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典礼讲话稿-中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稿.docx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0886226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学典礼讲话稿-中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开学典礼讲话稿-中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学典礼讲话稿-中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学典礼讲话稿-中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开学典礼讲话稿 中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春节一过,很多20xx届高三的学生将走进大学自主招生的考场,接受各大名牌大学的选拔。在我们的校园中,“自主招生考试”已经成为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今天,我想借开学典礼的机会,谈一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自主招生的历史与现状。 20xx年,教育部在22所高校首批启动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其目的是打破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状况,建立多元录取体系。自此,我国高校招生在高考录取之外,拥有了自主选拔录取、定向录取、保送录取等多种方式,考生升学有了不同的渠道。截至20xx年,试点高校已达90所,绝大多数是“211”和“985”

2、工程大学,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累计公示自主选拔录取资格考生19.8万人,实际录取了10.7万人。 20xx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对自主选拔录取的定位予以明确:自主选拔就是要着力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这份指导意见是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十年探索的总结和提升,也将是未来自主招生考试变化的“风向标”。 弹指一挥间,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探索已经走过十个年头,到如今已经有了清晰的定位:选拔具有学科特长与创新潜质的人才。可以这么讲,自主选拔正在逐渐实现其依托高考框架却又弥补高考不足的功能。现在,自主选拔录取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都有了重大改革

3、。从考试科目上看,20xx年,“北约”“华约”“卓越”三大联盟都进行了“瘦身”。以“北约”为例,其初试科目由原先的五科调整为两科,分别是:报考理工类专业的学生考数学、物理,文史类专业考语文、数学。同时打破文理科限制,允许文理科学生互选专业,最大限度地满足考生的专业兴趣。“华约”联考的初试环节也减为两门,笔试必考科目为“数学与逻辑”,“物理探究”与“阅读与表达”为二选一,总共两门。但并不规定文科考生必须要选择“阅读与表达”,理科考生必须选择“物理探究”。从考试内容上看,高校自主选拔的考试题目越来越贴近选才目标。 毋庸置疑,自主招生考试,成了许多优秀学子跨进心仪大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它也因此成了这些

4、年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自主招生的历史与现状,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尽管各大高校有一些不同的要求,但是,自主招生选拔的是“具有学科特长与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这一点是共同的,我认为,这符合高中新课改的基本理念,这也为我们的教育教学,特别是自主招生的备考指明了方向。那么,如何才能成为名校需要的“具有学科特长与创新潜质的人才”呢? 首先,具有学科特长与创新潜质的人才,一定是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现代着名作家郁达夫在其故都的秋曾经这样说过:“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无独有偶,着名学者梁实秋在其散步中也说过类似的话:“散步的去处不一定要是山

5、明水秀之区,如果风景宜人,固然觉得心旷神怡,就是荒村陋巷,也自有它的情趣。” 有情趣的人,萧索的秋,司空见惯的散步,都会变得有滋有味。在学习中,有情趣的人,更容易激发符合自己潜质的兴趣。有了兴趣,有了对自己兴趣的坚持,在心灵深处,就会保留纯粹的空间和梦想,更容易形成健全的人格,就会始终充满热情和探索的好奇心。有情趣的人,他的心态会非常的平稳,生活会更多地充满阳光,学习和工作会变得更加有效率。这样的人,将更容易适应特别强调自觉自主自律的大学生活,也更容易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在20xx年“北约”的考题中,有三道颇受“争议”的题目:一是用“北大、清华、高考、状元”4个词编一段150个字的笑

6、话;二是以“北京雾锁车迷路”为上联对下联;三是将刘三姐的一段歌词“山中只见藤缠树,世间哪见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扩充为一个500字的故事。不少人认为这题目有些“雷人”,是“怪题”,但是,“北约”一位招办负责人则表示,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力和文化素养,这题目不错。“编笑话、对对联、讲故事”,这些在平时的考试中不常见的试题,表面看起来是“雷题”、“神题”,其实背后大有深意,切不可等闲视之。不关注生活,没有生活情趣的学生,被它们“雷倒”,其实是很正常的。 其二,具有学科特长与创新潜质的人才,一定是一个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人。 学贵有疑。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7、”,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我国自古也有“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传统教育思想。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新文化运动唤起了人们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真理标准的讨论带来了思想的大解放。独立思辨,善于质疑,是古今中外伟大科学家和思想家所具有的显着特质,是中西方人本精神和文明体系形成的重要原因! 质疑是创新的种子。试想,如果伽利略没有不顾一切打破亚里士多德的旧说,就不会有牛顿经典力学;如果不是爱因斯坦质疑牛顿经典力学,就不会有相对论。适当的怀疑是智者的火炬。同学们,请带着思考去学习与生活

8、!你的学科特长与创新潜质只能在思考和质疑中成就。 其三,具有学科特长与创新潜质的人才,一定是一个喜欢阅读,特别酷爱阅读经典的人。 除了精研教材之外,你们应该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每天读一篇文章,每个月读一本书。任何题材的书你都应该读,用什么语言写的书都去读一读。科学的、文学的、历史的、哲学的;亚洲的、欧洲的、拉美的、澳洲的,各类学科,各个地域的文章或书籍,你都去读一读,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读更多的东西。读一本历史书,你可以从错误中汲取教训。读一本关于世界局势的书,你会感觉地球只不过是一个小村落。读一本心理学的书,你会明白人心这本大书要难读得多。读一本旅游的书,你会欣赏到异域的风景。什么书都去读

9、一读,你的视野会更开阔,你的生命会更丰盛。 在此,我特别强调的是在高中三年中,每位同学至少精读一至三本符合你学科兴趣的经典之作。因为,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在于它是人类科学文化发展的积淀,在于它所包含的超越时空的精神境界。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与古今中外智者心灵交流和思想碰撞的过程,它让你有可能站到巨人的肩膀上,增厚你的学术底蕴,孕育出无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创新型、领军式的人才。 同学们,我们的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培养富有创新能力、发展后劲强大的精英人才,是我校存在的重要价值和使命,也是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立足点。我真诚地期望同学们,在学习中,在高校自主招生选拔的备考中,努力做到:精研教材,夯实基础;扩大阅读,开阔视野;思考质疑,唤醒潜质;培育情趣,丰富人生,认真培养自己的“学科特长与创新潜质”,真正成为未来竞争的赢家。 同学们,新的学年,珍重自己,努力创造!谢谢大家! 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