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docx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0883623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培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内涵及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途径与方法三方面对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意识能力培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依托。只懂得语言而不懂得相关的文化,语言学习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高中英语教师在教授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应加大对外国文化的渗透力度,

2、不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主要停留在语言知识的教学层面,一旦进入到真实的交际情景,多数学生不是有口难言就是词不达意。这说明目前的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方面还亟待加强。 一、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培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1.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际间的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迫切需要语言基础扎实而又深谙外国文化的交际人才。我们面对的不再是与自己有着相同文化背景的人,而是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迥异的外国人,所以我们不能再单纯依赖母语文化来表达自己或理解对方,而应在充分考虑对方文化基础上进行跨文化交流。 2.高考形势的需要 纵观

3、近年来全国各省市高考英语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对跨文化交际的考查一直没有放松,特别体现在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中。可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加大对西方文化知识的导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并以此作为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20XX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第3期二、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内涵 跨文化交际意识是指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交际时,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异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文化知识的教学有着明确的规定: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来帮助学

4、生拓展视野,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意识目标包括:理解英语中的常用成语和俗语及其文化内涵;理解英语交际中的常用典故或传说;了解英语国家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和政治家的成就与贡献等。 三、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把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在课堂上立足教材,最大限度地渗透关于文化的教学;在课外最大限度地创设英语文化氛围,使文化学习的理念扎根于学生的内心。 1. 在词汇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是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英语中有许多

5、词汇来自神话、寓言、传说或名著,与其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了解一些相关的文化知识,有助于我们挖掘词汇的文化内涵,丰富词汇的文化理解,更好地进行英语教学。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特别要注意归纳、总结、对比其文化含义与汉语的区别。例如:词汇汉语含义英语含义red(红)有褒义,如红红火火、走红、分红等。贬义意味相当强,如象征残暴、流血的red battle(血战);象征危险、紧张的red alert(空袭警报)等。dog(狗)常被用来形容和比喻坏人,如走狗、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象征人类忠实的朋友,甚至是家庭的成员,如:a clever dog(聪明的人),a top

6、 dog(身居高位的人),a lucky dog(幸运儿)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 Every dog has his day.(每个人一生中皆有得意之日。) 习语to meet ones Waterloo 与历史有关:十九世纪初,拿破仑称雄欧洲一时,最后终于战败于比利时的滑铁卢,后来人们将这一词语比喻“惨遭失败”。再如中国夫妻在介绍对方时常说:这是我的爱人。直译为英语是:This is my lover. 单词 lover 在英语中的含义是“相爱的人”或“情人”,它只有感情的含义而没有法律的内涵,使用不当会引起误会。可见,词汇教学离不开文化传授。在教学中,教

7、师要提醒学生切不可望文生义,要教会学生在掌握词汇意义的基础上,挖掘词汇内容的文化因素,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体现文化的用法。 2.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1)加强文化导入,拓展知识面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课文无论题材和体裁都比较丰富,其中不少直接涉及到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如语言表达、行为方式、饮食习惯、节日习俗、文学艺术、风土人情、伟人及其成就以及一些母语文化。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要注意挖掘课文的文化背景,进行有关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知识的导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可以从这些文化元素中拓展和加深对目标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了解,培养在对比中体会文化差异的意识。如:在进行外研版Book

8、5 Module 3阅读课教学前,笔者要求学生查找有关哈克贝利芬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的资料,学生不仅查到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信息,还了解到作者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生平、主要作品等。通过课前查找、课堂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既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又加深了对西方文化知识的了解。 (2)在阅读文章中感受文化 教师应选文化知识内容丰富的文章进行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文化教育。例如:有一篇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Why dont you go to church?” asked the minister o

9、f the nonchurch goer. “Well, Ill tell you.The first time I went to church they threw water in my face, and the second time they tied me to a woman Ive had to keep ever since.”“Yes,”said the minister, “And the next time you go, theyll throw dirt on you.” 文章中“they threw water in my face”一句是指父母将新生婴儿抱到教

10、堂受洗礼时,牧师将水洒在小孩脸上;“they tied me to a woman Ive had to keep ever since”此句暗指在教堂举行婚礼;“theyll throw dirt on you”指西方人死后由牧师做最后祈祷,再往棺木上填土进行埋葬的背景知识。如果阅读者不了解英美国家的宗教文化背景知识,就会导致理解受阻,更谈不上欣赏其中的幽默。再如有一篇文章是关于西方人的年龄跨度问题,其中有一句Alice said:“It makes me angry when people say: Granny, you look younger for your age.”有关问题是:

11、The reason why Alice got angry was that .正确答案是:she hates being thought old。有些同学不理解。其实这里有两个错误,一个是西方人很少称老太太为“Granny”,而应直呼其名“Alice ”;第二个错误,西方女人对年龄问题很敏感,即使60、70岁的老人也不认为自己老,自然不喜欢别人称她老。可见,影响阅读能力不仅仅在于语言知识和做题技巧,文化因素的干扰也十分明显。因此,在平时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多给他们讲解一些外国历史、风俗、宗教、最新科技等文化知识,使他们熟悉英语语言风格和表达特色,扫除因文化背景知识匮乏所带来的理解障碍。 3.

12、 在口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高中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交际项目和交际场景,我们可以照搬或筛选和重组,还可以酌情创设情景。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适当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如这些国家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及风土人情等等,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中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 指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交际,在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能力,避免交际的失败。 4. 开发多种信息渠道,营造课外英语文化氛围 实践证明,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越丰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就越强,学习英语的信心也就越足。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结合教材设置情景,进行跨文化知识的介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比较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使学生认知、理解这种

13、文化差异,有意识地参照得体、恰当的文化背景来进行交流;在课外教师也应最大限度地创设好英语文化氛围,积极引导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课外文化氛围,开发多种接触英语国家文化信息的渠道。例如:鼓励学生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21st Century,China Daily等),多渠道地摄取文化养分,在阅读过程中多注意其中的文化细节,以便更深层次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拓展课外听力训练;参照教材内容,以课本剧为依托,让学生参与戏剧表演;组织学生观看外国录像、电影,让学生通过感官与心灵接触英语国家的文化信息,以轻松愉悦的心情体验外国文化并感悟其文化内涵;在校园内设置英语指示牌或警示牌、张贴英语格言或谚语、开设英语角等拓展校园文化等等。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外语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具有深厚文化修养的外语人才。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高中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在教授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大对西方文化的渗透力度,不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