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西沙群岛优秀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31757684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富饶西沙群岛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富饶西沙群岛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富饶西沙群岛优秀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饶西沙群岛优秀教学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富饶西沙群岛优秀教学设计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设计 【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 这是一所郊区小学的三年级学生,孩子们天真而纯朴,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但由于视野并不开阔,所以知识面较窄。 2、学科:语文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十二课富饶的西沙群岛 3、课时:第二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查找关于西沙群岛相关资料。 【教学课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

2、按照“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写出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的好文章。 本课的训练重点是在学生运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学习联系句子和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培养理解词语的能力,学会“抓重点词句串联起来归纳段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1

3、、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利用互网络课件,它包括地图、全文朗读、海水、海岛、海底、海底等几个方面的内容,通过直观的网络资源,让孩子们感受到西沙群岛无穷的魅力。 2、采用以读代讲,读想结合,读悟结合、读背结合、读写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感悟语言,展开想象,交流讨论,从而体会西沙群岛的富饶与美丽。 3、抓住重点词句,感悟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背诵课后描写祖国风光的谚语,多媒体出示西沙群岛地图。教师提问:同学们,刚才你们背诵了祖国风光的谚语,知道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

4、风光秀丽,那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一个奇妙的地方旅游大家想去吗?这个地方就是板书:富饶的西沙群岛 二、认读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我们去旅行之前准备好行李。出示生词图片,学生开火车朗读,教师纠正读音。 2、出示飞行地图,了解西沙地貌。 三、细读课文,分段学习,感悟语言 1、教师朗读第一自然段,引出出下文:它到底有多优美,物产有多丰富,又是怎样的可爱呢?我们将在下面的课文中了解到。 2、第一组朗读第二自然段,学生思考后回答下面问题:多媒体出示: 海水 a.用“”找出文中描写海水显出色彩的句子。 b.为什么从海面看,海水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用“”画出,并用上“因为所以”说这句话。 c.这些色

5、彩给我们总的印象是什么?用书上的词语回答。你还能说出那些比喻色彩鲜艳样式很多的词语? 3、第二组朗读第 三、四自然段,分角色表演理解“蠕动”“威武”等词语。出示多媒体回答问题: 海底 a作者重点介绍了海底的什么海洋生物?它有什么特点?能用你的动作模仿出来吗? b你能像作者一样用美的语言把你想象中的鱼也来说给大家听听吗?用上有的有的 c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4、第三组朗读第五自然段,回答问题.多媒体出示: 海滩a.“西沙群岛的海龟可真多。”你同意老师的说法吗?请在课文中找出理由。 b.为什么说海滩上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 5、第四组朗读第六自然段,回答问题。多媒体出示: 海岛

6、 a.说说“肥料”、“栖息”的意思。 b.你是怎样理解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除了这种说法,我们还可以说西沙群岛是“鸟的(乐园)”。 6、全班朗读最后一段,整体感知课文找出中心句,回答问题。多媒体出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朗读课文后回答:游览后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发现这篇课文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 7、教师总结全文出示板书; 板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水五光十色 海底珊瑚海参大龙虾各种各样的鱼 海滩贝壳海龟 海岛鸟的天下 四、教师小节,进行情感教育 师: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五、布置作业:背诵你最喜欢的段落。 【教学反思】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写景的

7、文章。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全文围绕题眼“美丽、富饶”展开,行文思路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构段句群典型且多样,遣词用语精确且具体,所以教学这篇课文除了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外,还应该鼓励学生学习段落的写法。特别是描写鱼的一段,结构、句式都是孩子们写作的典范。我在预设这节课时,针对三年级孩子的特点主要从两方面去思考:第一,突出“美”字。这篇课文的一个特点是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美丽的景象,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好素材。所以我在第 一、二课时的教学中也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在情境美之中学习语言美,并在语言环境中学习了生字、新词,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

8、定的理解和感悟。第二,突出“练”字。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针对我班学生作文不具体、事情叙述不清楚等情况,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重视语言的积累”,我又设计了第三课时,重点是积累语段和仿课文写片段,目的是通过加强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指导,让学生主动记忆,摘抄美词佳句,真正把积累语言落在实处,自觉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另外是通过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词语、句式、段落,迁移到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活动中进行重组,引导学生围绕一句话把内容说清楚、说具体。这是对教材内容的一种拓展,是对语言学习的一种发展,让学生在课内学到方法,让他们在离开了课堂、离开了教师、离开了教材,也能够自己去发展学

9、习。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2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海防前哨、五光十色、峡谷、全身披甲、威武、海滩、贝壳、鸟粪、肥料、守卫、建设、必将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二、 三、四自然段。 3.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4.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习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及新词,掌握一个多音字“参(shn)”。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利用资料等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3

10、、初步读懂课文内容。教学重点: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把课文读通读熟,初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产生对西沙群岛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五光十色”、“各式各样”在句中的意思,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说说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2、学生借助地图找到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自学体验 1、大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 三、小组合作 1、小组合作学习,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小组内解决不懂的词。(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或课外资料等方法理解词的意思。) 2、教师检查,课件出示词语生读。

11、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千奇百怪渔业工人四脚朝天茂密肥料祖祖辈辈形状 3、同桌互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通顺、流利。 4、教师检查读书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思考:你对西沙群岛的印象是什么?(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句概括,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书写生字,认真观察田字格生字,哪些难写,哪些容易写错,教师指导书写。 五、自测反馈。 1、比一比,看谁写得既美观又规范。 shnln wi w y y xngzhung zbibi lnyngyng jin bwn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

12、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2.深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3.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流程 一、回顾课文,复习导入1.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上节课我们已经跟随作者的描述,初步感受了西沙群岛。回忆一下,西沙群岛在你的印象中是怎么样的?你能以“啊”为开头,并用上课文中“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两个词语来感慨一下吗?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朗读课文中心句:是啊,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真是个可爱的地方。 3.小结作者描写的顺序: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呢?先后描写了什么地方?板书:站在海边潜入海底漫步海滩

13、登上鸟岛4.引读第2自然段: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 小结:是啊,那海水犹如一匹巨大的七彩锦缎铺展在人们眼前,令人叹为观止。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踏上西沙群岛,去感受她的美丽和富饶吧同学们,接下来,你们最想潜入海底,或是漫步海滩,还是登上鸟岛呢?选你最想到的地方,有滋有味地读起来吧。(师巡视) 二、指导学习3.4自然段:潜入海底 1、快速默读3.4自然段,你在海底看见了哪些生物呢?用标出来。 2、指名回答。 3.精读第3自然段,感受珊瑚的多姿、海参的闲懒、龙虾的威武。(1)指名朗读描写珊瑚的句子。 (2)观察课件,理解比喻句:“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3)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各种各样。 把

14、这个中心词标出来,齐读。 (4)指名朗读描写海参的句子。 (5)指导朗读。 抓住“懒洋洋地蠕动”这个词组,理解词语,结合课件感受海参的特点。 (6)表演朗读这一句。 (7)指名朗读描写大龙虾的句子。 (8)引导理解“威武”的意思。 4.精读第4自然段,感悟鱼数量多、鱼姿美。 (1)指名朗读,整体感悟鱼多、美,说说自己读后的感觉。 (2)引导理解“各种各样、数不清”。 你能用自己平时积累的其他词语来形容鱼多吗?(不计其数、不胜枚举、千姿百态)(3)引导理解“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观察课件,指导朗读,注意读出惊叹的语气。 小结:这一句采用的是夸张的写法,足以说明西沙群岛的鱼实在是品

15、种繁多、数不胜数啊!(4)过渡:这里的鱼不仅多,而且很美丽,很独特,作者介绍了哪几种鱼?请几个同学分别来朗读描写每一种鱼的句子。 指名朗读。 (5)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鱼。 (6)欣赏各种鱼的课件,深化感受,随图片悟情朗读相应的描写鱼的句子。 (7)拓展补充:欣赏其他鱼的美姿。 谁能像课文中那样介绍其中的一种?(随机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8)再次朗读这一段:先自由朗读,然后按总分总方法,集体与个别配合朗读 5.引导背诵,积累词句。 三、分组合作学习5.6自然段:漫步海滩登上鸟岛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根据学生合作情况,邀请两组向大家展示。 (1)合作朗读第5自然段;两名同

16、学朗读描写贝壳的句子。两名同学朗读描写海龟的句子。(初步感受并列写法)(2)用自己的话介绍在鸟岛上的收获。四人合作介绍,每人介绍一方面。 四、提升感悟,指导学习最后一段。 1.教师铺垫引读,引导学生满怀深情和期盼地接读。 师:是啊,富饶美丽的西沙群岛,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我们心里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生:(满怀深情和期盼地朗读)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2.教师铺垫引读,引导学生满怀豪情和信心地接读。 师: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生: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 五、布置作业,拓展阅读 向学生提供关于“西沙群岛”的网址,引导学生课余可以上网浏览,全方位认识了解

17、这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板书设计 海水海底海滩海岛 富饶的西沙群岛五光十色 珊瑚海参大龙虾各种各样的鱼贝壳海龟鸟的天下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在理解课文词句的基础上读懂每个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是教学重点;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颜色以及丰富的海域产品,对于远离海域的北方孩子来说,都缺乏感性认识,在教学时是一个难点。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中国疆域图一幅; 海面(由远及近)海底(珊瑚礁图,鱼成群结

18、队地在其中穿来穿去图,海龟成群游动,海参蠕动图,大龙虾划来划去图,各种游鱼游动的情景图,海底生物图片)、海滩(各种美丽的贝壳图片,海龟图片)、海岛(鸟儿图片); 西沙群岛风光片,配以解说。 2、学生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自读课文,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搜集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回顾所学。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富饶的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22课。(齐读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 2.首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作者都游览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 二、精读品悟 2、 3、4自然段,感悟西沙群岛的富饶。 (一)海面部分 1.此时此

19、刻,我们就站在西沙群岛的大海边,这就是西沙群岛的海水,你感觉海水怎么样呢? 2.作者怎样写的,自己读读吧。(生自由读海水的句子)3.谁来用文中的话说说海水的特点?(五光十色,瑰丽无比)4.“五光十色”说明了什么?这么多颜色,用另外一个词形容叫?5为什么这儿用“五光十色”而不用“五颜六色”?6.西沙群岛的海水就是这么美,没有哪里的海水能超过它的,书上用一个词语来表达,是什么? 7.这样的海水你喜欢吗?喜欢的话就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谁想站起来对着海水美美地读呢?(抽生读) 8.你平常见过的海水是什么颜色? 9.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却是五光十色的?再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答案。 10.特殊的地形造就

20、了西沙群岛海水一种与众不同的美,使人见了顿生喜爱之情,让我们一起把这种喜爱之情抒发出来吧。(齐读) (二)海底部分 1.欣赏完瑰丽无比的海水,我们该去哪儿了?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 3、4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圈画课文都写出了哪些海底生物?(生自由读 3、4段,圈画生物,交流) 3.大家说得好,课文写得更美,快快读一读吧(生自由读) 4.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珊瑚比作绽开的花朵,又比作分枝的鹿角。) 5.观察图片,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让生做手势表示“绽开”),有的像分枝的鹿角,在图中找出“分枝的鹿角”,还有的像什么呢? 6.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这么多形态各异的珊

21、瑚,课文中哪个词写出了珊瑚的特点? 7.作者是怎样写海参的?一起读。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 8.快看,这是大龙虾。一起读。大龙虾有什么特点?找一个词形容。 9.好美的语言啊!我们一起美美的对读,好吗?男同学读第一句,女同学第二句,齐读第三句。 10.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海底的鱼。让我们一起潜入海底去看那里的鱼吧。指名读第4自然段,其它同学闭上眼睛来体会。此时,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11.默读4自然段,从哪儿看出鱼的多呢?用“ ”画出来,从哪儿看出鱼的美呢?用“”画出来。 14.“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鱼真的是一半吗? 15.这是一种新的修辞手法叫夸张。生活中,你见过夸

22、张手法的运用吗?像“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都是在夸张。(指导朗读) 16.哪句话既写出了鱼的多,又写出了鱼的美?这句话放在整段的开头,我们叫它总起句,又叫中心句。这段话语言美是一个特点,写作上另一个特点,就是围绕中心句把话写完整,写具体了,接下来,我们就仿照这种写法来个小练笔。(写完后交流) 出示:小练笔:围绕中心把话写具体、写完整。 1、我们的新学校真美啊! 2、秋天的公园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3、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啊! 三、合作学习,游览海滩和海岛,再次感悟西沙群岛的富饶 师:刚才老师带领大家,欣赏了海面和海底的美景,接下来的海滩和海岛交给同学们,一会儿请同学们带领教师走进海滩和海岛

23、。请同学们参考老师刚才引领大家学习的步骤,合作学习 5、6自然段。 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一读,整体感知,说说大意。二读,圈画景物,找出特点。 三读,抒发感情,升华中心。 (生合作学习并汇报学习成果,师随机点拨引导) 四、升华中心,积累拓展 1.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通过游览,你想说些什么?2.让我们带动着对西沙群岛的向往,带着对西沙群岛深深的祝愿,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生齐读最后一段) 3.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但有风景秀丽的南疆,还有白雪飘飘的北国。生活在这样的国家里,我们是多么骄傲、自豪啊!现在我来一边欣赏歌曲我爱你中国,一边领略我们祖国的壮丽景观。 五、作业超市 1、为西沙群岛

24、写一篇导游词。 2、搜集一些名山大川的谚语。 板书: 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水五光十色 海底珊瑚海参大龙虾鱼海滩贝壳海龟海岛鸟的天下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小语教第五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课文先将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写英雄儿女守卫祖国的南大门。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 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好句。 【设计理念】 1.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合作、相互的学习。 2.学习过程

25、中让学生直接与本文对话,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读中积累语言。 3.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兴趣。【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海防前哨、五光十色、峡谷、全身披甲、威武、海滩、贝壳、鸟粪、肥料、守卫、建设、必将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二、 三、四自然段。 3.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4.学习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34节,能在读中想,读中牾,有自己的感受。欣赏文中优美

26、的词句,认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课题,齐读 1.读了课题,你觉得课文应该讲些什么?(学生据课题预测)2.出示中国地图,我们先来解决西沙群岛在哪里的问题。 这是我国的版图,这里是南海,在南海上有四大群岛,西沙群岛就是其中之一。它像祖国南面的一扇大门,是海防前哨。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感受一下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 二、初读课文,复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出示“我的词语库”和“会写字”开火车复习认读生字词3.理清文章脉络 A.“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我们试一试,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能概括西沙

27、群岛特点的句子。 用双横线标出,注明“中心句”。 B.课文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找出相对应的自然段,明确: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三、细读课文,感悟语言 (一)学习第2自然段1.指名读,想想这里的海水与平时见到的海水有什么不同?文中用什么词来形容?(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2.课件展示,感受海水的美,你能把海水的美读出来吗? 这么美的海水,让人一看,就觉得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3.海水为什么这么美?(学生读)借助简笔画帮助学生了解:海底的地形特点导致了海水的异常美丽。 4.句式练习 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因为_

28、,所以_。 _,是因为_。 (二)学习第三段: 1.默读3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圈出来。(珊瑚、海参、大龙虾) 2.珊瑚 A.出示各种珊瑚图片,感受它的多姿多彩、鲜艳夺目,读出它的美。 B.语言训练:展开想象,珊瑚还会像什么?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说句子。(如珊瑚有的像蘑菇,有的像云朵,有的像树枝,还有的像蜂窝,真是千姿百态!) 3.海参 出示图片,师简介:海参不仅是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而且是有名的滋补药品。一般体长10至20厘米,特大的30厘米。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三米,比蜗牛还慢,文中说它怎样动?(蠕动) “蠕动”给人怎样的感觉?(懒洋洋)读句子,感受

29、它“懒洋洋”的动作特点 “到处都是”说明什么(多,物产丰富) 4.大龙虾 读出它的威武。 5.海里的物产真是丰富,你喜欢哪种动物,读相应的句子,请把你们的喜爱之情读出来,感受这里美丽富饶的特点。 (三)学习第四段 1.海底真是个大宝库,数量最多的还要数什么呀?对是鱼 谁喜欢海底的鱼?请你读第四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 课件展示各种鱼,和你想象的一样吗?体会鱼的美,指导朗读“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句子。 2.“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出这一带海里所有鱼的样子了吗?(没有,这是举例说明)仅仅几种鱼就已经让我们感到美不胜收了,想一想吧,还有好多好多各种形态的鱼呢,一群一群的,会有多美呀!美美地读这一段。 3

30、.为什么人们说西沙群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真的一半水一半鱼吗?(运用了夸张手法,表达鱼多的意思,这样写很有感染力)你还能从哪看出鱼很多?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成群结对” 4.作者让我们先看到了成群结对的鱼,总的感觉鱼多; 接着分别介绍了四种美丽的鱼,最后讲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让人感到这里的鱼确实多。全段结构总分总,条理清晰,这种写法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用.5.体会这里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把你的感受读出来。(熟读后背诵) (四)学习第 五、六自然段 1.用我们掌握的方法自学 五、六段,思考:每段讲什么?讲它的什么特点? 2.交流。 3.课件展示贝壳图片,练习说话: 贝壳大小不一,大的(十

31、几厘米),小的(如同指甲盖般)。 贝壳形状多样,有的(圆圆的),有的(弯弯的),有的(细长细长的),有的(像扇面),有的(像宝塔),有的(像水勺),还有的(像火炬)。 贝壳颜色不一,有(雪白的),有(鲜红的),有(鹅黄的),有(淡青的),有(深褐色的) 贝壳摸上去,有的感觉(光滑),有的感觉(粗糙),有的(全身是刺感觉很扎手) 西沙群岛的贝壳真是(千奇百怪)(美不胜收)! 4.抓重点词语,理解“拣不完”。 “拣”挑选的意思,不同于“捡”说明这里贝壳不但多,而且美中还有更美的可以任你挑选。如果换成“捡”就不能突出贝壳的美丽了。所以,这个“拣”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沙群岛的美丽风景,更加突出了文章的

32、中心。 5.理解“鸟的天下” 我们听说过花果山是猴子的天下,那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说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鸟特别多,占统治地位) 利用课件理解,西沙群岛天上飞的是鸟,树上停的是鸟,海里游的是鸟,地上落的还是鸟,这里到处是鸟,鸟是这里的主宰,这里是鸟的天下,鸟的天堂! 课文怎样介绍“鸟的天下”呢?指名读。 树多鸟多蛋多粪多(按从上到下的顺序) (五)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找出与第一段相似的句子,点明写作方法:首尾呼应。 2.知道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的作用) (六)回顾全文课文用总述分述总结的结构写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学习总结本文写作特色。 (七)作业 1.展开想象,画一画

33、西沙群岛的景物 2.摘抄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段落。 3.围绕一个中心句按总分结构把话写具体,写完整。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中国疆域图,西沙群岛的图片、录像资料,投影片。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生字,收集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我国一个著名的

34、群岛,西沙群岛。(板书:西沙群岛) 师: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有知道的吗?(南海)(出示投影片:中国地图) 师:你看,这是我国的版图。教师强调南海的地理位置。 师:这是南海,在南海上有四个大的群岛,都是中国的领土。西沙群岛在哪儿,能指吗?(学生指) 师:对!这就是我国的西沙群岛。群岛就是表示它不是一个岛,而是许多岛屿在一起。西沙群岛在祖国的南面,这里就像祖国南面的一扇大门,有许多解放军战士在这里守卫着,所以说,又叫祖国的海防前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师:那么西沙群岛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你想不想知道?那让我们翻开课文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这里,老师想提两点小要求: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标出

35、课文自然段,想办法解决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流利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这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其中有什么给你留下较深的印象,可以拿出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个标记! 学生说。(我觉得给我留下的印象比较深) 师:同学们总结了那么多,我们把这些内容综合起来,也可以说西沙群岛的物产特别生说这里的景色特别生说,所以说,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形容西沙群岛?(师板书)齐读课题!【设计意图】 恰如其分的导语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中去。这份教案的导语,从课文的内容出发,紧扣课题,结合板画、地图,介绍了什么叫岛、屿、群岛,交代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并设置悬念,把学生引入到课

36、文所描绘的环境中去,充分发挥了导语的激情作用。 二、整体感知课文 师: 这篇课文中还有很多生字,看看你会不会读。 (出示本课生字)哪位小老师愿意上来带着同学们读一读?评价语:这位小老师的声音清脆响亮,连老师都自愧不如呢!这些生字就像我们小朋友,每个都有自己的样子,小朋友们可以跟同桌讨论一下,怎样更好地记住它们!(生讨论)评价语:噢?这个记字方法太好了! 老师一看,也很容易地就记住这个字了呢!恩!老师下次记字也用一用你这个办法! 师:总结了那么多记字方法,记得差不多了吧?老师要来检查一下啦!去拼音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这么多生字这么快就记住了,比老师记得还快呀!了

37、不起!那么接下去让我们翻开课文书。读一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至第6自然段,读这一部分,你就能知道西沙群岛到底是怎么富饶。 (学生练习读课文,教师巡视,为同学纠正读书姿势) 师:西沙群岛物产丰富吗?你看,这是什么?(教师板画海水、海岛、海滩、海底以及板书) 师:对!课文的第几自然段写海底?第几自然段写海滩?第几自然段写海岛?(学生说)【设计意图】 整体感知第26自然段,实际上是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由于三年级学生刚开始这种理清顺序的训练,所以教师加以提示(第几自然段写海水?)是必要的。 师:那现在,让我们先去海底潜水,去看看海底有哪些物产吧!哪位小朋友来读一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海底有什么

38、、什么和什么?(学生说)评价语:你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找到了老师想要的答案! 师:那么这句话说明西沙群岛海底物产的种类多,那么只是种类多能叫物产丰富吗?那么让我们默读第3自然段,这些物产的数量多不多?你通过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到处都是、各种各样) 师:珊瑚什么样的都有,数量多。海参到处都是,也很多。大龙虾多吗?你们听老师读。(教师配合动作读)“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是一只吗?(不是,是很多) 师:所以,我们在介绍物产的时候,不仅要介绍出种类多,还要介绍出数量多。那这句话我们可以加上一个词(许多) 师:这个自然段里有几句话?一句讲珊瑚,一句讲海参,一句讲大龙虾。我们把这三句

39、话的意思连起来说一句话,这样你就学会了一种概括段意的方法,明白了吗?那么这些丰富的物产,你们想看吗?出示有海底丰富物产的PPT,引导学生观察)记住它们的样子了吗?现在我们可以四人小组再读书,再来看看海底物产的样子。现在老师给你们加大一点难度,读完书你要能说出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些物产的样子。 开始吧!(学生四人小组读课文,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师:请同学们发表意见。 师:你说说为什么用()这个词来形容珊瑚的样子?对!这珊瑚像什么?绽开的花朵。明白绽开的意思吗?师配合手势回答。绽开不是一下子就打开,而是像花开放一样慢慢地打开。你想想它的样子,伸手做一做,像绽开的花朵,好看吗?(引导学生用手演示)还像什么

40、?对呀!真美啊!所以我们说它是美丽的珊瑚,现在你读这句话,把珊瑚美丽的样子表现出来,看谁读得美,先自己练一练吧!(指名读这么多同学都想读,那读的时候不看书行吗?学生齐背这句话) 评价语:恩!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那美丽的珊瑚。 听呀!多美的珊瑚啊! 师:海参的样子用什么词语来概括?你为什么用()这个词?它是看上去很懒。它行动的样子是“懒洋洋“的。那它是怎么动的呢?(生:蠕动。就是一点点地往前爬) 师:就像咱们见过的什么小动物爬?(生说。)教师配合手势。动的时候一拱一拱地走,像我们见过的大青虫。 对!就是那样动!你学一学,把小手伸出来,怎么动?(教师引导学生伸手做动作,体会)这叫什么动?(

41、蠕动)好看吗?还好看啊!多懒啊!咱可不学它!谁来读这句话? (几名学生读这句话,教师指导)全班齐背。 评价语:读得多好啊!真像一只懒洋洋的海参。 这只海参爬地太快了一点。 让我们学着的语气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 师:咱接着说大龙虾。为什么说它是()的大龙虾?谁来读这句话?老师觉得男生会威武一些,请个男孩子来试一试。 评价语:看啊!真像一只威风凛凛的虾大王! 那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老师仿佛看到了一群威风凛凛的虾大王。 师:说了那么多,海底的物产丰富吗?刚才我们用了一句话来介绍这些物产,是怎么说的?(海底有许多珊瑚、海参和大龙虾)教师板书总结:这节课我们先上到这儿,下次我们接着读课文,了解西沙群岛的丰富物产。下课!【设计意图】 学习第3自然段是学好本课的重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这一个自然段中第一句话的意思和句与句之间的不同关系,让学生学好读懂自然段的方法。这样,学生所学到的学习方法便是建立在实践和体验的基础之上,而不是都由教师生硬灌输的。之后,让学生运用自己刚学到的方法去阅读其他自然段时,学生便会有跃跃欲试的兴致和欲望。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共16篇) 鸟教学优秀设计 历史优秀教学设计 故乡优秀教学设计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