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化纤项目投资报告.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3125239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家港化纤项目投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张家港化纤项目投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家港化纤项目投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家港化纤项目投资报告.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咨询 MACRO/张家港化纤项目投资报告张家港化纤项目投资报告开发国产虾(蟹)壳、海藻等海洋生物基纤维原料,建立海藻纤维的原料基地;进一步提高单线产能,降低生产成本,拓展应用领域。提升碳纤维、芳纶、聚酰亚胺纤维和聚四氟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品种的系列化,以满足下游用户的需求。突破高强高模型碳纤维、连续碳化硅纤维、硅硼氮纤维、聚芳醚酮纤维等新型高性能纤维制备及产业化的关键技术。2017年,我国化学纤维行业销售收入为7906亿元,同比增长25%。2011年以来,我国化学纤维行业销售收入逐年增长,但利润总额却在逐年下降,2016年达到最低点。2017年,我国化学纤维行业盈利情况有所改善,利润总额为

2、321亿元,同比增长21%。我国化学纤维行业利润率开始上升。该化纤制品项目计划总投资14861.8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911.3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6.88%;流动资金1950.5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12%。达产年营业收入14876.00万元,总成本费用11159.83万元,税金及附加244.61万元,利润总额3716.17万元,利税总额4473.36万元,税后净利润2787.1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686.2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5.00%,投资利税率30.10%,投资回报率18.75%,全部投资回收期6.83年,提供就业职位239个。本报告所描述的投资预算及财务

3、收益预评估均以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为标准进行测算形成,是基于一个动态的环境和对未来预测的不确定性,因此,可能会因时间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导致与未来发生的事实不完全一致,所以,相关的预测将会随之而有所调整,敬请接受本报告的各方关注以项目承办单位名义就同一主题所出具的相关后续研究报告及发布的评论文章,故此,本报告中所发表的观点和结论仅供报告持有者参考使用;报告编制人员对本报告披露的信息不作承诺性保证,也不对各级政府部门(客户或潜在投资者)因参考报告内容而产生的相关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因此,报告的持有者和审阅者应当完全拥有自主采纳权和取舍权,敬请本报告的所有读者给予谅解。.项目概论、项目

4、建设背景、项目市场前景分析、项目建设方案、选址可行性分析、工程设计可行性分析、工艺技术说明、环境保护分析、职业安全、风险性分析、项目节能评价、进度计划、投资情况说明、项目经营效益、项目总结等。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第一章 项目概论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名称xxx有限责任公司(二)公司简介成立以来,公司秉承“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信托理念,将“诚信为本、合规经营”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不断提升公司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宾客至上服务理念,将一整套针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完善的服务方案。公司是一家集研发、

5、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产品,致力于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各种生产流水线工艺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为客户设计开发各种产品生产线。公司具备完整的产品自主研制、开发、设计、制造、销售、管理及售后服务体系,依托于强大的技术、人才、设施领先优势,专注于相关行业产品的研发和制造,不断追求产品的领先适用,采取以直销为主、代理为辅的营销模式,对质量管理倾注了强大的精力、人力和财力,聘请具有专项管理经验的高级工程师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同时,注重研制、开发、设计、制造、销售、管理及售后服务全方位人才培养;为确保做好售后服务,还在国内主要用户地区成立多个产品服务中心,以此辐射全国所有用户,深受各地用户好评。

6、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经形成一个成熟的核心管理团队,团队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企业的定位都有着较深刻的认识,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有利于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公司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企业对于产品和服务的前瞻性研发布局。公司所属行业对产品和服务的定制化要求较高,公司技术与管理团队专业和稳定,对行业和客户需求理解到位,以及公司不断加强研发投入,保证了产品研发目标的实施。未来,公司将坚持研发投入,稳定研发团队,加大研发人才引进与培养,保证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水平。(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上一年度,xxx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18.53万元,同比增长33.

7、09%(3013.34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化纤制品生产及销售收入为11242.65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2.77%。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110.98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28.80万元,增长率30.59%;实现净利润2333.24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85.66万元,增长率13.95%。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项目单位指标完成营业收入万元12118.53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万元11242.65主营业务收入占比92.77%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33.09%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万元3013.34利润总额万元3110.98利润总额增长率30.59%利润总额增长量万元728.80净

8、利润万元2333.24净利润增长率13.95%净利润增长量万元285.66投资利润率27.51%投资回报率20.63%财务内部收益率25.73%企业总资产万元32255.42流动资产总额占比万元29.00%流动资产总额万元9355.68资产负债率39.91%二、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张家港化纤项目据中国化纤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化纤进口量在94万吨左右,同比增长2%。进口产品中需要关注的是涤纶短纤,进口量190999吨,排名第一,同比增长19.7%;这与国内再生原料受限有关,弥补再生纤维不足;并且涤纶短纤与再生产品不能以税号区分,据了解,有相当一部分是再生涤纤。其次是腈纶,进口149355吨

9、,占比约15.9%。化纤工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是纺织工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化纤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化纤产量占全球三分之二以上。常规化纤产品生产技术居世界先进水平,但产能结构性过剩,行业盈利能力下降。行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比重低,不能很好适应功能性、绿色化、差异化、个性化消费升级需求。高性能纤维制造成本高,质量不稳定,难以满足航空航天等领域发展需求。未来,中国各地区化纤企业面临新一轮洗牌,化纤产业将进行大规模转移。其一,化纤产业的聚集特征与纺织业息息相关,关于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纺织产

10、业转移,向中西部发展,将能为化纤行业的产业转移提供一定的市场基础,有助于化纤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其二,向东北地区转移,利用其化工产业优势;其三,东部沿海地区着重推进产品结构升级,研发制造高端化纤产品。(二)项目选址xx经济合作区张家港市,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位于中国大陆东部,长江下游南岸,东南与常熟相连,南与苏州、无锡相邻,西与江阴接壤,北滨长江,与如皋、靖江隔江相望,总面积986.73平方千米,其中陆域面积777平方千米,水域面积195.67平方千米。张家港市原名沙洲,1986年9月撤销沙洲县,以境内天然良港张家港命名设立张家港市。截至2018年,张家港市下辖8个镇,另设有7个功能区,常住人

11、口126.0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2720.1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6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23.6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65.87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1:52.4:46.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为21.60万元,按平均汇率折3.26万美元。2019年12月,张家港市位列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9)2019年全国综合经济竞争力第三。(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45776.21平方米(折合约68.63亩)。(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6.72%,建筑容积率1.09,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08%,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8.13万元/亩。(五

12、)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45776.21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0541.8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896.07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8123.03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3033.20平方米。(六)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95台(套),设备购置费6116.52万元。(七)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578024.06千瓦时,折合71.04吨标准煤。2、项目年总用水量9998.56立方米,折合0.85吨标准煤。3、“张家港化纤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578024.06千瓦时,年总用水量9998.56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71.89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

13、节能量21.47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5.78%,能源利用效果良好。(八)环境保护项目符合xx经济合作区发展规划,符合xx经济合作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14861.8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911.3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6.88%;流动资金1950.5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12%。(十)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14876.00万元,总

14、成本费用11159.83万元,税金及附加244.61万元,利润总额3716.17万元,利税总额4473.36万元,税后净利润2787.1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686.2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5.00%,投资利税率30.10%,投资回报率18.75%,全部投资回收期6.83年,提供就业职位239个。(十二)进度规划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对于难以预见的因素导致施工进度赶不上计划要求时及时研究,项目建设单位要认真制定和安排赶工计划并及时付诸实施。项目承办单位一定要做好后勤供应和服务保障工作,确保不误前方施工。undefined三、项目评价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

15、求,符合xx经济合作区及xx经济合作区化纤制品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经济合作区化纤制品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2、xxx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张家港化纤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经济合作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239个,达产年纳税总额1686.23万元,可以促进xx经济合作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5.00%,投资利税率30.10%,全部投资回报率18.75%,全部投资回收期6.83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6.83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

16、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4、加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支持,引导中小企业专注核心业务,提高专业化生产、服务和协作配套的能力,为大企业、大项目和产业链提供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产品和配套服务,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发展一批专业化“小巨人”企业,不断提高专业化“小巨人”企业的数量和比重,有助于带动和促进中小企业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在支撑增长、促进就业、扩大创新、增加税收,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完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部分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和发展模式粗放,管理

17、方式、管理理念落后,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先进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应用不够广泛,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缺乏,难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和新要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今天,我们对民营经济的包容与支持始终如一,人们在市场经济中创造未来的激情也澎湃如昨。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五、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平方米45776.2168.63亩1.1容积率1.091.2建筑系数

18、66.72%1.3投资强度万元/亩188.131.4基底面积平方米30541.891.5总建筑面积平方米49896.071.6绿化面积平方米3033.20绿化率6.08%2总投资万元14861.882.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2911.362.1.1土建工程投资万元3765.262.1.1.1土建工程投资占比万元25.34%2.1.2设备投资万元6116.522.1.2.1设备投资占比41.16%2.1.3其它投资万元3029.582.1.3.1其它投资占比20.38%2.1.4固定资产投资占比86.88%2.2流动资金万元1950.522.2.1流动资金占比13.12%3收入万元14876.00

19、4总成本万元11159.835利润总额万元3716.176净利润万元2787.137所得税万元1.098增值税万元512.589税金及附加万元244.6110纳税总额万元1686.2311利税总额万元4473.3612投资利润率25.00%13投资利税率30.10%14投资回报率18.75%15回收期年6.8316设备数量台(套)9517年用电量千瓦时578024.0618年用水量立方米9998.5619总能耗吨标准煤71.8920节能率25.78%21节能量吨标准煤21.4722员工数量人239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一、化纤制品项目背景分析搭建创新平台,完善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

20、盟作用,借助高校、科研院所优势,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产业及应用推广体系集聚,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创新平台,推进企业技术中心、重点行业工程中心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上下游产业链集成开发。加快推动在关键领域拥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的工程化推广和产业化应用。继续支持开展优秀学术论文评选等行业学术活动,支持以实现产业化为导向的工业应用基础研究,为化纤新品种和新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着力提高常规化纤多种改性技术和新产品研发水平,重点改善涤纶、锦纶、再生纤维素纤维等常规纤维的阻燃、抗菌、耐化学品、抗紫外等性能,提高功能性、

21、差别化纤维品种比重;加快发展定制性产品,满足市场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加快发展工程塑料、膜等非纤用切片及产品,扩大应用领域。加强从原料采购、生产过程到仓储销售的全流程质量管控,提高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化纤工艺和装备,实现柔性化生产和产品的优质化。实施精细化质量管理,推广在线计量检测控制系统应用,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突破关键技术,推进高技术纤维产业化。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重点加强高附加值、低成本关键工艺及装备工程化技术研究。间位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纤维,重点开发新品种,拓展应用领域。碳纤维、聚苯硫醚纤维和连续玄武岩纤维等产品,重点攻克低成本、高稳

22、定性制造技术和装备,开发适用不同领域需求、不同档次的纤维品种,碳纤维要以汽车轻量化和大飞机制造等国家重大工程为契机,重点攻克高端纤维及复合材料生产技术。聚酰亚胺纤维、对位芳纶和聚四氟乙烯纤维等品种,重点研制成套装备、解决工程化放大的技术问题。突破替代石油资源的生物基原料和生物基化学纤维绿色加工工艺、装备集成化技术,实现产业化、低成本生产。重点提高生物基合成纤维聚合及纺丝单线规模和整体技术水平,优化海洋生物基纤维原料多元化及规模化生产技术。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拓展生物基化学纤维应用领域。推进智能制造,加快两化融合。着力突破数字化、智能化化纤成套装备及制造等关键技术,突破现有化纤装备设计瓶颈,实现模

23、块化生产。满足多品种、高品质、低能耗、清洁化的生产要求,鼓励支持开发面向化纤企业生产的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能源管理体系、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RP)、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和物联网系统。加强在线检测、远程诊断以及运行维护等功能的开发应用。开发和推广数字化工艺设计、数字化全流程制造技术、数字化生产管理技术,实现大容量多批号产品的信息自动化及产品可追溯性。推动在涤纶、锦纶等行业建立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示范,研究大数据、云计算在化纤生产全流程中的应用。推广绿色技术,提高节能减排水平。推动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回收再利用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重点开发锦纶熔体直纺、再生丙纶直纺等新技术。推广绿色制浆技术,提升

24、原液着色技术生产水平,拓展应用领域,发展纤维绿色后加工工艺技术。编制节能低碳技术目录,积极推广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持续推动清洁生产,深化污染治理,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培育行业内能效领跑者企业。推进再生循环体系建设,促进绿色消费。建立与发展废旧纺织品、废弃聚酯瓶等资源回收和产品梯度循环利用体系,进一步扩大高附加值再生化纤及制品的比重。研究制定行业绿色采购标准,规范采购、生产和销售,提升产品质量、行业信誉和品牌度,促进循环再利用化纤产品的消费。推进生物基化学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原液着色纤维等“绿色纤维”标志认证体系建设,提升“绿色纤维”产品的市场认知度。设立以化纤企业和协会为主体的行业绿色发展基金,

25、鼓励和引导绿色消费,实现绿色转型。完善行业规范和评价体系建设,提高绿色制造水平。继续做好再生纤维素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等行业规范条件宣传和符合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公告管理工作,适时进行规范条件修订。进一步完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评价制度和标准,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和绩效评估,扩大适用领域。加强品牌建设,扩大优质纤维影响力。继续组织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培育中国纤维品牌。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新产品推广模式,以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为内涵,推动纺织全产业链共同参与纤维新产品推广,培育纤维品牌,扩大需求。加强企业品牌建设,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企业,推动企业品牌国际化。加快标准化建设,提升

26、质量水平。进一步增强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加强标准化组织机构建设,完善化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在产品创新、质量提升、品牌建设和绿色发展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紧密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和科技创新趋势,进一步完善化纤协会团体标准,加快新产品和新技术成果标准转化。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加强人才培育,夯实行业基础。适应化纤行业转型发展的新趋势,依托高校与骨干企业,集聚专业师资队伍,推进课程体系与培养基地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实用工程人才、卓越工程师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大力培养创新型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才,加强在国际投资、法律

27、法规、标准认证等领域的人才储备,注重工程化技术团队的培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引导高端人才向企业流动。加强交叉学科、新兴学科领域专业人才培养,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科技人才。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创新企业经营模式。引导化纤企业将服务嵌入制造和营销的各个环节,鼓励企业从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品牌、物流等服务环节延伸。为客户提供系统和增值服务。利用“互联网+”思维,提供柔性化、小批量、定制化服务,创新经营模式,整合资源,构建全方位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提高企业服务化水平,建设高水平的服务型制造旗舰企业。二、化纤制品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搭建创新平台,完善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

28、联盟作用,借助高校、科研院所优势,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产业及应用推广体系集聚,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创新平台,推进企业技术中心、重点行业工程中心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上下游产业链集成开发。加快推动在关键领域拥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的工程化推广和产业化应用。继续支持开展优秀学术论文评选等行业学术活动,支持以实现产业化为导向的工业应用基础研究,为化纤新品种和新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着力提高常规化纤多种改性技术和新产品研发水平,重点改善涤纶、锦纶、再生纤维素纤维等常规纤维的阻燃、抗菌、耐化学品、抗紫外等性能,提高功能性

29、、差别化纤维品种比重;加快发展定制性产品,满足市场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加快发展工程塑料、膜等非纤用切片及产品,扩大应用领域。加强从原料采购、生产过程到仓储销售的全流程质量管控,提高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化纤工艺和装备,实现柔性化生产和产品的优质化。实施精细化质量管理,推广在线计量检测控制系统应用,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突破关键技术,推进高技术纤维产业化。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重点加强高附加值、低成本关键工艺及装备工程化技术研究。间位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纤维,重点开发新品种,拓展应用领域。碳纤维、聚苯硫醚纤维和连续玄武岩纤维等产品,重点攻克低成本、高

30、稳定性制造技术和装备,开发适用不同领域需求、不同档次的纤维品种,碳纤维要以汽车轻量化和大飞机制造等国家重大工程为契机,重点攻克高端纤维及复合材料生产技术。聚酰亚胺纤维、对位芳纶和聚四氟乙烯纤维等品种,重点研制成套装备、解决工程化放大的技术问题。突破替代石油资源的生物基原料和生物基化学纤维绿色加工工艺、装备集成化技术,实现产业化、低成本生产。重点提高生物基合成纤维聚合及纺丝单线规模和整体技术水平,优化海洋生物基纤维原料多元化及规模化生产技术。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拓展生物基化学纤维应用领域。推进智能制造,加快两化融合。着力突破数字化、智能化化纤成套装备及制造等关键技术,突破现有化纤装备设计瓶颈,实现

31、模块化生产。满足多品种、高品质、低能耗、清洁化的生产要求,鼓励支持开发面向化纤企业生产的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能源管理体系、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RP)、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和物联网系统。加强在线检测、远程诊断以及运行维护等功能的开发应用。开发和推广数字化工艺设计、数字化全流程制造技术、数字化生产管理技术,实现大容量多批号产品的信息自动化及产品可追溯性。推动在涤纶、锦纶等行业建立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示范,研究大数据、云计算在化纤生产全流程中的应用。推广绿色技术,提高节能减排水平。推动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回收再利用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重点开发锦纶熔体直纺、再生丙纶直纺等新技术。推广绿色制浆技术,提

32、升原液着色技术生产水平,拓展应用领域,发展纤维绿色后加工工艺技术。编制节能低碳技术目录,积极推广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持续推动清洁生产,深化污染治理,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培育行业内能效领跑者企业。推进再生循环体系建设,促进绿色消费。建立与发展废旧纺织品、废弃聚酯瓶等资源回收和产品梯度循环利用体系,进一步扩大高附加值再生化纤及制品的比重。研究制定行业绿色采购标准,规范采购、生产和销售,提升产品质量、行业信誉和品牌度,促进循环再利用化纤产品的消费。推进生物基化学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原液着色纤维等“绿色纤维”标志认证体系建设,提升“绿色纤维”产品的市场认知度。设立以化纤企业和协会为主体的行业绿色发展基金

33、,鼓励和引导绿色消费,实现绿色转型。完善行业规范和评价体系建设,提高绿色制造水平。继续做好再生纤维素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等行业规范条件宣传和符合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公告管理工作,适时进行规范条件修订。进一步完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评价制度和标准,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和绩效评估,扩大适用领域。加强品牌建设,扩大优质纤维影响力。继续组织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培育中国纤维品牌。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新产品推广模式,以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为内涵,推动纺织全产业链共同参与纤维新产品推广,培育纤维品牌,扩大需求。加强企业品牌建设,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企业,推动企业品牌国际化。加快标准化建设,提

34、升质量水平。进一步增强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加强标准化组织机构建设,完善化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在产品创新、质量提升、品牌建设和绿色发展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紧密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和科技创新趋势,进一步完善化纤协会团体标准,加快新产品和新技术成果标准转化。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加强人才培育,夯实行业基础。适应化纤行业转型发展的新趋势,依托高校与骨干企业,集聚专业师资队伍,推进课程体系与培养基地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实用工程人才、卓越工程师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大力培养创新型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才,加强在国际投资、法

35、律法规、标准认证等领域的人才储备,注重工程化技术团队的培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引导高端人才向企业流动。加强交叉学科、新兴学科领域专业人才培养,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科技人才。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创新企业经营模式。引导化纤企业将服务嵌入制造和营销的各个环节,鼓励企业从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品牌、物流等服务环节延伸。为客户提供系统和增值服务。利用“互联网+”思维,提供柔性化、小批量、定制化服务,创新经营模式,整合资源,构建全方位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提高企业服务化水平,建设高水平的服务型制造旗舰企业。三、化纤制品行业分析化学纤维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

36、经过制备纺丝原液、纺丝和后处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纺织性能的纤维。化学纤维具有耐光、耐磨、易洗易干、不霉烂、不被虫蛀等多种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制造衣服织物、运输带、电绝缘线、医疗缝线、轮胎帘子布和降落伞等领域。2017年,我国化学纤维产量为4920万吨,同比增长5%,全年销量为4811万吨,同比降低1%。2018年上半年,我国化学纤维产量为2460万吨,同比增长8%,销量为2384万吨,同比微降。我国化学纤维行业产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销量呈小幅下降趋势。2017年,我国化学纤维行业销售收入为7906亿元,同比增长25%。2011年以来,我国化学纤维行业销售收入逐年增长,但利润总额却在逐年下降,201

37、6年达到最低点。2017年,我国化学纤维行业盈利情况有所改善,利润总额为321亿元,同比增长21%。我国化学纤维行业利润率开始上升。我国化学纤维产品中,涤纶长丝产量最大,达到六成左右;涤纶短纤其次,产量占两成左右;锦纶、粘胶占比稍大,约为8%;其它品种化纤一般具有独特性能,用于特殊领域,占比相对较小。化学纤维上游原材料主要来源于石油炼化产品,如PTA、MEG、己内酰胺、丙烯腈、己二酸、MDI等,下游应用市场主要是纺织行业。2017年,我国纺织行业景气度提升明显,预计对化学纤维的需求量将保持稳定增长。在环保压力、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化学纤维行业落后产能逐渐被淘汰,产能过剩情况有所缓解,行业运

38、行稳中向好。受纺织行业景气度提升的影响,化学纤维产品价格上升,行业盈利能力明显增强,平均负债水平有所下降,偿债能力有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略有好转,行业整体运营情况较好。从产地来看,江浙地区是我国化学纤维生产聚集地。浙江省是我国化学纤维产量最大的省份,2017年产量占比达到42%;其次是江苏省,产量占比为30%。我国化学纤维生产企业数量众多,2014年,企业数量为1940家左右,达到顶峰。在环保政策趋严,以及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2017年,化学纤维生产企业数量降为1850家左右,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因纺织业较为发达,我国化学纤维生产地集中在江浙地区,在环保政策及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化学纤维行

39、业集中度有所上升,但仍有提升空间。我国化学纤维产量逐年增长,但销量有所下滑,在下游应用市场纺织行业的带动下,行业利润开始上涨。现阶段,我国化学纤维行业依赖销量带动收入的时代已经过去,提升产品品质,以质增效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四、化纤制品市场分析预测化学纤维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制备纺丝原液、纺丝和后处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纺织性能的纤维。化学纤维具有耐光、耐磨、易洗易干、不霉烂、不被虫蛀等多种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制造衣服织物、运输带、电绝缘线、医疗缝线、轮胎帘子布和降落伞等领域。2017年,我国化学纤维产量为4920万吨,同比增长5%,全年销量为4811万吨,同比降

40、低1%。2018年上半年,我国化学纤维产量为2460万吨,同比增长8%,销量为2384万吨,同比微降。我国化学纤维行业产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销量呈小幅下降趋势。2017年,我国化学纤维行业销售收入为7906亿元,同比增长25%。2011年以来,我国化学纤维行业销售收入逐年增长,但利润总额却在逐年下降,2016年达到最低点。2017年,我国化学纤维行业盈利情况有所改善,利润总额为321亿元,同比增长21%。我国化学纤维行业利润率开始上升。我国化学纤维产品中,涤纶长丝产量最大,达到六成左右;涤纶短纤其次,产量占两成左右;锦纶、粘胶占比稍大,约为8%;其它品种化纤一般具有独特性能,用于特殊领域,占比

41、相对较小。化学纤维上游原材料主要来源于石油炼化产品,如PTA、MEG、己内酰胺、丙烯腈、己二酸、MDI等,下游应用市场主要是纺织行业。2017年,我国纺织行业景气度提升明显,预计对化学纤维的需求量将保持稳定增长。在环保压力、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化学纤维行业落后产能逐渐被淘汰,产能过剩情况有所缓解,行业运行稳中向好。受纺织行业景气度提升的影响,化学纤维产品价格上升,行业盈利能力明显增强,平均负债水平有所下降,偿债能力有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略有好转,行业整体运营情况较好。从产地来看,江浙地区是我国化学纤维生产聚集地。浙江省是我国化学纤维产量最大的省份,2017年产量占比达到42%;其次是江苏省

42、,产量占比为30%。我国化学纤维生产企业数量众多,2014年,企业数量为1940家左右,达到顶峰。在环保政策趋严,以及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2017年,化学纤维生产企业数量降为1850家左右,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因纺织业较为发达,我国化学纤维生产地集中在江浙地区,在环保政策及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化学纤维行业集中度有所上升,但仍有提升空间。我国化学纤维产量逐年增长,但销量有所下滑,在下游应用市场纺织行业的带动下,行业利润开始上涨。现阶段,我国化学纤维行业依赖销量带动收入的时代已经过去,提升产品品质,以质增效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三章 选址可行性分析一、项目选址原则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

43、和项目占地使用规划的要求,同时具备便捷的陆路交通和方便的施工场址,并且与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相一致。投资项目对其生产工艺流程、设施布置等都有较为严格的标准化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并综合考虑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据项目选址的一般原则和项目建设地的实际情况,该项目选址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的要求。二、项目选址该项目选址位于xx经济合作区。张家港市,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位于中国大陆东部,长江下游南岸,东南与常熟相连,南与苏州、无锡相邻,西与江阴接壤,北滨长江,与如皋、靖江隔江相望,总面积986.73平方千米,其中陆域面积777平方千米,水域面积195.67平方千米。张家港市原名

44、沙洲,1986年9月撤销沙洲县,以境内天然良港张家港命名设立张家港市。截至2018年,张家港市下辖8个镇,另设有7个功能区,常住人口126.0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2720.1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6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23.6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65.87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1:52.4:46.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为21.60万元,按平均汇率折3.26万美元。2019年12月,张家港市位列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9)2019年全国综合经济竞争力第三。振兴发展基础夯实,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省级产业园工业增加值、税收占比分别提升26个、23.5

45、个百分点;中心城区建成面积增至70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8.6%,提高1.1个百分点。园区全面落实中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塑造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未来五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经济社会主线。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的优先战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正在深入实施,需要区域性平台和核心载体的支撑,需要具备一定基础的园区和区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国家

46、高新区、自创区要切实承担起创新示范和战略引领的使命,要准确把握未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新的任务要求,要塑造更多先发优势,真正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载体,成为支撑和引领“十三五”时期转型发展的关键支点。三、建设条件分析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项目产品及相关行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已具有龙头地位,同时,xx省又是相关行业在国内的生产基地,这就使本行业在国际市场有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项目承办单位通过参加国外会展和网络销售,可以使公司项目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四、用地控制指标投资项目占地产出收益率完全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中规定的行业产品制

47、造行业占地产出收益率5000.00万元/公顷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确定的“占地产出收益率6000.00万元/公顷”的具体要求。五、用地总体要求本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系数66.72%,建筑容积率1.09,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08%,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8.13万元/亩。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序号项目占地面积()基底面积()建筑面积()计容面积()投资(万元)1主体生产工程21593.1221593.1238123.0338123.033164.531.1主要生产车间12955.8712955.8722873.8222873.821962.011.2辅助生产车间6909.806909.8012199.37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