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中英语教材渗透文化意识的培养.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31736566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高中英语教材渗透文化意识的培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利用高中英语教材渗透文化意识的培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用高中英语教材渗透文化意识的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高中英语教材渗透文化意识的培养.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利用高中英语教材渗透文化意识的培养利用高中英语教材渗透文化意识的培养 【摘要】本文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XX年版)提出的英语学科核心素養的概念,对核心素养中的文化意识进行简述并对现行教材进行分析,探讨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培养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文化意识;策略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其进行了很多优化改革措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XX年版)(以下称20XX年版课标)提出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学习学科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要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

2、、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教育部,20XX)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渐成了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目标,高中阶段的教育在我国的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对其实行优化和改革也是尤为重要的。本文将对如何利用目前的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培养展开论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这一核心素养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及学习的效率,还能加强学生对异国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比较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从而增强爱国思想。 一、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文化意识的概述 1.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 根据20XX年版课标,英语课程的目标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转向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在发展学生

3、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具有英语这一学科的特点,是学生学习了英语这门学科之后所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XX年版课标明确指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 2.文化意识的概述 “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20XX年版课标)。而文化意识的目标则要求学生“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品质,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20XX年版课标

4、)。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文化理解、欣赏能力和包容异国文化的能力。学生可通过中外文化比较,拓宽文化视野,树立世界眼光,增强文化意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首先,20XX年版课标指出,“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蕴含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生这几个方面能力的提升需要在高中这个学习语言的重要阶段进行。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在这个阶段打下坚实的语言学习基础,教师应该把文化意识渗透到高中的英语课堂,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其次,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国际地位随之不断提升,与世界的接触和交

5、流将越来越频繁。因此,肩负着立足祖国,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任的青年一代,则需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培养文化意识,尊重并接纳中西文化的差异,培养提高个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而英语课程则是培养这种意识和能力的最佳平台。 再次,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不仅取决于学生的词汇和句式的积累,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他们的文化素养。众所周知,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英语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了英语国家本土的文化内涵,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即便掌握了全文的大意,但由于缺乏文化意识,也无法从本质上理解文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渗透英语文化和风俗习惯,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责无旁贷的。 三、

6、教材的分析 教材既是教师授课的重要材料依托,又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资源,更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渗透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市高中学生使用的英语教科书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这套新教材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教材的课程知识涵盖了个人、家庭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各个模块的单元话题不仅涉及了中西方国家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反映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差异。因此,这套延续使用了十年的教材注重英语知识及文化的传播和渗透,以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重点,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基本符合20XX年版课标文化意识目标要求,并且基本满足增强中学生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与以往的老教材比较起

7、来,更具有特点和特色。 1.单元板块内容的分析 现行的人教版教材的每个模块内容中根据单元划分五个组成部分,单元内部又设定许多不同的板块,板块内容的设置采取了功能、结构、话题与“任务型”活动相结合的途径。主要是以话题为核心,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组织和安排听说读写的活动,逐步实现教学目标。内容编排遵循了输入-输出的认知规律“输入”Warming up、Pre-reading、Reading、Listening。“信息加工”Comprehending、Listening about language和“输出Speaking、Writing”。这三大板块的编制体系揭示了“大量输入、适量输出”的

8、教学思想。 2.模块话题的分析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教育部,20XX:25)。”因此,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这套教材包含了不同方面的文化因素,从Famous people and their contributions到Literature and art;从National geography and history到Sports and entertai

9、nment等。 四、教材使用过程中渗透文化意识的方法与策略 现阶段,教材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和实行文化意識渗透的主要途径之一。英语教师作为英语课堂的指导者,我们应以“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习近平,20XX)的新姿态,认真阅读并深刻领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XX年版)中反复强调的立德树人的宗旨,重点关注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从更新的角度去钻研教材,探索更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渗透文化意识,把英语教育和育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1.利用娱乐流行文化因素,激发文化热情 在培养文化意识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要学会利用现有的教学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10、而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他们最喜爱的、接触最多的是音乐、电影及旅游等这些流行因素。现行的教材中不乏流行文化的因素,例如,NSEFC Book2 Unit 5 Music的第一篇阅读文章介绍了一支流行于二十世纪六十年的英国摇滚乐队The Beatles,学生也许对这个乐队一无所知,但是通过这个引子,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外国音乐文化的拓展,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搜集自己熟悉并喜爱的外国乐队或歌手的资料,然后在全班范围内开展presentation活动。再如 NSEFC Book3 Unit3 The Million Pound Note 以及NSEFC Book8 Unit 4 Pygmalion这两个戏

11、剧单元,教材里选择了其中几幕作为文本,然而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完整的电影版,这样更直接地为学生习得语言提供了丰富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地道英语,学习纯正的英语表达,培养语言能力,同时还把戏剧中所包含的丰富的英美文化,潜藏的戏剧情感文化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课后让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幕进行表演比赛。通过观看-感受-表演的方式,学生能感受大量的语言和文化的直接互动,从而使之学习语言、了解文化更加主动积极。 2.挖掘词汇的文化内涵,营造文化感知氛围 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一些单词来自希腊神话,一些词汇和谚语来自圣经故事,还有一些则与英国发展

12、的历史相关。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可以适当补充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将活生生的,承载着文化意义的结合体,而不是一个个枯燥无味的单词呈现在学生面前,由此营造文化感知的氛围,引发学生对词汇学习的兴趣。譬如:NSEFC Book1 Unit 2English Around The World简单讲述了英语的发展史,教师在这个单元的备课过程中,除了利用教材里呈现的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某些单词在发音及拼写方面的区别外,可挖掘这两种英语在表达上的不同以及它们的文化内涵。 文本中的语言文字,不仅仅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还是文化本身,因此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的角度来解读教材文本,打造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课

13、堂。 3.进行中西文化的对比,增强文化自信 目前,使用的教材包含了不少不同方面的外国文化因素,同时也不乏中国的本土文化。实际上,20XX年版课标强调,文化意识不仅要理解中外文化,还要认同优秀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因此,教师在教材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寻找中西文化的衔接点,将文本内容巧妙地与本国、本土文化相关联。例如,NSEFC Book3 Unit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的第一篇阅读材料介绍了Festivals of the Dead、Festivals to Honor People、Harvest Festivals 和Spring

14、Festivals。在这个单元的授课中,教师可利用课文对节日的介绍作为切入点,进一步将各个节日的背景知识进行拓展,如纪念亡人的节日中的万圣节(Halloween),本来是一个与宗教有关的西方传统节日,流行于英语世界,如今我国的年轻人在完全不了解这个“洋节日”的内涵和意义的情况下,盲目地进行庆祝,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外国节日的背景知识呈现给学生,同要求学生列举与其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中国传统节日,并将中西两种意义相近的节日的庆祝方式及活动进行对比,以加深对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 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可以反观我们自己的文化,在联想与比较中感知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既增强了文化自信,

15、又实现了“用英语做事”的目的。以NSEFC Book3 Unit2 Healthy eating 为例,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和习惯使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文章,还可以在课后拓展部分进行文化的延伸,让学生通过表演或作文的形式对中西饮食文化和餐桌礼仪进行比较。刚刚过去的20XX年全国高考英语I卷的书面表达题就是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该书面表达题设置了外国朋友将到中国家庭做客的情景,要求考生写一封邮件告知在中国家庭做客的基本习俗,其中一个要点就涉及到餐桌礼仪。该命题原则就符合了20XX年版课标“课程性质”中所提出的“学习和使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增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相互理解与交流”,并

16、充分体现了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统一。 4.挖掘教材的艺术文化,培养品鉴意识 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欣赏和体味地道优美的英语语言魅力,使学生从多角度感受西方文明之美,这就包括对英语语言的欣赏(钱剑英等,20XX)。不仅如此,学生还得从教材学习中获得对西方艺术的初步鉴赏能力。因此,在教材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阅读技能查找信息、理解大意,还要指导学生鉴赏品味语言之美(贵丽萍等,20XX)。例如,NSEFC Book6 Unit 2 Poems呈现了童谣、清单诗、五行诗、俳句和唐诗这五种东西方诗歌的形式,笔者在教授该单元时,有侧重地引领学生进行朗诵、解读和品鉴,充分领略英

17、文诗歌文字和韵律,并布置课后作业,仿写五行诗。此外,还向学生介绍国外著名诗人及更多国外脍炙人口的诗歌,如英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彭斯和他的诗歌A Red Red Rose;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及其诗歌The West Wind等。通过诵读额外补充的著名诗歌,不仅培养了学生鉴赏外国诗歌的初步能力,学生还体会了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对生活的歌颂,从而他们的情感教育也得到了发展。 世界的潮流、时代的发展对我国外语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XX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设定了更高的目标和更多的任务,因此,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渗透,让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下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必要的。在这个漫长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则要利用教材为学生搭建平台,不断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补充相关的材料,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并加深学生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