关是打开的. 2、增加人次,深入探究. 如果是第47个同学或第60个同学进去,用列举的方法判断 开关 的开、关情况还方便吗?你还能想出什么好方法? 3、第二次汇报交流. 投影下表: 用列表的方法启发学生总结规律并作答:当人数是1、3、5、7 的时候,开关处于开启状态,而当人数是2、4、6、8 的时候,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即,进来的是奇数个同学时,开关被打开;进来的是偶数个同学时,开关被关闭.因为47是奇

4、数,开关被打开;108是偶数,开关被关闭. (三)巩固应用. 1、看书学习并解决小船的靠岸问题. 2、解决杯子上下翻转,杯口的朝向问题. 3、举例说说数的奇偶性还能解决哪些生活问题? (四)活动小结. 当一个事物只有两种(运动或变化)状态时,运动奇数次后,状态与初始状态相反,运动偶数次时,状态与初始状态相同. 活动2:探索奇、偶数相加的规律. (一)有奖游戏. 1、出示分别装有奇数卡片和偶数卡片的两个盒子.宣布游戏规则:从自己喜欢的盒子里任意抽取两张卡片,如果卡片上两个数的和为奇数,你就可以领取一份奖品. 2、游戏开始.部分学生按规则抽取卡片,并将卡片上两个数相加的算式及得数写在黑板上.上来的

5、同学无一人获奖. 3、引发思考. 师:是你们运气不好,还是其中隐藏着什么秘密?想一想:如果继续抽下去,你们有获奖的可能吗? 4、发现规律. 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很快发现其中的 秘密 :两个奇数相加和是偶数;两个偶数相加和也是偶数.如此抽取卡片,永远无法获奖. 5、举例验证. 6、修改游戏规则. (1)师:现在同学们已经发现了不能获奖的原因了,那么,你能不能修改游戏规则,保证你们能够获奖呢? (新规则:在两个盒子里各抽出一张卡片,两张卡片上数的和是奇数可获奖.) (2)请学生按修改后的规则试抽几次,并发奖以资鼓励. (3)举例验证:奇数+偶数=奇数 (二)总结奇、偶数相加的规律. 奇数+奇数=

6、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不计算,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10389+2004 11387+131 268+1024 2、把5颗糖(全部)分给两个小朋友,能否使每个小朋友都分到偶数颗糖?奇数颗呢?结果是什么? 全课小结: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小学五年级数学数的奇偶性优质公开课教案案例二 教学内容:教材第1415页.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奇数和偶数 ,了解奇偶性的规律. 2、探索并掌握数的奇偶性,并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思

7、想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并理解数的奇偶性 教学难点: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奇偶性 1、游戏:换座位 首先将全班39个学生分成6组,人数分别为4、5、6、7、8、9.我们大家来做个换位置的游戏:要求是只能在本组内交换,而且每人只能与任意一个人交换一次座位. (游戏后学生发现4人、6人、8人一组的均能按要求换座位,而5人、7人、9人一组的却有一人无法跟别人换座位) 2、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学生能很直观的找出原因,并说清这是由于4、6、8恰好是双数,都是2的倍数;而5、

8、7、9是单数,不是2的倍数. (此时学生议论纷纷,正是引出偶数、奇数的时机) 3、小结:交换位置时两两交换,有的小组刚好都能换位置,像4、6、8、10 是2的倍数,这样的数就叫做偶数;而有的小组有人不能与别人换位置,像5、7、9 不是2的倍数,这样的数就叫做奇数. 学生相互举例说说怎样的数是奇数,怎样的数是偶数. 二、猜想验证,认识奇偶性 活动1 (1)出示题目和情景图:小船最初在南岸,从南岸驶向北岸,再从北岸驶向南岸,不断往返. (2)提出问题:小船摆渡11次后,船在南岸还是北岸?为什么? (3)探究活动 学生可能会运用数的方法得出结果,不一定正确. 师:小船摆渡100次后,船在南岸还是北岸

9、?你会怎样做?能保证正确吗? 引导学生运用策略:列表法;画示意图法. 三、实践操作、应用奇偶性 我们已经知道了奇偶数的一些特性,现在要用这些特性解决我们身边经常发生的问题. 1、试一试 (1)一个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动一次,杯口朝下.翻动两次,杯口朝上 翻动10次呢?翻动19次?105次?请尝试说明理由.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奇数次朝下,偶数次朝上. 师:把杯子换成硬币,你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吗? (2)有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的两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 你手上只有一个杯子怎么办?(学生:小组合作) 学生开始动手操作. 反馈:有一小部

10、分学生说能,但是上台展示,要么违反规则,要么无法进行下去. 引导感受:如果我们分析一下每次翻转后杯口朝上的杯子数的奇偶性,就会发现问题的所在. 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发现 交流:一开始杯口朝上的杯子是3只,是奇数;第一次翻转后,杯口朝上的变为1只,仍是奇数;再继续翻转,因为只能翻转两只杯子,即只有两只杯子改变了上、下方向,所以杯口朝上的杯子数仍是奇数.由此可知:无论翻转多少次,杯口朝上的杯子数永远是奇数,不可能是偶数.也就是说,不可能使3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 学生再次操作,感受过程,体验结论. 2、活动2 出示两组数:圆中的数有什么特点?正方形中的数有什么特点? (1)学生独立猜想,完成 试一试

11、,小组内汇报交流,然后统一意见进行验证(要求:验证时多选几组进行证明). 如果两个数相减呢?如果是连加或连减呢? 汇报成果: (1)奇数奇数=偶数 (2)奇数-奇数=偶数 (3)奇数+奇数+ +奇数=奇数(奇数个)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个)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 你能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吗? (学生的举例可以引导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 (2)运用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10389 + 2004:_ 46786-5787: _ 11231+2557+3379+105: 11387 + 131: _

12、60075-997: _ 335+7757+223+66789+73: 268 + 1024: _ 9876-5432: _ 2+4+6+8+10 +998+1000: 3、游戏.规则如下:用骰子掷一次,得到一个点数,以A点为起点,连续走两次,转到哪一格,那一格的奖品就归你.谁想上来参加? 学生跃跃欲试 如果继续玩下去有中奖的可能吗?谁不想参加呢?为什么? 生:骰子始终在偶数区内,不管掷的是几,加起来总是偶数,不可能得到奖品. 是呀,这是老师在街上看到的一个*,他就是利用了数的奇偶性专门骗小孩子上当,现在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自由说. 四、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1、说说我们这节课探索了什么?你发

13、现了什么? 2、那如果是4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的3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4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最少几次? 教学反思: 踏入七中育才(东区),心情就像这九月的天气一样时阴时晴.教学的压力,学生的现状,迫使我不得不放下我原有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策略,尽快适应这所学校紧张的氛围. 听说学校要组织青年教师公开课比赛,我第一个报了名,旨在让其他老师给我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提高我的课堂教学能力.最后定于第三周完成我的展示. 我上的是五年级数学 数的奇偶性 一节内容.报名后,我便积极的着手准备,钻研教材,查阅资料,设计程式,制作课件,并虚心请教了同教研组的余加秋老师和刘红敏老师

14、,征求了他们的意见. 我的设计思路是:多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学习;要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探索方法;体现数学的生活化和趣味性.为此,我的教学目标定格为: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奇数和偶数,了解奇偶性的规律.2、探索并掌握数的奇偶性,并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3、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此基础上,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游戏导入,感受奇偶性 通过两两结对入座的游戏引出数的奇偶性 二、猜想验证,认识奇偶性 教学 活动1 ,引导学生运用

15、策略:应用列表法和画示意图法探索数的奇偶性. 三、实践操作、应用奇偶性 1、翻杯子游戏. 2、探索整数加减法得数的奇偶性,通过学生独立猜想,小组内交流,统一验证,巩固练习,让学生自主获取新知. 3、游戏 开心乐 ,运用数的奇偶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课后,教研组组织了所有老师评课.老师们各抒己见,既肯定了我的教学风格,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让我受益非浅.我也及时的自省,在不同层面上进行了思考. 1、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不能没有目的性的为了游戏而游戏,应该在游戏中给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启发.本节课,我一共设计了两两结对入座的游戏、翻杯子游

16、戏、 开心乐 等三个游戏,都是结合了教学内容而安排的,第一个游戏重在感受数的奇偶性,第二个游戏重在应用数的奇偶性,第三个游戏重在解释数的奇偶性,游戏的重心最后都落到了 数的奇偶性 上,因此起到了预想的效果. 2、现行的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很大的挖掘空间,课前的准备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容量.本节课,教材上仅有两个活动和两个 试一试 ,练习几乎没有,两个活动的探索过程也非常简单,学生稍作思考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课前,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将 翻杯子游戏 和 探索整数加减法得数的奇偶性 进一步拓展,并增加了一些练习,使内容更加丰满,但是练习的典型性、层次性仍然不够,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3、新课后的

17、应用新知,不能单纯的是例题的改版,还应该有所变化,有所突破,注入新的元素,这样才能让学生灵活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这节课中,我所设计的练习就过于程式化,没有跳出固有的 圈 ,顺向思维练得多,逆向思维练得少,学生很难推陈出新. 4、数学课上的板书必须要能诠释重点,疏通难点.我在这堂课上的板书做到了前者,而疏漏了后者. 探索整数加减法得数的奇偶性 是本节课的重点,我特意将探索结果板书罗列了出来;探索的过程,是一个不完全归纳的思维过程,本是难点,但我没有把算式板书出来,就有点 空对空 的感觉了. 以上仅是我现有的一点感触,我想,随着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和学生的不断磨合,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的问题等着我

18、去解决,我会以的状态去迎接每一次的挑战. 小学五年级数学数的奇偶性优质公开课教案案例三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 列表 、 画示意图 等方法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并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掌握数的奇偶性特征.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一次性纸杯、硬币、课件等. 教学过程环节设计: 一、创设情境,产生认知冲突. 师:同学们,有一位家住在河南岸,以摆渡为生的船夫,想请我代他向同学们提一个问题,不知同学们

19、是否愿意帮这位船夫解决一下呢? (愿意) 课件出示情境图和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到新知探究中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分组活动,动手操作,感受奇偶性,建构数学模型. 1、活动一: 讨论:船夫将小船摆渡11次后,船在南岸还是北岸? 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 列表 、 画示意图 等方式探究.小组汇报时,展示表格或示意图,全班交流. 2、活动二: 一个纸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动1次杯口朝下,翻动2次杯口朝上,翻动10次呢?翻动19次呢?100次呢?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规律,汇报结果. 师:同学们,如果把 杯子 换成 硬币 ,你能提出怎

20、样的问题?试着回答这些问题,并用硬币操作验证自己的结论. 3、活动三: 讨论:加法中数的奇偶性与结果的奇偶性. 课件出示填有偶数的图形,奇数的正方形.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先猜一猜结果,再举例验证)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师板书:)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加法中加数与和的奇偶性特点.培养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再实践验证的数学习惯,发展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注重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数学学习课堂,让学生经历数学模型建构的全过程. 三、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1、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10389+2004

21、: 11387+131: 268+1024: 46786+25787: 6007+8997: 2、有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的两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 你手上只有一个杯子怎么办? (学生小组合作) 完成后,汇报反馈. 3、数学游戏. 规则如下:用骰子掷一次,得到一个点数,以 A点为起点,连续走两次,转到哪一格,那一格的奖品归你. 谁想上来参加? (学生玩游戏.) 这样玩下去,能获得奖品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采用层层推进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会从生活实际中寻找数学问题,能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四、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1、说说我们这节课探索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2、如果将4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的3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4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最少几次? 板书设计: 数 的 奇 偶 性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