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化学选修五笔记详解 2.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31703032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化学选修五笔记详解 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22年高中化学选修五笔记详解 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化学选修五笔记详解 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化学选修五笔记详解 2.pdf(4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选修五部分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一、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分有机物的含义1、旧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以及碳酸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除外2、新义:以碳原子为主要骨架的化合物二 、有机物的分类1、按碳原子骨架区分1)链状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连接成链例如:丁烷 CH3-CH2-CH2-CH3、乙醇 CH3-CH2-OH、乙酸 CH3-COOH 等2)环状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连接成环a、脂环化合物:如环己烷、环戊烷,分子中不含有苯环b、芳香化合物:如苯、苯甲酸分子中只含有一个苯环2、按官能团分类1)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2)烃:只含有碳、氢元素的有机化

2、合物,如: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3)烃的衍生物: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形成的一系列新的化合物a、卤代烃: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族原子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b、烃的含氧衍生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含氧原子的官能团所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4)常见的官能团*碳碳双键羟基OH 酯基碳碳三键醛基醚键卤族原子Cl 羧基羰基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7 页 - - - - - - - - - 2 5)官能团和根 (离子)、基的区别 *a、基与官能团基:

3、有机物分子里含有的原子或原子团。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两者的关系:“官能团”属于“基”, 但“基”不一定是“官能团”。b、基与根类别基根实例羟基氢氧根区别电子式电性电中性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存在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电子数9 10 6)常见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代表物质*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47 页 - - - - - - - - - 3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一、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1、碳原子有 4 个价电子,能

4、与其他原子形成4 个共价键,碳碳之间的结合方式有单键、双键或三键;多个碳原子之间可以相互形成长短不一的碳链和碳环,碳链和碳环也可以相互结合,所以有机物结构复杂,数量庞大。2、单键甲烷的分子结构CH4分子中 1 个碳原子与 4 个氢原子形成 4 个共价键,构成以碳原子为中心、4 个氢原子位于四个顶点的正四面体结构甲烷的电子式甲烷的结构式甲烷分子结构示意图在甲烷分子中,4 个碳氢键是等同的, 碳原子的 4 个价键之间的夹角 (键角)彼此相等,都是10928。4 个碳氢键的键长都是1.091010 m。经测定, CH 键的键能是 413.4 kJmol13、不饱和键1)不饱和键:未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

5、键的电子对,常见有双键、三键2)不饱和度:与烷烃相比,碳原子缺少碳氢单键的程度也可理解为缺氢程度3)不饱和度()计算 *a、烃 CxHy的不饱和度的计算2y2x2与碳原子以单键直连的卤族原子或无碳基视为氢原子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47 页 - - - - - - - - - 4 b、根据结构计算一个双键或环相当于一个不饱和度一个三键相当于两个不饱和度一个碳氧双键相当于一个不饱和度二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1、同分异构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

6、具有不同的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它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同分异构体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同分异构体的特点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性质不同2、同分异构的类别1)碳链异构:由于碳链骨架不同引起的同分异构书写方法(减碳法):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苯环排布邻、间、对例如:C6H14的同分异构体书写注意:从母体取下的碳原子数不得多于母链所剩部分2)位置异构:由官能团位置不同引起的同分异构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7、 - - 第 4 页,共 47 页 - - - - - - - - - 5 3)官能团异构:由于具有不同官能团引起的同分异构4)空间异构(手性异构)由于具有空间四面体结构、互为镜像引起的同分异构3、常见异类异构具有相同 C原子数的异类异构有:a、烯烃与环烷烃 (CnH2n) b、炔烃、二烯烃和环烯烃 (CnH2n-2) c、苯的同系物、二炔烃和四烯烃等(CnH2n-6) d、饱和一元醇和醚、烯醇和烯醚等(CnH2n+2O) e、饱和一元醛和酮、烯醛和烯酮等(CnH2nO) f 、饱和一元羧酸、饱和一元酯和饱和一元羟醛等(CnH2nO2) g、苯酚同系物、芳香醇和芳香醚(CnH2n-6O) h、

8、氨基酸和硝基化合物 (CnH2n+1NO2) 三 、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表示方法1、有机物结构的各种表示方法种类实例含义化学式乙烯 C2H4、戊烷 C5H12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可反映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最简式(实验式 ) 乙烷 CH3、烯烃 CH2表示物质组成的各元素原子最简整数比的式子,由最简式可求最简式量电子式乙烯用“”或“”表示电子,表示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成键情况的式子球棍模型乙烯小球表示原子,短棍表示共价键,用于表示分子的空间结构 (立体形状 )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9、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47 页 - - - - - - - - - 6 比例模型乙烯用不同体积的小球表示不同的原子大小,用于表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大小及结合顺序结构式乙烯具有化学式所能表示的意义,能反映物质的结构;能完整地表示出有机物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成键情况的式子,但不表示空间结构结构简式乙醇CH3CH2OH 结构式的简便写法,着重突出官能团键线式乙酸表示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结构,只要求表示出碳碳键以及与碳原子相连的基团,图式中的每个拐点和终点均表示一个碳原子书写结构简式时要注意:a、表示原子间形成单键的“” 可以省略;b、CC、CC中的“”、“”不能省略,但

10、是醛基、羧基则可进一步简写为 CHO 、COOH。2、有机物分子共线共面1)共线需要碳碳三键,三键与其周围的原子形成共线结构2)共面需要碳碳双键,双键与其周围的原子形成共面结构3、同与不同“相同”的内容“不同”的内容适用范围同系物结构相似、化学性质相似、分子通式相同分子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完全相同有机物(化合物)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完全相同,不同类时化学性质不同有机物(化合物)同素异形体组成元素相同分子内原子个数不同、结构不同无机单质同位素质子数相同, 化学性质相同中子数不同,质量数不同,物理性质有差别原子同种物质组成、结构、性质都相同分子式、结构式的形式及状态可能不同无机物

11、或有机物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47 页 - - - - - - - - - 7 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一、链状有机物的命名1、烷烃的命名1)烷基的认识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剩余的原子团叫做烃基。烷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剩余的原子团就叫烷基,用“R”表示。2)烃基的同分异构碳数较多的烷烃,失去不同位置的氢原子所形成的烃基有所不同,呈现同分异构现象例如:丙烷失去末端碳原子上的氢(CH2CH2CH3) ,和中间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所形成的的烃基()不同3)烷烃的

12、习惯命名法(普通命名法)根据分子里所含碳原子数目来命名。碳原子数在十以内的用甲、 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碳原子数在十以上的用数字来表示。戊烷的三种异构体,可用“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来区别,这种命名方法叫习惯命名法。4)烷烃的系统命名法a、选主链选择包含碳原子数最多的碳链作为主链,将支链视为H 原子,所得烷烃即为母体, 碳链等长,要选支链多的为主链b、编序号,定支链以靠近支链的一端为起点,将主链中的碳原子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以确定支链的位置,靠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靠近简单支链的一端开始编号;从使各支链编号的和为最小的一端开始编号c、写名称在写名称时,需要使用短横

13、线“”、逗号“,”等符号把支链的位置、支链的名称以及母体的名称等联系在一起。一般情况下,阿拉伯数字与中文文字之间用“”隔开;当具有几个相同的支链时,则将这些支链合并表示,在支链名称前加上“二”、“三”等表示支链的个数;表示支链位置的阿拉伯数字之间用“,”间隔开;若有多种支链,则按照支链由简到繁的顺序先后列出。例:系统命名为: 3,4,6 三甲基辛烷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47 页 - - - - - - - - - 8 2,4二甲基 3乙基己烷的结

14、构式为2、烯烃、炔烃的系统命名烷烃相似,即坚持最长、最多、最近、最简、最小原则,但不同点是主链必须含有双键或三键1)选主链:选择包含双键或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主链,称为“某烯”或“某炔”。2)编号定位:从距双键或三键最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3)写名称: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双键或三键的位置,用二、三等标明双键或三键的个数。如:CH2CHCH2CH3名称: 1丁烯名称:2甲基 2,4己二烯名称:4甲基 1戊炔二 、苯的同系物的命名1、苯的同系物的特征1)只含有一个苯环。2)侧链均为饱和烷烃基。2、苯的同系物的命名苯的同系物的命名是以苯环为母体,侧链为取代基。1)习惯命名法如称为甲苯,称为乙

15、苯。二甲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名称分别为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2)系统命名法以苯环为主体,将苯环上的支链所在碳编号,原则为:使所有支链所在碳原子的编号之和最小,命名原则:与链状化合物相相同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47 页 - - - - - - - - - 9 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一、分离、提纯主要方法:1、蒸馏1)蒸馏是分离、提纯液态有机物的常用方法。2)适用条件:a、有机物的热稳定性较强;b、有机物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一般

16、相差大于 30 )。2、重结晶1)将晶体进行溶解或熔融而后又重新从溶液或熔体里析出晶体的过程称之为重结晶2)重结晶原理就是利用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在某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它们分离,从而达到纯化的目的。3)主要步骤:a、溶解将样品溶于适当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b、热过滤利用热过滤装置,除去不溶性杂质。c、冷却使结晶析出,可溶性杂质仍留在母液中。d、抽滤将结晶与母液分离。注意:晶体经过洗涤、干燥后测熔点,如纯度不符合要求,可重复上面操作直到满意为止。4)溶剂的选取原则a、不与被提纯物质发生反应。b、被提纯物在高温溶解度较大,在室温或低温溶解度较小。c、杂质在热溶剂中不溶或难溶(过滤除去),或者在冷溶剂

17、中易溶(留在母液中分离)。d、易挥发,易与晶体分离。e、能得到较好的晶体。f、环境友好 ,价廉易得。3、萃取与分液1)萃取包括液液萃取和固液萃取。液液萃取的原理是:利用有机物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将有机物从一种溶剂中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的过程。固液萃取的原理是: 用有机溶剂从固体物质中溶解出有机物的过程。2)分液:利用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密度不同,用分液漏斗将它们一一分离出来。3)操作方法:混合振荡;静置分层;分液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4

18、7 页 - - - - - - - - - 10 4、色谱法原理:利用吸附剂对不同有机物吸附作用的不同,分离、提纯有机物,这种方法就是色谱法。常用吸附剂:碳酸钙、硅胶、氯化铝、活性炭等。二 、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确定1、元素分析定性分析:用化学方法鉴定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如燃烧后 CCO2,HH2O,ClHCl。定量分析:将一定量有机物燃烧后分解为简单有机物,并测定各产物的量,从而推算出各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式:表示有机物分子所含元素的原子最简单的整数比。1)实验方法a、李比希氧化产物吸收法用 CuO 将仅含 C、H、O 元素的有机物氧化,氧化后产物H2O用无水 CaCl2吸收,CO2用 K

19、OH 浓溶液吸收,分别称出吸收前后吸收剂的质量,计算出碳、氢原子在分子中的含量,其余的为氧原子的含量。b、现代元素分析法数据处理碳、氢、氧在某有机物中的原子个数比:16)O(m:182)OH(m:44)C(m)O(n:)H(n:)C(n2元素分析只能确定组成分子的各原子最简单的整数比2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1)原理:用高能电子流等轰击样品分子,使该分子失去电子变成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具有不同的相对质量,它们在磁场的作用下,到达检测器的时间将因质量的不同而有先后,其结果被记录为质谱图。2)质荷比:分子离子与碎片离子的相对质量与其电荷的比值。由右图可看出,质荷比最大的

20、数据是 46,这就表示了未知物质A 的相对分子质量。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0 页,共 47 页 - - - - - - - - - 11 3、红外光谱在有机物分子中,组成化学键或官能团的原子处于不断振动的状态,其振动频率与红外光的振动频率相当。所以,当用红外线照射有机物分子时,分子中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可发生振动吸收,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上将处于不同的位置,从而可以获得分子中含有何种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例如:上面提到的未知物A 的红

21、外光谱图 (如下图 )上发现有 OH 键、CH 键和 CO 键的振动吸收。因此,可以初步推测该未知物A 是含羟基的化合物,结构简式可写为 C2H5OH。4、核磁共振氢谱氢原子核具有磁性,如用电磁波照射氢原子核,它能通过共振吸收电磁波能量,发生跃迁。用核磁共振仪可以记录到有关信号,处在不同化学环境中的氢原子因产生共振时吸收的频率不同,在谱图上出现的位置也不同,且吸收峰的面积与氢原子数成正比。从核磁共振氢谱图上可以推知该有机物分子有几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及它们的数目。未知物 A(C2H5OH)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如图 1),峰面积之比是123,它们分别为羟基的一个氢原子、亚甲基 (CH2)上的两

22、个氢原子和甲基上的三个氢原子的吸收峰。而二甲醚 (CH3OCH3)中的六个氢原子均处于相同的化学环境,只有一种氢原子,应只有一个吸收峰(如图 2)。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1 页,共 47 页 - - - - - - - - - 12 5、各类分析方法的作用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一、烷烃1、基本概念1)通式: CnH2n+22)不饱和度: 0(高中阶段主要研究链状烷烃)3)代表物质:甲烷CH42、甲烷1)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

23、水,无毒烷烃中碳原子数大于等于4 时,烷烃为液态或固态2)基本结构:结构式:电子式:空间构型:正四面体3)制取方法:使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共热制取CH3COONa+NaOH CH4+Na2CO34)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与高锰酸钾、强酸、强碱等不反应a、与氧气的反应(燃烧、氧化反应)CH4+2O2 CO2+2H2O 现象:淡蓝色火焰,无烟李比希燃烧法蒸汽密度法等结构假设实验验证组成元素分子组成分子结构元素分析仪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传统化学分析法现代仪器分析法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24、 - - - - 第 12 页,共 47 页 - - - - - - - - - 13 延伸:I、烷烃燃烧通式OH)1n(nCOO21n3HC2222n2nII 、氧化反应(有机范围)使有机物得到氧原子或者失去氢原子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b、与氯气的反应(取代反应,光照条件)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替换的反应烷烃或烷基上的氢原子发生取代反应的条件一般为光照CH4+Cl2CH3Cl(g)+HCl(g)(第一步反应)CH3Cl+Cl2CH2Cl2(l)+HCl(g)(第二步反应)CH2Cl2+Cl2CHCl3(l)+HCl(g)(第三步反应)CHCl3+Cl2CCl4(l)+HCl(g

25、)(第四步反应)现象:无色气体逐渐形成油状液滴,由于溶有部分氯气,液滴略呈黄绿色二 、烯烃1、基本概念1)通式: CnH2n实验式: CH22)不饱和度: 1(单烯烃,只含有一个双键)3)代表物质:乙烯CH2=CH22、乙烯1)物理性质:无色,气体,稍有气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2)基本结构: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 CH2=CH2空间构型:六个原子共面结构3)化学性质a、氧化反应i、CH2=CH2+3O2 2CO2+2H2O (有黑烟)ii、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延伸:烯烃的燃烧通式OnHnCOO2n3HC222n2nb、与 Cl2、Br2、HCl、H2O 的反应加成反应有机物通过获得

26、氢原子的方式使三键或双键转变为双键或单键的反应称为加成反应CH2=CH2+Cl2 CH2ClCH2Cl CH2=CH2+Br2 CH2BrCH2Br CH2=CH2+HCl CH2ClCH3CH2=CH2+H2O CH3CH2OH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3 页,共 47 页 - - - - - - - - - 14 共轭二烯的加成方式 1、CH2=CH-CH=CH2+Cl2CH2ClCH=CHCH2Cl 方式 2、CH2=CH-CH=CH2+Cl2CH2C

27、lCHClCH=CH2 完全加成: CH2=CH-CH=CH2+2Cl2CH2ClCHClCHClCH2Cl c、加聚反应nCH2CH2 CH2CH2n(聚乙烯)加聚反应:有机物通过双键或三键转变单键或双键的方式,使小分子聚合形成大分子的反应4)制取方法: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制取乙烯CH3CH2OH CH2=CH2+H2O 温度控制在 170,浓硫酸催化操作关键:由于反应物在140时会生成乙醚(CH3CH2OCH2CH3) ,所以加热时应迅速, 使反应物温度尽快达到170产物验证:需要预先出去混有乙醇蒸汽、SO2等杂质,试剂一般选用 NaOH 溶液,除杂后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如高锰酸钾褪色

28、,则证明生成了乙烯三 、烷烃、烯烃性质的比较1、物理性质递变规律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1)状态:由气态到液态,再到固态。2)溶解性:都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3)熔、沸点:熔、沸点逐渐升高。4)密度逐渐增大。2、化学性质烃的类别代表物质主要化学性质烷烃甲烷取代:与卤族单质在光照条件下反应氧化: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烯烃乙烯加成:与 H2、X2、HX 或水反应氧化: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4 页,共 47 页 - - - - - - - - - 1

29、5 四 、烯烃的顺反异构1、烯烃的同分异构体烯烃存在同分异构现象: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顺反异构2、顺反异构由于碳碳双键不能旋转而导致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异构现象称为顺反异构。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排列在双键的同一侧称为顺式结构;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排列在双键的两侧称为反式异构。如:顺 2丁烯名称:反 2丁烯五 、炔烃1、基本概念1)通式: CnH2n2 2)不饱和度: 2(单炔烃,只含有一个三键)3)代表物质:乙炔CHCH 2、乙炔1)基本结构:结构式: HCCH 电子式:结构简式: CHCH 空间构型:四个原子共线结构2)物理性质:无色,气体,带有特殊

30、气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3)化学性质a、氧化反应2CHCH+5O2 4CO2+2H2O(燃烧,有浓烟)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延伸:炔烃的燃烧通式OH)1n(nCOO21n3HC2222n2nb、加成反应i、与氢气加成CHCH+H2 CH2=CH2CHCH+2H2 CH3CH3ii、与氯气加成CHCH+Cl2 CHCl=CHCl CHCH+2Cl2 CHCl2CHCl2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5 页,共 47 页 - - - - - - - - - 16

31、 iii、与氯化氢加成CHCH+HCl CH2=CHCl CHCH+2HCl CH3CHCl2(情况 1)CHCH+2HCl CH2ClCH2Cl(情况 2)iv 与水加成CHCH+H2O CH2=CHOH CHCH+2H2O CH3CH(OH)2 CH3CHO+H2O(情况 1)CHCH+2H2O HOCH2CH2OH(情况 2)c、加聚反应i、单独加聚nCHCH CH=CHnii、聚氯乙烯的形成CHCH+HCl CH2=CHCl nCH2=CHCl 4)制取方法a、反应原理:电石与水混合反应制得CaC2+2H2O CHCH+Ca(OH)2 由于电石与水反应激烈,为控制反应平稳发生,所以采用

32、食盐水代替水,并用分液漏斗控制水流速度;碳化钙与水反应剧烈了、且大量放热,另外生成物之一消石灰在始终呈糊状,极易堵塞孔洞、管口,所以该反应不适宜用启普发生器进行b、除杂、产物检验除杂:由于电石中常混有硫化钙、磷化钙等杂志,所以制得的乙炔中常常混有硫化氢、磷化氢的杂质,一般选用浓NaOH 溶液或硫酸铜溶液除杂检验:将除杂后的气体通入修水或者酸性高锰酸钾,若溶液褪色,证明生成物为乙炔六 、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1、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脂肪烃的来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等。石油通过常压分馏可以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等;减压分馏可以得到润滑油、石蜡等分子量较大的烷烃;石油的催化裂化及裂解可以得到较多的

33、轻质油和气态烯烃,气态烯烃是最基本的化工原料;而催化重整是获得芳香烃的主要途径。煤焦油的分馏可以获得各种芳香烃;煤的直接或间接液化,可以获得燃料油及多种化工原料。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6 页,共 47 页 - - - - - - - - - 17 2、比较两种化学工艺:分馏与催化裂化石油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而加以分离的技术。分为常压分馏和减压分馏石油催化裂化是将重油成分(如石油 )在催化剂存在下,在460520 及 100200 kPa的压强下

34、,长链烷烃断裂成短链的烷烃和烯烃,从而大大提高汽油的产量,如C16H34C8H18C8H16。拓展:烃的燃烧规律烃的燃烧通式:OH2yxCOO4yx4HC222yx1、等物质的量的烃完全燃烧耗氧量决定于4yx4。2、在同温同压下, 1 体积气态烃完全燃烧生成x 体积 CO2。当为混合烃时,若 x2,则必含甲烷。3、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时,因1 mol C耗 O2 1 mol,4 mol H 耗 O2 1 mol,故质量相同的烃, H%越高,耗氧量越多,生成的水越多,CO2越少。4、实验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 H2O 及其耗氧量也一定相等

35、。5、同温同压下 1 体积气态烃完全燃烧前后体积的变化规律2y2y4yx4xOH2yxCOO4yx4HC222yx1)当水为液态时,必为体积缩小的反应14yV-VV前后2)当水为气态时:,体积增大,等体变化,体积缩小前后4y4y4y1-4yV-VV由此可知,体积的变化与水的状态和氢原子的个数有关,而与碳原子的个数无关。特别注意CH4、C2H4、C3H4及平均组成为 CxH4的气态烃完全燃烧,水为气态时,为等体反应。补充:常见脂肪烃分子结构和性质的比较1、含碳量比较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36、- - - - - - 第 17 页,共 47 页 - - - - - - - - - 18 1)含碳量最低 (或含氢最高 )的烃是甲烷 , 烯烃的含碳量均为85.7%,含碳量最高的是乙炔。2)随碳原子的增多,烷烃的含碳量逐渐升高,炔烃的含碳量逐渐降低,二者的极限含量均为85.7%。3)甲烷含碳量低,燃烧时火焰为淡蓝色,燃烧充分;而乙烯、乙炔含碳量较高,燃烧时火焰明亮,且有黑烟,乙炔燃烧的火焰更明亮,烟更浓,燃烧不充分。 (利用燃烧现象可以鉴别甲烷、乙烯、乙炔) 2、脂肪烃分子的几种空间构型1)甲烷型:正四面体,凡是碳原子与四个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时空间结构都是四面体,五个原子中最多三个原子共面

37、。2)乙烯型:平面结构,凡是位于乙烯结构上的六个原子共平面。3)乙炔型:直线结构,凡是位于乙炔结构上的四个原子共直线。3、结构和性质比较乙烷乙烯乙炔分子式C2H6C2H4C2H2结构式HCCH 分子结构碳原子饱和碳原子未饱和,平面型分子碳原子未饱和,直线型分子活动性稳定活泼活泼取代反应卤代加成反应与 H2、X2、HX、H2O 等发生加成与 H2、X2、HX 、H2O 等发生加成加聚反应能发生能发生氧化反应不能使KMnO4(H+)褪色不 能 使KMnO4(H+)褪色不 能 使KMnO4(H+)褪色火焰比较明亮火焰明亮,带黑烟火焰明亮,带浓烟鉴别溴水或KMnO4(H+)不褪色溴 水 或KMnO4(

38、H+)褪色溴 水 或KMnO4(H+)褪色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8 页,共 47 页 - - - - - - - - - 19 第二节芳香烃一、芳香烃1、定义:结构上由苯环和烷基组成的烃叫做芳香烃,包含苯2、苯的同系物:只含有一个苯环的芳香烃,不含苯芳香烃包含苯的同系物3、苯的同系物的基本概念通式:CnH2n-6结构特点:只含有一个苯环,以苯环为主体,烷基为侧链状态:液体或固体,一般都带有特殊气味4、代表物质:芳香烃:苯苯的同系物:甲苯二、苯1、基本结构化

39、学式: C6H6结构简式:(凯库勒式)或苯分子中并没有碳碳双键,不饱和度:4 2、物理性质无色,液体,带有特殊气味,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易挥发,有毒3、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2C6H6+15O2 12CO2+6H2O (带浓烟)2)取代反应a、与液溴反应:需要加入少量铁粉,铁与液溴生成溴化铁,溴化铁可以催化苯的溴代+Br2+HBr b、与浓硝酸反应(硝化反应)反应需要浓硫酸催化和吸水+HO NO2+H2O 3)加成反应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加成,生成环己烷+3H2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40、- - - - - - 第 19 页,共 47 页 - - - - - - - - - 20 三 、甲苯1、基本结构化学式: C7H8,结构简式:不饱和度: 4 2、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无味,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有毒3、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燃烧:C7H8+9O2 7CO2+4H2O (带浓烟)KMnO4氧化:侧链上的甲基被氧化为羧基2)取代反应苯环上的取代:与液溴混合反应,FeBr3催化+3Br2+3HBr 侧链上的取代: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Cl2+HCl 硝化反应:在浓硫酸和浓硝酸共热情况下反应+3HO-NO2+3H2O 3)加成反应: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催化加成+3H2四 、苯、甲苯的结构以

41、及性质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苯甲苯结构相同点都含有苯环结构不同点苯环上无取代基含甲基分子间的关系结构相似,组成相差CH2,互为同系物化学性质Br2的 CCl4不反应不反应KMnO4(H+)不反应被氧化溶液褪色浓 HNO3、浓H2SO4混合液硝化硝化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0 页,共 47 页 - - - - - - - - - 21 第三节卤代烃一、卤代烃的代表物质溴乙烷1、基本结构化学式: C2H5Br 结构式:结构简式: CH3CH2Br 官能团: Br 2、

42、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无味,密度比水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3、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卤代烃的水解:强碱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第一步: CH3CH2Br + HO H CH3CH2OH + H Br 第二步: HBr + NaOH NaBr + H2O 总反应: CH3CH2Br + NaOH CH3CH2OH + NaBr 2)消去反应从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H2O、HX 等)而形成不饱和键强碱的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CH3CH2Br + NaOH CH2=CH2+NaBr+H2O 产物验证:因生成物中常混有乙醇蒸汽,需要出去杂质,试剂选用水,除杂后将气体通入酸性KMnO4,如溶液褪色

43、可证明生成物二 、卤代烃1、卤代烃的分类1)根据卤族原子分类:分为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和碘代烃2)根据烃基分类:分为饱和卤代烃、不饱和卤代烃和芳香卤代烃3)根据卤族原子数目分类:分为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2、卤代烃的物理性质1)都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的有机溶剂。2)卤代烃的沸点和密度都大于同碳原子的烃。3)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密度却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小。4)所含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5)室温下,少数卤代烃(如 CH3Cl)为气体,其余为液体,碳原子数较多的卤代烃为固体。3、卤代烃的化学性质1)取代(水解)反应RXH2O ROHHX 或 RXNaOH ROHNaX 名师资

44、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1 页,共 47 页 - - - - - - - - - 22 注意:a、所有的卤代烃都可发生水解反应。b、利用卤代烃的水解可制取醇类物质例:CH3ClH2O CH3OH HCl (一卤代烃可制一元醇 ),BrCH2CH2Br2H2O HOCH2CH2OH 2HBr (二卤代烃可制二元醇 )。如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卤族原子,水解产生的两个羟基连在同一个碳上,这种不稳定结构会自行脱水,形成醛基,如:CH2Br2+2NaOH HOCH2OH

45、HCHO 2)卤代烃的消去规则:能发生消去反应的卤代烃,在结构上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分子中碳原子数 2;二是与 X 相连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原子。注意: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的外界条件不同,在醇和强碱存在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在水和强碱存在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RCH2CH2X+NaOH RCH=CH23)多卤代烃的消去:遵守卤代烃消去规则第一步消去: XCH2CH2X+NaOH CH2=CHX+NaX+H2O 第二步消去: CH2=CHX+NaOH CHCH+NaX+H2O 总反应: XCH2CH2X+2NaOH CHCH+2NaX+2H2O 4、卤代烃中卤族元素的检验卤代烃

46、不溶于水, 也不能电离出 X -,分子中卤族元素的检验步骤如下:1)将卤代烃与过量NaOH 溶液混合,充分振荡。2)然后,向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稀HNO3以中和过量的 NaOH。3)最后,向混合液中加入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卤代烃中含氯原子; 若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则证明卤代烃中含溴原子。注意:也可用强碱的醇溶液共热产生X -,无论用何种方式,都必须在加入 AgNO3溶液之前,先加过量稀HNO3中和过量的 NaOH,以免对 X - 的检验产生干扰5、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碳的骨架异构(碳链异构 )和卤素原子的位置异构。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47、-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2 页,共 47 页 - - - - - - - - - 23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和酚一、醇1、醇的定义:羟基直接连在脂肪烃基上形成的化合物叫做醇2、醇的分类1)烃基:区分为饱和醇和不饱和醇2)羟基数目:区分为一元醇和多元醇3)是否含芳香烃基:区分为芳香醇和脂肪醇4)与羟基直连碳上的直连氢数:伯醇(2) 、仲醇( 1) 、叔醇( 0)3、醇的通式1)链状饱和醇:CnH2n+2O 2)链状烯醇:CnH2nO 3)芳香醇:CnH2n-6O 4、代表物质:乙醇二 、乙醇1、基

48、本结构分子式: C2H6O 结构式:结构简式: CH3CH2OH 2、物理性质:无色,液体,带有特殊气味,密度比水小,可与水互溶,易挥发,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俗称酒精2、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a、与金属的反应( K、Na、Ca、Mg 等)2CH3CH2O-H+2Na 2CH3CH2ONa+H2断键基理:氧氢键断裂,氢原子构成氢气分子b、与卤化氢的取代CH3CH2-OH+H-X CH3CH2X+H2O 断键基理:碳氧键断裂,羟基与卤化氢中的氢原子形成水分子c、分子间脱水:与浓硫酸混合共热(140)条件下反应2CH3CH2-OH CH3CH2-O-CH2CH3+H2O 断键基理:一个乙醇分子中碳氧

49、键断裂,另一个分子中的氧氢键断裂,两个分子脱下的羟基和氢原子形成水分子2)消去反应与浓硫酸混合共热( 170)条件下反应CH3CH2-OH CH2=CH2+H2O 断键基理:碳氧键断裂,同时羟基直连碳上的碳氢键断裂,脱下的羟基和氢原子形成水分子,两个碳原子间形成双键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3 页,共 47 页 - - - - - - - - - 24 实验步骤:在长颈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约为13)的混合液 20 mL,放入几片碎瓷片,以避免混合

50、液在受热时暴沸。加热混合液,使液体温度迅速升至 170 ,将生成的气体分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实验现象: a、温度升至 170 左右,有气体产生,该气体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橙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依次褪去。b、烧瓶内液体的颜色逐渐加深,最后变成黑色。实验结论: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加热至170 时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3)氧化反应a、燃烧反应C2H5OH+3O2 2CO2+3H2O b、催化氧化:与氧气在加热条件、铜或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2Cu+O2 2CuO CuO+CH3CH2OH Cu+CH3CHO+H2O 总:2CH3CH2OH+O2 2CH3CHO(乙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