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与宁夏文化现代化问题研究_牛学智.pdf

上传人:小****库 文档编号:3085621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9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域旅游与宁夏文化现代化问题研究_牛学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域旅游与宁夏文化现代化问题研究_牛学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域旅游与宁夏文化现代化问题研究_牛学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域旅游与宁夏文化现代化问题研究_牛学智.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39 卷第 12 期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8 年 12 月 No12 Vol 39Journal of Ningxia Normal UniversityDec 2018 全域旅游与宁夏文化现代化问题研究 牛学智 ( 宁夏社会科学院 文化研究所,宁夏 银川 750021) 摘要: 全域旅游是一个全新旅游概念, 涉及政治、 经济、 文化、 社会等全方位建设, 就其终极目的而言, 全 域旅游要实现的是社会现代化、 文化现代化及价值机制现代化。基于宁夏全域旅游规划与实施方案的仔细分 析, 认为宁夏全域旅游仍需在传统文化的现代审美转化、 整体人文形象内涵和新型城镇化的全面推进上进行精 致细深的工作

2、, 方可普遍性提升宁夏文化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 全域旅游; 现代审美转化; 新型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 G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1331( 2018) 12 0087 05 收稿日期: 2018 06 25 基金项目: 2018 年宁夏社会科学院重大现实课题。 作者简介: 牛学智( 1973 ) , 男, 宁夏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全域旅游, 就其最终目的来说, 是一系列现代 社会机制与现代文化价值观念的形成。通过旅游 目的地、 旅游主客体、 旅游受惠者全地域性、 全要 素性、 全方位性、 全行业性和全社会性, 来打破城 乡界限、

3、 空间界限和身份界限, 即在经济、 社会、 文 化的同一平台来促进人的现代化观念转型, 逐步 建构社会机制的现代化、 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价值 理念的现代化和审美情感的现代化, 从而实现人 的现代化。 本课题重点通过实地调研, 对宁夏五市全域 旅游规划行动方案进行梳理, 就宁夏在全域旅游 具体措施中关于文化现代化建设暴露的一些问题 和现象, 提出若干理论建议。 一、 宁夏全域旅游规划基本情况与 初步成果 ( 一) 国家话语与全域旅游视野下沉乡村 全域旅游是伴随着振兴乡村战略一并被提出 来的。全域旅游进展程度, 取决于乡村振兴政策 的落实水平。2013 年, 习近平主席多次调研乡镇 建设情况,

4、对新农村建设作出重要指示: 要一手抓 城镇化、 一手抓新农村, 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十八 届三中全会、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 中央农村工作 会议等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对农村土地流转、 城镇 化原则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安排, 为乡村旅游的 进一步发展开启了巨大的空间。2014 年, 全国旅 游工作会议提出重点工作内容: 促进旅游业转型 升级、 提质增效; 大力促进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等。 构筑新城镇、 新农村风貌, 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导 向, 立足于村镇基础、 依托于特色优势, 促成特色 乡村、 新型城镇的大力发展。2015 年 8 月 18 日至 19 日, 在

5、黄山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研讨班上, 国家 旅游局局长李金早从全国旅游的层面, 具体论述 了全域旅游发展观点, 并给出量化工作目标, 即 “在全国 2000 多个县中, 每年以 10% 的规模来创 建。2015 年要推进 200 个县实现全域旅游, 3 年 实现 600 个县实现全域旅游” , “全域旅游对生产 要素的配置, 更能发挥旅游的导向作用。要用全 域旅游的概念, 布局旅游产业发展, 发挥全域旅游 对生产要素布局的导向作用” 。随后, 国家旅游局 下发了 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创建工 78 作的通知 。“通知” 强调指出,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 定区域内, 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 通过

6、对区域内经 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 相关产业、 生态环 境、 公共服务、 体制机制、 政策法规、 文明素质等进 行全方位、 系统化的优化提升, 实现区域资源有机 整合、 产业融合发展、 社会共建共享, 以旅游业带 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 发展理念和模式。 2017 年 3 月 5 日,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 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中, 在国家政策的高度首次提到“全域旅游” , 指出要 “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 加大发展乡村、 休闲、 全域 旅游” 。2016 年, 宁夏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二个 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018 年 3 月, 国务院办公 厅印

7、发 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 就 加快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提质增效, 全面优化旅 游业发展环境、 走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路子作出部 署。2014 年宁夏开始提出发展全域旅游, 同时部 署 6 个市县区进行全域旅游试点。2015 年编制 宁夏全域旅游三年行动计划 , 2017 年编制十 三五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 2017 年自治区党委政府 印发 关于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意见 , 对全 域旅游的发展作出全面部署。2016 年 2 月 5 日, 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 262 个“国家全域旅游示 范区” 。宁夏中卫市、 银川市西夏区、 永宁县、 石嘴 山市平罗县、 吴忠市青铜峡市、 固原市泾

8、源县榜上 有名。入选比例均占宁夏地市和县区的 20%, 高 于国家( 10%左右) 和其他省区入选比例, 展示了 宁夏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强劲动力, 突显 了宁夏旅游局、 宁夏农牧厅在加强休闲农业与乡 村旅游建设道路上的合作与发展战略。宁夏旅游 局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 先后组织区、 市、 县级 部门领导及经营户多方考察学习, 积累发展经验, 并在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发展上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及规划经营指导, 促进了乡村旅游标准化、 特色 化、 规范化发展。至此, 乡村振兴与全域旅游, 便 成了一对孪生兄弟,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相辅相 成、 缺一不可。 ( 二) 宁夏高位提升与凸显特色 在

9、 “十二五” 建设成果基础上, 为了优化全域 旅游空间布局 , 宁夏回族自治区空间规划 提出 了构建“一核集成服务、 两带均衡发展、 三廊整合 提升、 七板块打造精品” 的全域旅游空间新格局。 “一核” 指银川作为全区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 和全域旅游中心城市, 建成信息服务、 住宿服务、 散客组织服务等集散地 。“两带” 指黄河金岸旅游 带和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带, 围绕黄河旅游资源, 开 发黄河观光旅游、 文化体验、 生态旅游、 水上休闲 运动等旅游系列产品; 围绕沙漠旅游资源, 打造集 沙漠观光、 体验、 运动、 休闲、 度假为一体的沙漠旅 游产品; 围绕回族文化资源, 打造回乡深度体验游

10、 产品, 形成以“黄河金岸” 为轴线的旅游带。古城 历史文化旅游带, 围绕历史古城遗址, 在保护为主 的前提下进行旅游线路的规划开发, 开发古城文 化观光、 文化体验旅游产品, 形成以古原州、 韦州、 灵州、 盐州、 兴州等历史古城遗址为轴线的历史文 化旅游带 。“三廊” , 一是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旅 游廊道, 范围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 构建国际 著名葡萄酒旅游目的地; 二是清水河流域旅游廊 道, 以须弥山石窟、 固原博物馆、 中宁石空寺等丝 路文化旅游景点为主体, 以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 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和火石寨景区等景区为补 充, 使其成为我区南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轴; 三是 古军事文

11、化旅游廊道, 依托水洞沟景区、 古长城遗 址、 哈巴湖景区等打造以古代军事文化为主题的 旅游廊道 。“七板块” 包括大沙湖度假休闲板块, 形成类型完整、 种类多样的大沙湖度假休闲旅游 目的地; 西夏文化旅游板块, 以西夏陵为核心, 实 现西夏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合理利用, 形成西夏文 化旅游板块; 塞上回乡文化体验板块, 以银川、 吴 忠为中心, 以回族文化体验游、 美食体验游、 回族 文化深度游等为主要内容, 建设国内最具特色的 回族风情体验区; 东部边塞旅游板块, 以古长城、 古堡、 古道、 烽火台、 古战场等古代边塞历史遗存 为基础, 形成涵盖灵武、 盐池、 同心等区域在内的 边塞旅游板块;

12、 大沙坡头度假休闲板块, 以中卫沙 坡头景区、 腾格里沙漠湿地金沙岛景区为核心, 以沙漠与黄河两种资源的结合为基础, 发展成为 全国 “旅游 + ” 示范区; 韦州历史文化旅游板块, 以 古韦州八景遗址、 罗山片区为核心, 提升区域内旅 游交通条件, 形成宁夏旅游新板块; 大六盘红色生 态旅游板块, 以泾源、 隆德两县为核心, 打造我国 88 西部重要的山地生态避暑休闲旅游目的地。 银川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定位是, 以“山、 水、 酒、 乡” 特色资源为基础, 以银川西夏文化、 岩 画文化、 黄河文化、 回乡文化、 移民文化、 葡萄文化 为底蕴, 围绕 “一山两河” 的战略部署, 建设乡村旅

13、游特色精品项目, 把银川市打造成宁夏乡村旅游 休闲度假中心及乡村旅游目的地, 这就是空间结 构形态上 “一环、 四带、 三区、 六大文化旅游产品” 的由来。中卫市以中卫市区、 县城为旅游服务主 副中心, 以沙漠湿地为龙头, 以黄河为纽带, 形成 “一心双核三带四区多节点” 的大旅游格局, 实现 以主题集中、 结构紧凑、 节奏起伏有致为布局原 则, 从 “点线面体” 的规划区空间格局现状出发, 引 导中卫市空间形成以“一城引爆, 双核驱动, 三带 牵引, 四区联动, 立体发展” 的动态发展演进过程。 吴忠市以 “回乡文化、 生态乡村、 多元互补、 发展精 品” 为主题定位, 将吴忠乡村旅游归纳为

14、“一个核 心区、 五大旅游圈” 的空间布局。石嘴山市整合优 化乡村自然资源、 生态资源、 文化资源、 农业景观 资源等多种资源, 依托区位优势和差异化特色, 以 “活力石嘴山欢乐乡村游” 为主题, 科学研判石 嘴山市乡村旅游发展在银川 银北一体化战略 中的地位与角色, 提出“进山、 依河、 滨湖、 戏沙” , 构建 “一环、 两带、 两轴、 六组团、 十大项目” , 形成 东西合并、 南北延伸、 核心特色的山水风情及人文 自然的乡村发展蓝图。固原市按照空间邻近性、 整体性、 系统性、 有机性的空间组织原则, 形成“3 3 6” 的空间发展框架, 即“三心、 三带、 六组 团 ” 。“三心” 即

15、固原市游客集散中心、 隆德民俗文 化旅游中心、 泾河源风景风情中心 ; “三带” 即沿福 银高速西侧生态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带、 沿茹河生 态修复观光和设施农业旅游带、 六盘山清凉绿岛 避暑度假旅游带 ; “六组团” 即将台堡 单家集红 色乡村组团、 神林 清流河生态观光游憩组团、 六 盘天池 杨家店民俗宗教旅游组团、 彭阳生态休 闲组团、 西吉小流域生态农业观光体验组团、 火石 寨 须弥山休闲农业组团。 ( 三) 学术研讨与查缺补漏 自从国家提出“全域旅游” , 宁夏成为第二个 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来, 宁夏学术界积极探索, 从理论思考与科学研究的角度提出了许多有益的 建议与策略, 总结来说,

16、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全域旅游路径策略研究方面, 通过宁夏 旅游资源优劣势分析指出, 管理路径上以科学的 顶层设计来统领旅游大发展, 资源路径上以全新 的资源普查为基础挖掘“新奇特” 的旅游资源, 文 化路径上以文化创意激活传统文化提升吸引力, 产业路径上以泛旅游引领大产业发展构建全产业 格局, 空间路径上以旅游统筹全域发展打造全域 旅游目的地, 运作路径上以新型合作模式引领旅 游业态创新, 人才路径上以全方位的“社会参与” 理念优化全域旅游软环境。二是文化旅游产业发 展方面, 从打造旅游演艺精品与开发文化旅游商 品的角度提出, 宁夏应注重延伸产业链来创建文 化旅游综合体。三是社会参与模式研究

17、方面, 有 学者以海原李俊乡为典型案例分析指出, 农户直 接参与旅游经营服务, 与精准扶贫相结合, 土地租 用、 流转和入股模式是有效的农村社区参与模式。 四是市区全域旅游探索方面, 有学者以银川市西 夏区为例指出, 打造以怀远夜市为代表的夜市文 化、 以宁夏大学为代表的高校文化、 以 801 文化创 意产业园为代表的创意文化, 可以使城市市区成 为全域旅游亮点。 综上所述, 宁夏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及五市全 域旅游具体方案, 最大限度避免了之前建设同质 化与景点泛化现象, 的确称得上高位提升、 特色 凸显。但是, 仔细分析五市翔实的“行动方案” , 不难发现, 与对其他领域的重视程度相比, 其对

18、 “文化” 的论述是很不充分的。主要表现在两个 方面, 一是对“文化” 内涵的精致细深发掘不够; 二是对“文化” 外延的附加值重视不足。这就很 可能导致全域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及其人的现代 化建设并非同步进行, 仍然走“文化搭台, 经济唱 戏” 的老路, 也就与现代旅游价值发生了错位。 二、 宁夏文化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三五” 全域旅游发展规 划 有明确规定, 按照全区统筹、 整体推进, 创新载 体、 梯次推进, 品牌引领、 特色推进, 深化改革、 创 新推进, 开放共享、 融合推进的总体思路和“全景、 全业、 全时、 全民” 模式, 坚持整体布局、 多级联动、 社会参与、 一

19、体化推进的原则, 全面推动全域旅游 98 示范区建设。到 2020 年, 将宁夏创建成为国家全 域旅游示范省区, 形成全域布局, 多级联动, 一体 化推进, 系统化改革, 全要素配套, 智能化支持的 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具体说, 由 “五化” 来统摄, 全 域化( 空间战略) , 强调全社会共同参与、 成果主客 共享的 “全民” 发展理念, 秉承 “一切资源都是旅游 资源” , 促进区域资源有机整合、 产业深度融合发 展和社会共同参与, 达到旅游业带动乃至统领经 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 国际化( 市场战略) , 实现 国际旅游无障碍、 国际交通无缝隙、 国际投资无歧 视、 国际市场无壁垒、 国际

20、交流无盲点为特征的 “一带一路” 国际旅游合作新模式; 智慧化( 技术战 略) , 提升宁夏旅游信息化总体水平, 推动旅游产 业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 品牌化( 竞争战略) , 加强 资源整合与业态创新, 提升 “塞上江南, 神奇宁夏” 旅游品牌核心竞争力; 生态化( 可持续发展战略) , 坚持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理念, 统筹人与自然和 谐, 严守生态红线, 科学适度开发生态旅游资源, 推进旅游业集约化、 低碳化、 绿色化发展。 由此可见, 要实现宁夏全域旅游的“五化” , 必 须更进一步加强现代社会机制、 现代文化价值和 现代人的主体性建设, 即格外加强文化现代化建 设, 否则, 全域旅游因失

21、去价值机制的制衡而变得 速成速朽。目前来看, 全域旅游视野中的宁夏文 化现代化建设还存在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主要 表现在高、 大、 全有余, 而细处不够细、 深处不 够深。 ( 一) 缺乏从传统文化内部创生构建现代价值 的机制 优秀传统历史文化与当代文化之间缺乏巧妙 的逻辑联系, 传统优秀历史文化饱满自足的家园 意识、 家国情怀与当代人们普遍的漂泊感、 不确定 性和身份焦虑, 处于断裂状态, 因缺失人们最期待 的流连、 停驻、 徜徉、 感喟、 品味、 确认、 复古的文化 氛围, 导致游客心理与审美期待上的现代性体验 稍纵即逝, 结果出卖的仍然是“新、 奇、 特” 的表面 化猎奇景观。这一点缺

22、失主要表现在宁夏对“古 村镇 ” “古城文化遗址” 以及原始自然风貌等的规 划实施中。规划者的确意识到了现代乡村旅游资 源开发必须遵循“整合资源, 融合发展” , “深挖资 源内涵, 突出主题特色” 的方向, 也通过翔实的市 场调查研究摸清了游客对乡村旅游占比最高这个 “需求意愿” , 但实施中却总是通过“休闲度假” “吃喝玩乐” 等物质化快感来代替游客深度的心理 与审美体验内容, 忽视了创生构建优秀传统文化 自身的现代性内涵, 结果既不能挽留“过路客” , 又 不能很好地产生口碑效应。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景 区内有青铜峡拦河大坝、 宁夏水利博览馆、 一百零 八塔、 大禹文化园、 十里长峡、 鸟岛

23、、 牛首山西寺、 中华黄河坛等众多景点, 可是每一景点又都是原 始的、 孤零零的, 或者进行了古老黄河文明的勾连 牵引, 却又与本地当代农耕文化关系不大; 西夏王 陵、 贺兰山岩画、 镇北堡小镇, 也本来在一条相连 旅游线路, 可是无论贺兰石、 岩画, 还是老银川一 条街, 不是工艺产品缺乏深度加工提升, 就是只为 展示而展示, 古代历史文化元素、 地域特色资源和 民族独特风物, 未能最优化凝聚到实体的文化旅 游创业园。既不能全方位服务于全域旅游, 推动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又不能为进一步挖掘、 保护、 传承和提升民族民间传统手艺水平, 塑造人们的 现代审美素养, 养成人们的休闲娱乐体验及

24、相应 的生活观念创造恒久价值机制, 也就不能有效克 服单纯出卖古遗址、 民族风情、 地域特产的传统与 “到此一游” 式一次性旅游消费局限。 ( 二) 整体规划中缺少人文旅游的形象内涵 停留在表面的 “看” , 体验、 感受的元素少。综 观宁夏五市全域旅游规划与行动方案, 一个共同 之处是休闲经济规划更多, 而从“文化旅游” 提升 到人文形象内涵的旅游则比较欠缺。无论有中国 第一 “彩玉之都” “奇石之城” 的阿拉善左旗定远 营古镇, 还是成都老巷子, 它们所打的主要是今天 游客无以为根的乡愁感和对“慢生活” “审美生 活” 向往这张牌。漫步在这样的地方, 当地所给予 的独特生活方式、 生活观念

25、, 成了游客心灵首选。 经过旅游, 游客因体验触及内心深处的固有模式 而震撼形成了某种新的安排生活的观念, 至于 “吃、 住、 行、 游、 购、 娱” 则可以另择地方。宁夏隆 德县的老巷子、 中卫市的南北长滩、 泾源县的泾河 源镇、 青铜峡的古峡镇等, 都欠缺把过去有意义的 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嵌入旅游载体的自觉意识, 产生的后果是, 貌似各具特色, 深入进去其实不 然, 无非是千篇一律的“农家乐” 和稍纵即逝的口 09 实之快, 不能给游客留下持久咏叹、 玩味的心灵印 痕, 旅游目的地的人文形象就处在比较低的层次。 ( 三) 旅游目的地群众心理感受、 精神状态并 未充分被纳入全域旅游建设流程的

26、适当位置 只是片面强化游客满意度, 不充分考虑旅游 目的地群众的参与度, 游客的满意度也很难真正 达到, 这样的全域旅游便缺失了社会动员的应有 热情。无论国家层面的宏观决策还是自治区的 具体规划与实施方案, 全域旅游的终极目的无疑 指向了新型城镇化( 文化城镇化) 建设目标, 牵动 的是整个社会现代化机制的完善、 群众生活方式 的现代化建立和心理审美价值取向的现代化重 构。毋庸置疑, 如此浩大的工程, 必然要把作为 旅游服务者的群众心理感受和现代生活价值期 待正面纳入其流程之中, 否则, 顶层设计就很难 完整。 宁夏全域旅游规划和已经部分实现了的短中 期项目中, 的确已经意识到了细处、 深处的

27、问题, 但整体来看, 除个别地方写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 ”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外, 绝大多数地方着力 做的工作依然是改变“景点旅游” 为“全域旅游” 、 泛景点或散景点向更系统更全域性产业化集中, 但忽视了新型城镇化机制建设这个题中应有之 意。这背后实际蛰伏着一个深层矛盾, 即人口大 量流向城镇与乡村振兴之间如何协调发展的问 题。既然全域旅游的主战场在乡村, 那么, 如何使 “乡村生活城镇化” 就成衡量全域旅游成败的一个 核心杠杆, 这也是留住乡村人口的重要条件。所 以, 次序应该是先抓好新型城镇化建设, 在其基础 上再深度挖掘并建设全域旅游目的地。如此, 全 域旅游才有后继力量和后

28、盾支持。 三、 全域旅游与宁夏文化现代化 建设建议与措施 文化现代化主要包括社会机制的现代化、 生 活方式的现代化、 价值理念的现代化和审美情感 的现代化等主要要素, 在宁夏全域旅游进入长期 ( 20182025) 阶段的项目建设中, 需要的是在精 细处和深致处给旅游目的地赋予深厚的历史文化 意味和当代审美文化内涵。与人口大流动而造成 的身体漂泊感, 与社会剧烈分层造成的价值不确 定性, 与 “城市病” 影响而造成的精神焦虑症等形 成对应兑换的体验关系, 旅游诸行为引带而出的 新型社会关系、 经济关系、 价值关系才能有机统一 于全域旅游。 第一, 有理有据发掘本地传统历史文化资源 与文化产品的

29、当代结合点, 变粗线条的历史文化 旅游框架为游客玩味、 体悟、 感知的段落, 在传统 历史文化语境中转化当代审美文化, 创生、 提升游 客最强烈的乡愁感、 归属感和价值稳定性审美要 素, 打破利用“吃、 住、 行、 游、 购、 娱、 新、 奇、 特” 挽 留游客的模式, 实现通过审美本身留住游客心灵 的目的, 在更高层面构建服务现代人心理与精神 需求的现代旅游价值体系。 旧志资源与宁夏全域旅游示范区文化内涵 的提升 ( 王玉琴 ,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8 年第 2 期) 一文提出了宁夏旧志中自然与人文景观、 名 臣、 地方人物, 以及民情风俗资源运用于旅游的观 点, 具有很高实用价值。古人

30、诗文词中的自然与 人文景观涉及贺兰山、 牛首山、 韦州、 须弥山、 南华 山、 泾河、 青铜峡、 玉泉营、 沙坡头等地的山川、 城 堡、 古迹、 寺观、 祠庙, 并留下了浓郁文学形象; 名 臣和地方人物, 比如乾隆年间知县黄恩锡之于中 卫, 道光年间知县黄璟之于隆德, 光绪年间知州王 学伊之于原州, 民国县长陈步赢之于盐池等等, 他 们为官一任, 馈赠给当地的是孝行、 乡贤、 忠节、 孝 义、 义士等丰厚事迹和绵长文字记述。这些地方 都在今天的全域旅游目的地规划之内, 可以立碑、 塑像, 也可以铭刻功绩、 讲述故事, 还可以适当植 入当地文化产品, 打造成集传统历史文化元素、 地 域特色资源和

31、民族独特风物为一体的旅游长廊或 文化旅游创业园, 旅游目的地因浓郁的历史意味 而乡愁感、 归属感、 文化自信心倍增, 同时也可避 免 “农家乐” 、 休闲农业的同质化。 第二, 打破经济效益统领一切的全域旅游思 维, 打破观光、 餐饮、 住宿一条龙式低效益封闭体 系循环, 构建城镇与乡村在回顾历史、 乡愁怀旧、 现场体验、 休闲农业、 度假散心、 购物消费、 舌尖美 食等不同类别旅游目的地的内容分层机制, 因地 制宜, 各司其职, 达到整体凸显特色、 局部彰显优 长的目标, 塑造整体人文印象, 提升品牌 ( 下转第 96 页) 19 为引领, 准确把握文化产业发展新态势, 借力“文 化 + ”

32、 和 “互联网 + ” 的发展新路径, 推动文化产业 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培育文化产业发展新动 能, 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空间、 新领域, 实现文 化产业新时代的转型升级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松 陕西省向文化强省目标继续奋进EB/OL http: / / newsxiancncom/content/201705/06/content_ 3224976 htm 2中经文化产业 十三五文化产业要成支柱各地如何立下 “军令状”EB/OL http: / /www sohu com/a/151646586 _160257 3青海文化产业 N 青海日报, 2016 12 22( 8) 4施秀萍 浓

33、墨重彩写华章 “十二五” 时期甘肃省文化产 业发展综述N 甘肃日报, 2016 02 19( 8) 5文化资源大区迈向文化发展大区 N 新疆日报, 2015 11 28 6新疆文化事业大步前进 N 新疆日报, 2016 10 27 7宋鑫 陕西: 2011 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居西部第二J 四川省 情, 2013, ( 2) 8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十年见 证文化产业腾飞 我国文化产业 10 年发展对比分析报 告N 光明日报, 2015 02 12( 14) 9陕西省向文化强省目标继续奋进EB/OL 西安新闻网, 2017 05 06 10陕西省统计局 陕西文化产业与全国文化

34、产业发展对比分 析EB/OL http: / /www sndrc gov cn/newstyle/pub_news- show asp?id =1023233chid =100061jdfwkey = vehyd 11安蕊莉, 王海洋 2015 年宁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分析和 思考M 银川: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16 12甘肃省政府办公厅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 省 “十三五” 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 http: / / www gansu gov cn/art/2016/9/1/art_4827_284970 html 13汪岩桥 企业家精神与现代化发展J 中共浙江省

35、委党校 学报, 2003, ( 6) 责任编辑王兴文 ( 上接第 91 页) 知名度, 既可避免重心下沉乡村导致乡村旅游泛 化、 质量参差不齐现象的出现, 也可强化城镇现代 化引领作用, 从全域旅游的角度促进社会机制的 现代化水平。 宁夏地盘小, 名胜古迹、 特色产业相对数量少 而泛化现象严重, 如果每一类型旅游目的地都按周 详的市场营销方式来规划, 则难免叠床架屋, 浪费 资源, 也不利于突出重点。游览青铜峡黄河大峡 谷, 住宿、 就餐可能会移步青铜峡古峡小镇; 游览南 北长滩或隆德老巷子, 可能会返回中卫市区、 隆德 县城住宿、 就餐; 感受震湖风光、 欣赏火石寨丹霞地 貌, 也许会就近餐

36、饮。因此, 在现有“行动方案” 基 础上, 还需分层分类建设, 使审美文化层次感更加 分明, 也有利于完整体现宁夏丰富的文化形象, 更 有利于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有限项目投放和 服务软实力完善, 从审美文化机制上推进全域旅游 走向更加现代化的轨道。 第三, 进一步明确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全域旅 游齐头并进的协调发展思路。全域旅游作为乡村 振兴工程重要组成部分, 核心是构建新型城镇化 基础设施网络, 其次才是布成全域旅游格局。 目前宁夏扶贫攻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已 基本达到了初中期预期目的, 乡村道路等重要基础 设施建设已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公路硬化村村通 也基本实现, 但按长期目标来看,

37、 要实现全域旅游, 宁夏乡村建设还需在基础设施上做更多文章。仅 河东机场到南部山区的漫长车程, 就已经是制约南 部山区全域旅游更高更快发展的瓶颈。固原市的 全域旅游发展因内部循环无法从硬件设施突破农 耕文明模式, 致使成套乡村旅游建设缺乏更大范围 的拉动而难以为继。所以, 进入全域旅游的长期阶 段, 宁夏首先要解决高铁网络的铺设问题, 要从建 设新型城镇化及塑造人的现代化开始, 调动全社会 积极参与, 真正实现“乡村生活城镇化” , 才能从农 民主体的角度确保全域旅游入心入肺、 更上层楼, 这也是从游客满意度来衡量全域旅游质量的一个 硬指标, 从而达到以本地群众生活方式及观念的现 代化, 推动全域旅游话语体系、 审美体系、 价值体 系、 观念体系的整体现代转型。 责任编辑王兴文 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免费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